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西班牙内战时期,艺术家用什么表达愤怒?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西班牙内战时期,艺术家的愤怒却跃然于画笔之。1937年,正当西班牙内战烽火连天之际,毕加索受革命的共和政府委托,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为西班牙馆作了一幅巨画,这就是他一生最著名的杰作《格尔尼卡》。他选择格尔尼卡这个被敌军狂轰滥炸的小城作为画题,使之成为最早对法西斯暴行予以揭露和控诉的伟大作品。当然,他还是以自己的抽象手法愤而为之,初看之下人们只见牛头马面狰狞可怖的图样,慢慢才发现艺术家满怀激情刻画了在敌机狂轰滥炸之下无辜受害的军民。

在这里,虽然仍不免抽象手法固有的狂乱和迷惑,艺术家的愤怒却跃然于画笔之间。他在右边画了一个在被炸的房屋内高举双手拼命呼喊的人;他的旁边一位妇女已跑出屋外,但她的一条腿却卡在后面拔不出来;她的上面有一位妇女从窗口伸出头来,那只举在最前面的手拿着一盏油灯,她的头颈像一阵风那样往后缩得很小,人们形容她是已被炸得无处容身的自由女神。

而在画幅左边,以牛马形象代表敌机轰炸那种恶魔般的力量,因此马蹄下躺着一位已死的士兵,他的眼睛一横一竖已失去原形,他的右手还拿着一把断剑和一枝完整的花,左手则五指张开空无所有。在士兵的左手和破碎的头颅之上与那个张狂而可怖的牛头之下,画了所有人物中最触目惊心的一组:一位母亲抱着死去的婴儿仰天痛哭,她毫不畏惧牛头的威胁而发出气冲霄汉的控诉。这一组母子形象很容易令人想起那幅和平年代亲情浓郁的《母与子》,两相比较更觉得艺术家对战火煎熬之下生离死别的惨痛作了深刻的刻画。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的独裁统治在西班牙建立后,《格尔尼卡》这幅画只能在美国借展,但现在它已被西班牙人民隆重迎归祖国,成为西班牙民族艺术的瑰宝。这幅画也表明新派艺术家总的来说在政治上是比较进步的,他们对现状不满,同情革命和左派运动,其中毕加索尤为突出。在马蒂斯和毕加索两位大师带头冲击之下,抽象倾向的新艺术很快就在整个欧洲蓬勃发展起来。它跃出法国这个中心,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现代流派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最先与法国互为呼应的是德国的表现主义,他们特别热衷于学习梵高和高更,认为新艺术要更强烈地表现作者的主观自我,同时从原始艺术和东方艺术以及德国中世纪艺术中寻求风格和精神的启示。这种抱负几乎与法国的野兽派、立体派不谋而合,而且时间也很接近。德国最早的表现主义社团桥社成立于1905年,其主要代表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Ernst Ludwig Kirchner,1880—1938年)的画作具有梵高炽烈的色彩和高更原始的构图,并且反映了德国城市的生活实际,例如他的名作《街景》。

桥社号召青年艺术家团结起来,共同反对顽固守旧势力以争取生存和活动的自由,很有开路先锋的作用。在法国的抽象艺术大为流行之后,德国又于1911年组成青骑士社,他们在形式上的抽象倾向更为强烈。例如原为桥社成员后来又加入青骑士社的埃米尔·诺尔德(Emil Nolde,1867—1956年),他更为成熟的作品便只见金蛇狂舞般鲜艳夺目的色彩和强烈亢奋的情绪,形体之分已居次位,启发了日后的抽象表现主义。

青骑士社的主要代表是弗兰茨·马尔克(Franz Marc,1880—1916年)。他喜欢以蓝色画马,而马的形象也只注重其奔腾驰骋的气势,例如他的《蓝马之塔》。出生于俄国的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 1866—1944年)也是青骑士社的重要成员,他就力求创作纯粹抽象之画,画面只见色彩线条而无任何物象,例如他的《173号白边图案画》和《7号构图的第一草图》,都是凭画家主观感受即兴挥毫。就色彩的丰富而言,画作尚可赞之为五彩缤纷,但从其绝对抽象来看却不能不说那种大胆的杂乱无章就是他艺术表现的一切。

以这种杂乱无章而呈现出画面的动感、力感乃至节奏感,除了色彩的配合外,音乐旋律的联想也起了不小的作用。不过,表现主义绘画中仍然有以人物为中心的一派,其著名代表有奥地利的奥斯卡·柯克西卡(Oskar Kokoschka,1886—1980年)和德国的马克斯·贝克曼(Max Beck-mann,1884—1950年)。他们画人物不落俗套,善于以抽象手法刻画性格和心理,与法国的鲁奥和莫迪利亚尼交相辉映。贝克曼的作品注意联系实际,反映当时群众关心的话题,例如1912年发生泰坦尼克号冰海沉船的惨案,他就画了巨轮沉没之图。

虽然这幅画并没有引起轰动,却表明了他一贯注重社会问题的创作倾向。他的画作还表现了艺术家对工农大众贫苦生活的同情和对强权、暴力的憎恨。例如他的《梦》,借船舱拥挤不堪的一角表现平民百姓难以为生的困境,而以梦象征他们的旅程则更有难言的苦辛。贝克曼最著名的作品《启程》更是对纳粹统治恐怖暴行的控诉。

他采用中世纪艺术的三叠屏形式画了3幅相连之画,左右两幅画分别表现人民遭捆绑逮捕和鞭打受刑的情景,幽暗的色彩和骇人听闻的折磨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罪恶统治;而中央大幅画则是碧海蓝天,一条小船已离岸启程,船上站着一男一女和一位抱着婴孩的母亲,男女的形象具有抽象手法的怪奇,含义比较晦涩,至今犹有各种猜测。但此船的启程和它的明朗色调无疑表明艺术家摆脱迫害、逃离魔窟的期望。

实际上希特勒上台尤其是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之后,一向提倡反传统、反专制的新派艺术家无不遭到迫害。我们这里提到的所有表现主义大师除马尔克早死、康定斯基较早迁居巴黎外,他们都受到纳粹当局的迫害:贝克曼被迫避居荷兰,基希纳甚至被迫自杀;诺尔德和柯克西卡也都备受迫害,前者的画室被毁,战后才恢复创作,后者则迁居伦敦,随后积极参加反法西斯的斗争。在意大利,高举激进的抽象艺术大旗的是未来主义。

这一派艺术家在1910年先后两次发表有关未来主义绘画的宣言,强调新的未来艺术要与一切传统决裂,号召取消一切博物馆、图书馆和学院,反对一切模仿的具象艺术,主张新时代之美是速度和力量之美、运动之美,尤其是机械速度之美。他们认为风驰电掣的汽车比古典的胜利女神更美,要求绘画以新的抽象手法表现这种狂热的运动感。

对毕加索本人来说,他这个新古典主义阶段也有其深刻的潜移默化作用,例如他此后创作的更为抽象的画作就被人们称为抽象的古典之作,内蕴更见深厚了。其中著名的作品如《三舞女》,在形体扭曲和肢解之余又具有昂扬回旋的气韵,这不能不说与古典的《三仙女》毫无联系。另一方面,这幅画在抽象表现手法上也较前更进了一步,舞女的形象虽不以方块割裂却大胆变形,或者乳房变成眼睛,或者黑发顿现红发,还有直如木杆的双腿,背景和细部还直接贴以墙纸和剪边布头之类,色彩则随其舞姿而有眼花缭乱的丰富,称之为抽象的古典作品一点也不为过。




15961018005谁出生于酉班牙,开创了立体主义画派
闵支涛答:在西班牙内战和纳粹占领法国期间,毕加索坚定地站在民主和进步势力一边,积极参与反法西斯斗争。

15961018005有没有关于一些英雄人物的故事???
闵支涛答:10月,她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妇训班”的生活很苦,担任小组长的刘胡兰,经常帮助值日的同学拾柴、做饭、和同学谈心。 由于敌人的骚扰,“妇训班”曾几次转移,途中,刘胡兰拿文件、背粮食,帮助体弱的学员扛行李。她常常鼓励大家说:“八路军打仗死都不怕,咱们还能怕困难,怕困难哪能干革命…...

15961018005介绍一下阿道夫·希特勒
闵支涛答:在这段时间里,作为他日煽动家的希特勒表现出一种极端的落落寡合,一种带有自怜情调的唯我独尊和经常突发的一种压抑不住的演讲欲,他对制订“宏伟计划”有着一种强烈的欲望,而对于任何一种按部就班和循规蹈矩的活动则都嗤之以鼻。 初到维也纳1906年,希特勒过完17岁的生日之后,带着他母亲和亲戚们给他的钱,去他...

15961018005请推荐一本关于奥地利历史的书
闵支涛答:包括萨尔茨堡国际音乐节(为期5周),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节(为期2周),萨尔茨堡国际艺术节(为期5周)。其中萨尔茨堡国际音乐节的前身即1877至1910年举行多次的莫扎特音乐节。它以维也纳国立歌剧院(世界十大剧院)和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世界三大爱乐管弦乐团之一)为主,广泛接纳世界各国的著名交响乐团、指挥家、独奏家和独唱家。...


(编辑:鲍鸦颜)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