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之出处?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2
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之出处?

大同思想 和成圣的最高人格相适应,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是世界大同.这个大同世界不是纯理念化的,而是具体化了的,儒家的重要经典《礼记》中的《礼运》篇描述大同世界的社会景象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发出“振兴中华”的口号,确立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

“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意思是: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为大家所共有时;就会有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不战不乱、无贼无匪的社会。这是人类对社会的一种理想理念。
“天下为公”是汉语成语,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正确的社会政治理想。出自《礼记·礼运》。
“世界大同”为国际政治术语,主要指人类对社会的一种理想理念。“世界大同”一词泛指全球范围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融合大同,全人类高度互助共荣的社会形态。也称“地球村”。

1、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故谋团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在古代是指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不战不乱、无贼无匪的社会。现在“世界大同”一词泛指全球范围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融合大同,全人类高度互助共荣的社会形态。也称“地球村”。

3、大同思想和成圣的最高人格相适应,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是世界大同。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扩展资料:

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产生背景

1、春秋前期,诸侯之间战争不断,小国消亡,大国统一了 局部地区。春秋中期,大多数诸侯厌战休整,少数诸侯间仍然常爆发霸权之争。春秋后期,牛耕普及铁具广用,私田开发井田瓦解,经济迅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孔子提出大同理念。

2、诺贝尔、康有为、孙中山等中外伟人先哲 芸芸众生也先后提出大同理想虽细节各有区别但总体大同小异以经济政治科技实力和平统一全球造福人类。

参考资料:

人民网-世界大同的“中国梦”



大同思想 和成圣的最高人格相适应,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是世界大同。这个大同世界不是纯理念化的,而是具体化了的,儒家的重要经典《礼记》中的《礼运》篇描述大同世界的社会景象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发出“振兴中华”的口号,确立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

这是出自西汉的《礼记》,谢谢~

手执签筒听天命。天人合一造大同,不分国界和种族,东南西北尽和睦!


18273559575世界大同天下为公是谁提出的
师空贸答:“世界大同,天下为公”是孔子提出来的,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故谋团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

18273559575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师空贸答:.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篇》世界大同来源:这个理念最早是孔子提出来的,《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形成: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发出“振兴中华”的口号,确立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理念:大同思想 和成圣的...

18273559575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之出处?
师空贸答:而是具体化了的,儒家的重要经典《礼记》中的《礼运》篇描述大同世界的社会景象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

18273559575世界大同上一句是什么
师空贸答:“世界大同”这个概念最先出自孔子的《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该理念以“天下为公”为特征。“世界大同”作为一个国际政治术语,主要指的是人类对国际社会的一种理想理念,按古代的说法,即认为《礼记礼运》篇的“大同”之说是受墨家或道家的影响。“大同”一词...

18273559575“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是什么意思?
师空贸答:“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意思是: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为大家所共有时;就会有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不战不乱、无贼无匪的社会。这是人类对社会的一种理想理念。“天下为公”是汉语成语,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正确的社会政治理想。出自《礼记·礼运》。

18273559575“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是谁提出来的,怎么看这句话?
师空贸答:孙中山,引用孔子的思想,期望中华振兴,民族崛起,人类同行,展显中华之特殊贡献而改变中华在世界的形象,彰显五千年中华神韵!!!

18273559575天下为公谁说的?
师空贸答:天下为公是为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孔子是因为生活在一个动荡不止、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一个理想社会,所以才有了这番言论。原文(节录)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18273559575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是哪一年提出的
师空贸答: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发出“振兴中华”的口号,确立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望采纳~

18273559575对大同世界的描述出自中国周代哪部著作 大同出自以下哪部著作
师空贸答:大同世界的描述是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故谋团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意思是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选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表达的是一种大同的理想...

18273559575天下为公 是谁说的
师空贸答:这个词最早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后来受到孙中山的推崇,并扩大了内涵,作为了理想社会的指代。


(编辑:孟独轮)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