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各种皮肤病的中药外治法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一、疱疹

  疱疹是由某些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病初往往先有烧灼感,搔痒或疼痛,继而出现红斑、水疱,损害破裂后露出糜烂面,然后结痂,痂脱而愈。

  临床最常见的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热疱”“蛇丹”等范畴,多由风热毒邪阻于肺胃,或肝胆火旺,湿热内蕴所致。

   1 风热袭表型

  多见于单纯疱疹,皮疹发于口鼻及生殖器周围,皮肤灼热刺痒,红疹,水疱,疱液透明或混浊,数日后干燥结痂。

  方 1

  组成:新鲜荷花瓣10张。

  用法:将荷花瓣贴于患处,外用胶布固定日换4一5次,3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生蒲黄6克,黄连3克,冰片0.5克,麻油适量。

  用法:先将黄连、冰片磨成细粉,再和入蒲黄,加入麻油调成糊状,涂敷患处,1日2—3次,3日为1疗程。

   2 肝胆湿热型

  多见于带状疱疹。疱疹好发于颜面及胸胁,皮肤红斑,水疱累累如串珠,局部灼热疼痛。

  方 1

  组成:新鲜柿子5只,冰片1克。

  用法:将鲜柿子榨汁去渣,加入冰片溶化,取药汁涂于患处,1日4~5次,3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雄黄6克,白矾3克,冰片1克。

  用法:将雄黄、白矾、冰片和匀,磨成细粉,加入凉开水调成糊状,涂敷患处,1日2次,3日为1个疗程。

   二、荨麻疹

  荨麻疹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强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风团样损害,常骤然发生,瘙痒剧烈,迅速消退,不留痕迹。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瘾疹”范畴,多由风邪外袭,营卫不和,或脾胃湿热,郁于皮毛所致。

   1 风热外袭型

  症见皮肤风团色红,此起彼落,搔痒剧烈,遇热或汗出易发,遇冷则减等。

  方 1

  组成:新鲜芝麻杆100克。

  用法:将芝麻杆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洗擦患处,1日3~4次,3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豨签草60克,地肤子15克,白矾9克。

  用法:将豨签草、地肤子、白矾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趁热熏洗患处,1日3—4次,3日为1疗程。

   2 脾胃湿热型

  症见皮肤风团鲜红,状如云片,搔痒不已,伴有身重纳呆,脘腹胀痛,大便秘结或泄泻等。

  方 1

  组成:新鲜青蒿叶60克。

  用法:将青蒿叶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趁热熏洗患处,1日3~4次,3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苦参30克,马齿苋30克,白鲜皮30克,地肤子30克,明矾9克。

  用法:将苦参、马齿苋、白鲜皮、地肤子、明矾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趁热熏洗患处,1日3~4次,3日为1疗程。

  附注:如风团遍及全身,可用上方药液沐浴全身,1日2次。

   三、痤疮

  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青春期男女面部及胸背部,故又名青春痘。

  临床表现为面部、胸背部散在的毛囊性丘疹,部分顶部有小脓疱,破溃后可有色素沉着,或凹陷性疤痕。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肺风粉刺”范畴,多由肺经风热或肠胃湿热所致。

   1 肺经风热型

  症见皮疹色红或稍红,局部瘙痒,或焮红疼痛,多伴有颜面潮红,口干尿黄等。

  方 1

  组成:金银花9克,野菊花9克,腊梅花9克,月季花9克,白芷9克,丹参9克,大黄9克。

  用法:将金银花、野菊花、腊梅花、月季花、白芷、丹参、大黄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趁热熏洗患处,1日2~3次,7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苍耳子20克,王不留行15克,白矾5克。

  用法:先将苍耳子、王不留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再加入白矾溶化,趁热熏洗患处,1日2~3次,7日为1疗程。

   2 脾胃湿热型

  症见皮疹红肿疼痛,脓疱迭起,多伴有便秘溲赤,纳呆腹胀等。

  方 1

  组成:大黄15克,硫黄15克,硼砂6克。

  用法:将大黄、硫黄、硼砂,磨成细粉和匀,用茶水调成糊状,涂敷患处日1换,7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新鲜芦荟60克。

  用法:将鲜芦荟捣烂取汁,涂擦患处,1日2~3次,7日为1疗程。

  方 3

  组成:绿豆30克,白芷10克,面粉30克,鸡蛋1个。

  用法:先将绿豆、白芷和匀,磨成细粉,再加入面粉调匀,用鸡蛋清调至糊状,制成面膜,临睡前敷贴患处,清晨洗去,7日为1疗程。

   四、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的表皮生成障碍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界线分明等。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干癣”、“白疕”、“松皮癣”等范畴,多由血瘀风燥或血热风燥所致。

   1 血瘀风燥型

  症见皮肤损害偏暗红,鳞屑不厚,皮粗如牛皮样,并有色素沉着,病程长,经年不愈等。

  方 1

  组成:硫黄10克,海螵蛸10克,雄黄6克,轻粉6克,冰片3克,凡士林200克。

  用法:先将硫黄、海螵蛸、雄黄、轻粉、冰片和匀,磨成细粉,再加入凡士林调成糊状,涂于患处,1日1次,7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黑豆1000克。

  用法:将黑豆放入锅内,小火煎熬取油,冷却后涂于患处,1日2~3次,7日为1疗程。

   2 血热风燥型

  症见皮肤潮红,鳞屑不厚,剥去后有小出血点,皮疹发展迅速,搔痒不已,遇热或心情烦躁时加剧等。

  方 1

  组成:杏仁60粒,猪油15克。

  用法:先将杏仁去皮尖,捣烂如泥,再加入猪油调匀,涂于患处,1日1次,7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苦参60克,凤尾草60克,草河车60克。

  用法:将苦参、凤尾草、草河车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待温后外洗患处日2次,7日为1疗程。

   五、脱发

  脱发的种类颇多,常见的有斑秃、脂溢性脱发等,其发病原因有内分泌失调,精神创伤,血管机能紊乱,神经营养障碍,免疫功能异常及遗传因素等。

  临床表现以头发脱落为主。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油风”范畴,多由肝郁血瘀或阴血虚弱,血不养发所致。

   1 斑秃

  症见突然脱发,脱发区可呈圆形或椭圆形,甚至全部头发脱落,脱发处皮肤光滑。

  方 1

  组成:新鲜毛姜30克。

  用法:将毛姜切片,拭擦患处,1日3~4次,7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艾叶6克,菊花6克,薄荷6克,防风6克,蒿本6克,藿香6克,甘松6克,蔓荆子6克,荆芥6克。

  用法:将艾叶、菊花、薄荷、防风、蒿本、藿香、甘松、蔓荆子、荆芥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趁热熏洗患处,1日2~3次,7日为1疗程。

  方 3

  组成:斑蚝1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酒精500毫升。

  用法:将斑蚝、红花、川芎放入酒精内浸泡7日后,拭擦患处,1日3~4次,7日为1疗程。

   2 脂溢性脱发

  症见脱发于前发际及两端,逐渐稀疏,脱发处有细软毛发,头发皮脂溢出,伴有瘙痒。

  方 1

  组成:新鲜侧柏叶500克。

  用法:将侧柏叶捣烂取汁,拭擦患处,1日3~4次,7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新鲜覆盆子500克。

  用法:将覆盆子捣烂取汁,拭擦患处,1日3~4次,7日为1疗程。

   六、疣

  疣为生在皮肤浅表的小赘生物,体小如粟米,或大如黄豆,呈颗粒状,散在或簇集成群,发病部位不同,疣状不一,较常见的有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跖疣等。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疣子”、“疣目”等范畴,多由风热之邪搏于肌肤,或肝虚血燥,气血凝滞肌肤所致。

   1 寻常疣

  症见疣子米粒样至黄豆大小,表面粗糙不平,形如花蕊,触之坚硬,色呈灰黄或污褐色,常单发,亦可多发。

  方 1

  组成:鸦胆子15粒。

  用法:将鸦胆子去壳取仁,捣烂如泥,涂敷疣体上,外用纱布包扎,每3~4日换药1次,7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大蒜1枚。

  用法:先用无菌剪剪破疣的头部,以见血为好,再将大蒜捣烂如泥,涂敷疣体上,外用纱布包扎,每3~4日换药1次,7日为1疗程。

   2 扁平疣

  症见疣子粟米至高粱米大小,呈散在性分布或密集,疣体表面光滑,触之较硬,偶有微痒。

  方 1

  组成:新鲜鸡内金3张。

  用法:用鸡内金拭擦疣体,1日3~4次,7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马齿苋30克,苍术9克,蜂房9克,白芷9克,细辛9克,蛇床子12克,苦参15克,陈皮15克。

  用法:将马齿苋、苍术、蜂房、白芷、细辛、蛇床子、苦参、陈皮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趁热熏洗患处,1日1~2次,7日为1疗程。

   3 传染性软疣

  症见躯干、四肢、肩胛处发出粟米大半球状丘疹,数目多少不定,并逐渐增大至豌豆大,挤破后可见豆渣样物。

  方 1

  组成:地肤子30克,白矾15克。

  用法:先将地肤子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再加入白矾溶化,趁热熏洗患处一日2次,7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板兰根30克,紫草15克,香附15克,桃仁9克。

  用法:将板兰根、紫草、香附、桃仁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趁热熏洗患处,1日1~2次,7日为1疗程。

   七、癣

  癣是致病皮肤丝状性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根据其发病部位,可分为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甲癣、花斑癣。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秃疮”、“鹅掌风”、“脚湿气”等范畴,多由外感湿热之毒,或湿热伤燥伤血,皮肤失养所致。

   1 头癣

  症见头皮出现单个或多个圆形、或不规则的大片灰白色鳞屑斑,边缘清楚,自觉瘙痒等。

  方 1

  组成:新鲜苦楝子250克,棉仔油250毫升。

  用法:先将苦楝子加碎,再加入棉仔油煎熬至枯,去渣取油,涂擦患处,1日3次,7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雄黄30克,猪胆1个。

  用法:将雄黄与猪胆汁调匀至糊状,涂擦患处,1日3次,7日为1疗程。

   2 体癣

  症见面、颈、躯干及四肢有成群的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或丘疱疹,继而扩展为古钱币形红斑,边缘清楚,自觉瘙痒。

  方 1

  组成:生地榆50克,苦楝子50克,川槿皮100克,斑蚝1.5克,白酒1000毫升。

  用法:将地榆、苦楝子、川槿皮、斑蚝放入白酒内,密封30天备用。用时取药酒涂擦患处,1日3次,7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新鲜蛇含草60克,明矾15克。

  用法:将蛇含草、明矾和匀,捣烂如泥,敷于患处,1日1换,7日为1疗程。

   3 股癣

  症见腹股沟内侧、会阴、肛门周围等处出现古钱币大小的红斑、丘疹、丘疱疹,自觉瘙痒等。

  方 1

  组成:花椒15克,葱白头50克。

  用法:将花椒、葱白头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趁热熏洗患处,1日2~3次,3日为I疗程。

  方 2

  组成:黄连30克,蛇床子30克,矾石30克。

  用法:将黄连、蛇床子、矾石和匀,磨成细粉,装入纱布口袋内,扑擦患处,1日2—3次,3日为1疗程。

  附注:本方适用于股癣分泌物增多者。

   4 手足癣

  症见手足皮肤出现小水疱,瘙痒,破溃后出现脱屑,或伴有潮红,甚则融合成脱屑性斑片等。

  方 1

  组成:鲜鹅掌皮10张。

  用法:将鹅掌皮焙干,磨成细粉,加水调成糊状,涂敷患处,1日1换,3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五倍子10克,冰片0.1克,茶油适量。

  用法:先将五倍子、冰片和匀,磨成细粉,再加入茶油调成糊状,涂敷患处,1日1换,3日为1疗程。

   5 甲癣

  症见指趾甲的远端或侧缘失去光泽,甲板增厚,高低不平,呈灰褐色或污秽色等。

  方 1

  组成:生大蒜头50克,糯米饭1团。

  用法:将大蒜头去皮,加入糯米饭和匀,捣烂如泥,涂敷甲上,1日1换,7日为1疗程。

  附注:本方在夏季伏天使用,效果更好。

  方 2

  组成:新鲜凤仙花1棵,明矾9克。

  用法:先将凤仙花切碎,再加入明矾和匀,捣烂如泥,涂敷甲上,1日1换,7日为1疗程。

   6 花斑癣

  症见胸、背、腋等多汗处出现斑点状色素减退斑,形如花斑。俗称汗斑。

  方 1

  组成:陈醋250毫升。

  用法:将陈醋放入锅内,小火煎熬至粘稠状,涂擦患处,1日3—4次,7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新鲜黄瓜1条,硼砂30克。

  用法:将黄瓜切开,蘸硼砂涂擦患处,1日3—4次,7日为1疗程。




17742379103常见皮肤病的特效中药方法
诸温富答:藿香10 佩兰10荆芥10 防风10 生地黄15 栀子10 黄连3 黄芩10 生石膏15板蓝根15银花10 滑石10甘草5 10.脂溢性脱发及斑秃,以心肾不交证为主及无家族遗传病史效果最佳:黄连3 莲子心3 栀子10 车前子10 覆盆子10 枸杞子10 女贞子10 菟丝子10 桑椹子10制首乌15 蒲公英10 黄芪15 羌活10 天麻10 木...

17742379103治牛皮癣(银屑病)的中药外用方子?
诸温富答:刘氏[8]用镇银膏(知母、黄连、白鲜皮、鲜花椒、青黛、山楂、川芎、甘草等用植物油炸至焦黑,去渣,再加入牛黄和麝香粉,浓缩成膏)外涂病灶,再用聚乙烯薄膜封包,隔5天换药一次,2个月1个疗程。共治疗银屑病患者703例,痊愈669例,总有效率为99.7%。牛氏[9]用主要成分是麝香、黑豆油、生地榆、...

17742379103治疗湿疹的外用偏方
诸温富答:13.将大黄研磨成为粉末,然后清油进行调和。这种偏方虽然能够治疗湿疹,不过最适合在湿疹已经出现水泡的时候。14.鱼腥草也是一种能够有效治疗湿疹的中药材,在身体患有湿疹的时候就可以合理的利用鱼腥草来令身体恢复健康。将鱼腥草放入开水中,然后继续煎煮五分钟。冷却之后用纱布涂抹在湿疹部位,每天进行两次就...

17742379103“中药药浴”治疗银屑病,效果有保障
诸温富答:苦参汤浴治疗狐惑病等。李时珍《本草纲目》有关皮肤病药浴记载如下:水萍治风热瘙痒,煎水浴取汗,柳枝及根皮洗风肿。到明清,药浴法发展成熟,并探讨了相关激励,提出了“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虽治在外,无殊治内”等著名论断。首先了解“中药药浴”的机制:药浴的作用激励是药物作用于全身肌...

17742379103皮肤病中药外洗九法
诸温富答:作者/龚景林 “外科之法,最重外治。”中药外洗在皮肤病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用药物煎汤乘热在患处淋洗、浸泡、湿敷或坐浴的一种治疗方法,古称“溻洗”。早在公元前770年《礼记•曲礼》篇即载有“头有疮则沐,身有疮则浴”,《外科精义》曰:“夫溻法者,宣通行表发散邪气...

17742379103内调外治-中医治疗银屑病的正确打开方式
诸温富答:外治主要是涂抹、药浴、封包、贴敷、外洗和熏蒸等。其中药浴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特点,药浴疗法成为中医外治法重要的方法之一。在中医的指导下,选配一定的中草药浸泡、洗浴全身或者局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熏蒸是在药浴疗法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主要是利用物理热量与中草药结合产生大量...

17742379103儿童湿疹的外治法
诸温富答:儿童湿疹范围不大的外治法,而且最主要的也是外治法,不推荐内服药物治疗。茶水湿敷就用绿茶水或者苦丁茶湿敷患处,流水多的时候用湿敷没有水的时候用茶水轻轻抹抹。泡澡范围比较大的推荐下面的方法:黄柏30克,滑石30克,石膏30煎成1500毫升,温温的泡澡也行。中药治疗还有如果还在哺乳期的婴儿,母亲也要注...

17742379103带状疱疹的治疗偏方推荐:民间治疗带状疱疹偏方
诸温富答:用板蓝根注射液外涂患处,每日3~4次,有水疱者先将其刺破,5~10日后,大部分患者可痊愈。 (10)柿子叶:用鲜柿子叶适量捣烂取汁,涂于患处,稍干后再涂一遍,每日3~5次,1周后大多数患者可痊愈。 带状疱疹特色疗法 祖国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治疗皮肤病,优势多多。长期从事皮肤...

17742379103中医治痤有妙招——8种常见痤疮外治法,值得收藏
诸温富答:如果仅仅用苦寒的、清热解毒的中药来治的话很难使病痊愈,但火针具有 针和灸的双重效果 。它能促进气血的运行、鼓舞正气、排除脓毒,使火热毒邪外散,使火热毒邪外散,从而达到活血行气、驱邪解毒的目的。还可以用刮痧的的方法。刮痧的部位主要是夹脊的穴位,一般是从上到下,或者从内到外的顺序来刮...

17742379103浸渍法简介
诸温富答:溻渍法适用于疮疡溃后脓水淋漓或腐肉不脱,皮肤病瘙痒、脱屑,内、外痔的肿胀疼痛等。4.1 外伤疼痛 黄酒煎(《中医简易外治法》) 鲜大蓟120g(干者60g),黄栀子120g,黄酒120g。将大蓟和栀子放砂锅或搪瓷锅中,兑水5茶杯,煎开后再兑入黄酒,稍煎1分钟,过滤取汁,用新毛巾2条轮蘸药汁...


(编辑:龙孙供)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