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人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为什么人们要纪念屈原?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要大张旗鼓地举办屈原暨端午文化节?屈原究竟能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什么?为此,记者采访了多位屈原研究专家、学者。

屈原留下的精神遗产与日月同辉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蔡靖泉认为,屈原不仅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更是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伟人,是被公认的中国诗歌之父,是中国的诗魂、国魂、民族魂。从端午节的起源来看,它并非为屈原所设,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屈原却逐渐成为中华大地端午祭祀活动的主角。他感慨:“端午与元旦(解放后改称春节)、中秋并称中国传统三大节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大传统节日,竟然成了纪念一位诗人的节日,这种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1953年,屈原与哥白尼等文化巨匠一起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命名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在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2000多年之后,这位被华人世世代代纪念不息的诗坛巨星和历史伟人引领中华文化走向了世界。梁启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生在中国,不读楚辞,不理解楚辞,枉为中国人。蔡靖泉说:千百年来,屈原文化和屈原精神滋养了一代代华夏儿女和一批批民族精英和文化精英,创造出辉煌的历史和文化。作为我们这个民族一笔巨大而宝贵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仍然用如此传统和隆重的方式纪念这位伟人,是要让我们和我们的后人永远继承和弘扬屈原文化和屈原精神,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文化和历史。

屈原人格范式的当代意义

长江大学文学院孟修祥教授认为,屈原的人格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所极力崇尚的理想范式,主要表现在政治理性、道德精神、诗性智慧三个方面,他是楚文化土壤孕育出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伟人,其精神已融会到我们民族的心理素质、审美意识、伦理观念等各个方面,对于后世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武汉大学教授李中华说:“今天我们隆重纪念屈原并不是为发思故之幽情,而是要用当代人的眼光,重新认识和发掘屈原文化和精神中对今人有启迪意义的东西。”他认为,2000多年前,屈原的政治思想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仍值得今人关注和继承。比如他对民众的关怀和关注,无论是作为统治阶层中的一员,还是被流放,他始终关注民众的生存状况和同情民众所再遭遇的苦难;还有他的法制思想,在其政治主张中,他迫切希望国家能按照法治的轨道前进。再如他主张选贤举能,反对任人唯亲,提出不论人的身份贵贱,唯才是举,不拘一格。这些政治思想构成了屈原人文理性的核心,是其美政理想的体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中华强调:“屈原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不是僵硬的教条,其坚韧的求索精神,表现了他试图在更广阔的历史空间、更大的文化视角探求人类生存的社会形态,探求人类精神栖息的理想模式,探求心目中的美政目标及其实现途径。虽然他失败了,但其精神永远不会磨灭,并对当今的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爱国主义旗帜的永恒感召

“今天我们纪念屈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弘扬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形成的对祖国、对人民的最深厚情感,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所在。而屈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一面伟大旗帜。”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念龙说:“在对屈原思想情感的评价上,‘爱国主义’是一个现当代人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上世纪80年代初,有人曾对屈原的爱国主义提出了不同看法,引起较为热烈的反响,但最终仍得以肯定。”

他认为,虽然屈原当时所爱的“楚国”与现在的中国并不是一个概念,或者说当时的屈原尚仅是一种“宗国”情结,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他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仍然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文化原型与精神典范。屈原的爱国和忧国忧民,不是停留在一般信念和文字上,而是与他的“九死不悔”的献身精神结合在一起。他的作品和他的生平,构成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传统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根之所系、基石所在。今天的中国不仅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更需要成千上万富有高尚爱国情操的仁人志士。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然要高举这面爱国主义的大旗,培育全民的爱国情怀和爱国之心,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腾飞。

求索精神应为全社会弘扬

“在当今许多人只注重眼前利益、心态浮躁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通过纪念活动,发掘和倡导屈原的人格精神和原创精神。”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顾久幸和何念龙等专家认为:“吾不能变心而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坚持真理,不畏艰辛的人格精神,不仅值得今人效仿和学习,其勇于创新的精神更值得当代人张扬和继承。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个人独立创作时代的开创者,他创作的楚辞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文化传统,让文学真正成为作家心灵世界的展示,这种原创精神对后世的影响,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对文人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有划时代

因为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所以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与屈原的联系: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
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是南北朝时南梁吴均的神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此时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
从唐人欧阳询转抄《风俗通》(东汉末年应劭著)的佚文可见,也许东汉灵帝时端午民俗中已有屈原的影子,但这也是屈原身后400多年的事了。虽许多端午习俗与屈原无关,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
因此,端午节乃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扩展资料:
端午节来历及影响介绍: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龙节、重午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
端午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龙德显扬。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是上古百越先民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南方百越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祀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
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午节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因为本身纪念屈原的日子是在端午节 ,纪念他穿礼服 唱楚辞,是因为人们把这个节日当作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伟大节日 !因此 民间每年举行各类形式多样的文化纪念活动 !

一方面,是因为屈原在楚辞当中大量借用香草 比喻高洁品质 抒发高雅情趣 ,所以人们凤楚香为圣祖 。

另一方面 ,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民族气节 民族精神 ,屈原因忧国忧民以死抗争 ,并且在离骚中有许多表现爱国的诗句 流传至今 !

纪念他也是因为传说中,楚国诗人屈原是在5月5日跳汨罗江自尽 !传说当中他是遭谗去职 被赶出都城流放 !流放中 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 》、《天问 》、《九歌》等诗篇 ,在公元278年 秦军攻破楚国京都的时候 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 ,再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头迷路江自尽 !

人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 ,于是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 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 ,慢慢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人们慢慢的形成了,龙舟竞渡、 吃粽子等习风俗习惯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



原因:
1、因为屈原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乐章;
2、屈原不仅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更是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伟人,是被公认的中国诗歌之父,是中国的诗魂、国魂、民族魂;
3、屈原的人格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所极力崇尚的理想范式,主要表现在政治理性、道德精神、诗性智慧三个方面,他是楚文化土壤孕育出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伟人,其精神已融会到我们民族的心理素质、审美意识、伦理观念等各个方面,对于后世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4、千百年来,屈原文化和屈原精神滋养了一代代华夏儿女和一批批民族精英和文化精英

首先屈原是一个很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社会为了国家和百姓牺牲自己,以表明心智的这样一个人,所以人们都希望去做出一些来纪念伟大的人。

为什么要?因为屈原是伟大的人物,他的爱国情怀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千秋万代去学习的。


14714263293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
符泊要答:原因:纪念屈原为了纪念他的民族气节,纪念屈原,其实并不是屈原投江自杀,而是他那种精神——“爱国。”一个人因为忧愤国家的前途命运,而不惜以死抗争,甚至“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样的情怀,这样的志士,当然值得这个国家的人民怀念。屈原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诗人为后世所景仰。他那深厚执着的爱...

14714263293为什么人们会纪念屈原?
符泊要答:人们纪念屈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 屈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诗人、楚国贵族集团中的一朵奇葩。他自幼勤奋好学,洞悉天下,思想深邃,文采斐然,深受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担任过楚国的重要官职,为振兴楚国、富国强兵作出了重大贡献。2.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

14714263293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屈原与端午节有哪些故事?
符泊要答:因为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所以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与屈原的联系: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

14714263293为什么人们纪念屈原
符泊要答:因为屈原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14714263293为什么端午节要纪念屈原
符泊要答: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而屈原投江那天正是五月初五 也就是后来人们所俗称的端午节 也是因屈原而得名 所以要纪念屈原 ...

14714263293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啊?拜托各位了 3Q
符泊要答: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人物评价:朱熹对《诗经》和《楚辞》极为推崇。他为...

14714263293我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符泊要答:纪念此人原因如下: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伟大诗人。是一个想有所作为、有抱负的政治家,其对理想的坚守体现了其作为孔子及儒家思想继承者对“美政”的追求。屈原最终自沉汨罗江,其高洁的人品和不愿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勇气,受到了历代中国人的崇敬,这也是端午节的主题逐渐演变为纪念屈原的...

14714263293人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
符泊要答:后人纪念屈原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此,屈原在担任左徒时间,制定了一些惠及农业政策方针,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得以推广应用,老百姓生活得到改善,在屈原投江后纷纷自发纪念屈原。关于屈原担任的第二个官职——三闾大夫,《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

14714263293端午节时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符泊要答: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着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和高尚品格,历来被人们敬仰和怀念。中国人民把屈原以身殉国、投江自尽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当成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来纪念他。每到这一天,人们会包粽子投入汨罗江让鱼儿有食物吃,而不要食屈原的尸体;也要划龙船,喻意当初人们去救屈原的含义。又...

14714263293端午节,我们因为什么纪念屈原?清浊之辩,以身殉道
符泊要答:屈原死后,一些风俗保留了下来。拼命划船去打捞屈原,所以有了赛龙舟 怕江水中的鱼儿啃噬屈原的遗体,所以有了包粽子。每年端午节,屈原的名字和故事都会被许多人提起,纪念他,是因为他骨子里的那份骄傲与浪漫:即使被全世界抛弃,也要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因为他对国家有着始终如一的挚爱和忠诚。纪念...


(编辑:尹耿维)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