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古典园林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9
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时期,也是思想石粉活跃的时期。儒道佛玄诸家争鸣,彼此阐发。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艺术领域的开拓,也给予园林发展以很大的影响。造园活动普及与名剑,园林的经营完全转向与以满足作为人的本性的无助享受和精神享受为主,并升华到艺术创作的新境界。所以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园林大为兴盛,寺观园林也开始出现,中国园林从早先的以皇家造园为主流,变成皇家、私家、寺观三大园林类型的并行发展。所以说,这个时期乃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一个承先启后的转折期。

  魏晋南北朝相继建立的大小政权大都在各自的都城营造苑囿宫殿,以表示自己承袭帝统和受命于天,比较著名的苑囿有曹魏邺城的铜雀园、元武苑、芳林苑等。后赵石虎又在此营建了华林苑、桑梓苑。后燕慕容熙构龙腾苑。北齐修华林园、游豫园等等。洛阳前后有曹魏的芳林园、华林园、西游园,西晋的琼圃、石祠、灵芝苑等。北魏又改建华林园、西游园。南朝建康(今南京)东吴孙皓营建宫苑,东晋又有增设。刘宋在覆舟山修乐游苑,造玄武湖,立上林苑。萧齐在不断扩充前代旧苑的基础上又起芳乐苑。梁代则在穿凿元圃、更立亭馆的同时修造了颇有特色的湘东苑。陈则在前代的基础上又予整修扩充。此外像北魏的云中(今大同附近),西魏、北周的长安,这一时期也可见到小规模的苑、园建造的记载。

  私家园林继汉袁广汉园之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遍地开花,出现了两类倾向明显的私家园林:一类是以贵族官僚为代表的争逐豪奢、崇尚华丽的贵族园林;一类是以文人、名士为代表的怡悦情性、傲啸泉石的文人园林。最有名的是惠帝时期洛阳石崇所营的金谷园。石崇是中国历史上以豪富、以珠宝斗胜的有名人物,他所营造的金谷园,不仅亭台楼阁备极华丽,而且园林布置匠艺高明,着意经营。园内的水景和花木景色非常突出。此外,还有一些文人士大夫,如谢安、谢灵运、王道子等也都崇饰园林,强调山水写意。其中王道子使赵牙所营造的东第宅园,筑山穿池,列植竹木,并在水边仿宫人设酒肆沽卖、乘船就饮,把社会生活的“活景”搬入园中。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造园史上突出的贡献是寺观园林的兴起,它为中国园林增添了一个新的类型。佛寺的修建始于东汉,起初是作为礼佛的场所,后来由于僧人、施主居住游乐的需要,逐步在寺旁、寺后开辟了园林。由于舍宅为寺、舍宫为寺之风的影响,不少皇家园林、住宅园林被改作为寺庙,寺院园林的修造因此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历经约300多年的战乱,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导致意识形态百家争鸣。不少文人为躲避战乱,寄情自然山水,私家园林由从抄袭自然向抽象、提炼高于自然的探讨转变,出现私家造园的热潮。而此时的皇家园林基本上传成了上代皇家园林的特点,规模宏大,建有池、湖和仙山,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曹魏的铜雀园,建康的玄武湖及乐游园。

  一、园林类型的转变,形成了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到处流行着消极悲观情绪,士大夫、知识分子一旦卷入政治斗争则生死荣辱毫无保障,消极情绪和及时行乐思想导致了行动上的两个极端倾向:贪婪奢侈和玩世不恭。
  朝廷上下聚财敛富,贪婪奢侈,修园造林,大兴土木,使得皇家园林得到大规模的修建和发展。同时达官显贵上行下效,争相聚敛钱财,修建私园私宅;另一方面知识分子愤世嫉俗,玩世不恭,厌恶政治,在玄学的影响下,他们寄情山水,崇尚隐逸,大自然成为他们抒发情怀,寄予思想的载体,而私家园林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一种自然情愫,使得造园活动普遍开来。同时由于社会的不稳定,人们安全感的缺失,佛教、道教得以盛行,庙宇、寺观大量出现,从而出现了寺观园林这一新兴的园林类型。
  在这个阶段,皇家园林得以继续发展,私家园林随着造园活动的普遍而异军突起,同时寺观园林出现并得到发展,中国古典园林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这三种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
  二、造园方式的转变,造园活动成为一种艺术创作。
  在古典园林生成期,无论自然山水园还是人工山水园,建筑物总是散布、铺陈、罗列在自然环境中,建筑作为一种造园要素并没有与其他的自然要素取得联系,缺乏秩序。这个时期的园林没有细致的总体规划,谈不上设计经营。
  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自由和隐逸思想的影响,促进了人们对艺术的思考和探索出现了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这股思潮指导着我国古典风景式园林由“重现自然”转变为“表现自然”,由单纯的模仿自然转变为概括和归纳自然。此时,建筑作为造园要素已经能够和其他要素形成合理的秩序感而且更加和谐,园林的规划也趋于细致。由当时画家谢赫提出的“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仿”,作为一种理论指导更是对我国园林的布局、构图、手法等产生较大影响。至此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活动已经完全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
  三、园林功能的转变,从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
  园林的雏形是作为满足狩猎,祭祀,生产,生活等活动的圈地,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物质层面的需求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精神层面上的游憩和观赏。
  由于社会动乱,文人名士愤世嫉俗,积极追求隐逸的生活,但是他们内心的思想和情感却需要一个供他们寄托的载体,此时园林作为一种思想和精神的寄予开始出现。这种转变是最为本质的,是类型和手法转变的必然结果,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我国园林发展的最大贡献,因为正是从现在开始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水审美,赏心寄情的意旨得以显现和发展!
  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背景,促成了我国古典园林在类型,手法,和功能三个方面的转变,初步显现出我国古典园林的四个主要的风格特征:1、本与自然,高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糅融;3、诗画的情趣;4、意境的含蓄。这次转折成为了我国古典园林全盛的伏脉,中国园林由此进入了隋、唐的全盛时期。

一、园林类型的转变,形成了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到处流行着消极悲观情绪,士大夫、知识分子一旦卷入政治斗争则生死荣辱毫无保障,消极情绪和及时行乐思想导致了行动上的两个极端倾向:贪婪奢侈和玩世不恭。

朝廷上下聚财敛富,贪婪奢侈,修园造林,大兴土木,使得皇家园林得到大规模的修建和发展。同时达官显贵上行下效,争相聚敛钱财,修建私园私宅;另一方面知识分子愤世嫉俗,玩世不恭,厌恶政治,在玄学的影响下,他们寄情山水,崇尚隐逸,大自然成为他们抒发情怀,寄予思想的载体,而私家园林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一种自然情愫,使得造园活动普遍开来。同时由于社会的不稳定,人们安全感的缺失,佛教、道教得以盛行,庙宇、寺观大量出现,从而出现了寺观园林这一新兴的园林类型。

在这个阶段,皇家园林得以继续发展,私家园林随着造园活动的普遍而异军突起,同时寺观园林出现并得到发展,中国古典园林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这三种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

二、造园方式的转变,造园活动成为一种艺术创作。

在古典园林生成期,无论自然山水园还是人工山水园,建筑物总是散布、铺陈、罗列在自然环境中,建筑作为一种造园要素并没有与其他的自然要素取得联系,缺乏秩序。这个时期的园林没有细致的总体规划,谈不上设计经营。

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自由和隐逸思想的影响,促进了人们对艺术的思考和探索出现了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这股思潮指导着我国古典风景式园林由“重现自然”转变为“表现自然”,由单纯的模仿自然转变为概括和归纳自然。此时,建筑作为造园要素已经能够和其他要素形成合理的秩序感而且更加和谐,园林的规划也趋于细致。由当时画家谢赫提出的“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仿”,作为一种理论指导更是对我国园林的布局、构图、手法等产生较大影响。至此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活动已经完全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

三、园林功能的转变,从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

园林的雏形是作为满足狩猎,祭祀,生产,生活等活动的圈地,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物质层面的需求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精神层面上的游憩和观赏。




15712482233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古典园林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郁储亚答:三、园林功能的转变,从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园林的雏形是作为满足狩猎,祭祀,生产,生活等活动的圈地,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物质层面的需求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精神层面上的游憩和观赏。

15712482233魏晋时期看作中国园林发展的转折期
郁储亚答: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园林大为兴盛,寺观园林也开始出现,中国园林从早先的以皇家造园为主流,变成皇家、私家、寺观三大园林类型的并行发展。所以说,这个时期乃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一个承先启后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相继建立的大小政权大都在各自的都城营造苑囿宫殿,以表示自己承袭帝统和受命于天,比较...

15712482233中国古代园林发展历史是什么?
郁储亚答: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历史情况表明:在汉朝除帝王的离宫、苑囿以外,仅少数贵族、富商营建园林,而苑囿还畜养禽兽,供狩猎之用。到两晋、南北朝时期,私家园林逐渐增加。到了唐代,不仅贵族、官僚在长安近郊利用自然环境营建别墅,甚至官署、寺观中也修建园池,盛植花木。经五代到宋,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与市民生...

15712482233根据历史论述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五个时期,简要介绍每个时期的特点、代...
郁储亚答:相当于魏、晋、南北朝。西晋石祟的“金谷园”,是当时著名的私家园林。北魏自武帝迁都洛阳后,大量的私家园林也随之经营起来。根据《洛阳伽兰记》记载,当时洛阳造园之风极盛,私家园林在魏晋南北朝已经从写实到写意。三、全盛期 相当于隋、唐。隋西苑的布局继承了汉代“一池三山”的形式,反映了王权与...

15712482233通过魏晋南北朝园林的发展,能看出文人的思想如何转化的?
郁储亚答:在山水美学为基础,魏晋南北朝开始形成园林审美意趣。其实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转折时期,此间中国园林的类型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不仅仅只有皇家园林,也开始出现士人园林以及佛寺园林这些新兴园林。在秦汉时期,园林主要是皇家园林,规模宏大,大多以昆仑等先进为主题,建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产和...

15712482233中国园林发展经历有几个历史阶段及其历史文化背景呢?
郁储亚答:中国园林在隋、唐时期达到成熟,这个时期的园林主要有隋代山水建筑官苑、唐代宫苑和游乐地、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和唐、宋写意山水园、北宋山水宫苑。 1、隋代山水建筑宫苑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在东京洛阳大力营建宫殿苑囿。别苑中以西苑最着名,西苑的风格明显受到南北朝自然山水园的影响,采取了以湖、渠水系为主体,将...

15712482233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要成就。
郁储亚答: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历经约300多年的战乱,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导致意识形态百家争鸣。不少文人为躲避战乱,寄情自然山水,私家园林由从抄袭自然向抽象、提炼高于自然的探讨转变,出现私家造园的热潮。而此时的皇家园林基本上传成了上代皇家园林的特点,规模宏大,建有池、湖和仙山,比较有...

15712482233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9世纪,中国古典园林演进脉络主要有哪些方面_百 ...
郁储亚答: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造园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过渡阶段,也是山水园的奠基时期,出现了以再现自然山水为主题的自然山水园,奠定了以后中国山水园历史发展进程中艺术风格的基础。3.隋唐宋时期,是我国园林进入全面发展的时期。唐宋艺术繁荣,文人画家描绘自然风景之风盛行,造园艺术更加倾向于追求朴素的...

15712482233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
郁储亚答: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园林大为兴盛,寺观园林也开始出现,中国园林从早先的以皇家造园为主流,变成皇家、私家、寺观三大园林类型的并行发展。所以说,这个时期乃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一个承先启后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相继建立的大小政权大都在各自的都城营造苑囿宫殿,以表示自己承袭帝统和受命于天,比...

15712482233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沿革
郁储亚答: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典园林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士大夫们开始追求隐逸生活,园林成为他们寄托情感、抒发怀抱的重要场所。此时的园林设计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文化的内涵,形成了“写意山水园”的风格。隋唐时期,中国古典园林达到了一个高峰。唐朝的皇家园林...


(编辑:夏砍柳)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