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青宵有路终须到,他日折桂步蟾宫的意思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意思是就是说不管目标有多远路途有多难,总会梦想成真的。是句励志的话。青宵是指青天吧。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出自典故:晋武帝泰始年间,吏部尚书崔洪举荐郤诜当左丞相。后来郤诜当雍州刺史,晋武帝问他的自我评价,他说:“我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形容特别出众的人才,这便是“蟾宫折桂”的出处。蟾宫即月宫。晋武帝大笑并嘉许他。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盛行,蟾宫折桂便用来比喻考中进士。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先考中进士,他的堂弟白敏中后来中了第三名,白居易写诗祝贺说:“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
围绕蟾宫折桂,不少地方还有这样的习俗:每当考试之年,应试者及其家属亲友都用桂花、米粉蒸成糕,称为广寒糕,相互赠送,取广寒高中之意 。


15181397523喜庆呈祥,他日折桂步蟾宫意思
蓬言图答:喜庆呈祥,他日折桂步蟾宫的意思是各种喜庆呈现吉祥瑞气,总会有一天金榜题名,实现梦想。喜庆呈祥的意思是形容各种喜庆呈现吉祥瑞气。他日折桂步蟾宫的意思是总会有一天金榜题名,实现梦想。蟾宫折桂是指攀折月宫桂花,用来比喻考中进士,放在今天就是金榜题名的意思。

15181397523请问“他日折桂步蟾宫”的上联是什么?
蓬言图答:释义:昨天钻洞偷桃的不知是谁?他年高中夺魁的一定有我。故事:有一天,老师外出,孩子们一同去偷桃,桃的主人次日前来告状。老师师发怒,审问郭沫若: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用很巧妙的方式供认不讳:他年折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听了非常高兴,连声夸奖,心想:对句不凡,表现了强烈的...

15181397523蟾宫折贵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蓬言图答: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盛行,蟾宫折桂便用来比喻考中进士。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先考中进士,他的堂弟白敏中后来中了第三名,白居易写诗祝贺说:“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围绕蟾宫折桂,不少地方还有这样的习俗:每当考试之年,应试者及其家属亲友都用桂花、米粉蒸成糕,称为广寒糕,相互赠送,取广...

15181397523唯美古风的毕业赠言
蓬言图答:10.依依终须别,此后盼珍重,再叙情更浓。11.今朝苦学迎夜灯,他年折桂步蟾宫。墙上的日历一页页的撕去,显赫的倒计时渐渐临近,我亲爱的朋友,请努力起来吧!为了六月的辉煌,请惜取每一寸光阴。12.青宵有路终需到,金榜无名誓不还。十年寒窗勤学苦,六月及第锦还乡。一年之计在于春,时刻惜取...

15181397523摘抄宋词
蓬言图答: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

15181397523关于中秋节的一些诗,歌,习俗,故事,由来等等。要快,急!!!
蓬言图答:《新编醉翁谈录》记载:“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

15181397523关于中秋节
蓬言图答:《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quot;。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

15181397523中国中秋节的来历
蓬言图答: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

15181397523有趣的对联故事
蓬言图答:对此,有人书联嘲之:垂帘廿余年,年年割地。尊号十六字,字字欺天。34、郭沫若幼年在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责问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惊其才华,极为...


(编辑:昌制研)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