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诗经中六义指什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诗经中的六义是什么,分别有什么意思

《诗经》六义指的是什么?

诗经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
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拓展内容: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
《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风、雅、颂 《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风”本是乐曲的统称。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共160篇。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 对于《雅》的认识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也有人说“雅”与“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称呼。还有观点认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雅》共105篇,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但是没有情诗。 《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认为可能是西周时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鲁颂》4篇,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商颂》则认为是春秋以前宋国的作品。 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名词解释----诗经六义:源于《毛诗序》,《毛诗序》因承《周礼》“六诗”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后人普遍认为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答案补充
"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

赋`比`兴`风`雅`颂
赋者平铺直叙而直言之
比者以此物比彼物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风又称国风主要指民间作所
雅分大雅小雅主指贵族之间的作品
颂指为国家庆典或祭祀所作的歌功颂德的作品

风、雅、颂
《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风”本是乐曲的统称。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共160篇。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 对于《雅》的认识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也有人说“雅”与“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称呼。还有观点认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雅》共105篇,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但是没有情诗。 《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认为可能是西周时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鲁颂》4篇,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商颂》则认为是春秋以前宋国的作品。
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毛诗序

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赋`比`兴`风`雅`颂
赋者平铺直叙而直言之
比者以此物比彼物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风又称国风主要指民间作所
雅分大雅小雅主指贵族之间的作品
颂指为国家庆典或祭祀所作的歌功颂德的作


15386016792诗经六艺是什么
郗鸣雍答: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汉族民歌,是诗经中最有成就的部分。《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共160篇。比较常见的篇目,如《关雎》、《蒹葭》、《桃夭》、《定之方中》、《柏舟》、《君子偕老》、《伐檀》、《...

15386016792四书、 五经、 六义、 六艺分别指什么?
郗鸣雍答:3.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 4.六艺 (1)指六种本领,即:礼(礼节)、乐(音乐)、射(射击)、御(驾车)、书(写字)、数(算术);(2)指六部经书,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15386016792六义都有什么 六艺都有什么
郗鸣雍答: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2.指六经...

15386016792谁知到四书五经六义中的六义指的是什么
郗鸣雍答:“风、雅、颂、赋、比、兴”这六种诗歌形式,是《诗经》中独特的分类方式。其中,“风”是指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反映了各地的风土人情;“雅”则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代表了正声雅乐;“颂”则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主要歌颂祖先的功业。而“赋”是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的表现手法;“比”...

15386016792关于六艺,六义,六经
郗鸣雍答:…六义: 这个玩意么,是《诗经》中滴…… 原文是:“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其中,“风雅颂”是《诗经》中的不同音乐的分类 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比较常见的篇目如《关雎》、《蒹葭》、《氓》、《七月》等。

15386016792...第一小题是四书五经是什么,第二小题是诗经的六义是什么
郗鸣雍答: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诗经六义: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大李杜:李白,杜甫(盛唐)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晚唐)...

15386016792情深而不诡,风清而不杂!什么意思
郗鸣雍答:“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义”,“善也”,有美好讹輴辊《宗经》篇曰:“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之意,故能与“懿”通,“六义”即是“典雅之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懿”、“雅正之美”的具体表现。上述“六义”中“‘情深’是首要的”对“情”的相关解释有...

15386016792诗经的知识
郗鸣雍答:《诗经》“六义”指的是 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 《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风》包括15部分,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称作“十五国风”共160篇。 《雅》分为《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是宫廷乐歌,共105篇。 《颂》...

15386016792四书五经六艺指的是什么
郗鸣雍答: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就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 乐 射御 书 数。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骑射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是:将六艺...


(编辑:邰浩雍)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