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玄奘去印度都取什么经了?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玄奘大师到印度究竟取回来的都是什么经

在电影《大唐玄奘》中,黄晓明扮演的玄奘法师,见到那烂陀寺的方丈戒贤法师的时候,戒贤法师问他:“你来做什么?”
黄晓明回答“我来向您学习《瑜伽师地论》。”
这个《瑜伽师地论》,就是玄奘法师取的重要的真经之一(当然,还有很多很多)。而《瑜伽师地论》,则属于唯识思想的核心经典。
从汉末开始,早在玄奘法师之前,佛教已经传入中国几百年了。
但是当时传入的经典并不完整,翻译家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几百年后的隋唐之间,中国佛教思想界十分混乱(当然也可以说十分活跃、百家争鸣)。那么,对于一些重要的问题,没有权威统一的答案;宗派之间争辩,不能有定论。
而玄奘法师很想知道正确答案到底是什么。既然在中国得不到答案,那就只好去印度看标准答案了。这就是他西天取经的原因。
当时印度的佛学界,正是唯识宗思想的天下。所以唐玄奘去印度取经,主要取的就是唯识宗的经典。而他回国之后,翻译的经典,也主要以唯识宗的经典为主。除了刚才说的《瑜伽师地论》,还有《唯识三十颂》、《成唯识论》等等~

玄奘法师去印度求法不是唐王让他去的 相反他还是偷渡去的 因为那时候大唐实行禁边政策 不让百姓外出 取经取了也不少 回来以后后半生都一直忙着翻译经典 你可以百度一下电影“玄奘大师”里面有记述

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学婆罗门教经典、各类梵书。《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作品一览
大般若经
佛教经典。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般若经》。为宣说诸法皆空之义的大乘般若类经典的汇编。唐玄奘译。600卷,包括般若系16种经典(即十六会)。其中第二会(《二万五千颂般若》)、第四会(《八千颂般若》)和第九会(《金刚般若》)为般若经的基本思想,大概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其他各会是在以后几个世纪中成书的。一般认为最早出现于南印度,以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在贵霜王朝时广为流行。梵本多数仍存。
瑜伽师地论
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古印度弥勒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
《瑜伽论》唐玄奘译,100卷。《本地分·菩萨地》,奘译本35~50卷前半,发现有和阗文译本残篇及《菩萨戒本》1卷(相当于奘译本40~41卷);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菩萨善戒经》9卷(相当于奘译本《本地分·菩萨地》,和《地持经》相仿,但另有序品)和《优婆塞五戒威仪经》1卷(为《菩萨戒本》的异译);陈真谛译《十七地论》5卷(相当于奘译本第1~3卷),《决定藏论》3卷(相当于奘译本50~54卷)等几种译本行世。
成唯识论
佛教论书,10卷。又名《净唯识论》,简称《唯识论》。玄奘糅译印度亲胜、火辨、难陀、德慧、安慧、净月、护法、胜友、胜子、智月等十大论师分别对《唯识三十颂》所作的注释而成。传说玄奘留学印度时,曾广收十家注释(每家各10卷),并独得玄鉴居士珍藏的护法注释的传本。回国后,原拟将十家注释全文分别译出,后采纳窥基建议,改以护法注本为主,糅译十家学说,由窥基笔受,集成一部。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我国和世界最早的国际新闻作品集。 佛教史籍。又称《西域记》。12卷。玄奘述,辩机撰文。本书系玄奘奉唐太宗敕命而著,贞观二十年(646年)成书。书中综叙了贞观元年(一说贞观三年)至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西行之见闻。记述了玄奘所亲历110个及得之传闻的28个城邦、地区、国家之概况,有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为研究中古时期中亚、南亚诸国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和中西交通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佛教史学、佛教遗迹的重要文献。晚近以来,印度那烂陀寺的废墟、王舍城的旧址、鹿野苑古刹、阿旃陀石窟,得以展露和再现其光辉,《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在这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23]
《大唐西域记》实际是一部玄奘西行的实录。玄奘在西行求法的征程中,所到国家上百,山河城关成千上万,观礼佛寺宝塔成千上万,亲历事故和接触的人物不计其数,而《大唐西域记》将他每走一地所处方位、距离多少里、国体民情、风俗习惯、气候物产、文化历史都写得清清楚楚,就连哪个寺院所奉某乘某宗,僧众多少,是何人讲什么经,多少卷等,都写得十分详尽。这些记载被后来的历史文献和文物考古所佐证。

相隔200年,玄奘和法显都到了印度取经




17893955406唐太宗时期去印度带回佛教经典的是什么?
皮严高答:唐太宗时期去印度带回佛教经典的是玄奘法师。玄奘本姓陈,名祎、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13岁出家,21岁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学习《涅槃经》《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俱舍论》等经论。因为感到各师所说不一,各种经典也不尽相同,于是决定西行求法,以解迷惑。曾陈表...

17893955406李世民曾经派遣玄奘去“取经”,历史上的玄奘取回来的是什么“真经...
皮严高答:所以,玄奘去印度求法的一个最直接目的,可以说就是《瑜伽师地论》去的。因为《瑜伽师地论》据说就是(阿僧伽)“夜升天宫”听弥勒菩萨讲法而记录“,所以说,《瑜伽师地论》才是原汁原味,没有神棍的“改动”的正版佛学释义。2、取法印度,相对真理 于是玄奘大师,这位...

17893955406唐僧取经都取来了哪些佛经,请大师详细说一下.
皮严高答:大乘经典的组织,除了译介瑜伽行派一系外,玄奘又译出般若部的《大般若经》,该经十六会,二百七十五分,作为全经主要部分的第一会就有七十九分共四百卷。经中有六会与过去所译的般若类经属同本异译,如第二会原有西晋无罗叉和竺叔兰合译的《放光般若》二十卷、竺法护译《光赞般若》二十卷、姚...

17893955406当年唐僧取的经文是什么经呢?
皮严高答:总七十五部,1335卷。根据史书和其自己口述的《大唐西域记》、后人所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唐故三藏玄焚法师行状》、《高僧传》等书记载,所带回的原文经典共有:大乘经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论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经律论一十五部。大众部经律论一十五部。三弥底部经律论一十五部。弥沙塞...

17893955406唐僧偷渡去天竺,带回657部经书,他取的都是些什么经?
皮严高答: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西游记》西天取经故事的原型其实就是根据唐朝玄奘法师西行。在小说中,唐三藏去西天是奉唐太宗之命,因为当时东土的中国人不识大乘佛法、成天享乐,如来佛祖派遣观音菩萨指示唐三藏前往天竺(现如今的印度),将无上真经取回东土。那么历史上,真正的玄奘法师去了印度是取到了那些经...

17893955406玄奘西行都经历了什么事情?
皮严高答:此后在印度停居10多年,一边学习佛学一边周游印度各地。公元643年回国,经今巴基斯坦、阿富汗、帕米尔高原的瓦罕谷地,沿丝绸之路南道的疏勒、于阗、鄯善,到达瓜州,由此沿河西走廊回到唐都长安。玄奘在西行途中,穿过了许多惊险之地,遇到很多特殊地理环境。他曾单身一人进入沙漠,一路上沙海茫茫,渺无人烟...

17893955406玄奘取经 到底取的都是什么经
皮严高答:当时印度的佛学界,正是唯识宗思想的天下。所以唐玄奘去印度取经,主要取的就是唯识宗的经典。而他回国之后,翻译的经典,也主要以唯识宗的经典为主。除了刚才说的《瑜伽师地论》,还有《唯识三十颂》、《成唯识论》等等。那烂陀寺的方丈戒贤法师,是当时印度佛教领袖,唯识学大师,已经一百二十多岁了...

17893955406玄奘求取得的是哪一宗教的经文其经典意义是什么?
皮严高答:玄奘西行求取的经文是《瑜伽师地论》100卷、《大般若波罗密多经》600卷,并以此以此开创了唯识宗。玄奘译出之主要经典有:大般若经六百卷、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大毗婆沙论二百卷、俱舍论、成唯识论、摄大乘论等。师于印度所学遂尽传至中国。师尝斥责鸠摩罗什等古代译经家以‘达意’为原则而信笔...

17893955406玄奘去印度取的什么经
皮严高答:一是体现印度顶尖高僧的学说,二是还没有传进中国的经。这个经就是真经,我们叫西天取真经,在印度主要是梵文写的。

17893955406玄奘大师到印度究竟取回来的都是什么经
皮严高答:到了唐朝,玄奘取经取得是中国还缺失的大乘佛经。后来唐僧带回佛经,我国开始出现本地自创的大乘佛教了。比如“禅宗”“净土宗”等等。。从此佛教与道教开始结合在中国得到快速大面积发展。玄奘大师取的经不是一两部,而是很多很多梵文写的经,他回来后,就一直在翻译这些佛经。玄奘大师还开创了唯识宗 ...


(编辑:谢莎军)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