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小寒》元稹 诗词鉴赏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小寒》全诗是什意思?

《小寒》元稹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作者简介: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出生于长安靖安坊祖宅,唐朝著名诗人。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主要作品有《元氏长庆集》。
译文:
大雁开始北迁了,喜鹊开始筑巢了,野鸡开始鸣叫了。
虽然仍是严冬,但离春天正月已经不远了。
小寒时节的明显特征是受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中国遍刮西北风,天儿真的冷了。
还有“画图数九”的习俗可别忘了。
诗词赏析:
胡笳夜奏塞声寒,是我乡音听渐难。——《黄草峡听柔之琴二首》
种藕百馀根,高荷才四叶。——《高荷》
僧临大道阅浮生,来往憧憧利与名。——《题漫天岭智藏师兰若僧云住此二十八年》
故乡千里梦,往事万重悲。——《雪天》
双雉在野时,可怜同嗜欲。——《雉媒》
引傩绥旆乱毵毵,戏罢人归思不堪。——《除夜酬乐天》
晻澹洲烟白,篱筛日脚红。——《闲二首》
秋风方索漠,霜貌足暌携。——《醉行》

最美有关小寒的古诗词

1、《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2、《小寒》

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3《浣溪沙》

舒亶

燕外青楼已禁烟,小寒犹自薄胜绵。画桥红日下秋千。

唯有樽前芳意在,应须沉醉倒花前。绿窗还是五更天。

4、《早发竹下》

范成大

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吹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5、《梦中赋秋望》

王铚

阁小寒宜远,林荒晚带风。

遥山秋色外,独树雨声中。

念起三生异,心伤万境同。

此邦非我圣,随意作流通。



6、《蜡梅香》

喻陟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

揾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

一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映月临风处,度几声羌管,愁生乡思。

电转光阴,须信道、飘零容易。且频欢赏,柔芳正好,满簪同醉。

7、《小寒》

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8、《鹧鸪天》

周紫芝

读尽牙签玉轴书。不知门外有围蔬。

借令未解銮坡去,也合雠书在石渠。

微雨后,小寒初。满斟长寿碧琳腴。

不须更问荆州路,便上追锋御府车。

9、《望月婆罗门元夕》

王寂

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换年芳。

蛾儿雪柳风光。开尽星桥铁锁,平地泻银潢。

记当时行乐,年少如狂。宦游异乡。

对节物、只堪伤。冷落谯楼水淡月,燕寝馀香。

快呼伯雅,要洗我、穷愁九曲肠。休更问、勋业行藏。

10、《小园独酌》

陆游

横林摇落微弄丹,深院萧条作小寒。

秋气已高殊可喜,老怀多感自无欢。

鹿初离母斑犹浅,橘乍经霜味尚酸。

小酌一卮幽兴足,岂须落佩与颓冠?

(1)融情于景。在春风的到来下,桃花顿时开满了商山。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旖旎美好的花景。景色如此好,衬托出作者的好心情,即要升迁的得意,和志向将得到实现的喜悦之情。

(2)“临水读”:作者面临江水,春江水暖,正是水奔腾之时,这好比作者未来的仕途,将一帆风顺。二来,作者读到京书,“临江读”可显示作者迫不及待地想一施作为的心情。三来,作者面临大江,江河壮丽,显示了作者得到重用的博大胸怀。

至于“舱内读”或“灯畔读”,地点截然不同,所见之景也不同,舱内、灯畔,地点狭小,环境清冷,完全不适合作者此时春风得意的心情。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SUXAf30y9h2OPZT00GwWA

?pwd=pzsx 提取码: pzsx

   



赏析

诗的开头“小寒连大吕”一句中“大吕”出自成语“黄钟大吕”,指的古代音律中的十二律,黄钟和大吕分别是阳律和阴律的第一律。同时呢,古人也分别用这十二律指代历法中的十二个月份,黄钟对应子月,也就是农历的十一月,大吕对应丑月即十二月。

小寒这个节气在农历中一般是在十一月末或十二月初,这也就是诗中“小寒连大吕”的含义。

“欢鹊垒新巢”开始的五句说的是,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向),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都说的是阳气发动后鸟类的活动。大雁开始北迁了,喜鹊开始筑巢了,野鸡开始鸣叫了。

鸟类对天地间的阴阳之气变化是最为敏感的。从冬至开始天地间的阴气达到极盛,这同时也是阳气复生的开始。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这两句说,虽然仍是严冬,但离春天正月已经不远了。除了说明小寒的寒冷,其实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进入小寒,也就进入了农历的腊月了,这就真的是意味着旧的一年走到了尽头,新的一年将要开始了。

唐代元稹《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原文: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聚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译文:

到了小寒这个节气,就好像古代“音律”之首——“大吕”奏响一般,这时候的喜鹊也感知到春天不远了,开始动身要筑新巢了,它们觅食,总喜欢去河道弯弯的地方,因为那里方便它们口衔树枝和湿泥,进而围绕树梢来筑巢。

大雁开始有了北归的苗头,野鸡藏匿在茅草丛里鸣叫。不要抱怨天气仍然寒冷严峻,因为春冬交替马上就要在正月进行了。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元稹(公元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唐朝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宰相,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给世人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语出《离思五首·其四》,意思是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元稹的《咏廿四气诗》共有二十四首诗,均采用格律谨严的五言律诗格式,构成一副大型组诗。组诗中每首诗对应一个节气,其内容主要反映了我国中原地区的气候,并与物候、农事活动相结合,辅以生活与民俗等内容。

由于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别样的构思手法和质朴清新的语言,加之画面交替、情景交融、音韵转换,读其诗有如观有声之画,使《咏廿四气诗》成为此后同类题材中的上乘之作。

小寒节气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对于中国而言,这时正值“三九”前后,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小寒特点为天渐寒,尚未大冷。但隆冬“三九”基本上处于小寒节气内,“三九”前后,土壤深层的热量也消耗殆尽,尽管得到太阳光、热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现全年的最低温,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在此节气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人们叫做“数九寒天”。

小寒习俗

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

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小寒节气正值三九严寒,所以“画图数九”的民俗与小寒节气有着密切联系。数九计数,书法描红,既能求得消寒,也算是冬日里一种不错的消遣冶情的养生方法。

九九天是按天文学太阳之照射长短原理来编排的,古代因数九而产生的《九九消寒图》,亦是辞冬迎春之意。既可计算时间、做日历、物候历,又是优美的装饰画,故而流传不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寒



唐 元稹《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聚茅。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我们平时说的“黄钟大吕”,是中国古代十二律中的头两个音律,黄钟是对应子月即十一月,大吕对应十二月,所以诗中说“小寒连大吕”。后五句说的是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向),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都说的是阳气发动后鸟类的活动:大雁开始北迁了,喜鹊开始筑巢了,野鸡开始鸣叫了。“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两句说,虽然仍是严冬,但离春天正月已经不远了。
小寒时节的明显特征是受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中国遍刮西北风,天儿真的冷了。还有“画图数九”的习俗可别忘了。



(编辑:水仪博)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