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红楼梦》中妙玉是个清修女子,为何判词是“不洁不空?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红楼梦中妙玉的判词有何意思

判词: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污之中。其断语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判词前“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美玉”就是“妙玉”,“泥垢”与判词中的“淖泥”都是喻不洁之地。
妙玉出身于苏州一个“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才出家当了尼姑。她“文墨也极通”,“模样又极好”,也是大观园中的一位姣姣者。说她“洁”,是因她嫌世俗社会纷纷扰扰不清净才遁人空门,这是一层含义。
她又有“洁癖”,刘姥姥在她那里喝过一次茶,她竟要把刘姥姥用过的一只名贵的成窑杯子扔掉。她想一尘不染,但那个社会不会给她准备那样的条件,命运将把她安排到最不洁净的地方去。
按规矩,出家就要“六根净除”,可她偏要“带发修行”,似乎还留一手,这是她尘心未断的一个根据。第六十三回写宝玉过生日时,妙玉特意送来一张拜帖,上写:“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
一个妙龄尼姑给一个贵公子拜寿,这在当时是荒唐的,似乎透露出她不自觉地对宝玉萌生了一种爱慕之意。这类地方把一个少女隐秘的心思写得极细。
作者写这些细节,不是要出妙玉的丑,不是对她进行谴责,而是充满了怜惜之情。一个才貌齐备的少女,冷清清地躲在庙里过着那种枯寂的生活,该是多么残酷!
她的最后结局如何呢?有一条脂批说:“瓜洲渡口……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骨”。推测起来,她可能在荣府败落后流落到瓜洲,被某个老朽不堪的富翁(枯骨)买去作妾。这是多惨的悲剧。这应该是“终陷淖泥中”的含义,与高鹗续书写的被强盗掠去有别。

扩展资料
妙玉,《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苏州人氏,是一个带发修行的居士。她原是仕宦人家的小姐,自小在玄墓蟠香寺出家为尼。贾府建造大观园,妙玉入住栊翠庵。
她在贾母、王夫人面前从容自若,不卑不亢;在大观园的日子里,她与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惜春、邢岫烟结下友谊;她美丽聪颖,心性高洁,却遭人嫉恨,举世难容;她是佛家弟子,文学上却大爱庄子,感情上又尘缘未了,不洁不空;她才华馥郁,品位高雅,栊翠庵品茶,刻画她茶艺精湛,中秋夜联诗,塑造她为“红楼诗仙”。
宝玉丢失通灵宝玉,岫烟请妙玉扶乩。贾母病危,妙玉不请自来,探望病情。贾母出殡次日,妙玉被贼人掳走,宝玉悲伤叹惋。再后来,贾府传闻她在海边遇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妙玉

意思:想要干净却干净不了,想要逃离红尘终在红尘中生活。可怜了一个书香小姐,终是陷入了这混浊的尘世中。
出处:《红楼梦(十二钗中妙玉的判词)》
作者:曹雪芹
金陵十二钗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最优秀的十二位女儿,金陵是剧情的核心发生地。太虚幻境薄命司以十二为一组将贾府上、中、下三等女子编成正、副、又副三册,第五回中展示的名单中,完整出示了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十二位正册女性名单。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金陵十二钗入选的标准有三:一曰“彼家”,她们都是贾宝玉家里的女儿;二曰“择其善者”,即聪俊灵秀、正邪两赋而来的上、中、下三等才女;
三曰“薄命”。正、副、又副的分配标准是:正册为姑娘小姐奶奶;又副册为丫头;副册介于二者之间,妾或类似妾的阶层。按此标准,宝琴、李纹、李绮等才貌双全、命运两济的贵族女子,二丫头等贾府以外的女子,夏金桂、善姐儿等邪派女子不能入选副册、又副册,她们不在金陵十二钗之数。
据脂批探佚,小说结尾有警幻情榜,其主体就是金陵十二钗。但从空灵美的角度考虑,作者似乎不欲将这个名单一一坐实,所以故意留白。

《红楼梦》应该算是一部中国古典小说当中集大成者,尤其是痛斥了社会封建礼教对人的摧残,歌颂了伟大的爱情,尤其是其中对十二金钗的描写,林黛玉、薛宝钗作为主角之一自然是着重描写。

当然作为十二金钗的姑娘,自然也是各有各的特色,我单说一个出场次数并不多的人,她自称是槛外人,但却从来没有跳出过这个红尘俗世,这个人就是妙玉。

说起来妙玉的身世并不凄苦,相反她也是出身于大富大贵之家,只是因为身子自由体弱多病,找了很多替身也不管用,最后只好自己亲自遁入佛门,才有算是好转了不少。

因此妙玉自幼就在佛寺,受到很多清规戒律的束缚,因此虽然看似自由,但实际上却是无时无刻不再受到身心的煎熬,尤其是处在当时封建社会时期,想要真正的做一个槛外人又是谈何容易。

所以当他一看到贾宝玉,就被他给深深的吸引住了,虽然以他的佛学修为来算,堪称大师级别,但是除此以外她还是一个年纪仅十几岁的小姑娘,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当他见到像贾宝玉一样出色的人物,有怎么能不被吸引呢。

这也就是判词当中“不洁不空”的由来,其实说到底,这又怎么能责怪妙玉呢,佛门的清规戒律本来就不适合他,这一点从她之前的话中就能看出来,妙玉虽然身在佛家,但是却是喜欢庄子,庄子最是讲究清静无为的自由自在的想法。

但即便现实的不如意,妙玉还是心向光明,湘云、黛玉在凹晶馆联诗,当联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这一句颇有些严肃悲观的意味,但是妙玉出现大破了这个悲观,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等句透出晨光熹微、朝气蓬勃之象,立意将湘、黛凄楚之句翻转过来。

正是因为现实的束缚,妙玉越是心向光明,身心就越是折磨,以至于最后竟然入魔,实际上这个时候,妙玉悲剧的色彩就已经注定了,他逃离不了现实的束缚,就只有跟着它一块被埋葬。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最终妙玉也没能逃离这个现实的束缚,其实或许她和林黛玉本身就是个对应的角色,无论槛内和槛外,她们都是旧时代悲剧的代表。




17789695873妙玉为何带发修行?又为何说自己是闺阁女子?
汤脉独答:另外带发修行也可能是因为妙玉还想着有一天能够还俗。其实妙玉之所以会认为自己是出家人,其实是因为她觉得出家人是干净的,俗人是脏的。要是妙玉能找到一个干净的归宿,不用去在意尘世中的俗人俗事,我觉得她也会答应还俗。3.自称闺阁女子更表明她对红尘的眷恋。除此之外,妙玉自称自己是闺阁女子也说明...

17789695873妙玉为什么被强掳
汤脉独答:1、妙玉时年20出头,青春少女,是夜与宝玉同行,听黛玉抚琴,触动心弦,情愫迸发,直接展现出情障无可发泄,走火入魔的病态,表现出她很压抑。2、妙玉虽然是个清修之人,但是哪个少女不怀春,何况妙玉还是一个正直青春期的妙龄少女,这种春意虽然被清修压抑,但是被轻薄时虽然自己也是不愿的,但是这种突破...

17789695873红楼梦妙玉作为出家人,为何没有慈悲心?
汤脉独答:妙玉希望自己是干净,是不俗的,可世界上的人有多少人是不俗的。她这样的想法,只会让她远离人群,远离应该慈悲那些人。妙玉自己想要创造一个最洁净的地方,就不可能走近世人。对世人的厌恶、嘲讽,使得她就不可能有慈悲之心。3.非常自我,缺乏同理心。另外,妙玉是一个很自我的人,她经常不考虑别人...

17789695873《红楼梦》中的妙玉究竟是何来历,为何黛玉如此尊敬她?
汤脉独答:这是因为妙玉本来就是一个富家的千金,因为一些原因选择了出家修行。一、妙玉的身世我们在《红楼梦》中看到了这样的一个形象,就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子,却被世俗的一些事物所困扰着,她拥有超凡脱俗的长相和气质,但是个人的性子却是非常的孤傲,好像看不起所有人似的,就连《红楼梦》中的一些非常高傲...

17789695873为何说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汤脉独答:妙玉高洁自持,但她对高洁的追求与坚守却是步步艰难的。“欲洁何曾洁”,这里的“洁”既指清洁,也可理解为佛家的“洁净”。佛教认为,现实世界是污秽的,唯有天堂佛国才算“净土”。妙玉出身书香世家,有着过分的洁癖;身为修行之人,幽居尼庵,理应追求思想与环境的洁净。但事实上,妙玉一直活在纷纷...

1778969587317回中妙玉为什么带发修行?
汤脉独答:因其师圆寂前有“不宜回乡”的遗言,所以留在了京中。贾府“下个帖子”请了她,她才肯来到栊翠庵。从书中这一段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妙玉本不想出家,只是由于她的性格受到家庭的变故的影响根本不知道如何反抗如何表达心中的不满,身在桎梏却不自知乃是她最大的悲剧。这里我们不免联想到红楼女儿中...

17789695873妙玉被轻薄了为什么如痴如醉?
汤脉独答:因为妙玉虽然是个清修之人,但是哪个少女不怀春,何况妙玉还是一个正直青春期的妙龄少女,这种春意被清修压抑,被轻薄时虽然自己也是不愿的,但是这种突破束缚的感觉自然让她如痴如醉。妙玉时年20出头,青春少女,是夜与宝玉同行,听黛玉抚琴,触动心弦,情愫迸发,直接展现出情障无可发泄,走火入魔的病态,...

17789695873《红楼梦》中的妙玉冰清玉洁,连刘姥姥她都嫌弃,为何沦落泥沼却会苟活呢...
汤脉独答: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泥淖中。那么我们从词中就可以简单看的出来,关于《红楼梦》里”命运“的这条大主线,让这些人聚在了一起,又有了各自的归处,而妙玉的归处就是”终陷泥淖中“,而这次转折应该让妙玉这个假借出家之名躲身祸的女子,真真正正的第一...

17789695873《红楼梦》里妙玉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呢?
汤脉独答:妙玉是进了栊翠庵,就成了贾家为迎接贵妃省亲的一道风景。(86版《红楼梦》里的妙玉)妙玉是有红尘心的,她本来修行就是为了身体健康,并不是自己愿投了去的。但妙玉看人是有水平的,也知道身份,她不和三春往来,那才是贾家的正牌小姐,她喝茶,只拉了黛玉宝钗,因为她们和她一样是客人,不是...

17789695873《红楼梦》中妙玉是什么身份,为什么连王夫人都对她如此客气?
汤脉独答:妙玉在《红楼梦》中是一个有头有脸的尼姑角色。她虽然出家,但是家境却很优渥,钱财上不比薛宝钗差在哪里。因为妙玉小时经常生病,所以,有一个和尚才给妙玉指了一个明路,就是把妙玉送到尼姑庙里去,她的病才能好。妙玉这才去了贾府的庙中戴发修行。她是富家女,更是一个出身书香门第有才华的...


(编辑:田安鸣)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