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遮天度人经哪里来的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遮天度人经是北宋时期陈景元著的。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度人经全称《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号称群经之首、万法之宗、一切一法界之源头,是道教正一三山符箓灵宝派的核心经典,度人经注解以北宋初陈景元的《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最重要。

《遮天度人经》是北宋时期陈景元著的。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度人经全称《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号称群经之首、万法之宗、一切一法界之源头,是道教正一三山符箓灵宝派的核心经典,度人经注解以北宋初陈景元的《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最重要。


19880699626度人经出自哪里?
晏垂坚答:《度人经》是道教“天字一号”的经典。在明朝修《正统道藏》的时候,正统道藏的排序是根据《千字文》来的,《度人经》被列为“天字一号”,足见其地位之崇高。 关于《度人经》的传承,有这样的说法。 当时在始青天中、宝珠之内,元始天尊说法度人。玉晨道君受此灵文,就是《度人经》。玉晨道君把《度人经》秘...

19880699626到底是“洞玄部”经典还是“洞真部”经
晏垂坚答: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属于洞玄部的《度人经》的分部,就成了一个问题。《度人经》之前确实是灵宝的经典,本来是洞玄部的。但却是元始天尊所宣说的。元始天尊为玉清境,洞真部。所以《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自然就被纳入了洞真部本文类了。《度人经》所以跃居为天字一号经书的原因 ...

19880699626关于道家。
晏垂坚答:全称《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一名《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道教灵宝派经典。凡六十一卷。其卷一为《度人经》本文,系东晋南朝古灵宝诸经之一。皆申明大梵之理,为三洞诸经之首。全文主题思想是“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宣传斋戒诵经,功德甚重,上消天灾,保鎭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

19880699626三十六天的度人经
晏垂坚答:据简本所述,三十二天按东南西北四方配置,每方八天,并有天帝名号。例如:东方八天之一,太黄皇曾天,帝郁监玉明;南方八天之一,赤明和阳天,帝理禁上真,等等。三十二天和三十二天帝君,仍按方向横向配置。同佛教“三界”按垂直配置的方法不同。北齐严东在注《度人经》简本时称“三十二天,位在...

19880699626《度人经》的作者是谁
晏垂坚答:号称群经之首、万法之宗、一切一法界之源头。是道教正一三山符箓灵宝派的核心经典。继承《道德经》“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等等慈爱思想,宣扬”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平”等非常典型的道家思想。《度人经》注解以北宋初陈景元的《元始...

19880699626《度人经》全文
晏垂坚答:说经十_,枯骨更生,皆起成人。”尊崇元始天尊为至高无上之神。又敷述十方有度人不死之神,以及三界、五帝、三十二天帝、地府酆都等神鬼系统。谓三界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言有色欲,交接阴阴阳,人民胎生。欲界有六天,初下二天,果报尚粗,犹以身高为欲,次二天以执手为欲。第五天以口说...

19880699626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出自哪里
晏垂坚答:出自《度人经》。”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出自道家典籍《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简称《度人经》。道家探索人与自然、社会、民族间规律为己任,从万物皆有阴阳变化而来出发,强调“日、月、星”天之三宝、“风、火、水”地之三宝、“精、气、神”人之三宝的天人合一的大智慧,以“不...

19880699626诸天炁荡荡我道日兴隆出自哪里
晏垂坚答:这句话出自道教经典《度人经》。这句话的意思是:诸天之炁充盈而平稳流动,象征着天地万物的和谐与生机勃勃。其中,“诸天”指天地万物的总体,“炁”则是指生命力和能量,“荡荡”形容其平稳流动的状态。而“我道”则是指道教的修行之道,“日兴隆”则意味着道教修行之道日益兴盛,生机勃勃。寓意着...

19880699626道教的人际关系
晏垂坚答:异骨成亲,即对于并无血缘关系的人视同血亲,也就是亲其亲以及人之 亲的意思。《度人经》称元始天尊在宝珠内说经,大众都蒙济度,倾土归仰, 咸行善心,不杀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盗,不贪不欲,不憎不,言无华绮, 口无恶声。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平。因此,道教认为消除...

19880699626道教四大天师(道教四大天师的介绍)
晏垂坚答:对于葛天师,我相信绝大部分的中国人都对他有印象,只是不知道这个是他所传。《度人经》为葛玄受太极真人徐来勒索传,而度人经是全道经中最为当代中国人所熟知的经典。在原版的《仙剑奇侠传三》中蜀山弟子曾经念诵过《度人经》,为徐长卿超度。在原版的《仙剑奇侠传一》中蜀山弟子也曾经念诵《度人...


(编辑:宁陶策)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