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除夜二首诗歌鉴赏答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投稿:2024-05-30

古诗鉴赏: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
答:小题1:万家团聚之际,驿馆长夜枯坐,只有寒灯相伴,表明诗人孤独寂寞之境;(2分)运用设问开篇,更能突出诗人孤苦凄凉之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小题1:“又”为副词,表示重复或继续,用在这里加重了语气,表达的是诗人年年岁岁不变的际遇和一年不如一年的凄惨命运(2分)透露出人生迟暮、前景渺茫...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赏析
答:第一首诗以悲情起句,遣词造句处处含悲。“野哭”、“病眼”、“苦思”、“霜重”、“残灯”、“孤舟”诸语,无不充满冷寂愁郁的色调,望而生悲。当然,诗人如此惆怅郁结是有特定的时空背景的。写作此诗时,正值除夕之夜。除夕是一年的终结,站在这个时间点上,不免让人心生岁月如流、人生易老...

古诗词高适除夜作阅读答案
答:这在古典诗歌中也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如杜甫的《月夜》:“今夜觞(SHANG)州月,闺中只独看。”诗中写的是妻子思念丈夫,其实恰恰是诗人自己感情的折光。古诗词高适除夜作阅读答案相关 文章 :★ 除夜作 高适 阅读答案 ★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 ★ 古诗《除夜作》阅读答案 ★ 古诗《...

有关春节元宵节的古诗词及赏析
答:一、《除夜宿石头驿》唐·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赏析:此诗开篇把自己滞迹他乡的寂寞苦涩写得十分深刻,结尾处又给人一种以沉重的压抑感。全诗写出了沉思追忆和忆后重又回到现实时的自我嘲笑,蕴含着无穷的...

白居易除夜古诗赏析
答: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作品鉴赏】《除夜》描写年末漂泊在外的情形,表达了作者身在异乡的深深思乡之情 《除夜》首联点题,写出年末而漂泊在外、有家难归的情形,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抒发了作者身在异乡,思乡思亲的...

描写除夕的古诗词赏析
答:【篇一】描写除夕的古诗词赏析 除夜作 朝代:唐朝|作者: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赏析/鉴赏 除夕之夜,传统的习惯是一家欢聚,“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风土记》)。诗题《除夜作》,本应唤起作者对这个传统佳节的美好记忆,然而这首诗中的除夕夜却是另一种情景。

诗歌鉴赏 《除夜宿石头驿》
答:这首诗的题目是《除夜宿石头驿》可知诗的内容主要是“除夜”和“夜宿”。夜宿的地点是“石头驿”,可知是在旅途中夜宿。 第一联“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就写明了一个孤独的旅客夜宿在旅馆中。接着用第二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补充说明这个“夜”是“除夜”,这个“人”是离家很远的人。 第三...

诗歌鉴赏 “除夜二首”陈与义
答:《除夜二首》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是这首诗吗?

除夜作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答:作品赏析 除夕之夜,传统的习惯是一家欢聚,“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风土记》)。诗题《除夜作》,本应唤起作者对这个传统佳节的美好记忆,然而这首诗中的除夕夜却是另一种情景。诗意画 诗意画 诗的开头就是“旅馆”二字,看似平平,却不可忽视,全诗的感情就是由此而生发开来的。这是一个...

古诗除夜宿石头驿翻译赏析
答:赏析: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二七三。下面是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学者施蛰存先生对此诗的赏析。诗人作诗,如果是思想感情的自然发泄,总是先有诗,然后有题目,题目是全诗内容的概括。这首诗的题目是"除夜宿石头驿",可知诗的内容主要是"除夜"和"夜宿"。夜宿的地点是"石头驿",可知是在旅途中夜宿...

山万泰15347259984:    古诗除夜二夜的赏析 -
封风蚂:      : 除夜作 唐·高适 旅客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频明朝又一年.赏析: 诗的开头就是“旅馆”二字,看似平平,却不可忽视,全诗的感情就是由此而生发开来的.这是一个除夕之夜,诗人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

山万泰15347259984:    除夜二首(其一) 陈与义 求此诗歌答案 -
封风蚂:      :[答案] (1)曾经遭逢战乱、亡国南渡的无奈和感伤,漂泊异乡而眼下暂得欢愉的慰藉和感叹. (2)用虚写(联想);写自己要在一年之始万象更新的“明日”登上岳阳楼,远看“岛烟湖雾”中春天来临的景象;拓展了意境,一扫前面情绪低沉和复杂(纠结)...

山万泰15347259984: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除夜作①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②又一年.【注释】①除夜:除... -
封风蚂:      :[答案] (1)解答本题时,第一问要扣住题干“境地”,从诗句中筛选出关键词语来概括,如“旅馆”“客”“故乡”,可知诗人身在异地,远离家乡.第二问意象为“灯”,由“旅馆寒灯独不眠”可知作者“除夜”宿于“旅馆”,灯为旅馆之灯,当时已为深...

山万泰15347259984:    赏析《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 -
封风蚂:      :[答案] 嫌”,嫌弃,作者衷心感谢这盏残灯不嫌弃自己,描写了客中、长夜、孤舟中只有残灯相伴的情景.“嫌”字把残灯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孤灯”不嫌弃诗人的情态,表达了诗人在残灯陪伴下感受到的宽慰与温暖、无奈与自嘲. 同情与忧虑百...

山万泰1534725998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苏轼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 -
封风蚂:      : 小题1:①同情百姓疾苦 ②病中伤感 ③客中孤寂思归 ③老之将至的无奈(4分) 小题2:①尾联描写了客中长夜孤舟中只有残灯相伴的情景 ②“嫌”字将残灯拟人化,形象写出孤灯不嫌弃诗人的情态 ③表达了诗人在残灯陪伴下的宽慰与自嘲.(3分) ...

山万泰15347259984:    除夜的赏析 高适今夜点明时间,具体是指那一天夜晚?"何事转凄然",表面上是询问,实际上诗中对"何事"说的非常清楚,请简要概括"故乡今夜思千里... -
封风蚂:      :[答案] 从孤山北面到现在的平湖秋月、白堤,诗人一路走来一路向人们报告 春的信息:湖面春水新生、树上春莺争鸣、空中春燕衔泥、堤岸春花渐开、春草 刚绿,诗人敏锐细腻的笔触,让人们从中体会到西湖正在舒展地着上春装.诗人 ...

山万泰15347259984: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除夜作唐 - 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
封风蚂:      : 1.同:思乡、孤独.异:高诗还有岁月流逝的悲凉.2.答案要点:①暗含除夜的快乐,写出了情感变化;②将他人之乐与自己之“凄凉”对比,突出自己的孤寂凄凉....

山万泰15347259984:    除夜二首(其一)的鉴赏 -
封风蚂:      : 这些诗往往充满感慨和伤离、讽寓和寄托之情,进发出对现实强烈不满的呼声.娓娓动听地表达出了作者深层的蕴藉之情,陈与义原属于江西诗派成员,但他后来看出了江西诗派的柔copy弱、清高而游离世外.他学习杜甫,虽颇见成效,但由于没有像杜甫那样广泛深入而时间较久地接近人民群众,也没有杜甫那种质zhidao直朴拙而积极用世的思想品格和对现实社会较为清醒的敏锐视觉,所以陈与义为国分忧而呐喊的爱国诗篇以及对不平现实疾恶如仇的诗篇并不多,诗歌触角所涉及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及杜甫,缺乏积极奋发和为国牺牲的精神

山万泰1534725998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除夜二首(其一) ① 陈与义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多事鬓毛随节换 -
封风蚂:      : 小题1:曾经遭逢战乱、亡国南渡的无奈和感伤,漂泊异乡而眼下暂得欢愉的慰藉和与家乡远隔千里的惊叹.小题2:用虚写的手法,(或:通过联想)写自己要在一年之始万象更新的“明日”登上岳阳楼,远看“岛烟湖雾”中春天来临的景象;拓展了意境,一扫前面情绪的低沉和复杂(纠结),生动地表达了对国运好转的期盼. 试题分析:小题1:本题考查古诗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解答此题应该在整体把握诗歌内涵的前提下进行.试题分析:小题2:本题考查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的身世等.

山万泰15347259984:    文天祥《除夜》的名句赏析和译文 -
封风蚂:      : 《除夜》作于元朝至元十八年,即公元1281年,是文天祥平生度过的最后一个除夕夜. 这一首诗,诗句平和,没有“天地有正气”的豪迈,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 酒过元旦的愿望,甚至字...


相关链接: 《赠汪伦》李白骂日本 | 李白最可怕的藏头诗 | 除夜二首(其一) | 李白的藏头诗日本必亡 | 李白最吓人的一首古诗 | 《无题》古诗其二 | 清明上河图有四具尸体 | 清明上河图有女鬼 | 除夜二首阅读答案 | 《寻隐者不遇》全诗 | 李商隐最出名的无题诗 | 无题二首古诗全集 | 除夜文天祥赏析及答案 | 李白《日本必亡》 | 李白最诡异的一首诗藏头诗 | 李商隐《无题诗二首》 | 《望天门山》全诗 | 除夜齐己阅读答案 | 小学生魔改古诗笑死人 | 李白最可怕的一首藏头诗 | 古诗《望天门山》 | 《元日》古诗 | 除夜文天祥阅读题及答案 | 李白最可怕的杀人诗 | 齐己《除夜》首联的妙处 | 除夜二首其一赏析 |

(编辑:qq网友)
相关热点
联系方式:
首 页| 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 中学作文| 高中作文| 精品文摘| 个性语录| 箴言格言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