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诸暨风俗文化,谁知道阿?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谁知道诸暨的民风民俗

1、方言
诸暨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
2、婚俗
诸暨婚俗历史比较久,很多东西保存的好,一顶八抬花轿,两侧各有身着清一色长衫的六名行郎压阵保驾。行郎由男方延请,在吹吹打打的迎亲中,他们手提轿灯,前呼后应,显得特别招眼,把男方炫耀虚荣的戏唱足了。

扩展资料;
诸暨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北邻杭州,东接绍兴,南界义乌--金华,区域面积2311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24个镇乡,常住人口在150万左右,是浙江省城乡体系规划和新型城市化"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环杭州湾城市群大城市培育对象。
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10.7亿元,财政总收入92.6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5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107元,综合实力位居浙江省十强。 诸暨是越国古都、西施故里,秦时置县,历代未废,1989年撤县设市。
历史上,诸暨曾出过王冕、陈洪绶、杨维桢等书画名家;近现代以来,涌现出俞秀松、汪寿华、张秋人等一大批为革命献身的志士仁人,孕育了12位两院院士和130多位将军。 "七山一水两分田"的自然禀赋,造就了诸暨一方秀丽山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暨

诸暨风俗文化诸暨民间婚俗10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1个民族,1个地区都有与众不同的婚姻风俗。诸暨曾是越国故都,至今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

  诸暨风俗文化
  诸暨民间婚俗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都有与众不同的婚姻习俗。
  诸暨曾是越国故都,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可以说诸暨民间婚俗既有中国封建社会大体一致的礼仪定规,又有越地独特的地域色彩。
  一、相亲 在诸暨旧时乡村中,男女青年到了十六八岁,甚至有更早的,前辈父母就要为儿女的婚事操心了。但这些婚姻须遵“父母之命,媒的之言”,须合“六礼”之仪。(所谓六礼,即:纳彩,送礼求婚;问名,询问女方名字及出生年月;纳吉,送礼订婚;纳征,送聘礼;请期,议定婚期;亲迎,迎接新娘。)《诸暨民报五周纪念册》曾有这样的记载:婚姻以媒说合,写红笺请于女家,女家以“允帖”答之,其开具生年月日者为“庚帖”,亦曰“日帖”。
  诸暨乡问少有专事做媒的人物,人称作媒是“三十六行之外的行当”。但民间又认为做媒是做好事,能成人之美,故而牵线搭桥的人还是不少的。;日书上称媒人为“月老”。乡间俗呼“媒大”,戏称“吃三壶瓶”。解放后又称为“介绍人”。
  做媒作伐的人,多数是受人之托去作伐牵线,频频奔忙于男女两家之间。待时机成熟,作媒人就向男女双方讨“庚帖”,又俗称“龙凤帖”,即将男女双方的姓名、籍贯、生辰上,经过媒人,互致两家。尔后请算命先生推命占卜,看两人生辰八字是否相合,若合即成。这桩姻缘佳事就迈出了第一步。
  解放之后,这些繁褥的礼数基本革除,城乡间,单位间的男女青年交往日益增多。。但许多青年还有请”介绍人”牵线搭桥,认识恋爱的。在农村双方不甚了解互相情况,还有相亲的过程。所谓相亲,有“看姑娘”与“看人家”两种方式。
  “看姑娘”是媒人陪小伙子去女家。双方见面,让男女青年互相看看人品相貌。由女方父亲叔伯或兄弟作陪,通过吃茶闲聊,观察小伙子的言谈举止,了解人品性格修养。新客人来自然要请尝小点心。这可不是一般意义的小点心。如果女方对小伙子满意,必定奉上甜汤圆,这就有祈祝这桩姻缘“团圆”的意味。如若不甚中意,那小点心是什么就说不准了。
  “看人家”则是姑娘到男家去作客。一般由女方女眷陪姑娘一起行动。这实际上是对男方家庭经济、住房、环境、邻里关系的一次综合考察,婚姻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次行动。八十年代之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活观念的改变,姑娘小伙接触越来越多,思想感情交流也日益活跃,如若恋爱,双方早知根知底。昔日“相亲”习俗已将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三九廿九”的由来

  明朝时候,王家井小集市近旁有个叫灌湖的村子,住着一位精明能干的中年汉子。这位汉子整天挑着一副长菜篮,穿东村走西庄去兜售他那从外地批发来的“洋红洋绿引线顶针”或“千张豆腐干”等日用小百货。由于他能说会道,手脚勤快,生意着实勿错。
  可是,时间一久,村妇们发觉与这个小货郎搞交易,一不小心会被他的花言巧语所欺蒙,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天,小货郎来到了杜泥岭下的小山村叫卖吆喝。有个村姑喜滋滋地跑去,乐颠颠地向他买9绞青棉线,每绞3个铜钱。村姑挑好线一一清点。然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人人都疑他贪小便宜,暗中捉弄。今天让我一试。于是村姑豪爽地叫道:“客人唉,9绞线,3个铜钱1绞。那么三九廿九对不对?”她边说边递过去叠成一截的25个铜板。小货郎一听满心喜欢,接过钱数也不数投进了藏铜钱的小竹兜里。走到巷口,村姑一把抓住小货郎的长菜篮,急不可耐地叫怨了,算错数,多给钱了。事实面前小货郎不得不退还了多收的2个铜板。当他退出自认为多收的2个铜钱时,村姑不禁 粲然一笑,郑重其事地说道:不必退了,我是特意试试你的,只给了你25个铜板,还得补你2个呢!因为贪小,你连我给你的钱数也不数,下次还是老实点吧!
  自此以后,诸暨民间就以“三九廿九”一语去讥讽斥责那些想贪小利而结果搭错脑筋稀里糊涂的人,直至如今,流传不绝。
  乡间的小习俗

  诸暨向以文化积淀深厚著称,因而散布于民间的细小习俗,也蕴涵着耕读传家的韵味,虽不见经传,却也绵延不绝,流传至今。今择一二小习俗,以供识赏。
  ▲每当有亲戚送来一只成鸡(也可以是购买的)准备留下饲养。主妇定会一手提鸡,经自己的胯下绕缠三五圈,两手交替接送。据说如此一缠可免去陌生鸡东窜西钻而走失。
  ▲为灭鼠,家中引进猫,特别是大猫。不是将猫直接送到家,而是把猫连盛放的曲笼摆在后窗的墙脚下,再从楼上的后窗放下一条绳,缚牢曲笼,再慢慢悬空吊上去,然后提着曲笼,把猫放出来,让其美美的吃一顿。这么越窗而过的猫,就不会逃“娘家”溜西家了。

  清明望囡

  诸暨民间习俗,女儿新嫁作媳,次年清明,父母亲要担物品探视女儿。一则表示父母爱女情深,二则是为女儿抬抬脸面。
  望囡物品相当丰盛,除一些普通的偃月果,团圆果外,有许多石榴果,代代果,其象征子孙繁衍,代代相传;有花轿果,双樱桃果,双头鸳鸯果,则是祝愿夫妻恩爱,白头皆老;有寿桃果,元宝果,是企盼家中老辈身体康健,福寿双全。这些礼果与糖果,炒米糕、荸荠、甘蔗等一起拼成篮头,由父母兄弟挑到女儿家。
  随后端午节,娘家又要准备绿豆糕、茶叶蛋、五月桃、端午粽,还有数十把编织精巧的麦草扇去探望女儿。而婆家则将娘家挑来的礼品分赠给左邻右舍、至亲好友,以示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真诚问候。

  庆生做寿

  诸暨风俗中“过生日”和“做寿”是件大事。所谓“过生日”是1岁至30岁的称谓,而50岁之后方可称为“做寿”。
  婴儿呱呱坠地,对父母长辈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事,待到周岁,外婆家挑着衣衫鞋帽、粽子糕点水果和鸡蛋前来探望。主人家将水果鸡蛋糕点、放在小盘中,分赠左邻右舍,客气的邻居则回赠小钱祝贺,俗称“百岁钱”。庆生一为将喜悦之情告诉大家,二为增进邻里间的友好情谊。此后,10岁、20岁时,由外公外婆或舅舅、姑姨送点衣穿鞋袜,聊表庆贺。30岁、40岁由于正值人生事业、家庭发展的黄金时段,一般较忙,生日就忽略了。
  到50岁,如果做了外公外婆,女儿女婿会在49岁之年,提来篮头,送上衣衫鞋帽,以示孝心。60岁、70岁的寿庆现在还很流行。另有63岁,有“鲤鱼要过滩”之说,女婿女儿要买一条大鲤鱼送给父母。66岁,女儿要送66块红烧肉给父母,因诸暨古俗中有“六十六,阎王老爷要吃肉”之语。据说,只有女儿敬上这般孝心,老人才能度过命中劫难。
  80、90岁的老人,村中称为长寿老人,子孙们当然也乐作庆贺,场面热闹。

  新妇回门
  已嫁的女子第一次返回娘家探望父母,这就叫“回门”。回门一为感念亲恩深重;二为问候父母安康。
  我市新妇回门在新娘婚后第二天,由夫妻双双携带礼物探望岳父岳母。女儿回家,娘家人自是喜不自禁,再加上半子(女婿)伴同,岳父母往往要设便筵招待新姑爷。席间请几位长辈兄弟相陪,长辈往往以过来人的口吻告诫小夫妻应恩爱相待,白头到老。父母则教导女儿要相夫教子、勤俭持家。
  按古俗,回门新妇女婿,得等天黑之际返家,但决不能在岳父家过夜。

  过小年

  在马剑、寨头等地流传着一种六月初头过小年的传统习惯。
  小年节日来临前,各家主妇就忙着准备各类佳肴,杀鸡宰鸭、蒸米糕、作馒头、炒制瓜子花生等零食。节日清晨,举家赴田头带篮头谢田公田姆赐予丰收。早饭后,迎接老亲新眷,远朋近友,到家过节。中饭餐桌上,大家促膝谈心,互相问候,十分高兴。
  过小年时,主人往往要邀请亲友各带相好朋友一起到家中过节。因为有谁家来客多,就是谁家路广人发之说,故每年此日,家家户户宾客盈门,少则一二桌,多则四五桌。
  过小年是亲友相聚,共话家常的节日。它与春节一样,大人们吃酒会客,小孩子自由嬉闹,但它却少了春节的许多繁俗礼节,多的是亲友相聚时无拘无束的亲近。

  西施孝寓团圆饼

  这是流传在我市五泄江一带乡村的一种美食——西施团圆饼。它以纯正精细的面粉和荞麦粉作皮子,用当地土产萝卜、葱、香椒、鲜猪肉拌和为馅,手工包制而成的一种扁圆饼子。以文火煎烤而食,其味香鲜,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据当地百姓介绍,这饼源自我们诸暨人心中的女神——西施。
  话说春秋时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兵败称臣,卧薪尝胆,积聚力量以图东山再起。为争取生息时间,勾践听取文种范蠡之计,动用美人计迷惑夫差,将绝色美女西施、郑旦送给吴王。
  西施在吴国深受夫差宠幸,但却时时不忘家乡,想念家乡父母亲朋。一年冬日,冰雪满天。西施在灵山上遥望故乡,乡情难抑,忍不住抚琴遣怀。吴王闻之, 来为美人宽怀,并追问美人因何愁眉不展,玉容憔悴。
  西施泪水盈盈,告禀吴王:时近冬至,她倍加思念在苎萝山下的父母,在五泄江畔的外公外婆。当年她未入吴时,每逢此日,她必与父母一起,烤制银丝圆饼,用以探望年迈的外公外婆。如今远离家乡,不知家中长辈是否安康,怎能不悲从中来?
  夫差听得西施之言,欣然点头:“美人敬老之心,一片赤诚,令人敬佩。你尽可如期做好‘银丝圆饼’,我遣快马送去越国你老家,岂不既尽了你的孝心,又解了你的心头之忧呢?”
  西施见吴王应允,不觉舒愁展眉。
  数日后,西施的外公外婆果真收到了千里迢迢送来的“银丝圆饼”。老人在尝食时,竟在饼中发现一块小绫,上书一首小诗:“汪汪眼中泪,香香笼中饼;冬去春来时,共叙团圆情。”
  后吴国被越国打败,泛舟五湖的西施曾回老家看望过外公外婆。西施寓孝心于其中的“银丝圆饼”也被称作“西施团圆饼”而流传了下来。
  现在在五泄江畔一带的村庄,仍有人家逢年过节,婚嫁寿庆,仍做这道点心以待客。想必,这也是后人对西施一片孝心的嘉许吧。
  酿 酒

  酿酒是我们诸暨农民得心应手的技艺之一,即使如今瓶头酒、礼品装的商品酒铺天盖地般地充塞码头、街道、店铺、摊位,大有一统天下的态势下,那村村蔓延,家家酿煮的酒,反而成了人们的酒中最爱。
  酒酿。是农户随时酿饮的软酒。特别是家有产妇,那更是非酿不可的传统习俗。据说这种名之曰酒酿的甜酒,系非常适合滋补产后妇女的珍品。因而用纯糯米先浸一昼时,再用特制的酒甑蒸熟,又浇冷水使其退热,再以热水(第一次淋过的冷水变热水)重淋,使其复原回热后,便将甑里的糯米饭倒进竹匾里,撒上事先研细的定量酒白药,搅拌均匀后,就装入大小适宜的陶罐或瓷钵里,抹平压紧,中挖一窟就可。冬季天寒,须在罐钵四周或围以燥稻草,或裹以棉絮以保温。夏季天热就无须麻烦了。经过一二天,甜美可口的酒酿就已制成,可一饱口福了。酒酿俗呼酒浆,因其味美,酒精含量少,为大众所喜爱。
  白酒。因其色白如煮饭时的汤水,故名。白酒的酿制法与酒酿差不多,不过所用的白药有所差异。在酿制的后期须把酒米饭灌入坛里,加入一定比例的温水,封严坛口,压实揿紧,约10来天后就可取饮了。
  老酒。老酒系我市湖畈地区的农户所常制。农家凭着粮食足、糯米多的优势,因此多以制老酒自饮与待客,酿制过程当然要多费一些功夫和心思了。
  烧酒。烧酒现在市场叫它白酒了。烧酒也是我市农民自古以来不可或缺的常备酒,特别是山农。在夏日炎炎的酷暑天,不少瘾君子,反而喜爱这种酒精含量高,性猛的家酿烧酒。烧酒因原料不同,便有高粱烧、六谷烧、大麦烧、番薯烧。烧酒的制作大多数的操作都是由农户自己负担的。前期还有一种叫“麦露”的酒,据说“麦露”抵过老酒,有的甚至说比老酒还要好。烧酒蒸煮时有套特制工具,须由专人来操作。
  句改进的俗语

  诸暨乡下,流传一句俗语:吃过清明饣果,百姓要叫苦。这在过去很现实。清明前后正好是春耕春播的最佳季节,是决定农作物一年收成的关键时刻。因此,吃过清明饣果后,农民们都会熬苦卖命投入山地田畈。
  21世纪的今天不同了。乡亲们吃过清明饣果后仍很悠闲,老人们打红星搓麻将笑谈风云,青年着时装骑摩托潇洒一回。因目前故乡人大多注重于工商业或外出打工,山地农田已成副业。湖田也大多根据人们需求种植,并配备加工、促销等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一条龙生产。说明白点:现代乡村的农业也被工商化了。他们把大多精力放在高效益的工商业和外出打工上,因此,农家已没有忙闲季可分了。
  如果一定要提到个节气,所谓过清明,就剩下上坟、踏青、吃清明饣果了。再因清明节后气温宜人,各行各业也带着新春的欢乐投入正常运转,农民们也就在惠风娇阳下步上经商治业或外出打工的财路。因此,故乡人已把“吃过清明饣果,百姓要叫苦”的陈年俗语,改进成:吃过清明饣果,百姓好发富。
  大脚布

  可以说,最富有会嵇山区特色的当推大脚布。
  浙江绍兴,嵊州,诸暨三县相交处都有这东西,只是名称有叫“大面布”或叫“大脚布”的不同。
  大脚布可能从古到今都是一个样子,一块长约两米宽五十公分的白洋布,因为制作简单,原料成本低廉,故市价也低到了极致。虽然如此,人们还是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它不是什么摩登的装饰品,却如大多数男人的烟斗一样是须臾不离左右的物品。
  大脚布可派上很多的用场。在大热天里,它起的是毛巾的作用。同时系于腰间,在劳作的时候可以增加腰腹的力量。所以儿时的夏日,常常可以看到那些腰系大脚布吭唷吭唷挑着几百斤重谷担的汉子,走一阵,就用“垛支”支起担子歇上一阵,同时又腾出手来撂上腰间的大脚布擦一把满头的确大汗。
  经历了一天的劳累,男人都要去河里洗个澡,这个时候, 大脚布又变成了浴巾了。搓洗几下,再拧干擦尽身上的水珠,最后往臀部一围,俨然一副女人的围裙样,就这样径直回家去,省却换短裤头的麻烦。
  到了赶集时,如果买了琐碎物品又没合适的袋子装,可以将它们分别裹在大脚布的两头,搭在肩上带回来,这个时候,它有点像北方的褡裢。
  有不太计较脏的,当在山上劳动时收获一些鞭笋野果时,也可以裹进大脚布搭在身上。因为每每上山的人总要候便当背一些毛竹或树丫枝回家,往往腾不出手,这样大脚布便派上了用场。
  友人不久前千里迢迢赶来看我,我们谈及儿时的大脚布,他悻悻道:“早消失了罢,现在没人务农了,大伙忙着赶经济大潮挣钱呢。”
  大脚布,也许真的只能从儿时的记忆中去搜寻你的踪影了。
  诸暨湖田熟 天下一餐粥(地方谚语)

  诸暨湖田熟,天下一餐粥。
  泌湖年成熟,黄狗都好讨老嬷。
  若要诸暨富,山上下功夫。
  三夜月明来报早,一朝雷动好撑船。
  三个太阳叫皇天,一场雷雨水来淹。
  万田十三家,枫桥得七家。
  天芝山戴帽,坑坞山穿袍。
  低湖生在高山上,高湖跌落水中央。
  平阔勿阔,狭山勿狭。
  活着勿可过琴弦岗,死掉勿可见阎罗王。
  仙师老爷灵,四圈落雨横里晴。
  要吃香烟强盗牌,要吊膀子羊市街。
  偷白鲞,咬奶头。
  游过天下八百州,勿如陶朱山后一搭头。

诸暨位于浙江东部偏北,为绍兴市下辖县级市,曾称暨阳县。为越国古都,是西施的故乡,县治所在城关镇有西施殿、古城门等古迹。同时因盛产珍珠,号称“珍珠之乡,西施故里”。市人民政府驻暨阳街道红旗路26号。2005年中国百强县第20名。

地理
地理上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浙东会稽山西麓、钱塘江流域中段,有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区——浣江•五泄风景区。

行政区划
下辖3个街道、23个镇、2个乡,16个社区、22个居民区、1301个行政村:

街道办事处:暨阳街道、陶朱街道、浣东街道。
镇:次坞镇、店口镇、阮市镇、直埠镇、江藻镇、山下湖镇、枫桥镇、大唐镇、赵家镇、马剑镇、草塔镇、牌头镇、同山镇、安华镇、街亭镇、璜山镇、里浦镇、东白湖镇、岭北镇、陈宅镇、王家井镇、应店街镇、五泄镇。
乡:东和乡。

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为中国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传说禹至大越,上苗山大集诸侯,驻跸于此,爵有德、封有功,因定此境为"诸暨",意即天下诸侯到达驻留议事之所。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置县,此后名称、归属屡有变更,但历代未废,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县(市)之一,是中国于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诸暨县,1989年9月撤县设市。

经济
纺织工业发达。
盛产淡水珍珠,建有中国最大的珍珠交易市场,号称珍珠之乡。
香榧亦为当地特产。

资源
金属资源主要有金、银、铅、锌、铜、铀、钼、锰、钾。
非金属资源主要有萤石、大理石、石煤、石灰石、磷、高岭土、石墨、地开石、白云石、黄砂等。
植物资源主要有香果树、浙江七子花、杜仲、天目木姜子、天目木兰、凹叶厚朴、天目紫茎、花榈木等。
土特产品主要有板栗、香榧、银杏。

文化与教育
文化上推崇耕读传家,非常重视教育。诸暨中学,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

人物
著名历史人物有西施;有王冕、陈洪绶、杨维桢等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有赵忠尧等著名科学家。

饮食
作为绍兴下属县市,饮食习惯与整个绍兴地区类似,比较流行黄酒,霉干菜,臭豆腐等。本地著名的菜式有西施豆腐。

名胜古迹
有西施殿、五泄、小天竺、斗岩、勾乘山、浣纱石、东化城寺塔、边村祠堂等。


18386828970诸暨风俗文化,谁知道阿?
匡枫震答:清明望囡 诸暨民间习俗,女儿新嫁作媳,次年清明,父母亲要担物品探视女儿。一则表示父母爱女情深,二则是为女儿抬抬脸面。望囡物品相当丰盛,除一些普通的偃月果,团圆果外,有许多石榴果,代代果,其象征子孙繁衍,代代相传;有花轿果,双樱桃果,双头鸳鸯果,则是祝愿夫妻恩爱,白头皆老;有寿桃果...

18386828970诸暨风俗文化,谁知道阿?
匡枫震答:诸暨民间婚俗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都有与众不同的婚姻习俗。诸暨曾是越国故都,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诸暨民间婚俗既有中国封建社会大体一致的礼仪定规,又有越地独特的地域色彩。一、相亲 在诸暨旧时乡村中,男女青年到了十六八岁,甚至有更早的,...

18386828970中国古代节日风俗文化.
匡枫震答:【端午节】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吃粽子、赛龙舟。【七夕节】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习俗:穿针乞巧。【重阳节】时间: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插茱萸。 【中秋节】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赏月。【腊八节】时间:农历腊月初八习俗:喝腊八粥。【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

18386828970谁知道诸暨的民风民俗
匡枫震答:1、诸暨方言,这一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承载着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2、诸暨的婚俗传统深厚,许多习俗得以保留。婚礼中的八抬花轿,两侧伴随着六名身着统一长衫的行郎,他们手提轿灯,轿前轿后吹打乐器,形成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这些行郎由男方邀请,他们在迎亲队伍中扮演着炫耀男方荣耀的...

18386828970去诸暨旅游,有什么风俗习惯需要了解?
匡枫震答:婚礼习俗:诸暨的婚礼习俗非常独特,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婚礼上,新郎新娘会穿上传统的婚服,进行一系列的仪式和活动,如拜堂、敬茶、喜宴等。参观一场当地的婚礼,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婚姻文化。宗教信仰:诸暨是一个多宗教共存的城市,主要有佛教、道教和基督教等。在参观寺庙或教堂时,要尊重当地的...

18386828970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
匡枫震答:真实、真相、真谛,这四个词语都来源于佛家。5、衣冠服饰 汉族衣冠服饰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各朝代形制不同,中国还有受其他民族文化影响而诞生的服饰。少数民族服饰种类较多,如苗族的"呕欠"、"呕欠嘎给希"、" 呕欠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传统节日 ...

18386828970谁知道一点汉族的特殊民族风俗啊啊啊啊啊!!!
匡枫震答:。左衽是错误的,现在很多女的衣服是左衽,那是源于西洋的穿衣习惯,在古代左衽是被认为蛮族、或死人入殓时的穿法。日本女人虽然穿衣服很西化的左衽,但是在穿吴服的时候仍然会秉承右衽特点。。。我只打得不多,推荐你去汉服吧了解 我只知道这些了,说的也许不全,其他的还望补充。

18386828970中国文化的习俗有那些?
匡枫震答:祭拜祖先等。5. 婚礼习俗中国的婚礼习俗非常丰富多彩,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习俗。比如说,新娘会穿红色婚纱、新郎会送彩礼、喜糖等。6. 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茶艺表演、品茶等都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是中国文化的一些习俗,还有很多其他的习俗和文化,都是值得探索和了解的。

18386828970中国传统文化习俗,急急急急急!!!
匡枫震答: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夜...


(编辑:艾梦管)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