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净业行人应当远离这十种地方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学净土法门的人,他的本怀是要出离三界的轮回,远离五欲六尘的。所以净土是一个出世间的法,所标心的非常高远、超越,志向非常远大,以成佛作为自己的目标,所以对这样的志向的净业行人来说,就应该舍离一切恶处。恶处就是对修净业出离之法有妨碍的地方,如果不能舍离这些恶处,那就说明厌离娑婆的心还不究竟。

这些恶处可能就是引发我们五欲六尘的这种轮回的地方,这些地方其实对我们的烦恼的心来说,还挺有吸引力。但是对于一个立志要出离的人来说,要厌离。所以不能舍离这些地方,说明厌离心不究竟。如果厌离心不到极端的话,那说明欣慕极乐净土的心也是有水分的。对这一点,这是一个非常冷峻的考量。

你是不是真的有出离世间的心,厌恶心之极?这就看你能不能放得下,能不能真的离开它。所以龙树菩萨说,一个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萨,他的心就是对转轮圣王的位子,微妙的五欲,都不去羡慕,都不看重。所以人天的福报、快乐都要舍去,但念诸佛的慈悲、威德、十力、十八不共法等。这个心是趣向佛德的心很重,那自然是感召生到佛的刹土。

如果世间小小的那种快乐的地方,尚且不能舍去,更何况转轮圣王那种至极微妙的五欲的享受,更是舍不了。当舍不了这些东西的时候,你想要行走到远方的目的地,这就好像把你的脚都捆绑住了,你却要行走;一个鸟,你要让它飞到彼岸去,你把它的翅膀都给系住了,就绝对不可能到达目的地。

所以净业行人应当在心理上、在行为上远离——有十种地方要远离。这十种地方对我们现在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第一是繁华喧阗当远故。繁华的地方,喧闹的地方应该要离开。但是这不容易,人就喜欢那些繁华的地方,喧闹的地方。据说四川都有一百多个节日,每两天就有一个节日。一节日,当然很繁华很喧闹。

今天是二十五号,据说是尝酒节是今天结束吧?于是酒节来了,大家喝酒,那多么快乐啊!这些地方是让我们心乱,这些地方是引发我们的五欲。一个新潮音乐会来了,大家都很想去看,票都是高价票,然后,「咣铛咣铛」,重金属在那弄,似乎很快乐。但是你想想,你在重金属的音乐当中,你是什么感觉?这种呐喊、嘶叫,披头士。足球赛,你能不能远离?

这些在世间法当中很快乐的地方,对修净土法门来说,一定要远离。到公园里面,把桌子一摆,在那喝茶,搓麻将,摆龙门阵,你能不能舍离?

修净土法门,如果你这些舍离不了,说明你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就是口头上的话,没有行动。对一个修净土法门的人来说,处在生死轮回当中,要如救头然,如丧考妣,要把每一寸的时间命光都用在念佛上。这些要远离啊!

第二个就是歌楼酒肆处当远。歌楼、那些音乐厅、跳舞场、卡拉OK厅,还有喝酒的地方,猜拳斗酒,这些地方都要远离。歌楼,那些唱的歌无非就是情情爱爱的东西,一般的这些东西,没有点「胡椒粉」谁去看?那些你听了看了多了,你是什么感觉?喝酒,酒是无明毒水,障蔽我们的佛性。这些都要远离。

第三是热焰熏灼处当远离。这大概就是这些小吃,炸牛肉串,热焰熏灼的地方,其实是臭熏熏的地方。但是众生总是把那个臭的肉认为很香喷喷,在那里煮呐,煎呀,烤啊。这些地方要远离。

第四就是说论朝事处当远离。就是朝廷的政治,因为修净土法门志向出世间法,这个世间的政治、经济这些东西,一则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二则说了也没什么用;三则说了可能还有风险。而这些政治历来是无诚实可言,所以远离这些地方。

第五是恩爱缠缚及熟游历处当远离。恩爱缠缚,就是生在欲界,他都离不开恩爱,要么是父母子女的恩爱,要么是夫妻之间的恩爱。在世间法当中,认为这些亲情关系是很珍贵的。然而对于佛法来说,可能它是另外一个认知了。无量劫以来,这六亲眷属就是捆绑我们在轮回不得出来的要素,所以要远离。

还有很熟悉的地方应该离开。在古代,古人,一个出家人都要发誓,出了家不在自己的家乡办道,都要离开。

黄檗禅师他就是参学路过他的家乡的时候都不回去。他有一个母亲,非常思念他的儿子,就在村门口设了一个为出家人供食、洗脚。他的母亲是盲人,就是可能思念儿子都眼睛都哭瞎了。

黄檗都有一次看到他的母亲,他都忍住不去认。但他的母亲就要找她的儿子,她知道她的儿子脚下有一个痣,她通过洗脚就能辨别哪个比丘是她的儿子。但黄檗禅师竟然是伸了另外一只脚,两次伸那只脚,就避免了她辨认到,就离开。

离开,是别的人认出了他们母子关系,就跟他的母亲说。黄檗禅师好像是很不顾亲情,但是黄檗禅师他是发愿一定要开悟来救度他的父母,不想在开悟之前来进入到这种恩爱的这样的一个状态当中。

有时候在熟悉的地方,甚至弘扬佛法都比较有障碍。马祖马大师,好像就是四川人,他是在南昌,江西南昌洪州开的道场,还有宝峰寺。他本来开悟之后也回到家乡,结果弘扬佛法碰到障碍了。他开悟的祖师应该受人尊重,但是回到家乡之后,不是这么回事。

那些老太太、老公公都认识他,一说,哦,是他呀!小时候我认识他,小时候干了什么干了什么。甚至把他那些,可能小时候顽闹,调皮,淘气,把这些都抖出来,搞得大家对马祖就没有信心,没有恭敬心。没有恭敬心,弘扬佛法就成问题了。

所以马祖就感慨地说,说这个「悟道不还乡,还乡道不香」,就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外面去了。当然到外面去了,江西的民众是占了大便宜了,对他很恭敬,他在那里能够把佛法传扬得很好。所以这就说明这个恩爱缠缚,已经很熟悉的地方要远离。「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要有这种气概。

第六是诗坛文社,斗章摘句处当远离。就是世间那些写诗,写文章,在那里看自己哪个文章写得好,哪个诗句最险,在那里,在这个环境当中要远离。因为我们是干什么?是修出世间法的。世间的精神文学产品固然有它一定的作用,但是跟出离没有什么很大的关系,要远离。

因为进入这个诗歌、文章、文学的范围当中,常常他会比较轻狂,而且文人相轻。有句话说得很俗一点:文章是自己的好。没有哪个说文章别人比自己好,他有种傲慢的心。这些都会引发我们的一些烦恼,都要远离。

第七是讥刺古今,较长兢短处当远离。就是有些地方,他在那里在这里侃大山,北京叫侃大山,这里叫摆龙门阵,就是说今道古,评点人物,谁长谁短。

这些已经过去的历史,都像梦一样的,已经梦过去了,还要去评点干吗呀?还要去讥嫌讽刺干吗呀?这些都要远离。但这些恰好都是大家很好乐的地方,觉得生活很充实的地方。

城里不是要办种种沙龙吗?沙龙无非是讨论哪个哲学流派,哪个文学流派,哪个历史人物,等等这些。这里面,他的评价里面,善恶、是非、邪正、长短,他都要有他的价值判断,各人的见解不一样,还会争论。这些都要远离。

第八,讲无义味道学处当远离。也是讲道学的,但是是无义无味,没有真正的那种法义,也没有真正的法味的地方,要远离。这就涉及到世间的很多的哲学流派,甚至很多的宗教的典籍,虽然它也是在从一个界面去探讨宇宙人生的真相,但是它不究竟不彻底。

在心意识里面、逻辑思维里面建立的一切的哲学、一切的科学、一切的外道的典籍都是没有实相心性上的那种般若的光明的,都是没有义味的。对讲这些道学之处应当要远离。没有闲暇,学大乘的经典都时间来不及,哪有什么时间去学那些外道的典籍,去听那些外道典籍的讲学?没有必要。

第九是义解家斗名相,矜小智之处当远离。就是喜欢讨论那些理论的,在那里斗名相,知道很多的名相概念,给出它的定义,然后就夸耀自己智慧很高深,这些地方要远离。现在的一些学术会议、论坛之类的,你看这些,当然我们也不是否定这些,但我们要想,我们又不是去做一个学者,更不会去做一个大通家。其实对一个老实的念佛行人来说,是要把做大通家的妄想放下的。

第一,我们也不可能做到大通家;第二,做到了大通家,又有什么用呢,与了生脱死又有什么关系?通宗通教,名相概念知道得很多,认为博览经典,往往他还会生起一种炫耀、傲慢之心。其实真正了解了净土法门的人,真的要把这些放下。

彭绍升居士给我们作了个榜样。彭绍升,他的学问也是了不起的,原来也是考取进士的,出生在高官的家庭,以后他了解道教,甚至禅宗也多有涉猎。等到他真的是接触到净土的经典的时候,他顿然放下了。净土经典,它有一个特点。禅宗的谈玄说妙那些公案,虽然它讲得很玄妙,也无从琢磨,但还是有它跟我们思惟、心性相关之处。

而净土法门展开的境界跟我们的认知、跟我们的境界完全不一样的,它是建立在佛的果地上的这种智慧慈悲的基点上的。所以一看净土的经典,就感觉到从一个小河、小潭、小江里面,忽然是面对着浩瀚的大海,是这么一种感觉。浩瀚的大海是我们没有办法穷尽的,既然没有办法穷尽,倒不如完全放下,作为一个本分的、老实的念佛人。

所以彭绍升居士说,自从他信了净土法门,接触净土法门之后,而且选择修行净土法门之后,就发誓就在厨房灶下去做一个愚夫愚妇了。

这句话很值得我们回味。你能在厨房灶下做一个愚夫愚妇,你就彻底地把你那种心意识要把它琢磨清楚的这个心放下,就老老实实地做一个念佛行人,就承认自己什么都不懂,一无是处,没有智慧,也没有学问。因为我们的凡夫的智慧和学问,针对净土法门浩瀚的大海来说,它是微不足道的,是可以略而不谈的,倒不如全都放下。

所以这一点可能是跟其他的通途的教法的心态是不一样的。承认自己不懂!正因为我不懂,我才仰靠阿弥陀佛。我只要能抓住「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大经王,而且深心信解,每一声佛号都在开发着我们自性的智慧,阿弥陀佛的正徧知海从我们每一声佛号的持念当中显发出来。

当我们的智慧开发之后,我们再看这些经典,就不是像原来去琢磨它,觉得是很难把握,就是觉得每一个经文都是谈我们内心的事情,如道家珍,屋里人说屋里事。就有这样的亲切,而不要从这种名相、概念去入手,那样入海数沙,非常辛苦,最后也没有办法去把握。

所以我们就理解我们一些净土宗祖师为什么他最后都放下了。莲池大师说,三藏十二部,饶与他人悟,八万四千行,饶与他人行;「平生所务,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他最后为什么说出这句话?

莲池大师也是了不起的,很有学问的人,也是考取过秀才的,你看看《弥陀疏钞》,无论是佛教的宗门教下的知识,还是国学的传统文化,这种历史、四书五经他都很通达,为什么他最后全都放下?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是务,就是抓住这六个字。蕅益大师最后也是说,不参禅,不学教,数珠一串真风调。

彻悟大师以后信解净土法门之后,也把他原来参禅全都放下,原来他参禅写了两千多首诗文、偈颂,全都焚烧,说出一句话:「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所以这些祖师都没有以大通家的身份示现。

就是印光大师,我们看他的《文钞》觉得他确实是一个大通家,但是印祖历来不以大通家自居,甚至反对净业行人去看很多的东西,想做大通家的这个妄想。

这些我们都要去体会为什么这样做。因为净土法门是大不可思议的法门,《无量寿经》讲弥陀智慧海,二乘和菩萨都不能测量,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所以那些懂得很多名相,看了很多经典,认为自己记忆力、理解力怎么怎么了不起的人,我们对净土法门来说都可以放下。

第十就是宗乘狂解,妄谈顿悟,轻视戒律之处当远离。宗乘,就是禅宗,强调般若的气分,但是往往有空腹高心、口头禅的人;狂解,是指教下,他认为一读经典他就豁然解悟了。所以宗门教下的有一批人妄谈顿悟,虚妄地去谈他已经顿悟了。顿悟,就向上一著,他就轻视戒律,认为戒律是着相。这样的地方一定要远离。

这个意思就是说,一个净业行人他一定要平实,注重戒律。如果不注重戒律,不奉持戒律地修行,等同魔业。有一个说法,说末法众生是持不了戒的,于是他就不持戒,甚至原来受了五戒,他也舍掉了。

如果对戒律这么不尊重的话,这里面是有一个辨识的,虽然念佛法门是仰靠他力——阿弥陀佛的力量往生,但是净业行人仍然要尊重戒律。净业三福里面,第二福就谈戒律的问题,「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净业三福乃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净业正因。

而且佛陀在大小乘经典当中讲,戒律波罗提木叉是唯佛才能宣说,是佛教的幢相,是佛法的寿命。佛法寿命,就是四众弟子能受戒,能持戒,佛教才能够延续下去;如果四众弟子都不持戒,佛法就会提前在这个世间消亡。所以轻视戒律一定是魔子魔孙所为。所以这个地方,讲这些观点的地方,一定要远离。

这十种地方都是障道的因缘,这十个地方展开的一些内涵跟魔没有两样,所以一定要远离这十种地方。净业行人如果能离开这十种地方,「一切道业,即当成办」,就是他能保持正念,他能老实念佛。




13860903307远离外道损减智慧的邪业
裘油舍答:现代修行人不能清净持戒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三点:第一点、不认识所受的戒律极为珍贵,不知道持戒对于修解脱道、对于成办现前究竟的利乐都是至关重要的基础,导致发不起珍爱戒律的心;第二点、不清楚自己所做的行为里有哪些会使持戒发生障碍;第三点、不懂怎么以对治法有意识地远离障碍。因为心态上相当盲目,导致身口...

13860903307沙尘暴天气要怎样避险?
裘油舍答:6.沙尘暴如果伴有大风,行人要远离高层建筑、工地、广告牌、老树、枯树等,以免被高空坠落物砸伤。7.发生风沙天气时,不要将机动车辆停靠在高楼、大树下方,以免玻璃、树枝等坠落物损坏车辆,或防止车辆被倒伏的大树砸坏。8.风沙天气结束后,要及时清理机动车表面沉积的尘沙,保护好车体漆面。同时,注意...

13860903307经常去哪几个地方的男人,多半不是个“潜力股”,劝你趁早远离?
裘油舍答:3、懒人神器密集的地区你认真观察,就会发觉,小区里的城市广场总会有一些人在休闲地闲聊,饮茶,男人也加入这一休闲娱乐精兵得话,那就麻烦了。“好男儿志在四方”,不想出去打拼,只想要过悠闲自在生活的男人,可以说是不可以嫁。这种男人,过于舒适安逸,太墨守陈规,缺少对生活的热情,一辈子都可能会...

13860903307洛阳一道路暴雨后突然坍塌,行人该如何避险?
裘油舍答:1、路面出现裂纹或者是裂缝。2、当车辆行驶道路的时候,会出现强烈的震动感。3、地面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会有很多的积水。4、周边的水井、检测水位的地方会出现水位上涨的现象。如果发生了路面塌陷,应该时刻学会自救,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及时的自救:1、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分恐慌,让自己镇静...

13860903307京津冀大风来袭树木被刮断,大风天气出行需注意什么?
裘油舍答:要远离广告牌和大树。大风天气出门最好远离大树、广告牌、高楼等。旅行时,不要靠近旧楼或带有多用途设备的住宅楼,以免发生意外。因为有些广告牌安装不好可能会在大风中倒下,而有些老树枝已经枯萎,地基不牢,也可能会因为大风而折断,对行人造成危险。大风天气开车要注意什么?驾车出行时,应在强风...

13860903307人在路上行走时,应当如何保护自己的头部?
裘油舍答:有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在家中随意向窗外扔各种生活垃圾,这不仅会影响市容市貌,也会对行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所以人们在路上行走的时候,要格外注意保护自己的头部。我认为需要做到远离建筑物墙体,配备安全帽来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头部。远离建筑物墙体在日常生活中,高空坠物主要有两种,一...

13860903307有十种行持,可远离魔业的障碍和困扰
裘油舍答:《八十华严》中说: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舍离魔业。也就是说大菩萨有十种行持,可以远离魔业的障碍和困扰。那么是哪十种行持呢?第一种:亲近善知识,恭敬供养。为什么要亲近善知识呢?《八十华严》中说:「若有净信坚固心,常得亲近善知识,一切诸佛与其力,此乃能入如来智。」《八十华严》中还说:「...

13860903307珍爱生命,远离铁轨作文800字
裘油舍答:行人,请您远离铁路,珍爱生命某年夏季的一个早晨,阳光洒满了大地,由XX市开往江南的旅客列车,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在铁道线上,火车司机全神贯注地驾驶着机车,并不时地鸣笛发出警告―――火车来了,当列车行驶越过一个曲线,火车司机突然发现线路前方有一个人在铁道上行走,说是迟那是快,火车司机在发出鸣笛警告的...

13860903307面对面扫码领礼品?其实是陷阱!我们该如何远离这种陷阱?
裘油舍答:毕竟,很有可能为诈骗分子做“嫁衣”!报警 如果再发现有人在农村搞免费领礼品,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这些都是诈骗团伙引流的人,大多会有案底,警方抓获他们之后,有可能揪出诈骗团伙!面对面扫码领礼品?其实是陷阱!切记不要相信!一定要远离这种免费领取礼品的摊位!

13860903307遇行人时如何安全驾驶?
裘油舍答:1.遇到缺乏交通经验的行人 有些行人缺乏交通经验,看见汽车还在很远的地方驶来或听到行驶声,就急忙闪避到道路的一边。待汽车临近时,又感到自己所处的地方不安全,表现出惊慌失措、左右徘徊,有时会突然向路的另一边猛跑,从而造成险情。还有一些行人,发现后面有来车时,就向路边让,当汽车驶过去...


(编辑:封劳蝶)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