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青蛙的资料和生活习性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0
青蛙生活习性
第一节:概述
青蛙又名田蛙、田鸡等,历来被称为“庄稼卫士”,是螟蛾、稻苞虫、稻蝗虫、蝼蛄、蟋蟀、叶蝉等30多种作物害虫的天敌。据统计,一只黑斑蛙,一年能吃掉一万只害虫;一只泽蛙,一天的食虫量多达260余只,平均最少也有50-70只。 青蛙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比牛肉高25%,是有名的美味佳肴。雌蛙输卵管及卵膜具有补虚退热、益肝肾、养肺阳等功效,是良好的滋补强壮剂,尤适于休弱多病者食用。在国际市场上,每公斤干青蛙可换外汇相当于人民币150元。
近年来,青蛙的养殖业逐渐兴起,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人工养青蛙技术容易掌握,设备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每年每亩收入可达5000元左右。
第二节:蛙的种类及生活习性
蛙是两栖物,约有190种。其中分布广、数量较多的是黑斑蛙,其次是泽蛙、金钱蛙、虎蚊蛙。一般养殖的大都是黑斑蛙和虎玟蛙。
1、黑斑蛙:体长约70-80毫米,雄性略小,头长略大于头宽。吻钝圆而略尖,吻棱不显。眼间距很窄。前肢短,批端钝尖,后肢较短而肥硕,胫关节前达眼部,趾间几乎为全蹼。皮肤光滑,背面有一对背侧褶,两背侧褶间有4-6行不规则的短肤褶。背面为黄绿或深绿或带灰棕色,上面有不规则的数量不等的黑斑,四肢背面有黑色横斑,腹面皮肤光滑呈鱼白色。雄性有一对颈侧外声囊,第一指基部粗肥,上有细蛙科蛙属的1种。俗称“野生青蛙”,“田鸡”。在中国,从华北北缘到华南北缘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最常见、数量很多。日本、朝鲜、苏联(亚洲部分东部)也有分布。雄蛙鸣叫时,颈两侧的外声囊膨胀成球状。体长70~80毫米。背面色黄绿、深绿、灰绿或略带灰棕,散有黑斑。背侧各有1条金黄色或浅棕色褶,褶间有4~6条长短不等、若断若续的肤棱。吻端至肛部常有1条浅色的脊线纹,趾间全蹼。小的白疣,有雄性腺。
黑斑蛙成蛙常栖息于稻田、池溏、湖泽、河滨、水沟内或水域附近的草丛中。一般11月开始冬眠,钻入向阳的坡地或离水域不远的泥土中,深约10~17厘米。次年3月中旬出蛰,4~7月为生殖季节,产卵的高潮在4月旬。一般在降雨前后和黄昏时开始鸣叫,引诱雌蛙抱对产卵。卵多产于秧田、早稻田或其他静水域中,偶尔也在缓流水中产卵。每1卵块有卵2~3.5千粒,多浮于水面,卵径1.7~2.0毫米。蝌蚪体笨重,尾肌弱,尾鳍发达,尾末端尖圆,约经2个多月完成变态。黑斑蛙吞食大量昆虫,1昼夜捕虫可达70余只,是消灭田间害虫的有益动物。成体和卵多被用为教学和实验材料。据《本草纲目》记载,亦可作药用。
2、金线蛙:体长50毫米(雄体略小),头长约等于头宽,吻端钝圆。鼓膜大而明显棕黄色,颞褶不显著。背部绿色杂有一些黑色斑点,有两长条褐色斑,从吻端一直延伸到泄殖腔口,形成明显的绿色的背中线。体侧绿色有些黑斑,两侧各有一条粗大的褐色、白色或浅绿色的背侧褶。皮肤光滑,但在背部及体侧有些疣粒。腹部光滑,黄白色带有一些棕色点。前肢指细长无蹼。后肢粗短有黑色横带,趾间蹼发达为全蹼。股部内侧黑色有许多小白斑。雌蛙体型比雄蛙大很多。雄蛙有一对咽侧内鸣囊,第一指有婚埝。分布全省一千公尺以下的开垦地草泽环境,数量及分布范围逐渐减少中。水栖性,喜欢藏身在长有水草的蓄水池或者遮蔽良好的农地,例如飘著浮萍的稻田、芋田或者茭白笋田。繁殖期以春天及夏天为主。生性隐密机警,多半藏身在水生植物的叶片下,仅露出头来观察四周的动静,若受到干扰马上跳入水中。雄蛙叫声很小,很短促的一声「啾」,不容易听到。平常也栖息在水域,以水生动物为食。卵粒小,卵径约1mm。每次产卵约850粒,聚成块状。蝌蚪褐绿色,有许多深褐色斑点。
3、泽蛙:体长40-50毫米左右(雄蛙略小),吻尖圆,吻棱圆,眼间距窄。指端钝尖,后肢较短,趾端钝尖。趾间的蹼约达趾长的2/3。背部皮肤有许多不规则、分散排列的长短不一的纵肤褶,褶间散有小疣粒,无背侧褶,头前端及腹面的皮肤光滑。生活时颜色变异颇大,背面灰橄榄色或空灰色,雄性咽部深色,其余为白色。雄性第一指上浅色婚垫发达,有单咽下外声囊,咽部黑色,有雄性腺。
泽蛙:蛙科蛙属的1种。广泛分布于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在中国分布于秦岭以南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海拔2000米的山区也有分布。最习见,数量多。俗称“梆声蛙”、“乌蟆”、“虾蟆仔”。外形似虎纹蛙而体形小,上下唇有6~8条黑纵纹;两眼间有“V”字形斑,肩部一般有“W”字形斑,有的还有宽窄不一的青绿色或浅黄色脊线纹。背面灰橄榄色、深灰色或棕褐色,有的杂以赭红、深绿色斑;无背侧褶,有许多分散排列、长短不一的纵肤棱。雄蛙有灰黑色单咽下外声囊,鸣声响亮,生活在稻田、沼泽、菜园附近。
在高纬度地区,秋季开始冬眠,4月出蜇后产卵,产卵期可延至 9月份。在南方,1只雌蛙年产 2~3批卵。卵大都产于水层较浅的静水域中,一般沉入水底。在产卵时,抱对的雌雄泽蛙先将头部潜入水中,仅肛部露于水面。排出20~70枚卵以后,雄蛙用足猛然将卵蹬离肛部。这样的产卵动作一般连续6~7次。卵小,卵径约1毫米。蝌蚪背面橄榄绿色,有棕褐色麻点,尾细弱,末端尖细,尾鳍上下缘有若干黑色短横斑。卵和蝌蚪适应能力强,水温40℃时仍能正常发育,且速度很快。一般35~45天完成变态,有的在3周内完成。泽蛙主要以有害昆虫为食,因而对消灭农田害虫起积极作用。但有时也捕食少量有益的动物。
4、虎纹蛙:体大而粗壮,雌性超过120毫米,吻端尖圆而长,吻棱钝,鼓膜大,前肢短,指短,指端尖圆,趾末端头圆,趾间全蹼,皮肤极粗糙,无背侧褶,背部有长短有一、分布不十分规则的肤棱,纵行排列,头侧口缘及腹面的皮肤光滑。生活时背面黄绿略带棕色,头侧及体侧有深色不规则 的纹斑,腹面白色。雄性略小,有一对咽下侧外声囊,前肢粗壮,第一指上灰色婚垫发达,有雄性腺。
生活环境:常栖息于稻田、池塘中,白天隐伏田边洞穴,夜间出来觅食。
捕食与习性:捕食其它蛙类极其蝌蚪、蛛形类、多足类动物,也吃鱼苗。
识别特征与习性:体形较大的蛙类,雌雄个体有差异,体背有纵向的肤棱,长短不一,但分布比较均匀,背面有不规则的深色斑纹,四肢横纹明显,看似虎皮,故称虎纹蛙。
分类:两栖纲、无尾目、蛙科。
分布:云南分布滇南、滇东南和滇西的热带地区。中国的西南和华南地区分布较广。
保护:由于大量捕捉,导致资源锐减,已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


13562015487青蛙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纪陶璧答:青蛙的生活习性 1、温度青蛙是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改变。在自然条件下,青蛙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28℃。当冬季温度降至10℃以下时,摄食与活动逐步减弱;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洞穴或池底淤泥中冬眠。次年早春温度回升时结束冬眠。水温超过32℃级以上时,活动明显减弱;温...

13562015487青蛙的主要习性是什么?
纪陶璧答:1、基本习性 青蛙常栖息于河流、池塘和稻田等处,主要在水边的草丛中活动,有时也能潜伏到水中。大多在夜间活动,以昆虫为主食,也取食一些田螺、蜗牛、小虾、小鱼等。所食昆虫绝大部分为农业害虫。有人估计,一只青蛙一天可捕食70个虫子,一年可消灭害虫15 000只。2、捕食习性 青蛙是杂食性动物,其中...

13562015487青蛙的资料
纪陶璧答:青蛙(Frog)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绝大部分青蛙通过体外受精繁殖,受精卵在母体外孵化成蝌蚪。全球只有10至12种青蛙进化至体内受精,部分会把受精卵排出体外孵化成蝌蚪...

13562015487青蛙有什么特点?
纪陶璧答:生活习性 蛙类基本在夜间捕食,主要是以昆虫为食,但大型的蛙类可以捕食鱼、鼠类,甚至鸟类。青蛙具有人类朋友的美称,因为青蛙可捕食大量田间害虫,对人类有益。它不单单是害虫的天敌、丰收的卫士。那熟悉而又悦耳的蛙鸣,其实就如同是大自然永远弹奏不完的美妙音乐,是一首恬静而又和谐的田野之歌。“...

13562015487青蛙的资料
纪陶璧答:青蛙(Frog)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绝大部分青蛙通过体外受精繁殖,受精卵在母体外孵化成蝌蚪。蛙体型较苗条,多善于游泳。 颈部不明显,无肋骨。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

13562015487求高手指点蛙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形态特征,运动方式..
纪陶璧答:中国林蛙属草丛生活型。不同类型的蛙生活在不同两栖环境中,身体形态结构和习性同环境相适应。蛙类的体色是一种保护色,通常表现出与环境的颜色相近,不被敌害所发现,从而保护自己。在植物丛中的蛙以绿色为主,并有斑纹。如林蛙为绿色,棘胸蛙为棕色,牛蛙在明亮的环境中体色会变浅。

13562015487关于青蛙的知识有哪些?
纪陶璧答:1、青蛙是两栖纲无尾目的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腮呼吸,经过变态,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蛙体形较苗条,多善于游泳。2、颈部不明显,无肋骨。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3、青蛙头部扁平,略呈...

13562015487牛奶蛙:南美洲热带雨林中的巨型树蛙
纪陶璧答:牛奶蛙,因体内分泌的乳白色液体而得名,属于南美洲热带雨林中的大型树蛙。牛奶蛙是雨林中的主要食肉动物之一,也是雨林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之一。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牛奶蛙的生活习性、栖息环境、地理分布、形态特征和保护等级。 一、生活习性 牛奶蛙是一种夜行性动物,在夜晚活动。它们以小型昆虫、蜘蛛...

13562015487...蝙蝠、企鹅、燕、蝎子、蟹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形态特征、运动方式...
纪陶璧答:分别说出蛙、马、河豚、蝙蝠、企鹅、燕、蝎子、蟹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形态特征、运动方式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网文质量是不是下降了?匿名用户 2013-12-05 展开全部 蛙 frog 任何无尾目(Anura)两生类。在严格的意义上仅指蛙科(Ranidae, 即赤蛙科)动物,但蛙一词常泛指皮肤光滑、善跳的无...

13562015487青蛙的资料
纪陶璧答:生活环境 蛙类分布在除了加勒比海岛屿和太平洋岛屿以外的全世界。但目前在全世界迅速地减少,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造成的,还有气候的变化,外来物种的侵入,由于人类扩张造成栖息环境的缩小等原因。人类的生活扩张是青蛙不断的减少,现在很少能在森林和沼泽中见到青蛙。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蛙类 基本和蟾蜍类相似,...


(编辑:应轮的)
相关热点
    相关链接: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