首页 >>  正文

甘肃人是胡人吗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6-16

历史上有多少生活在甘肃河西地区的“外国人”?
答:乌孙,曾经是与月氏同在敦煌、祁连山之间游牧的古老民族。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以后,大量的乌孙人西迁河西。上世纪70年代,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在酒泉、玉门一带发现骟马类型遗址,就是乌孙人在河西走廊活动的文化遗迹。《汉书·西域传》有注:“乌孙于西域诸戎其形最异,今之胡人青眼赤须、状类猕猴...

羌族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为什么历史上被当成西北草原胡人呢?
答:羌族的称谓,商朝就已经出现,商朝人把西方异族统称为羌。那时,中原范围还很狭小,现在陕西、山西还不是中原,那一带的少数民族称羌方,再北面的称北羌,这是很笼统的划分,以后的羌族应该涵盖其中。汉朝以前,对中原政权威胁主要来自北方,秦时的胡人,汉时的匈奴,都是主要威胁,羌民族还没形成气候,...

李白到底是哪里人?
答:当然众说纷纭当中,我们有必要确定的就是李白的祖籍到底是哪里,还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历史史实进行推断。虽然大家研究的方向不同,可是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到诗人李白最早期的童年生活到底是在哪度过的,而在众多的说法当中,最为经典的有以下三种。一、出生于甘肃西部地区。一个人的出生与他的作品往往息...

《徙戎论》是造成西晋胡人问题分歧的主要原因吗?
答:与傅玄一样,晋武帝还是没有采纳郭钦的建议。公元296年,氐人齐万年起兵叛乱,江统结合晋武帝时期的秦凉事变,再一次提出《徙戎论》,而我们可以从江统的这则奏疏之中可以看到江统等人的理念:胡人内迁造成了军事上没有防御他们的措施:历朝历代防御胡人依靠的都是长城,而如今胡人内迁则造成了“居...

请问:匈奴是中国那地方人?多谢!
答:宣诸子中最胡状目深,闻之大怒,诛约父子。又云,冉围躬率赵人苏嚣胡,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胡别明明匈奴别部,而其状高鼻多髥,与西胡无异,则古之匈奴盖可识"上述王氏论断,一则云匈奴与西胡同为深目多髥;再则云作为匈奴 别部的胡人为高鼻多髥,与西胡无异;三别云古代词...

中国第一个王朝是胡人建立起来的吗?
答:不是,“胡人”是游牧民族的泛指,而秦国确是农耕文明 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国君嬴姓赵氏(据《史记》记载,秦、赵王室同出一祖,“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氏…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诸夏视之戎狄”是因为秦国风俗与六国迥异,而且尚武之风也更似胡人。战国时有赵武灵王...

回族是怎么诞生的(古代的什么民族转化过来的)
答:回族是由阿拉伯和波斯商人、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徙至我国繁衍生息转化而形成的民族。回族的诞生过程: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根据现有史料,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商人陆续由海路来华,在广州、泉州、杭州、扬州及长安等城市定居。他们建筑了中国最早的...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老家在哪?
答:说法二:甘肃榆林石窟中的壁画《唐僧取经图》中有一个紧随唐僧的尖嘴猴腮的胡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段文杰据此指出,这猴形人就是孙悟空的原型,叫“石磐陀”,是甘肃人。 说法三:印度古代叙事诗《罗摩衍那》中有一个神通广大、智勇双全的神猴,叫“哈奴曼”,因此有专家提出孙悟空是从印度“进口...

五胡乱中华发生在什么时期?
答:帮助的人:7.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五胡乱华,是中国东晋时期塞北多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趁中原的西晋王朝衰弱空虚之际大规模南下建立胡人国家而造成与中华中统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开启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

秦人、西凉大汉从出土的陶勇能看出他们体格高大强健,而南方人体格娇小瘦...
答:由此推测,此集团之骁勇善战,中多胡人姓氏(翟让之‘翟’亦是丁零姓),胡种形貌(如徐世绩之类),及从事农业,而组织力又强(其由镇兵转为农民之历程涉及北朝兵制范围)”。[6] 我们知道,北魏是胡人天下,这些胡人是通古斯人,其祖先在今天之黑龙江和外兴安岭,他们逐步南下先由东北而至内蒙,再由内蒙而到...

元映葛17050826202:    南方汉人和胡人的区别
管泪倩:      : 汉人和胡人是一个历史范畴.他们有一个分化、融合、再分化、再融合的历史进程.一、历史上,所谓的汉人也即华夏民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狩猎的社会群体...

元映葛17050826202:    甘肃人在古代属于什么人
管泪倩:      : 甘肃人在古代属于甘陇人,原因是甘肃由这个两个部分组成,最早发展起来的是甘陇,所谓兰州,天水一带,自秦朝开始哪里就设有陇西郡,秦长城西出临洮就出自这块地方,它在过去是秦朝发源地,西犬丘之地,又是秦朝与西戎争夺的地盘,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前,已将其纳入版图.至于甘肃以西的河西走廊,那时和秦朝并没有多大联系,由月氏人、乌孙人和羌人都诸多部族控制,后来月氏人击败乌孙人使得他们被迫西迁,这样月氏人几乎占据了整个河西走廊.后来匈奴人又击败了月氏人,月氏被迫西迁之后反而做大了,在东汉时建立了贵霜帝国.

元映葛17050826202:    古代的胡人都是现在的哪里人? -
管泪倩:      : 先秦时期,汉族通称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为“胡人”,胡人专指匈奴人,匈奴以后,胡又可泛指一切在中国塞北、关东、西域活动的少数民族. 三代时期,戎族有一支叫做犬戎,与华夏族的西戎血统相同,曾经终结西周,逼迫周王室东迁为东周.在中原武力强大以后,这支犬戎被驱逐向北,与北方的北狄部族发生融合,他的血统最终北狄化,在战国时代、秦汉之际,形成匈奴,称为胡.

元映葛17050826202:    孙悟空历史上有这个人吗 -
管泪倩:      : 一、唐代高僧“释悟空”说.释悟空的俗家姓名叫车奉朝,公元751年随张光韬出使西域,因病在犍陀罗国出家,公元789年回到京师.释悟空较玄奘晚了40多年,但是他的出境地点也始自安西,回来时在西域从事翻译和传教活动多年,留下了...

元映葛17050826202:    胡人是哪个民族 汉人对外族人的称呼 -
管泪倩:      : 胡人并非特指哪一个民族,是古代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或外国人的泛称. 上古时代,由于交通闭塞,中原地区的人只知道天下有中国,并不知道还有其他民族和国家.先秦时期也只知道有个“北狄”.汉朝开始通西域,才发现有很多与我们不同...

元映葛17050826202:    历史上的胡人是哪里人 -
管泪倩:      : 胡人原指戈壁以北的蒙古高原地区的游牧族群.“胡(hun)”是北亚民族语言中“人”的意思.秦汉时期塞北胡人统一后被汉人称为匈奴,匈奴则自称为胡. 后来胡人一词则被用来作为戈壁以北和西方的外族或外国人的泛称.华夏(汉族)以...

元映葛17050826202:    古代所说的胡人是指哪个现代少数民族的祖先? -
管泪倩:      : 胡人是古代中国汉人对外族人的称呼.胡人少数民族主要指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这些入侵中原,纷纷建立政权.所以,这一时期习惯上又被称作“五胡十六国”.其中,匈奴,鲜卑,羯是游牧民族,而氐,羌则并非游牧.这一时期,也是胡汉矛盾冲突最激烈、最尖锐的时期. 扩展资料: 华夏族(汉族)以外的民族,全部称“胡人”,古代禁止胡汉通婚. 胡人原指中国以北的蒙古高原地区的游牧族群.“胡(hun)”是北亚民族语言中“人”的意思.秦汉时期塞北胡人统一后被汉人称为匈奴,匈奴则自称为胡.后来胡人一词则被用来作为中国北方和西方的外族或外国人的泛称.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

元映葛17050826202:    孙悟空是哪个国家的?拜托各位了 3Q -
管泪倩:      : 《西游记》是小说啊~没有孙悟空这个...猴...关于孙悟空的原型倒是有很多说法~我比较偏向于这个:认为孙悟空的现实原型为《三藏法师传》所载玄奘西行最困难时所收的徒弟,甘...

元映葛17050826202:    三国混战时期,北方胡人在干吗 -
管泪倩:      : 少数民族在这段时间分裂演化并向关中关内地区迁徙,北方鲜卑、乌桓兴起,匈奴败落;西北泛称胡人的西域诸族如月氏、车师、龟兹、大宛基本脱离中原政权势力范围,而后直到唐代才重新将其纳入藩属.中间甘肃青海四川陕西一带羌氐盛起,即马超韩遂势力,与中央政权分分合合.实际上在当时北方曹魏实际控制的势力范围比现在的北方要小的多,基本西到关中,北过黄河流域而止,其他地方实际都是少数民族势力范围. 后来晋室混乱八王争权,对地方势力控制不利,最终导致了梁州难民入巴蜀而李雄成汉割据政权的建立,随后匈奴人刘渊在山西河北一带建汉,正式拉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

元映葛17050826202:    历史上的胡人是指什么? -
管泪倩:      : 少数民族


相关链接: 狐臭基因来自哪个民族 | 宫女净身要割什么 | 为啥不跟甘肃人打架 | 甘肃人属于什么血统 | 甘肃人是突厥的后代吗 | 甘肃女人为啥普遍漂亮 | 甘肃人的祖先是谁 | 甘肃人和陕西人谁更猛 | 嫁给甘肃男人的下场 | 甘肃与陕西谁是秦人 | 娶甘肃女人为什么要慎重 | 女人看嘴唇就知道户型 | 甘肃在古代属于蛮夷吗 | 为什么女人不怕割腰 | 狐臭是胡人乱华的结果 | 甘肃人在古代被称为什么人 | 张晓兰为何被调离甘肃 | 为什么没人割女人的肾 | 甘肃人是什么血统 | 甘肃古代是蛮夷之地吗 | 秦人是陕西人还是甘肃人 | 甘肃在古代属于西域吗 | 山西人的祖先突厥人 | 甘肃穷还是河南穷 | 甘肃贪官最大的官是谁 | 甘肃人是什么人的后代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