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铁和浓硝酸反应5种情况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6-10

铁和过量浓硝酸在加热情况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铁和少量浓硝酸在...
答:1、铁和足量浓硝酸反应:2、铁和浓硝酸反应:3、铁和过量浓硝酸反应:4、铁和少量稀硝酸反应:5、铁和过量稀硝酸反应:铁与盐酸、硫酸、硫、硫酸铜溶液等反应时失去两个电子,成为+2价;与硝酸反应时要看物质的量之比和硝酸的浓度(上述concentrated代表浓,dilute代表稀,excess代表过量)。

铁和硝酸反应5种情况
答:铁和硝酸反应5种情况如下:常温下,Fe会被浓硝酸钝化,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继续进行。加热后,氧化膜被破坏,Fe可以与浓硝酸反应。浓硝酸过量则生成Fe(NO3)3,如果Fe过量,则生成Fe(NO3)2Fe6HNO3(浓)=加热=Fe(NO3)33H2O3NO2(气体),Fe4HNO3(浓)=加热=Fe(NO3)22H2O2NO2(气体)。

铁和硝酸的所有反应方程式
答:1、铁和足量浓硝酸反应:2、铁和浓硝酸反应:3、铁和过量浓硝酸反应:4、铁和少量稀硝酸反应:5、铁和过量稀硝酸反应:铁与盐酸、硫酸、硫、硫酸铜溶液等反应时失去两个电子,成为+2价;与硝酸反应时要看物质的量之比和硝酸的浓度(上述concentrated代表浓,dilute代表稀,excess代表过量)。

铁和硝酸反应5种情况是什么?
答:常温下,浓硝酸能使得铁钝化,浓硝酸过量则生成Fe(NO3)3,如果Fe过量,则生成Fe(NO3)2。Fe + 6 HNO3(浓) ==△== Fe(NO3)3 + 3 H2O + 3 NO2↑,Fe + 4 HNO3(浓) ==△== Fe(NO3)2 + 2 H2O + 2 NO2↑。稀硝酸也会与Fe反应得到Fe(NO3)3,Fe过量,则生成Fe(NO3)2。Fe+4H...

铁合浓硝酸反应和铁与稀硝酸反应
答:铁遇浓硝酸在常温下会钝化,加热时反应:少量铁:Fe+6HNO3(浓)=△=Fe(NO3)3+3NO2↑+3H2O 过量铁:Fe+4HNO3(浓)=△=Fe(NO3)2+2NO2↑+2H2O 铁和稀硝酸反应:少量铁:Fe+4HNO3(稀)==Fe(NO3)3+NO↑+2H2O 过量铁: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 ...

铁和稀硝酸溶液由于温度不同而发生什么反应
答:一、铁和浓硝酸反应 ①常温下,铁和浓硝酸反应会钝化,在铁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四氧化三铁),主要是利用浓硝酸的氧化性。②加热条件下,若铁单质过量:Fe+4HNO₃(浓) =△= Fe(NO₃)₂ + 2NO₂↑+2H₂O ③加热条件下,若浓硝酸过量: Fe+HNO&#...

浓硝酸和铁反应
答:4、放热反应:浓硝酸和铁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这意味着在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能。这种热能的产生会加速反应的进行,但也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因过度放热导致的危险。5、剧烈反应:浓硝酸和铁的反应是一个剧烈的化学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和热量,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在进行相关实验或生产...

铁和浓硝酸反应化学方程
答:一、化学原理 常温下,Fe会被浓硝酸钝化,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继续进行。加热后,氧化膜被破坏,Fe可以与浓硝酸反应。铁与盐酸、硫酸、硫、硫酸铜溶液等反应时失去两个电子,成为+2价;与硝酸反应时要看物质的量之比和硝酸的浓度。二、不同情况下的反应 浓硝酸过量则生成Fe(NO3)3,如果...

铁与硝酸的反应
答:1、浓硝酸过量则生成Fe(NO₃)₃,如果Fe过量,则生成Fe(NO₃)₂Fe + 6HNO₃(浓)=加热= Fe(NO₃)₃ + 3H₂O + 3NO₂↑ Fe + 4HNO₃(浓)=加热= Fe(NO₃)₂ + 2H₂O + 2NO₂↑ 2、稀...

浓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并加热生成什么
答:解答:生成硝酸亚铁、二氧化氮及水。分析:①铁和过量浓硝酸在加热情况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6HNO3(浓)=△=Fe(NO3)3+3NO2↑+3H2O ②铁和少量浓硝酸在加热情况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4HNO3(浓)=△=Fe(NO3)2+2H2O+2NO2↑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封中裕18375618781:    铁和硝酸反应5种情况
钱霭融:      : 1、铁和足量浓硝酸反应:3Fe+8HNO3====Fe3O4+8NO2+4H2O;2、铁和浓硝酸反应:Fe+6HNO3====Fe(NO3)3+3NO2+3H2O;3、铁和过量浓硝酸反应:Fe+4HNO3====Fe(NO3)2+2NO2+2H2O;4、铁和少量稀硝酸反应:Fe+4HNO3====Fe(NO3)3+NO+H2O;5、铁和过量稀硝酸反应:3Fe+8HNO3====3Fe(NO3)2+2NO+4H2O;铁与盐酸、硫酸、硫、硫酸铜溶液等反应时失去两个电子,成为+2价;与硝酸反应时要看物质的量之比和硝酸的浓度.

封中裕18375618781:    铁与浓硝酸反应有哪几种情况? -
钱霭融:      : 铁与浓硝酸会发生钝化,所以前俩个化学方程式只是进行一小小会而已,不会一直反应 并且铁遇足量稀硝酸会被氧化成三价铁,但铁又能把三价的铁还原成二价铁,故第二、四个方程式是铁过量,其他两个是酸过量

封中裕18375618781:    铁与硝酸如何反应 -
钱霭融:      : 6种情况: 1.浓硝酸与铁块反应,较高温度(此时不存在铁过量的问题,因为反应由外到里,铁在同一时间未全部反应) 主要方程式:Fe + 6HNO3 =(加热)= Fe(NO3)3 + 3NO2↑ + 3H2O 2.浓硝酸与铁粉反应,较高温度(浓硝酸过量) 主要方...

封中裕18375618781:    铁与硝酸反应生成什么
钱霭融:      : 生成 Fe(NO3)3 NO气体 和水 硝酸具有氧化性,所以当铁与足量硝酸反应 是,化学方程式是:Fe+4HNO3=Fe(NO3)3+NO↑+2H2O.但如果铁过量,还会发生如下 反应:Fe+2Fe(NO3)2=3Fe(NO3)2,可以看成铁过量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4HNO3=Fe(NO3)3+NO↑+2H2O.

封中裕18375618781:    说清楚一下铁与硝酸反应的一系列情况~
钱霭融:      : (1)冷的浓硝酸中,铁会钝化 (2)一定量热的浓硝酸中,随铁的加入,反应不断进行,硝酸的物质量浓度降低 HNO3(浓)+ Fe → NO2 Fe(NO3)+ Fe → Fe(NO3)2 Fe过量 HNO3(稀)+Fe→NO Fe(NO3)3 + Fe → Fe(NO3)2 Fe过量 Fe + 6...

封中裕18375618781:    铁与浓硝酸反应 -
钱霭融:      : 铁与浓硝酸接触会在铁的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然后就不反应了 与稀硝酸反应: 反应大概是这样.. 硝酸过量:Fe +4HNO3=Fe(NO3)3+NO↑+2H2O 铁过量:3Fe+8HNO3=3Fe(NO3)2+2NO↑+4H2O

封中裕18375618781:    硝酸和铁反应 -
钱霭融:      : Fe+Cu(NO3)2=Fe(NO3)2+Cu Fe+2HNO3=Fe(NO3)2+H2 Fe+2AgNO3=Fe(NO3)2+2Ag

封中裕18375618781:    铁和硝酸的反应产物是什么 -
钱霭融:      : 铁和稀硝酸反应:Fe+4HNO3(稀)==Fe(NO3)3+NO↑+2H2O 铁遇浓硝酸在常温下会钝化,加热时反应:Fe+6HNO3(浓)=△=Fe(NO3)3+3NO2↑+3H2O 如果Fe过量的话,与Fe(NO3)3继续反应:Fe+2Fe(NO3)3==3Fe(NO3)2

封中裕18375618781:    铁和浓硝酸反应的条件 -
钱霭融:      : 浓硝酸能使铁钝化,使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覆盖在铁的表面,故不反应 ,加热反应:Fe+6HNO3(浓)===Fe(NO3)3+3NO2↑+3H2O

封中裕18375618781:    铁和硝酸的所有反应方程式 -
钱霭融:      : 浓硝酸与铁的反应: 浓硝酸过量则生成Fe(NO3)3: Fe+6HNO3(浓)加热 Fe(NO3)3+3H2O+3NO2(气体) 如果Fe过量,则生成Fe(NO3)2: Fe+4HNO3(浓)=加热=Fe(NO3)2+2H2O+2NO2(气体) 稀硝酸与铁的反应: 稀硝酸也会与Fe反应得到Fe(NO3)3: Fe+4HNO3(稀)=Fe(NO3)3+NO(气体)+2H2O Fe过量则有Fe(NO3)2: 3Fe+8HNO3(稀)=3Fe(NO3)2+2NO(气体)+4H2O


相关链接: 经常溃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铁和浓硝酸会不会钝化 | 铁和浓硝酸要加热吗 | 少量的铁与浓硝酸共热 | 铁与硝酸反应 | 铁和少量稀硝酸反应 | 铁和浓硝酸反应方程式 | 铁和硝酸反应生成什么 | 铁与浓硝酸反应 | 稀硝酸和铁粉反应方程式 | 铁和浓硫酸反应方程式 | 铁和硝酸反应的各种情况 | 铁与硝酸反应方程式 | 铁和硝酸为什么不生成氢气 | 为什么铁和浓硫酸钝化 | 铁和稀硝酸反应方程式 | 铁与稀硝酸反应方程式 | 铁与硝酸反应的不同情况 | 铁和过量浓硝酸反应 | 铁与浓硫酸反应方程式 | 铁跟浓硝酸反应方程式 | 铁和浓硝酸加热反应 | 铁与稀硝酸反应的不同情况 | 铁与硝酸的反应方程式 | 铁与稀硝酸浓硝酸反应 | 铁和浓硝酸反应加热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