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国古代人说的品和行主要指哪些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古代行业的“72行”各是指什么?

七十二行是对各种行业的通称。“七十二行”是一个虚指数。
陶行知《自动学校贺诗》:“有个学校真奇怪,小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七十二行”是一个虚指数,今天人们常说的七十二行或三百六十行,并非具体数字。
一般古代行业可分为:“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五花八门”、“三姑六婆”。
1、“三教”指的是中国儒、道、佛三大教派。
2、“九流”又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 尼。
“下九流”: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巫婆及拐骗)、盗、窃、娼。
3、五行:车行、船行、店铺行、脚行、衙役行。
4、八作: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木匠、瓦匠、石匠。

5、五花:
金菊花——比喻卖茶的女人。
木棉花——比喻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
水仙花——比喻酒楼上的歌女。
火棘花——比喻玩杂耍的人。
土牛花——比喻一些挑夫。
6、八门:
所谓“八门”是指在市场摆地摊,靠口巧舌来挣钱吃饭的生意人,即:金、皮、彩、挂、评、团、调、柳。
一门金(一说巾)——“金点”是江湖艺人管相面算卦的总称。有哑金、啃子金、戗金、袋子金、老周儿等。
二门皮——“皮”行是卖药的总称。这行又叫“挑汉儿的”。按所卖药的不同,分别称为:挑招汉、挑顿子汉、挑炉啃、挑罕子、挑柴吊汉、挑将汉、挑粒粒、挑熏子汉的等。
三门彩——“彩”是彩立子。凡是变戏法的,皆称为“彩立子”变洋戏法的叫“色唐立子”。
四门挂——在市场、庙会练把式卖艺的,江湖人调侃儿叫他们为“挂子行”。分为:支、拉、戳、点、尖、腥等等。
五门评——说评书的。唱大鼓书的叫“使长家伙的”说评书的叫“使短家伙的”。
六门团——说相声的。江湖人管说相声的调侃儿叫“团春”的。
七门调——搭篷扎纸的。扎纸,又称纸扎、糊纸、彩糊,融汇剪纸、绘画、草编、竹扎、裱糊为一体。家里办丧时购置烧给死者。清末也一说为卖鸦片毒品的。
八门柳——唱大鼓的。江湖人管唱大鼓这行调侃儿叫“柳海轰”的。有奉天调、乐亭调、西河调、梅花调、梨花调等。
7、三姑:道姑、尼姑、卦姑
道姑是道观里的女性,尼姑是指庙里的女性,卦姑,专门给人占卜算卦的女性。
8、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牙婆,旧时中国民间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而从中牟利的妇女。
媒婆,专门为男女说亲事撮合双方的妇女;
师婆,又叫巫婆,以装神弄鬼、画符念咒的巫术作为生活来源的妇女;
虔婆,指开设秦楼楚院、媒介色情交易的妇人;
药婆:“药婆”是蛊药婆的简称,利用药物给人治病或加害他人;
稳婆:是旧时民间以替产妇接生为业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教九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姑六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花八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十二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行八作

士人,古时指读书人,也是指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集体。他们学习知识,传播文化,对国君的政治尊重, 学术方式,在道和国君之间旋转。他们是国家政治的参与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人。士是只有在中国古代才有的特殊身份,是中华文明独有的精英社会群体。
士的阶层很早就出现了。西周、春秋时代,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低层,几与庶人相接;在宗法上,大夫臣士,士依附于卿大夫,不得有僭越之举;在经济上,士有一定数量的“食田”。
禄足以代其耕,可以不劳而食;在文化上,士受过礼、乐、射、御、书、数等多种教育。他们的社会职业因而是多样化的,或充任武士,或作卿大夫的邑宰、家臣,或在天子、诸侯的宫廷和基层行政机构中担任一般职事官。
春秋中后期,士作为一个社会等级逐步解体。由于礼崩乐坏、宗法制松弛以至于瓦解,士失去了生活保障,除了六艺知识,已经一无所有;另一方面,士在失去“铁饭碗”的同时,也摆脱了宗法制的束缚,不再受卿大夫的役使,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
而大国争霸的政治需要,使得各诸侯国争相“尚贤”“使能”,从而刺激了社会对智能、知识的需求急剧增长;以传播文化与政治知识为主的私学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不仅培养出大批文化人,而且形成“不争轻重尊卑贵贱,而争于道”的文化理念。种种历史机缘的遇合,促成了士人的崛起。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的产生:
周朝政治文化主要为乐师和史官。经过长期演变,在战国时期,乐师变成了儒生,史官变成了吏,这两个代表儒家和法家的群体长期存在这尖锐的矛盾。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坚守法治,专用文吏也就是刀笔吏。
曾经秦始皇也想过兼用儒法两家,甚至给了儒家以优厚的待遇,可是儒家顽固不化,一心要复古制。秦始皇终其耐心也没有完成儒家法家的融合。儒家遭到了严重打击,秦帝国不久也以灭亡而告终。
之后汉高祖建立了大汉帝国,因为刘邦对儒家不甚喜欢,因此儒家在汉初也没有得到重用,此时的帝国统治阶层依旧是秦时所用的文吏。
直到汉武帝时期的独尊儒术,儒家才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自此汉帝国的政治体系为儒法兼用,外儒内法。可即便这样,儒法冲突依旧激烈,这体现在西汉政治的方方面面,比如盐铁论上儒法斗争的短兵相接。
直到西汉末年,王莽的横空出世,他立志做一个大儒,精心修习儒家诗书礼乐,在他当政之后,文吏彻底成为帝国的陪衬,儒生成为了帝国的核心。这时他们终于可以去创造自己那个不切实际理想化的王国了,而王莽新政实际上就是汉儒长期复古改制的产物。
而最终,儒家梦想中的新政结果就是帝国崩溃、哀鸿遍野、战乱四起。最终新莽政权也以极快的速度走向灭亡。东汉时期,帝国的统治阶层又变成了重文吏而轻儒生。儒生阶层痛定思痛彻底反思,之后直到东汉末年出现了大量的儒生文吏化,文吏儒生化。
此时的儒生和文吏基本达到了融合继而形成了后来的士大夫阶层。直到魏晋时期,选官制度也由原来的分途择选变成了只看经学不看文法了,当然前提是儒生文吏化。
从原来的执法之吏,不窥先王之典,缙绅之儒,不通律令之要到后来的吏服训雅,儒通文法。几百年的融合之路,真可谓长路漫漫啊。
秦和新莽的灭亡切实的证明了儒法的缺一不可。儒法注定要从分化冲突走向融合。官员也要高学历,学者也可走仕途,这就是中国两千年来独具特色的士大夫体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士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士大夫

品行意思大家都知道,但古时候的意思就不太一样。《说文》:“品,众庶也。从三口。凡品之属皆从品。” 在我国古典仙侠小说中,经常会出现以品为单位的物品,如十二品莲台、九品登天录等,那么在这里,品是什么含义呢?   首先,从字形上来看,字从三口,指三人或众人,这是本意。从字意上来看,品字作为动词时,含有辨别、评定、分析、感悟的含义;作为单位时,含有等级、数量的含义。 行 hèng   (术语)身口意之造作也。又,内心之趣于外境如心行。大乘义章三本曰:“内心涉境,说名为行。”俱舍论曰:“行名造作。”大乘义章八曰:“起作名行。”法界次第上之上曰:“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玄义三下曰:“夫行名进趣,非智不进。”【又】从有为法之因缘集起,迁流于三世也。大乘义章二曰:“有为集起,目之为行。”俱舍颂疏一曰:“造作迁流二义名行,据此义边,色等五蕴,俱合名行。”俱舍光记一之余曰:“若于造作,或约迁流余四蕴,亦名为行。”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19149048470中国传统美德有哪些?
须怖雯答:中国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尊师敬长、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自强不息、谦虚礼貌、诚实守信、严己宽人、人贵有耻、见义勇为、整洁健身、求索攻坚、勤劳节俭、见利思义、敬业尽责、清正廉洁、爱国爱民、天下为公等。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

19149048470中国传统美德有哪些。
须怖雯答:1、 “修身”,是指通过修养使个人具备美德.儒家经典《大学,圣经》中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修身的标准是个人达到较高的美德素养.个人美德主要包括:志向高远,诚实守信,刚正不阿,自强不息,重德贵义,律己修身等.2、“齐家”,是指家庭应具备的美德.家庭是社会...

19149048470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经典有哪些
须怖雯答: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农家、农民起义、锄头;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2、诸子百家 1.儒家(孔子、...

19149048470关于古代的品阶!
须怖雯答:文武散阶都是29阶,分别以“大夫”、“郎”或“将军”、“校尉”等为名。粗通古代史的人都会知道,这些大夫、将军等已不再是官职了,只是标志等级的阶号,好像近代的军衔。散阶和职事官阶并不一致,为此还发展出了“行”、“守”等术语以规范之。在入仕之初,官员首先获得的是散阶;在任满解职的时候,散阶依然维系...

19149048470道德素质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须怖雯答: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人的道德素质的社会作用。提出“德者,国家之基也”,“有才无德,其行不远”。德乃做人之首,道德是文化最基本的内容之一。胡锦涛强调“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所有这一切都表明道德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的关键地位,以及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

19149048470中国古代的“三百六十行”分别指哪些行业?
须怖雯答:所谓“三百六十行”,即是指各行各业的行当而言,也就是社会的工种。俗话说得好:“敲锣卖糖,各干一行”。关于行业,自唐代开始就有三十六行的记载。宋代周辉《清波杂志》上便记有肉肆行、海味行、酱料行、花果行、鲜鱼行、宫粉行、成衣行、药肆行、扎作行、棺木行、故旧行、陶土行、仵作行...

19149048470世说新语的内容
须怖雯答:《世说新语》(又名《世说》),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在《世说新语》的三卷三十六门中,上卷四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卷九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慧、豪爽,这十三门都是正面的褒扬。如:管宁、华歆共园中锄...

19149048470中国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有哪些
须怖雯答: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什么是中国传统道德.中国传统道德具有哪些内容。公、善、诚、义、孝、仁、忠等等,都是在儒家学说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传统的中国道德。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指以古代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道德思想的精华。在20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儒、墨、道、法各...

19149048470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指的是哪些呢?
须怖雯答:五月土星见于中天,表示长夏湿土之气当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为中点,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时气候变化,皆从地面上观测出来的,土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独创的,它光辉的哲学思想,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有极重大的促进作用。五行学说的实质,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

19149048470描写人物品质的还有什么词语
须怖雯答: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薮中荆曲 比喻品质不好的人,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会变得更坏。 龙生九子 古代传说,龙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 金玉其质 质:本质,品质。指人的品质高洁。 聪明正直 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不...


(编辑:马官婷)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