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辛弃疾《西江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6-14

辛弃疾西江月(怀古之情)
答:二、西江月的描写 辛弃疾在《西江月》中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一句词描绘了月亮的明亮和清风的凉爽,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他接着写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一句表达了丰收的喜悦和大自然的宁静。辛弃疾接着写道:“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一句描绘了...

以“西江月”为词牌名的词有哪些?
答:3、宋·辛弃疾《西江月·遣兴》原词: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译文:喝醉酒我暂且尽情欢笑,哪有工夫整日发愁?近来我才觉得古人的书本,的的确确是没有半点可信的!昨夜我醉倒在松树旁,问松我...

《西江月·遣兴》(辛弃疾)原文及翻译
答: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系列:宋词三百首 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1。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2。 注释 1用《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意。 2《汉书·龚胜传》「胜以手推常(夏侯常)曰...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什么样的,写作背景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答:1、作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他是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

西江月 辛弃疾
答:《西江月》词,为双调,五十字,上下阕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厌韵。这首《西江月》的“蝉”“年”“前”“边”四字都在平声“先”韵内,而结句的“片”“见”两字虽属仄声,但在词韵中也属同部。这样平仄韵同部互协,可以增加词的声情之美,而这两个仄韵字都安排在上下阕的结句上,声调短促...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答:写的是夏季, 从听取蛙声一片这一句可以看出。原文: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白话释义: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的一首吟咏( )的词
答:《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吟咏(夏夜)的词,本词上阕写(黄沙岭)的夏夜,以鸟惊(蝉鸣)、(蛙声)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黄沙岭)写得生机勃勃;下阕以轻云小雨(社林)和(茅店)的突然发现,表现(夜行)的乐趣。本次流露出作者对(丰收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的热爱)...

六·上语文《西江月》稻花···()
答: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读辛弃疾《西江月》词 在辛弃疾的六百二十多首词篇之中,大多数作品都反映了一个爱国志士收复失地的意愿和对投降派偏安误国的痛恨,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战斗激情,但是也有十多首表现农村风物和农家生活的小词。《西江月》便是其中的一篇优秀作品。它通过对黄沙道中自然是景物...

西江月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恬静的向往。南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译文:皎洁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树枝上的喜鹊...

《西江月》诗人辛弃疾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比陆游小十五岁,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女真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女真人统治下所受的...

程卞桑13332283662:    辛弃疾的《西江月》全! -
萧俊钢:      :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程卞桑13332283662:    《西江月》辛弃疾的古诗全诗内容 -
萧俊钢:      :[答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程卞桑13332283662:    辛弃疾《西江月》宋 -
萧俊钢:      : 西江月(辛弃疾 宋)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评解: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程卞桑13332283662:    《西江月》的全文? -
萧俊钢:      : 西江月·嘲贾宝玉二首(第三回)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程卞桑13332283662:    《西江月—辛弃疾》这首诗 -
萧俊钢: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茆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程卞桑13332283662:    西江月的全诗辛弃疾 -
萧俊钢:      : 《西江月》是词牌名,辛公写了不止一首,全摘如下西江月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熔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沈沈.闲管兴亡则甚.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

程卞桑13332283662:    辛弃疾《西江月》诗的解释简短但能清楚让人明白意思 -
萧俊钢:      :[答案] 【译文】 明亮的月光,惊起在树上栖息的乌鹊,从这一枝跳到另一枝.一阵微风吹来,蝉声也在半夜里响了起来.稻田里的蛙声叫得更响,连成一片,伴着阵阵稻花香传到远处,似乎在向人们报告丰收在望的喜讯. 夜空里,只有数得清的几颗亮星,在天...

程卞桑13332283662:    辛弃疾的《西江月》 -
萧俊钢: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朝代】南宋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简介单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作者笔下这一个个画面,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快乐.

程卞桑13332283662: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文? -
萧俊钢: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解释】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

程卞桑13332283662: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全诗内容是什么? -
萧俊钢:      :[答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x0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茆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x0d【大意】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


相关链接: 辛弃疾《虞美人》 | 贺知章《咏梅》 | 辛弃疾《满江红》 | 辛弃疾《一剪梅》 | 辛弃疾《卜算子》 | 辛弃疾《破阵子》 | 辛弃疾《沁园春》 | 辛弃疾《北固山怀古》 | 李清照《蝶恋花》 | 辛弃疾的《青玉案》 | 一蓑烟雨任平生 | 《西江月》古诗辛弃疾 | 辛弃疾《水龙吟》 | 西江月辛弃疾全诗 | 辛弃疾《临江仙》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 李煜《蝶恋花》 | 西江月最美十首诗 | 辛弃疾最著名的5首诗 | 辛弃疾的最出名10首诗 | 《临江仙》苏轼 | 辛弃疾《鹧鸪天》 | 辛弃疾最惊艳的十首诗 | 纳兰容若《浣溪沙》 | 李清照的《醉花阴》 | 苏轼《西江月》完整版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