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红楼梦第48回赏析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6-08

《红楼梦》第48回,香菱学诗这一情节富有情趣,请简述有关情节
答: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宝钗不肯教她作诗,她便求了黛玉。黛玉拿了一些自己勾划过的好的诗集给她看,给她讲作诗的道理,鼓励她讲读诗的心得,并叫她做了诗来给她看。 做了两首都不满意,后天天想着作诗,于梦中得了一首,得到黛玉...

《红楼梦》第23回或者48回文学赏析!
答:《西厢》和《牡丹》都是表现才子佳人的爱情,虽经曲折而最后得以团圆。这一回是写黛玉的梦想,希望自己能和宝玉成婚。为后文的悲剧作反衬。《红楼梦》,法译本作《闺中的梦想》,处处离不开梦。可怜的闺中啊!这回有宝玉的四季即事诗,其“眼前春色梦中人”“梨花满地不闻莺”之句,都有味。笔者读...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答:有道理。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

红楼梦48回对香菱学诗 宝钗和黛玉的态度,从中看出黛玉怎样性格_百度...
答:黛玉直接说出心中所想,她是怎样认为的她就怎么说,可能顾虑到说话对象的情感方面不多;而宝钗说话比较委婉,考虑到对方的感受。两人的态度对于不同的听话者可能有不同的感受,我觉得像香菱这样的,可能听黛玉的会觉得有直接的收获;而宝钗的话则可能较易被王夫人等人欣赏,因为她们会关注别人对自己的态度...

谁能简述红楼梦第48回
答:香菱也颇有心得。黛玉见香菱聪明,吩咐香菱先读王维、杜甫、李白的诗,再读其它诗人的诗,不须一年不愁不是诗人。香菱读了王维的诗,对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理解较深,经黛玉指点,进步更大。宝玉、探春也来了,也加入讨论。香菱兴趣更浓。黛玉布置作业。香菱几经苦思,完成了第一首诗。...

红楼梦47,48回简要内容
答:薛蟠在赖家的宴席上调戏会唱戏而又豪爽的柳湘莲,被柳引到城北桥外毒打,柳怕报复,逃往他乡。薛蟠无脸,也随伙计外出游玩经商。《红楼梦》第48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说的是薛蟠在酒宴后被柳湘莲羞辱,自觉无脸见人,于是与家人一道外出经商。自薛蟠走后,宝钗把香菱接到大观园做伴...

红楼梦 48章情节名称
答: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讲的是薛蟠遭柳湘莲戏弄毒打后,“发愤”离家闯荡,香菱随宝钗进入大观园,香菱拜林黛玉为师学作诗。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概括
答:平儿向宝钗要棒疮药,说贾赦为石呆子二十把古扇之事把贾琏打了一顿,脸上两处伤。黛玉自愿给香菱作老师教其写诗。黛玉讲作诗第一立意要紧,“不以词害意”。和香菱一块讲究讨论,指导香菱作诗。《红楼梦》赏析 《红楼梦》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的时代特征。它所描写的不是“洞房花烛、...

《红楼梦》第48回中香菱学诗有关情节的概述。
答:薛宝钗将香菱带入大观园做伴,香菱羡慕姑娘们都会吟诗作赋,缠着要学,林黛玉知道后指点香菱,为她讲解了一下作诗的常识,又让他看王维的无言,太白的七言等名家诗篇。香菱看后与黛玉探讨感受,并要求作诗。黛玉让她咏月。香菱先作了两首诗,均被否定,她一心作诗,竟痴痴傻傻,最后终于与梦中得了...

红楼梦48回滥情人是谁情误怎么理解?
答: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滥情人,是指薛蟠,情误,是指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居然试图勾搭柳湘莲。自不量力,被暴揍一顿后,无脸见人,于是决定出门做生意,其实就是玩,他懂什么生意啊。

祝艺宽18821507048: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富杭溥:      : 沙漠的广袤使得人觉得与落日很近很近,落日格外的圆.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大漠无风,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孤烟的劲拔、...

祝艺宽18821507048: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富杭溥:      : 后面不是又说到它的妙处了嘛 王唯作品的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常给人展示出一幅意境开阔的画面,直 ” “圆”二字仔细想想,真无二字比之更恰当,王唯的作品就是这样,长以无形的诗句唤起读者的联想,不过有时初看之下似是无味的

祝艺宽18821507048:    谁能简述红楼梦第48回
富杭溥:      : 《红楼梦》第48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说的是薛蟠在酒宴后被柳湘莲羞辱,自觉无脸见人,于是与家人一道外出经商.香菱自薛蟠走后,搬入园中与宝钗同住,羡慕众女子的诗才,于是向黛玉请教做诗. 个人觉得,这一回是承前启后的一回,一边将十二金钗副册中的香菱引入大观园内,与园中众多女子团聚,同时也将香菱的才华尽显,显示了她的确是出身乡绅豪门. 而薛蟠的离家,也为之后尤三姐的悲剧埋下了伏笔.之后薛蟠巧遇柳湘莲,意外结为兄弟,原愿意为他与尤三姐结为一门好亲,却不料终成悲剧结局. 可以说,48回的内容,表面上看与宝黛爱情主线毫不相干,却从其他方面,展现了四大家族的没落,暗示了将来的悲剧结局.

祝艺宽18821507048:    红楼梦第一百零八回赏析 -
富杭溥:      : 薛宝钗的生日,是在抄家之后不久过的;虽然用了百两银子(相当于今之人民币2至3万元,也够吓人了!),却过得很不愉快. 死缠绵,林黛玉死了,她的鬼魂仍缠绵着宝玉,见宝玉来潇湘馆,显灵哭泣,引起宝玉无限相思.这种缠绵伴随着阴风惨惨,鬼话连篇,读着怕人.婆子们说,林姑娘死后经常在潇湘馆内哭.是啊,宝玉对她负心,她怎么不哭? 活着的贾宝玉有宝钗、袭人、五儿等一伙妻妾寻欢作乐;死了的黛玉在鬼的世界中,独自一个,在潇湘馆内日夜号哭! 这样的描写,续作者似有否定宝黛之恋的意思;认为“金玉因缘”是正统的,“木石之恋”不过是神瑛迷恋绛珠野草而已. [2]求采纳

祝艺宽18821507048:    欣赏并分析或阐释《红楼梦》23或48回 -
富杭溥:      : 48回的内容,表面上看与宝黛爱情主线毫不相干,却从其他方面,展现了四大家族的没落,暗示了将来的悲剧结局. 这个回合,还是要看读者是什么样的观点.毕竟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部哈姆雷特

祝艺宽18821507048:    红楼梦48回概括 -
富杭溥:      : 解答:第48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情节回放:薛蟠在酒宴后被柳湘莲毒打,伤虽痊愈,仍是愧见亲友,找了个机会外出做生意,薛姨妈本不同意,被宝钗说服.贾政看中了石疯子收藏的古扇,贾琏前去谈价不成,贾雨村诬以罪名,将石疯子家产罚没,宝玉不以为然,反被贾政重打.宝钗见薛蟠外出游艺,便让香菱也到园中住,香菱向黛玉学作诗,以月为题,苦吟多首之后终得佳作.【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祝艺宽18821507048:    红楼梦第48回文中一个孤苦的女子 痴心学诗 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 在线等 -
富杭溥:      : 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祝艺宽18821507048:    红楼梦48回对香菱学诗 宝钗和黛玉的态度,从中看出黛玉怎样性格 -
富杭溥:      : 黛玉直接说出心中所想,她是怎样认为的她就怎么说,可能顾虑到说话对象的情感方面不多;而宝钗说话比较委婉,考虑到对方的感受. 两人的态度对于不同的听话者可能有不同的感受,我觉得像香菱这样的,可能听黛玉的会觉得有直接的收获;而宝钗的话则可能较易被王夫人等人欣赏,因为她们会关注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是否够尊重

祝艺宽18821507048: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香菱论诗一段有什么感想 -
富杭溥:      : 香菱的论诗说明她是有细细的去品味其中的用字的,就比如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想来这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子似无理,这圆字似太俗,但若再找两个字替这这两个字,再也找不出来!香菱学诗可以说是痴迷的!还有“朝来天地青”“江湖日落白”,这“青”字和“白字”亏他怎么想来!这就是香菱的品诗.

祝艺宽18821507048:    《红楼梦》第48回,香菱学诗这一情节富有情趣,请简述有关情节 -
富杭溥:      :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插曲,但联系香菱的一生遭际来看,这个插曲的描写是作者颇具匠心的安排. 脂砚斋对此有精辟的分析,说: “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


相关链接: 红楼梦第48回感悟50字 | 红楼梦第48回心得体会 | 红楼梦第48回读后感 | 红楼梦第48回过关训练 | 红楼梦第48回概括50字 | 红楼梦第47回赏析ppt | 红楼梦第九回重点赏析 | 红楼梦四十八回批注 | 红楼梦第48回香菱学诗赏析 | 红楼梦第48回人物分析 |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 红楼梦第48回内容 | 红楼梦第44回读书笔记 | 红楼梦第48回概括200字 | 红楼梦第48回故事梗概 | 红楼梦第50回诗词赏析 | 红楼梦五十八回内容概括 | 红楼梦1-40回赏析 | 红楼梦第48回人物形象分析 | 《红楼梦》大观园介绍 | 红楼梦第48回人物形象 | 红楼梦第47回读后感 | 红楼梦45到48回读后感 | 红楼梦4748回概括 | 红楼梦第49回感悟 | 红楼梦第74回读后感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