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国古代女子为什么要裹脚呢?有啥好处吗?对女子有什么影响呢?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中国古代女子为何要裹脚?有什么好处?对女子有什么影响?

先来了解,什么叫裹脚。裹脚,就是在女孩七八岁身体发育的时候,把腿裹成“三寸金莲”。“三寸”有多大呢,《金瓶梅》一书中记载,就是张开的大拇指和中指或者小指两端间的距离,为三寸。

中国古代女子为何要裹脚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制度造成的我国古代是一个受着儒家思想影响的封建社会。当儒家思想发展到宋朝的程朱理学的时候,提倡女子应该“三从四德”,这为封建社会控制女性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在儒家的程朱理学看来,鼓励女子裹足,能限制女子的人身自由,让女子“足不出户”,更好在家“相夫教子”和“嫁夫从夫”,一生都顺从与依附着男人,符合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需要,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如明清时代,女人脚的大小与婚姻钩挂。如果脚达不到“三寸金莲”的标准,是很难嫁到好人家。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因为家里穷得不开锅,才娶了“马大脚”马皇后。
文人骚客的主张中国古代文人在社会上是占主导地位的。在流传下的许多诗词中,都是反映文人喜欢小脚,咏足的诗词。

如唐宋八大家的苏轼,就是喜欢女人的“小脚”。在一首《菩萨蛮》的词中写道
“纤秒说应难,须从掌上看。”就是说女人的美貌说起来也很难,应该从脚中看。

辛弃疾一首《菩萨蛮》也写道
“淡黄弓样鞋儿小,腰肢只怕风吹倒?”就是描绘女子的小脚,是一种纤细的美。所以,由于男人喜欢“小脚”,兴起了“论足”和“题足”的诗词文化。
清朝有一个叫方绚的文人,号“香莲博士,题了一首《香莲品藻》的文章,把小脚划分为五式九品十八种。如
“瘦、小、 尖、 弯、 香、 软、 正”这是小脚美的七个标准。“形、质、资、神、肥、软、秀”是小脚的“七美”。于是为了迎合上流社会官宦文人的需要,女子裹足也就兴起。
男人的审美观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女人如衣服一样,依附在男人身上。很多皇家达官贵人和上流社会都觉得小脚女人比较美,于是有些女人为了取悦男人也裹小脚。当时普通百姓,为了让女儿嫁给有钱人,后半生有好的依靠,就把女孩的脚裹得三寸金莲。
裹小脚的好处有利于生育裹小脚由于全身重量在在踵部,髋部运动强度也就变为增大。长期下去,妇女腰髋部就会变为发达,盆骨必然受到影响,有利于妇女顺利生育。虽然缠足目的不是为了传宗接代,却对生育有一定的帮助。


培养“三从四德”的女子裹上小脚的女人一般足不出户,需要人扶持才行动,就更加不会有红杏出墙的现象出现,更符合于男性的要求。所以,对女人裹小脚也是男性主权的封建社会需要。通过这一种方式,禁锢了女性的思想和人身自由。
裹小脚的坏处,弊大于利摧残女孩的身体由于缠足是通过外力改变足部骨骼的形状,进而把足部的整体形状都给改变,所以古代女子缠足裹小脚的年龄,一般是在七八岁。古代女子小小年龄就用布条缠着脚,穿着小鞋子,限制了身体发育,其中痛苦是可以想象的。



限制女子人身自由缠足的女子行走不方便,无法在社会自由活动,只能在家照顾老公孩子和家公家婆,沦为男人的附庸品和传宗接代的工具,很难体现女子的社会价值。
精神上受封建礼教的洗礼缠足的女子,只会在家“三从四德”,没有自己的个性。更受封建思想的束缚。所以,孙中山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之后,就把女子缠足的陋习给废除掉了。

裹脚在古代也被称为缠足,主要是用布来弯曲关节,最大限度地扭转脚的水平和垂直足弓,以达到消失脚底的目的,最标准的脚是三寸,这叫做三寸金莲。据说南唐皇帝喜欢三寸金莲,成为一种时尚,就像汉元帝喜欢细腰一样,这实际上是一种病态的美。为什么裹脚在古代如此受欢迎?

古代女子裹脚就像今天的整形手术一样,这一切都是为了呼应当代人或主流美学。关于裹脚的起源有很多观点,有的始于隋朝,有的始于唐朝,有的始于五代。裹脚有助于让女性呆在房间里,而且不方便移动。因此,活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符合“三服从四德”的伦理准则,达到了保持贞洁的目的。
另外,裹脚会导致女性身体状况的变化,从而使她们能够更好地承担生育的责任。缠足后,脚的形状会变形。当脚接触地面时,全身的重量集中在脚后跟上。可以说,一个女人在缠足后用脚后跟走路。每一步都会影响她的腰和臀部。很长一段时间后,她的腰和臀部会发育,骨盆会改变,这将影响她的生育能力。

自古以来,文人以女子羸弱为美,尤其北宋最为盛行,男人喜欢女人的小脚,主要是为了欣赏把玩,它能取悦男性,迎合社会主流美学。

裹脚的古代女人,走路缓慢优雅,会让她们看起来娇小可人,温柔可爱,被大部分男人所喜爱。在古代中国,女子的社会地位都比较很低,如果她们能取悦男人,那她们就能受到宠爱,过上更好的生活。

我国古代封建时代是绝对的男权社会,妇女地位低下,一生都要以男性为生存纲领,守着三从四德卑微的活着,除了精神的压迫,肉体也备受摧残,最典型的就是裹小脚,古人美其名曰“三寸金莲”,其实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剥削。

为了迎合大众畸形的审美,古代的女孩子多要裹脚,且越小就越受欢迎,所以在女孩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她的母亲或祖母就要给她裹脚,用长条的裹脚布用力将脚紧紧缠住,阻止脚生长,等到女孩长大后,骨骼不再生长了才停止裹脚。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三寸金莲的照片,整个脚被裹的感觉就剩个大脚趾,形状弯曲,甚是骇人,可是古代却以此为美,传闻许多男人都有恋脚癖,纵横也实在是理解不了这口味。

至于这三寸金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民间传闻版本众多,其中流传最广的起源是说五代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善诗词、喜风月,养了许多貌美肤白、舞姿卓绝的女子,窅娘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翩翩起舞仿若出尘,李煜甚是喜爱,曾为她建造了六尺高的金莲台,以珠宝璎珞为饰,窅娘以彩帛裹脚,纤小弯曲的小脚仿佛新月,在金莲台上舞若游龙、翩若惊鸿,惊艳了时光,后众人以此为美争相效仿,裹脚之风蔓延开来。

不过以窅娘为裹脚的起源似乎不妥,窅娘以歌舞为生,肯定是没缠足,因为小脚根本没法跳舞,只不过为了表演效果,只在表演时以彩帛裹脚罢了。

根据史学家们的考证,女子裹脚缠足之风始于北宋,兴起于南宋,发展于元朝,鼎盛于明清。

大诗人苏东坡就曾咏诗歌颂女子缠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可见在宋朝,女子缠足已经成为文人墨客的心头好。

靖康之难后,金国人掳掠宋朝女子,也是钟爱年轻未育的缠足女子。

蒙古人入主中原后,不反对汉人缠足,还很喜欢,以致元朝缠足之风越来越盛,裹脚往越小越美的方向发展。

到了明代,我们熟知的三寸金莲说已经普遍,女子裹脚都要努力达到三寸以下。

清朝入关后,统治者曾一度下令废除裹脚,可民间反对声音很高,屡禁不止,朝廷也就听之任之了,有清一朝,裹脚之风不但没控制住,还向全国蔓延,许多偏远地区都开始裹脚。大清朝亡了,裹脚的习俗都还没被摒弃。

在1903年,日本举办了一个落后地区的博览会。当中国女子的裹脚和菲律宾等土著人的一些奇怪的习惯放在一起被人展览时,人们才明白裹脚在别的国家人眼中是多么的奇怪。

女子缠足是封建社会对女子实行压迫的一个重要现象,为了古代三从四德,女则,女训等等封建的思想,让女子缠足,有利于将她们禁锢在闺阁之中,这样便限制她们的活动的范围,从而让男子容易控制她们。

中国古代女子缠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漂亮。小脚也叫做莲花足,被人们认为极端性感,小脚的女子被看作柔弱,需要男子保护,而且裹脚的女子大都是富贵家庭的,具有贵族气。如果贫穷人家的女子裹脚就没有办法干粗活了。裹脚也变成一个纯洁的符号,因为古代女子裹脚无法自己单独出门。而在贫穷的家庭缠足的女子十分少,如果有的话,也只是为了有可能嫁到上流社会。

封建的文人们审美畸形,认为小脚是最美丽的,然后许多文人们都喜欢看女子的小脚。这种病态的审美,让上流社会也形成了这种思想。于是女子裹脚成为了全社会的趋势。

从生理上来说,女子裹脚之后,能够更好的锻炼腿部肌肉,从而让腰部和骨盆更发达,有利于女子生育。这就符合了古代女子用来传宗接代的思想,因为古代都讲究家族的势力,一个家族,如果人越多,就说明这个家族越兴旺。所以为了家族的兴旺,在古代女子被要求一辈子都要生儿育女,而裹脚对于这个是有利的。所以这对古代的男子来说女子裹脚是必须的。



古时候裹脚最早开始于公元969-975年南唐李煜在位的时期,李后主的一个窅娘别出心裁,用帛将脚缠成新月外形在金莲花上舞蹈取悦天子。后来这种风气渐渐普及到了百姓人家,女子都以缠足为美。那时候的封建文人和士大夫都有着病态的审美,视女子为玩物,赏玩女子的小脚成了一种癖好。另外,古代有着父权制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习俗,女子裹脚之后行动不便会减少出门,所以裹脚也成为约束女子的一个重要办法。

古代女子缠足之后,人们称作“三寸金莲”。这个裹满布条的小脚成为了最为隐私的部位,专供自己的男人使用。在当时,小脚是绝对不能让其它男子看到或碰到。如果不小心被碰到,此女子会视为人生最大的耻辱。
缠小脚最早开始于公元969-975年南唐李煜在位的时期,也有人以为,早在公元前770-476年的战国时期,缠小脚就已出现了,或许更早还可追索到商代。总之,缠小脚这一封建社会的恶俗具有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残害了数不清的中国妇女。可以说,缠小脚是父权制传统下“男尊女卑”最突出的表现之一。



其实在古代之所以女人会裹脚,是认为小脚的女人更漂亮,并没有任何的好处,反而会让人们的脚步发育不正常,让女人承受更多的痛苦。

因为受到程朱理学的迫害。没有好处。裹脚后其实就算是残疾了,她们的脚不会再长,影响走路。

缠足脚最早开始于公元969-975年南唐李煜在位的时期,李后主的一个窅娘别出心裁,用帛将脚缠成新月外形在金莲花上舞蹈取悦天子。
后来这种风气渐渐普及到了百姓人家,女子都以缠足为美。那时候的封建文人和士大夫都有着病态的审美,视女子为玩物,赏玩女子的小脚成了一种癖好。
另外,古代有着父权制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习俗,女子裹脚之后行动不便会减少出门,所以裹脚也成为约束女子的一个重要办法。


15584969696古代人为什么缠足,缠足有什么好处?
曾政贷答:古代女性缠足,行动不便,有利于将女性禁锢于闺阁之中,限制了古代女性活动范围,好让古代女性遵从“三从业四德”,从而达到男子的欲望,独占其侦操的目的。 古代女性缠足没有任何好处,人为的限制脚的自然生长、改变脚形,令脚部骨格畸形,不利于行动,对妇女的生理及心理都有不良影响。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为维系统治,曾颁...

15584969696中国古代女子为何要裹脚?有什么好处?对女子有什么影响?
曾政贷答:裹小脚的好处有利于生育裹小脚由于全身重量在在踵部,髋部运动强度也就变为增大。长期下去,妇女腰髋部就会变为发达,盆骨必然受到影响,有利于妇女顺利生育。虽然缠足目的不是为了传宗接代,却对生育有一定的帮助。培养“三从四德”的女子裹上小脚的女人一般足不出户,需要人扶持才行动,就更加不会有红...

15584969696古代人为什么缠足,缠足有什么好处?
曾政贷答:缠足的好处就是防止女子出去找男人。以前要求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为何如此要求,就是防止女子出去。要求女子为夫守贞,就要限制她的行动,不让她对外多接触,剥夺她和其他男子交往的机会,为此,缠足是一个“妙法”。用《圆桌派》的一句话,为何要女子三从四德?就是你我女子出去找男人,实在是太...

15584969696为什么裹脚?
曾政贷答:有四种原因:第一种、女子缠足是封建社会对女子的性压迫,主要是为了满足男子的生理需求。男子既然要求女子为夫守贞,就要限制她的行动,不让她对外多接触,剥夺她和其他男子交往的机会,为此,缠足是一个“妙法”。它满足了男人某种需求:女人缠了小脚,就是弱柳扶风,非常地纤细和柔弱,这时候男性面对...

15584969696中国女人裹脚的由来,和历史
曾政贷答:裹脚,在古时,一般是在五岁左右就开始,因为那时骨头很嫩,没有定型,以脚大拇指来尖,其它四指向里使劲裹,等成型后,脚呈粽子形状(所以很多人认为端午节是裹脚的黄道吉日)。还要在裹脚布里缠上碎的陶瓷片,再缠紧,直到渗血为好,早晚一次,坚持到女子出嫁。一旦裹上就不可以再去掉了,因为这...

15584969696中国古代女子为何要裹脚?有什么好处?对女子有什么影响?
曾政贷答:因为在中国古代是男权社会,女人要遵守三从四德,坐有坐样,走有走样。像现在的姑娘撒着大脚丫子到处跑,在古代是很少见到的。其实中国古代女人之所以会选择裹脚,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古代有这样一种说法,脚越小、屁股越大的女人越容易生儿子。而中国古代家族都讲穷人丁兴旺,这里所...

15584969696古代为什么要裹脚,不裹脚对女孩有什么影响?
曾政贷答:一、古代的风俗习惯决定了古代的女子必须要在小的时候就要进行裹脚,如果不这么做的话,会让脚变得很大,对于女孩以后的生活有着不好的影响,比如说会被人当做笑话,比如说以后找不到好的婆家,尤其是在农村这种风俗习惯更加的严重。二、女子缠足这个习惯大概是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当时南唐的后主李煜的...

15584969696中国古代女子为何要裹脚?
曾政贷答:裹脚又称缠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恶习,即把女子的双脚用长布紧紧地缠住,使脚骨变成畸形,然后成为那种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而且裹脚是年龄越小越好裹,裹出来的脚也是要漂亮些的,但是你想想硬生生的把自己骨头包变形了,得有多疼,而且这个裹脚不是一天两天的,而是一直要裹着的,防止...

15584969696古代女人为什么要裹脚
曾政贷答:问题一:古代女子为什么要裹脚?裹脚起源于五代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宫嫔娘用布帛缠足,使其呈“新月”状,穿着素袜,在黄金做成的莲花上跳舞,李煜看后十分喜欢。此后,娘为了保持和提高这种舞蹈的绝技,以稳固受宠的地位,便常用白绫紧裹双足,久而久之,便把脚裹成了“红菱型”,“新月型”,其舞姿也更为自然,美不胜...

15584969696为什么古代女子都要裹脚?
曾政贷答:一、因为这样有利于把妇女禁锢在闺阁之中,对她们的活动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以符合“三从四德”的礼教,从而达到按男子的欲望独占其贞操的目的。二、是为了承当延嗣后代的生育工具。因为缠足以后,足的形状成为畸形,当足部接触地面时,全身的重量集中于踵部。也就是说,缠足后的女子是用踵部走路的,...


(编辑:须曹泉)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