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为什么要出发,因为远方在那里读后感10篇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为什么要出发,因为远方在那里读后感10篇

几年前,我曾去过九寨沟,景色是真美,人也是真多,大多数游客和我推搡在拥挤的栈道上,拍照留念,到此一游。但去过一遍之后,我说再也不想去九寨沟了,因为舟车劳顿、高原反应、恶劣天气,光旅行都累,何况风光摄影。但就有这样一群执着勇敢的风光摄影者,他们不畏路途艰辛,背着沉重的登山包,跋山涉水去到世界各地,用相机将大自然的绝美瞬间记录成永恒,只为了心中的理想和风光摄影的情怀。

"在田野上转
在清风里转
在飘着香的鲜花上转
在沉默里转
在孤独里转
在结着冰的湖面上转
在欢笑里转
在泪水里转
在燃烧着的生命里转
在洁白里转
在血红里转

在你已衰老的容颜里转
如果我可以停下来
我想把眼镜睁开
看着你怎么离开
可是我不能停下来
也无法为你喝彩
请你把双手松开
在酒杯里转
在噩梦里转
在不可告人的阴谋里转
在欲望里转
在挣扎里转
在东窗事发的麻木里转
在阳光灿烂的一天
你用手捂着你的脸
对我说你很疲倦
你扔下手中的道具
开始咒骂这场游戏
说你一直想放弃
但不能停止转
转转转转
高高地举起你的鞭
转转转
转转转转
轻轻地闭上我的眼"

《为什么要出发,因为远方在那里》是一本由姚璐著作,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什么要出发,因为远方在那里》读后感(一):行者的春夏秋冬
几年前,我曾去过九寨沟,景色是真美,人也是真多,大多数游客和我推搡在拥挤的栈道上,拍照留念,到此一游。但去过一遍之后,我说再也不想去九寨沟了,因为舟车劳顿、高原反应、恶劣天气,光旅行都累,何况风光摄影。但就有这样一群执着勇敢的风光摄影者,他们不畏路途艰辛,背着沉重的登山包,跋山涉水去到世界各地,用相机将大自然的绝美瞬间记录成永恒,只为了心中的理想和风光摄影的情怀。
这年头,已经很少有人提及“理想”和“情怀”这两个词,但当《为什么要出发,因为远方在那里》的作者姚璐提到这两个词的时候,我是万分感动和认同的。确实,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总会有这样一群风光摄影者为了理想和情怀,继续上路,永不停歇。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谈论理想都不该被嘲笑,被讥讽,因为只要心中有理想,不论大小 ,就已经令人敬佩了。最可怜的是连理想都没有。
最初看到书名时,我以为只是一锅热气腾腾的心灵鸡汤。翻了几页书,又以为是一本游记。直到一页页读下来,才发现自己的看法多么片面肤浅。这是一本难能可贵的书籍,作者用细腻温柔的笔触和精湛的摄影技术,为我们展现了旅途中的美景和行走中的故事,她像一位老友,与我们促膝长谈,向我们娓娓道来她一路的春夏秋冬,一路的酸甜苦辣,一路的人生感悟。你会发现,这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正如人生。
我对姚璐是充满羡慕嫉妒钦佩的,羡慕嫉妒她的自由自在,钦佩她敢于辞职追寻自己想过的生活。但正如本书序言所说“又有多少人可以承受一眼望不到未来的风险和飘摇”,“承担起多少难以言喻的压力”。自由自在的旅行,不只有童话世界、世外桃源和异域风情这般旖旎风光,寒冷、饥饿、疼痛、经济拮据,深夜野生动物在帐篷外的问候,体力透支,断水断电,天气骤变无功而返,都是旅途中的常态,就如人生一般,没有一帆风顺,试问,这些你都能克服吗?特别是光看到书中乌孙古道刀锋龙脊的照片(如下图),我就已经觉得艰险无比了。同时也让我明白了,敬畏自然,接近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为什么要出发,因为远方在那里》读后感(二):坚韧,执着,践行自由而无用之精神,观察体验自然与人文地理之奥妙
一如作者所言,“自由而无用”的践行,既浪漫又沉重。芸芸众生,有太多的人标榜自由而无用从不实践。因此,由衷地钦佩作者探索未知的勇气和特立独行的坚持,不为生活琐事所累,有理想有情怀。作为一名从事地理工作30余年的专业教育与科研工作者以及摄影爱好者,由衷地慨叹——后生真可畏!作者作为一名风光摄影师所观察和体察的恰恰是自然地理学者和人文地理学者更需要认真和努力去做的——地理学者对自然或人文现象往往是一时而又短促的观察和体验,少有像作者这样细致入微,乃至全方位和全天候的观察和体验一个对地方的地理特点,并用相机记录下最美的景观和场景。因此,对我而言,这本书就是一部一个个目的地、绝佳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素材。感谢作者的分享。
《为什么要出发,因为远方在那里》读后感(三):一个“功利”的旅行者
“为什么要出发,因为远方在那里。”
看到标题的时候,我下意识将其和那些鸡汤文联系在一起。
我暗下决心,如果我翻开书,看到的是那些无病呻吟的风花雪月的话,那我就会合上它,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两小时后,我看完了它,然后发起了呆。
我猜作者应该是不太喜欢那些毫无任何准备就嚷着要去走马观花那花花世界的年轻人的。
因为她在一本关于旅行的书的开始,就甩出了三件让那些向往背包行的年轻人们大为头疼的事:身体的劳累,精神的劳累,以及,钱。她描述了一个泥泞不堪的现实,和她爬过泥泞的过程。看似轻描淡写的文字背后,我看到一个年轻姑娘起早贪黑忙碌的身影,和她疲惫却又清澈的眼睛。
我才意识到,她口中的旅行,可能和我所知的,并不相近。
环游世界。
去见更多的人。
去看更多的风景。
把最美的风景用自己的相机拍下来。
毫不出奇的梦想吧?
但是这本书的作者,也许已经完成了30%,甚至50%,她接下来只需要更多的时间,而其他有着同样梦想的人呢?也许还在办公室里盘算着,攒多少钱年假出去好好玩一下吧。
埋藏在作者的身体里的,除了梦想,也有着一颗“功利”的心。
她把旅行的照片做成明信片,卖给同样热爱美景的人们,用来赚取更多的旅费。
她想法设法节省开支,只为了多看一眼山顶的绝景。
她对于旅途中的困难,周围人的抱怨都是一笔带过,仿佛那些只是观赏美景所应付的代价一样。
说实话,我相信作者即使继续工作,也一定会有所成绩。只不过她更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罢了。
其实这个世界上,过的平凡而又无聊的,不会是那些“功利”的人,而是那些永远不能把所想变为现实的人。
谁都会有想睡懒觉的时候吧。
那么在旅行的途中,每天清晨促使作者离开温暖被窝的,一定是这有趣的世界吧,因为她想要的,比一般人更多,所以她获得的,也远比一般人多得多呢。
功利的我在做每一件事时,都会盘算着这件事会给我带来多少好处,是否值得我去做。
这本书带给了我什么呢?真是一句犹如阅读分析题目的话。
我用一句话来回答吧。
一个强大姑娘的远行故事,和她看到的大千世界,以及微不足道的小小勇气。
《为什么要出发,因为远方在那里》读后感(四):最美丽的风景在远方

最近心不静,写什么都觉得不在状态。自己也分析过,是工作太辛苦了?不是。是家里的事情太多了?也不是。其实,心不静谁都会出现,有些时候阴天也会影响心情的,所以这个时候只能调节自己的情绪,看看书是不错的选择,于是我就翻开了姚璐著的《自己为什么要出发,因为远方在那里》。
最近看了一些励志故事,觉得有些人真是很有主见,确定自己的目标,就义无反顾的去实现。就如本书的作者,复旦大学毕业,已经有了自己的工作,可是自己觉得需要调整工作节奏,于是23岁的她辞去工作,用4年的时间完成自己一个梦,这不是谁都有的魄力。我很欣赏现在的孩子,她们不是茫无目的只顾玩,而是用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一个夙愿,这个夙愿对别人来说可能一辈子都完不成,而她用她的坚韧做到了,这就是成功。大家想想,一个小女孩,背着沉重的行囊,去那些美丽的地方拍摄最瑰丽的风景,当然你不要粗浅的以为人家只为了游玩,只为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人家是带着一种虔诚来完成自己的梦想的,四年之后有了这本书。
翻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怀疑,这个小姑娘是怎么克服自己的恐惧的。她说自己不属于穷游,她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所以她为了拍摄震撼的照片,跑了很远的路,有时就露宿在荒郊野外,多么危险,家长怎么会放心。现在想想她孤身一人,背着行囊,寻找美丽的梦,这是多么科幻的情节,可见她除了坚强还很胆大。我很清楚的记得,她写了一段坐绿皮火车的经历,偏远的地方,能有车坐都是一种享受,虽然火车上都是往返的农民工,整节车厢都是泡面加臭脚的味道,但是她一点都没有嫌弃,她知道最美丽的风景不是在高楼林立,灯火辉煌的大都市,她需要这样的经历,淳朴人居住的地方,才有她想要的风景。
这本书是风光片与姚璐的心路历程仅仅相连,我想经过这四年后,她一定成长了许多。这也让我想起一位好朋友与我说过的话,他说,人不可以太享受,如果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那就要先苦其心志,做不做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敢想。敢想的人,一般都有野心,所以才会下定恒心,下定恒心的人肯定会做出一番事业。比如写文字的人很多,但是能够出书的人就不多了,出了书,还有人喜欢看的就更少了。现在是电子产品时代,很多人都喜欢捧着手机看电子书,一般选看内容多是时尚一些的,而作者却追寻着自己的初心,这在当下真是很难得。
为什么推荐大家少看手机多看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当然也有人会反驳我,都什么时代了,谁还会翻看厚重的书,而且还浪费原材料,电子产品多经济实惠。其实都是个人的爱好不同吧,我想我还是支持一下传统的读书习惯,毕竟一个一个码起来的文字都是带着作者真挚情感的,不管她写的内容是什么,她一定是想给大家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感受,所以当你翻看那些有着油墨香的纸质书时,你才能有那种与作者一起身临其境的感受,而作者也一定想达到这样的效果。
其实本书的作者就是学广告设计的,而且主推明信片,所以她的摄影作品真的就如一张张散发着醉人气息的风光大片。当然说心里话,更吸引我的还是她的文字,如果没有那些触动内心的文字,多么美好的风景也只能是风景。记录是过去某一时刻的东西,因为她拍摄的风景,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她给我们留下的文字,能够让那些逝去的风景活起来,让我们陶醉其中,这是最难得的。
一本书,一处风景。你用镜头带给我愉悦,我用真心伴你一起前行。
《为什么要出发,因为远方在那里》读后感(五):人生有很长时间去执行PlanB,所以没必要在一开始就退而求其次
初中同学的作品,抱着“捧场”的想法入手,打开之前,以为会是一本“聊梦想煲鸡汤”的旅行笔记,却在这4个小时的飞机阅读中被推翻~
以前从微博follow她的动态,在大江南北拍下的一幅幅如画风景,让我觉得这个在高中就背着酒红色宾得单反拍照的潮妹子,把兴趣变成职业很“幸福”
今天从这本书里,跟着她走过4⃣️年的“风景”,身临其境般感受充斥方便面味的硬座车厢、没有暖气四面透风的东北板房、泥泞小道雾气公路的大雨山顶…会跟着她的折腾遭遇而皱眉,也会再看到她的成品时释然一笑
字里行间是比“梦想”残酷千倍的血泪体验,是比我所想象惊险万分的离奇经历,但依旧超羡慕、嫉妒和佩服,她做了这么一个决定,并且坚持和还要继续坚持下去!
#人生有很长时间去执行PlanB,所以没必要在一开始就退而求其次#
To 在伊斯坦布尔追逐秋景的这位同学:
谢谢你这份完全不鸡汤的能量
《为什么要出发,因为远方在那里》读后感(六):选择过一种怎么样的生活
我相信,选择过怎样的一种生活,就一定有它需要付出的代价和责任,无论是什么样的选择,安逸平淡的生活自然有无聊乏味的滋味,极度的自由的狂放自然也有极度孤独的追随。除了羡慕别人,值得思考的是,在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后,请不要无休无止地抱怨那些随之而来的代价。或是天真单纯的以为不会有代价,亦或是假装那些代价的不存在,都是非常不chill的表现。
当然也有种可能,最初的选择本身就是错的,在认清这样一个现实的那一刻,你是否又有勇气像包子一样背起行囊孤独上路,做出这样冲动的抉择呢?
包子的故事,最让我钦佩的是,面对迷雾一般未来一直坚定迎面走去。回头看来,似乎一切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条,但我知道,文字没有表达出来的恐惧、迷茫一定是比想象的大的多得多得多。还记得,好几年前,某一天的上海,吃完晚饭,我们几个朋友走向轻轨站的路上,包子提到了要做明信片,我仍然清晰地记得我当时似乎看了一下黑夜中的前方,充满困惑的问,明信片?那是什么样的生意?怎么做?真的能做?能赚钱?脑子里一万个问号。她当时热情激扬,我却想,可能说说的吧。直到一张一张的明信片寄来美帝,她漂亮的字分享着这一路艰辛,我呵呵的笑,多么固执地摩羯座。
还有时候,即使有了对以上所有问号的答案,你也绝对不知道自己此刻的答案对不对,自己的想法会不会变。就像她也疑惑过自己会不会走过大山大水却不再留恋?多么幸运,这个疑惑不是事实。
对于这样子摸不着的前路,我是极度恐惧的,所以也只能在一旁看着她,然后看着她用自己的一步步踏出来的路,给我这个懦夫以鼓励、勇气以及希望,让我不再害怕面对自己那些芝麻大小的迷茫。
我很喜欢她给自己的年终总结:不为琐事所累,还有理想,还有情怀。如果她做过的这些事离我们这些平凡人来说太过遥不可及,太过艰难困苦,至少不忘初心,是我们可以努力告诉自己的事。
《为什么要出发,因为远方在那里》读后感(七):为了你心中难以平复的梦 而追逐!
怀揣着激动的心情看完了全书,平静了很久的热血开始沸腾! 一幅幅拍摄惊艳的风光,质朴的文字记录着征程,这个看着文弱的女生经历了危险,寂寞,未知的地域 事件......可就是她的那份执着,面对不支持不赞同毅然决然的坚持,让她离自己的梦想一步步的接近. 让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去了解更多的美景和不同的生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尽收美景收获了成绩. 书里说中了我的心声! 不想循规蹈矩的做着重复的工作,顺应年龄去结婚生子,行尸走肉一般游走在钢筋水泥森林. 有多少人记得自己最初的追求与梦,可又为这些做出过什么呢? 只是想想而已. 当我们羡慕别人今天成绩的同时,也希望同他们一样,可曾吃的了背后的那份苦呢?! 很感谢这本书,为了追梦做的努力让我为之感动!!! 也替这位姑娘欢喜!
《为什么要出发,因为远方在那里》读后感(八):只为心中的一个梦想
任何一个追求自由、追逐梦想的人都是可敬的!
姚璐,这个有着梦想的女孩,终于在某一天,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条通向梦想的坎坷之路。“许多事情现在不做,就真的再也没有机会去做了。”因为青春不会重来,随着年岁增长,也就越来越没有重头再来的勇气和决心了。作者正是怀着这样的满腔热情和珍惜当下的情怀,勇敢地向现实说“不”!
她选择了她所想要的做风光摄影师的生活,即使每天贪早摸黑,跋山涉水,她依旧觉得当她看到满天的星空,日出日落,冬雪雾城的时候,就是幸福的。她就这样坚持了4年,拍摄了无数的美景,也经历的千辛万苦,同时领略了各地的人文文化。在这过程中,写满了辛酸,也写满了惊喜。她觉得她是幸运的,因为她没有像其他某些驴友那样被困山中而一去不还;还因为在短短四年里,她经历了许多常人没法想象的困难和挫折,同时还拍摄到了许多人们捕捉不到的风景。

四年后,她这样问自己:这些年,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于是她在纸上写下了这么一句话:不为生活琐事所累,还有理想,还有情怀。突然,我也条件反射似的扪心自问,这些年我的收获有什么?我不禁惭愧起来,除了每天日复一日漫无目的地在这个世上飘,我还能做些什么呢?我开始反思:我是不是把自己的梦想弄丢了?
设想一下,当我们老了,我们该怎么面对自己的一生?而我们现在还年轻,难道不该趁现在多做点什么以填补老来时可能会有的遗憾吗?唯一的答案就是去追逐心中的梦想!只有梦想可以带我们在青春的旅途中自由飞翔;只有梦想可以让我们经历一个无悔的青春年华;也只有梦想,可以让我们不畏艰辛,在前进的路上无怨无悔。
也许梦想谁都会有,也有大有小。就像作者姚璐,想做一名风光摄影师。也许有的人想进研究院做个科学家,而有的人也许只是想做个平凡的木匠。这些我们都无权去评论,因为这都是他们愿意为之付出毕生心血去创造的未来。但通过看《为什么要出发,因为远方在那里》后,我认识到梦想不是想想而已,而是要有付出的。因为远方不是人人都可以到达!作者说,“非常喜欢”,这就是她辞职,是她追求自由,去做个风光摄影师的全部理由。如果没有这股热情,她也不可能能在克服这么多困难的时候还依旧坚持。如果没有“十年饮水,难凉热血”般的执着,大概也很难继续走下去。每当看到作者拍摄的那么读的美丽景色时,我就不禁想起,她转山、徒步、扎营等各种旅途种种体验中的酸甜苦辣。
她带领我们走过新疆,走过呼伦贝尔大草原,走过西双版纳,走过大兴安岭等等。当她把那么多的人文景观呈现在我们眼前时,一切是多么新奇而别具风味。可见作者拍摄的过程真的是别具用心的,真的是“非常喜欢”地在拍摄。而一切的经历,一切的美好,都将成为记忆!感谢作者让我们体验到一段不平凡的人生历程,一幅幅不同寻常的人生美景,和一个个不一样的生活场景。更感谢作者让我们懂得,没有努力就没有成功,不试下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如果是真的喜欢,那就勇敢去追求吧,生活从来都不会拒绝一个有梦想的孩子的敲门的。

《为什么要出发,因为远方在那里》读后感(九):出发!出发!
文/河北小珊 评《为什么要出发,因为远方在那里》
每一天的努力,只是为了让远方变得更近一些。
未知的地方,那是我未曾到过的远方。一直渴望着远方,呐喊着远方,却一次次被各种各样的原因绊住脚步。
喜欢看关于远方的书籍,每次看都感觉在一段距离之外有人对我招手,叫我快些去看看那些美丽的景致,感受那些不一样的风情,每次都有收拾行囊马上出发的冲动。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年轻的妹子,几年前她辞职至今,行走中国。23岁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风光摄影师;25岁,已创办了风光明信片品牌NexTop,成为华为荣耀《勇敢做自己》品牌视频主角之一,签约getty images摄影师。书中介绍了作者在乌孙古道徒步的生死历练、拍摄千载难寻的万佛楼夕照、体验三宝侗寨热火朝天的村宴、深入神秘西藏腹地阿里北线,以及琼库什台到喀拉峻、阿勒马勒克、亚青寺、扎央宗小众景点的探秘。不提什么摄影师,什么风光明信片品牌,单单是行走中国四个字就足以让我羡慕不已,惊叹不已。这本书是一本有关梦想和远方的书,最吸引我的是这一路上的经历,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然后克服它,内心滋生各种各样的消极的情绪,然后消灭它,从心怀委屈到坦然接受来自各种外界的障碍,这对旅者来说是成长,是收获,是一辈子都难忘的珍贵记忆和财富。除此之外,书中还有大量的风光照片,自然的美景深深震撼着读者的眼睛和心灵,这种诱惑让人无法拒绝。
这次我被作者深深触动了,年轻只有一次,生命只有一次,如果梦想被践踏习惯了,那它也许就再也不会出现了。很多人都有走遍中国、走遍世界的梦想,不是跟风盲从,不是故作文艺,只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这个世界太诱人,南北差异、四季更迭,就像不同阶段的女子,有不一样的风情。相比作者昂首向前的日子,我这种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显得无比平淡没有波澜,烦人的现实和自身的懒惰给了我太多推迟行动的理由。这一次,一定要动起来,我不能洒脱的远离家人,放弃工作,像作者一样带上单反上路,但是我的人生中至少也要又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到远方的旅行,在路上我可以呐喊,可以高歌,不再怕风吹日晒,一路勇往直前,出发,这次我决定了出发!

《为什么要出发,因为远方在那里》读后感(十):路的远方,或是心的远方,出发吧
选择了远方,就只能风雨兼程,然而依然有那么多的人选择出发,只因为,远方在那里。
2015年火了的一句话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呀,世界真的很大很大,有那么多吸引人的美好景色,有那么多精彩的风俗文化,还有那么多的,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但是去看看确实要付出很大代价的,时间金钱甚至于生命。作者姚璐踏出了勇敢的一步,选择了前行,而我们大多数人,都只能把念头停在嘴边上,最后蹉跎了一年又一年。姚璐说,做着白领,坐在格子间里,一眼可以望见自己四十岁时的样子,然而我都可以望得见自己六十岁的样子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只是不停地重复。可是我没有勇气,无法舍弃安稳和舒适,所以也只能对着别人的游记和照片做出羡慕和感叹。
被人羡慕的旅程有着不被羡慕和理解的艰辛,我想不到也做不到露宿在荒郊野外,几天的时间没水没电,行走的路上时常遇到凶残的野狗,零下三十度的天气在太阳升起前抹黑赶路......习惯了旅游的我们,想象不到旅行的艰辛。更何况艰辛的行程过后,等待着旅行者的并不都是完美的结局。被暴雪摧残的杏花,久候不至的太阳,无能如期而至的大雪,旅途总是充满了变数,往往数天的行程和等待最后依然一无所获,无法拍到令人满意的照片。她说,对于风光摄影师来说,这都是难免的事情。路途的艰辛和结果的莫测有时并不是击倒人们的原因,家人朋友乃至于社会的质疑、否定、和不理解才是致命的一击。和其他摄影行业相比,风光摄影没有华丽的登场,没有优厚的收入,出名者寥寥,付出的辛苦却丝毫不比别人少。就像作者说的,大概没有“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执着和热爱,这样一条走在远方的道路,是很难走下去的。
最陡峭的悬崖,盛开着最美丽的花。因为经历了无数的黑夜,所以才会收获无数的精彩。一场追花之旅可以让人从二月的云南一路来到七月的新疆伊利,杏花、油菜花、梨花、报春花......这是我们可能一生都无法得见的美景,无法经历的漫长的春天。日出与日落每天都有,然而我们大多都或错失,或视而不见。而姚璐在峨眉金顶,在色达山巅,在维多利亚港的太平山上,在羊卓雍错湖边,在许多个地方见证了震撼人心的绝美景色,日出、日落,平凡而又壮丽。
旅行的意义除了见识不同的风景外,还有经历不同的人生。云南的侗村、漠北的小镇,在高原,在戈壁,在许多远离现代化的偏僻村落里,有着那样淳朴的人们,他们似乎还沿袭着千百年来不变的传统,辛劳而又宁静的过着他们的生活。如果没有去远方,永远也无法知道世界上还有别样的生活。隔着书籍和图片能够带而我们的不过是一时的激动,转瞬就被尘世的纷扰冲淡。只有真正的走过,才能永留在心底。
远方那么的美好,我却无法走出去,大概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生存方式吧。那样的辛苦是我所无法承受的,也许是指因为不够热爱。但是对于她出发去远方的原因我无比认同,青春不该是在人云亦云,在随波逐流,在不断的重复着昨天的日子中度过。趁着血还未冷,激情犹在,选择自己的路,出发,不要管什么失败或是成功,一辈子太短,也只可做好那么一两件事情。路的远方,或是心的远方,出发吧。

几年前,我曾去过九寨沟,景色是真美,人也是真多,大多数游客和我推搡在拥挤的栈道上,拍照留念,到此一游。但去过一遍之后,我说再也不想去九寨沟了,因为舟车劳顿、高原反应、恶劣天气,光旅行都累,何况风光摄影。但就有这样一群执着勇敢的风光摄影者,他们不畏路途艰辛,背着沉重的登山包,跋山涉水去到世界各地,用相机将大自然的绝美瞬间记录成永恒,只为了心中的理想和风光摄影的情怀。


15737217673为什么要出发,不要忘记来时的路
张钥盾答:出发,是为了更好的守候和陪伴。出发,不要忘记来时的路

15737217673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读书笔记
张钥盾答:其中,最重要的修炼自己,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因为如果要想做出什么新的东西,最需要改变的是你自己,你要重新做人,重新寻找。超越自己是最艰难的。 一切从未知开始,从未知开始才能忘掉自我。 陈虻讲片,很善于从表象出发进入本质,从片子的毛病分析到你创作的动机,解剖你认识事物的角度,然后从根本上改变你的创作理念,让...

15737217673开往远方的列车读后感800字
张钥盾答:因为,人生就短短的几十年,相陪相伴的人究竟能伴随你走多远,是个未知数,所以要特别珍重,相互间多加以体谅,理解万岁,把一切分歧、矛盾、意见、成见、隔阂、不愉快远远的抛在脑后,欢天喜地的过好每一天,在旅途上开开心心、愉愉快快的度过,使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让社会更加稳定和谐,让真、善...

15737217673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30字
张钥盾答:我喜欢后来的尼尔斯,因为他变成了一个有爱心的孩子。今后,我也要像他那样,做个有爱心的孩子。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30字 篇15 读完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里面我最喜欢尼尔斯,因为尼尔斯是一个调皮的男孩,整天把小动物们搞的鸡飞狗叫。他趁父母做礼拜的时候,把家禽的毛,并在父母的衣柜里调戏一个小...

15737217673开往远方的列车读后感
张钥盾答:【篇一:开往远方的列车读后感】十四个个性迥异的孤儿乘坐“孤儿列车”去寻找“家”。有的孩子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充满爱的家,而有的孩子只是重新开启了悲剧的大门。女孩玛莉安一直坚信妈妈一定会等待她,但是,残酷的现实使她的梦想支离破碎。她没有见到妈妈,她的妈妈不仅没有等她,而且她根本不知道妈妈...

15737217673《翻越远方的大山》读后感650字
张钥盾答:《翻越远方的大山》读后感650字 篇6 刘翔有一个梦想,就是翻越约翰逊,比他跑得快。就因为他不放弃,坚持跑步,终于超越了大山约翰逊,有了更高的目标。 我也有个梦想,就是当一名合格的老师,因为我当了一位合格的老师就可以教许多学生知识,自己也可以再学知识。 我还要在平常生活中观察自己的老师是怎么教育自己的学生...

15737217673开往远方的列车读后感
张钥盾答: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的长队,思考片刻后感到了创业的机会,最终发动了一个新的产业。法国科学家乔利的一次偶然失误,却让他研制出了一种新的干洗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从而使得他的人生的火车驶向了光明。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我们应该善于思考,著名的“碎花瓶理论”不也是在...

15737217673写《少年旅行队》的500字读后感,急啊!
张钥盾答:它让我明白了前程还很长,我们前面是广阔的天地,还教会了我要积极面对困难,感受成功的喜悦,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做什么事都要镇定和坚强,还要不停的前进。2.少年旅行队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识的海洋探索。出 发 少年旅行队要出发了。明亮的阳光在喊他们。窗外的小鸟在喊他们,喊他们到田野里去...

15737217673如何写鲁冰花园樱草花的远方读后感?
张钥盾答:远方,对我们而言,是父母所在的城市。高楼大厦,绿酒红灯。从这里去的那里,坐车要坐上一整天。我们在暑假的时候才会从家乡赶到遥远的城市,与父母相聚。逛一逛城市的商场,呼吸城市的空气,在柏油马路上奔跑。工程的烟囱里冒出黑烟,刺鼻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每天晚上,从狭小的工人宿舍里探出头,天空是...

15737217673跪求《我们去远方》读后感,急急急
张钥盾答:《去远方》读后感(二):思辨,不是小说——从《去远方》看《北京折叠》故事不够好,科幻不够硬,文笔不够美,三个“不够”引出我对于《北京折叠》的疑问——凭什么说这是一部好作品?于是我读了《去远方》——它“不但收录了郝景芳的一些获奖作品,也收录了近几年她从未出版过的短篇小说”,心想也许它们能更好的...


(编辑:祖荀贞)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