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1.凿壁偷光
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凿壁借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
2.映月读书
比喻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读书的典故.事出《南齐书·孝义传·江泌》:“(江)泌少贫,昼日斫屧(做鞋子),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顶).”此典流传甚广,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读”、“对月影”等形式.
3.囊萤映雪
比喻贫士苦读的典故.“囊萤”典出《艺文类聚·续晋阳秋》:“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映雪”典出《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此两典的主要形式有“囊萤”、“聚萤”、“照萤”、“读书萤”、“映雪”、“照雪”、“窗雪”等,两典并用还有“雪窗萤火”、“萤雪”等形式.
4.悬梁刺股
形容发愤读书的典故.悬梁,语见《太平御览》卷61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打瞌睡),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刺股,语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课.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5.牛角挂书
形容勤奋读书的典故.《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后人遂以“书横牛角”、“角挂经”、“茧栗挂汉书”、“束书牛角”、“书挂(牛)角”、“牛角之悬”来形容勤奋读书.或以“挂犊之才”、“牛角书生”来指勤奋学习而才思卓捷的书生.
6.韦编三绝
形容刻苦认真读书的典故.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研究得差不多)矣.’”韦编,是用来串连竹简的熟牛皮;三绝,是断了三次.此典的其它形式有:“绝编”、“三编绝”、“韦三绝”、“绝韦编”、“三绝韦编”等.
7.下帷读书
形容闭门谢客、专心读书学习的典故.语出《史记·儒林列传·董促舒》:“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下帷(帏)”、“下书帷”、“闭户垂帷”、“垂帷闭户”等.
8.三余读书
形容抓紧时间学习的典故.语出《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裴松之注解所引《魏略》:“(董)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9.挟策读书
比喻勤奋读书的典故.语出《庄子·外篇·骈拇第八》:“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策,写书的竹简.博寒,古代的一种游戏.后人便以“挟策”、“挟册”、“挟策读书”、“挟策亡羊”、“读书亡羊”表示专心致志地勤奋读书.
10.高凤流麦
形容专心致志勤奋读书的典故.语出《后汉书·逸民传·高凤》:“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后人于是以“流麦”、“麦流”、“弃麦”、“麦不收”、“中庭麦”、“高凤”等来形容专心读书.
11.温舒编蒲
形容勤学的典故.事出《汉书·贾枚邹路传》:“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东里人也.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晋时的王育也在牧羊时折蒲学书,最后博通经史.此典的其他形式有“编蒲”、“截蒲”、“削蒲”、“题蒲”、“编简”等.


18369626893十个勤学苦读的故事
关克实答:1. 苏秦刺股:苏秦因游说秦王失败返乡,受家人冷落,后发奋读书,用锥子刺大腿,血流出疼得他睡意全无,继续读书。后人用“刺股、锥股、握股”形容勤学苦读。 2.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喜欢研究《周易》,编撰《系辞》《象辞》《说卦》《文言》等作品解说《周易》,由于反复阅读,编联竹简的熟牛皮绳多次断开。后用此典故...

18369626893刻苦读书的人物故事有哪些?
关克实答:1、白岩松刻苦读书 白岩松出生在内蒙古一个边远小城,8岁那年,父亲不幸辞世,母亲用坚强和隐忍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平时给人印象总是不苟言笑的白岩松,小时候却是个淘气包,常常惹妈妈生气,被妈妈打。白岩松每天至少要挨两次打,要不然,连他自己都会感到奇怪。由于太贪玩,白岩松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很...

18369626893刻苦读书的故事有哪些?
关克实答:1、凿壁偷光 汉代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

18369626893关于勤奋读书的小故事有哪些?
关克实答:1、朱买臣负薪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2、匡衡凿壁借光 匡衡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

18369626893名人勤奋读书的短故事
关克实答:名人勤奋读书的短故事1 八十二岁的状元 梁灏是五代时代的人,却是宋太宗时代的状元郎。他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起就始终地进京应试,历经后汉和后周两个短折朝代。只管屡试不中,但他绝不在意,总是自我解嘲地说:“考一次,我就离状元近了一步。”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他才录取...

18369626893有关刻苦学习的名人事例有哪些?
关克实答:1、匡衡凿壁偷光 匡衡是西汉人,出身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他从幼年起就酷爱读书。白天要劳动,没有多少空余时间,晚上很想读书,却穷得点不起灯,他为此很苦恼。后来,他发现邻居家夜夜有灯光,就想了个办法。因为邻家点灯的房子和他的住室之间,只隔着一堵墙,于是,他便在墙上凿了个小孔。灯光...

18369626893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20字
关克实答:1、悬梁刺骨 战国时期,洛阳城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为了日后以做大官,他拚命读书。有时读得太疲倦了,免不了要打瞌睡。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拿着一把锥子,瞌睡来了,就刺一下大腿,痛了,也就睡不着了,以便继续读下去。有时实在太累,为了防止打瞌睡,他用一根绳子,一头系在梁上,一头结着...

18369626893名人刻苦读书的故事
关克实答:名人读书故事 1: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

18369626893勤奋学习的故事 3个关于勤奋学习的小故事
关克实答:没想到“鬼”原来是一个叫刘勰穷孩子,他在借佛灯读书呢。刘勰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家。3、悬梁刺股,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

18369626893中国古代四大勤奋好学的故事有哪些?
关克实答:2,凿壁偷光 出自西汉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名相的故事。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匡衡乃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


(编辑:宫栏鲁)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