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自利利他+自觉觉他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6-08

自利利他的解释
答:自利:以利己为主的 修养 ; 利他 :以利他人为目的的行为。佛教 自称 修身的最终目的,是完成自他二利,人人成佛。借指对己对人都有好处 成语出处: 《佛遗教经· 众生 得度》:“自利利他,法皆具足。” 成语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怎样才能做到自利利他?
答:怎样才能做到自利利他?所谓自利利他,就是对自己的利益,要尽可能多的帮助他人,并尽可能的回报他人。对于他人的帮助,要尽可能的去回报,要尽可能的回报对方。所谓利他,就是利益他的人,以他的利益为标准去帮助他的人。这就是自利利他的含义,是在利他的同时给他人带来快乐与利益,所以利他者才会...

自利利他是什么意思
答:意思是自利驱动着我们生存下去,但也不能自私自利没有利他,要学会去分享,这样才能长久。这句话出自稻盛和夫的《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而稻盛和夫也以身作则的让人们看到了“自利则生,利他则久”的智慧。“自利则生,利他则久”一直都是稻盛和夫记忆中最深刻的一句话,稻盛和夫是想时刻提醒...

佛陀所说的“自利利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答:所有外在的追求,无论是物质还是感情,终其目的,不都是为了让我们的内心感到快乐吗?而人生最重要的功课就是让自己快乐。但我们都误以为让自己快乐是自私的,让别人快乐才是正事。殊不知,自己不快乐,怎么可能让别人快乐呢?即使2500年前开悟的佛陀,也教导我们“自利利他”。自利是在利他之前的。这...

大乘菩萨如何将烦恼变成自利利他的?
答:自觉,觉他。尚未自觉,无能转烦恼。应当发愿愿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恋 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 但愿嘉宾尽念佛 只缘极乐是君家 ---印光大师 祝六时吉祥,福慧圆满。南无阿弥陀佛

佛经中自利利他什么意思
答:佛法都是自利利他,一个人持五戒受三皈依,此世生活平安,富足,心情愉快,无有恐怖,他持五戒,也不会去害人,岂不是利他?再比如他宣传因果报应,畏惧恶报,端正自己的行为,也为亲友宣传,使亲友能够端正行为,这个也是自利利他。小乘讲解脱,他学了这个法,为别人宣讲,不但自己得解脱也使他人能够...

信佛后吃素,家人反对怎么办
答:问:信佛以后吃长素,家人反对怎么办?成刚法师答:这个前两天我给大家讲了,我们佛门弟子要想出苦得乐,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出离这个生死的苦轮,就得断除我们的生死习气。不但不杀生,而且不贪食众生肉。因为众生肉都是从宰杀、流血牺牲来的,受极大苦,所以我们要以慈悲为体,不但不杀害众生,不...

佛眼看世界佛心品人生什么意思
答:就是要以慈、悲、喜、舍这四无量心来看待这个世界、人生,自利利他,自度度他,自觉觉他,也就是宣化上人讲的六大宗旨:不争 不贪 不求 不自私 不自利 不打妄语,能这样你时时都是快乐的,自在的,无所挂碍的,因为你是一个圆满的人!

2020-07-24
答:人人都能成佛,成了佛对世出世间的究竟认知会超越一切神明,佛不是神仙,但超越一切神仙。那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经常在心经读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发菩提心就是发起成佛的心,菩提心包含自觉,觉他,觉性圆满。我们要先发起自觉觉他,自渡渡他,自利利他的心。发起...

读《菩提书院学员手册》感言 - 草稿
答:以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为最终目标。 在修学模式中依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五大要素,建立初、中、高三级修学模式。有次第的修学,避免走弯路。济群法师在中秋夜现场提问环节中,有师兄问:八万四千法门那么多,近的有禅宗、密宗等,到底哪一种才适合自己?怎么选?济群法师说:依三级修学的模式学习,这个是基础,...

劳刘泼18632668540:    自度度人,自觉觉他.是什么意思? -
钟师航:      :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善恶业报不爽,珍惜难得的人身,皈依三宝,戒恶行善,下士求得人天之身,享人天之乐——以我平安为主.这是下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虽得人天之乐,也终究无常,要想常乐,就要脱离苦海.因此,修法修慧,追求脱苦涅檠——利己利他,这是中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轮回无穷的生命逻辑中得出一切众生曾经是自己的父母的结论.为报父母之恩,放弃自己的苦乐,尽心尽力,为众生的利益服务,为最大限度地和乐众生,一心一意追求成佛——利他利己,自度度人,自觉觉他,这是上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境界很高呀

劳刘泼18632668540:    自救救人,自觉觉他. -
钟师航:      : 自救救人自觉觉他乃大乘菩萨道 诸佛菩萨,既可以自救,又能救人,所谓: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其思想与行为,精神及智慧,都是崇高而伟大的.

劳刘泼18632668540:    宣化上人:真正的利益是什么?:“诸漏已尽,无复烦恼” -
钟师航:      : 我们学佛法的人,对于一切的事情,都要认清楚.今天我听果章教我们学中文,说:“不明白佛法的人,就是最愚痴的;明白佛法的人,就有智慧了.”这真是格言,真是讲得很有道理的话!那么我们有智慧的人,就不会愚痴;愚痴的人,就没...

劳刘泼18632668540:    人说:人生中的三『德』是指什么? -
钟师航:      : 三德 【三德】 [出华严经疏] 一恩德谓如来乘大愿力.救护众生.犹如赤子.是为恩德.二断德断德亦名解脱.谓如来断除一切烦恼惑业.净尽无余.是为断德.三智德智即智慧.谓如来以平等智慧.照了一切诸法.圆融无碍.是为智德. 【...

劳刘泼18632668540:    大乘菩萨道所修行的六种法门是什么?大乘菩萨道所修行的六种法门是什
钟师航:      : 大乘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修行六种法门,佛教称 之为“六度”.“度”就是从... 菩萨修行智慧行能够去除愚痴. 菩萨常修这六种法门,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最后成...

劳刘泼18632668540:    六波罗蜜中五度波罗蜜是不是第六波罗蜜基础啊 -
钟师航:      : 六波罗蜜即六种修行的角度方向,所以说六度,也就是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瞋心;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邪见).其中并没有谁更重要的区别,无论是大乘小乘,无论是八正道还是六度,在修行上的基本道路是一...

劳刘泼18632668540:    当发无上菩提之心 怎么做才是发菩提心...
钟师航:      : 简单地说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就是菩提心.三皈依的本子上有四句话,就是发菩提心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弘誓愿就是菩提心.南无阿弥陀佛

劳刘泼18632668540:    做为一个佛教徒,首先要具备哪些?且必须要立下哪四个誓愿? -
钟师航:      : 做一个佛教徒除了要具有高尚的品德,丰富的学识,健康的身体之外,还要加上有'广大的誓愿悲心'.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而做一个佛教徒,'自觉觉他'、'自利利...

劳刘泼18632668540:    大愿法师:为什么说诸菩萨不受履 -
钟师航:      : 不对 应该是 诸菩萨不受福德 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贪分诸菩萨不受福德 诸菩萨众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觉悟者.他已经在内是深达我空而不执著于我,所以没有修福德的我相.在外是深达法空,所以无福德被我修,无能无所、无内无外、不贪不求,在法性中无住而住,修一切善法而无我人四相、无我人四见,所以说诸菩萨不受福德.按照经文来说为什么后面这位菩萨只是对《金刚经》有体悟,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他的功德就胜前菩萨呢?因为,这位菩萨不受福德,所以就福德殊胜.这个不受福德不是不要福德,也不是不修福德,而是不贪著福德,不执著于福德之相.

劳刘泼18632668540:    “观合”是什么意思? -
钟师航:      : 出自《易经.序卦》“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 这是说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必然先发展到一定程度——“大”后,才可以被“观”,然后综合外观的现象,有所“合”,而后看到事情全貌.引申为:对待一件事物首先要产生“观”点,然后再把不同的看法、观点整“合”,得到有利发展的全案.


相关链接: 利他我错了ppt | 自卑的人怎么治愈自己 | 觉己觉他觉行圆满 | 利他之心的简短心得 | 觉行圆满 | 觉我觉他觉行圆满天道 | 经典自律的人生格言 | 自立 利他 利己中庸 | 利他精辟短句 | 自觉觉他 觉行圆满 | 自渡渡他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 工作中利他心得体会 | 利他就是利己感悟 | 成人利己为人达己 | 工作中的利他精神 | 利他的经典句子 | 利他型人格障碍 | 活法人类一旦觉醒 利他 | 自利利他哪个境界高 | 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 顶尖高手都是极致利他 | 自觉觉醒觉悟即是佛 | 圣严法师 自利利他 | 利他思维的八大格局 | 自觉觉他的境界 | 利他之心在工作中感悟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