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红河县的民风民俗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云南红河州的风俗习惯


2007年,红河县生产总值(GDP)达8.9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5亿元、1.2亿元和3.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3.35亿元,年均投资达2.7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亿元。财政总收入3935万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17万元;财政总支出34355万元。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6.3亿元。2008年,红河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0.6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5.3亿元;第二产业完成1.62亿元;第三产业完成3.74亿元。非公经济增加值62340万元,占全县GDP的59%。按可比价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737元,比上年增加257元。 财政总收入466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08万元,地方财政支出4.2亿元。2009年,红河县生产总值(GDP)1201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60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130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4200万元。非公经济增加值6851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3303元。 2007年,红河县农业总产值达6.9亿元;粮食总产量8703万公斤。2007年,红河县累计发展棕榈16万亩、甘蔗5.9万亩、木薯3.7万亩、茶叶5.7万亩、冬季农业3.6万亩,肉类总产量达1.23万吨。2008年,红河县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8265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9531万元;林业产值6562万元;牧业产值31296万元;渔业产值3999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70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7.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95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22400万元;乡镇企业增加值6150万元。2008年,耕地总面积23.5万亩,其中:水田9.6万亩,旱地13.9万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6.65万亩;粮食总产量8.8万吨。 2009年,共实现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87626万元。其农、林、牧、渔产值分别为41522万元、7082万元、33417万元、4190万元。 2008年,红河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4058万元。其中:轻工业产值19743万元;重工业产值4315万元。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1764万元。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3164万元。规模以下企业实现产值12294万元。 2009年,红河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9367万元,其中:轻工业23417万元,重工业595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产值13896万元;规模以下企业产值15471万元。规模以下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2.7%,首次超过规上工业企业,说明我县工业发展格局开始朝多元化迈进。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4311.7万元。 2008年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7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33亿元;贷款余额2.9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90.5万元。 2009年,对大羊街乡、迤萨镇东门片区建筑群、安邦村古民居“大观园”、甲寅作夫和宝华龙甲民族特色村等旅游景点进行开发。围绕山区民族传统文化,开发民族特色和山区特色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以及具有红河特色的手工艺品、刺绣、蜡染、以哈尼奕车服饰为代表的民族服饰等旅游商品。2010年年来,红河县依托民族风情、梯田景观、歌舞文化、马帮文化和自然风光等,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 2012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4.3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07亿元。

姑娘节
每年农历三月插秧完毕后的第一个属猴日,奕车人都要举行“三月节”,外界称“姑娘节”,哈尼语称“仰阿娜”。
姑娘节这天,一大早来自十村八寨的人们,穿上盛装聚集到孟子红都山(姑娘山),村寨德高望重的长者组织举行祭祀仪式,壮年男士为远方来的客人准备伙食,盛装的年青男女们跳奕车舞、吹笛、弹弦、唱山歌、找对象。远道而来的宾客们观看着奕车人独特的祭祀活动、原生态歌舞展演,品奕车风味,整座姑娘山,欢歌笑语。
阿细跳月节
每年阳历4月8日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阿细跳月节”。阿细跳月是彝族支系阿细人中最普及并引以为豪的民间舞蹈,是阿细人举行各种庆典必不可少的舞蹈,也是阿细人娱乐、交际和择偶的重要媒介。阿细跳月分老人舞和青年舞。
花山节
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花山节,又称“踩花山”。
花山节有“立杆”、“祭杆”、“闹杆”、“收杆”四个程序,每个程序都有特定的内容。其中“祭杆”以肃穆的仪式为主,而“闹杆”则为热烈的民俗欢庆活动。在“闹杆”期间,苗族同胞跳芦笙舞,演练武术,对唱民歌,举行爬杆、斗牛、倒踢脚、打陀螺、斗画眉等比赛。 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的形象标志,哈尼族妇女的服饰上穿左大襟元领短衣,以布条和银币、银珠做扣。下身穿着各地不一,分长裤、短裤和折裙几种。盛装时外穿坎肩一件,系花围腰,打花绑腿,用银链和成串的银币做胸饰,戴银耳环或耳坠,手腕上戴银制方镯或扭镯。生育后的女子,多将发辫缠绕于顶,用青布或蓝布缠头;少女的服饰则多垂辫,头戴青布或蓝布制作的小帽,上镶银泡、料珠。




19133389429云南红河州的风俗习惯
裴先罡答:花腰歌舞:民族风情绽奇葩 在石屏县北部山区,聚居着彝族尼苏“花腰人”,因妇女身上穿符花朵缀满、秀丽独特的服饰,所以有了“化腰”这一称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彝族花腰人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花腰歌舞便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朵奇葩。 花腰歌舞,彝活称“则比”,俗称“跳乐”。大体可分为两类:杂调和大团乐。...

19133389429河曲民风民俗
裴先罡答:是日城隍二次“出府”,家家上坟祭祀。中元节由城内三官庙组织一般户和靠水路贸易的商人集资在河神庙唱戏三日,晚上在黄河上放船灯,五颜六色,十分好看。这个节日目前在河曲来说是比较隆重的一个节日,现在除了在河神庙唱戏、放365盏河灯,还增加了河中心的焰火表演。(二十二)中秋节八月十五家家户户加工月饼;亲戚互送...

19133389429新疆哈巴河县:中国最西北边缘,与两国接壤的独特人文地域
裴先罡答:哈巴河县境内,不仅有白哈巴村这样的人文自然景观,还有白沙湖、位于县境北部山区的那仁夏牧场、库勒拜乡境内的自然桦林度假村等。我想在祖国最西北这片神秘地域,隐藏的不仅仅是人文自然美景,最重要的还是原始的 历史 和民俗文化,这些悠久的文化元素,必将会体现新疆汇聚的独特多文化魅力。

19133389429内蒙古清水河县的逛吃指南有哪些?
裴先罡答:清水河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一个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地道的蒙古族美食,欣赏到独特的民俗文化,还可以游览到许多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以下是一些清水河县的逛吃指南:美食推荐:羊肉火锅:内蒙古的特色美食之一,以新鲜的羊肉为主料,配以各种蔬菜和调料,口感鲜美。...

19133389429河南的民族习俗
裴先罡答:吃喜面和送米面:吃喜面的风俗主要流行于河雨中部。旧时吃喜面条的 范围仅限于亲朋好友,而且是生了男孩才吃,生女孩一般不吃。现在,生男 生女都为“大喜”,形成了:“一家得子,全村吃面”的风俗。婴儿出生第 三天中午,得子之家即通知全村各家各户(每户派一到二人,多为老年妇女 和小孩)去吃喜面条。面条都是...

19133389429南河有哪些风俗习惯?
裴先罡答:还有不得不说下这里的习俗:抬黄杠。南和县的抬黄杠可是京津冀地区最大的民间社火,大约每十年举行一次,场面壮观、热闹非凡,吸引非常多北方地区的游客前来观看和体验。据传,该县抬黄杠的风俗起源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之时,当地的百姓纷纷为黄巾军运送粮食作为军队补给,粮食太多太重,于是大家灵机一...

19133389429小河有哪些风俗
裴先罡答:小河的风俗有:结婚前要合八字,过聘,送嫁,拜堂,入夜,回门,祭祀灶神等。

19133389429河南省的特有民俗风情是什么?
裴先罡答:河南省的特有民俗风情是浚县古庙会、二月二、乞巧节、鬼节、祭灶和炒面节。浚县古庙会 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称黎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先民居住历史最早可上溯到6000年前。浚县大佛,中国最早,北方最大。浚县“泥咕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浚县一年一度的“正月庙会”闻名遐迩,...

19133389429河南的民俗
裴先罡答:遍布市县的名胜古迹,依稀可寻的古成风貌,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的秋菊,显示了古都的风韵和魅力。目前开封拥有名胜古迹景点187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 开封旅游突出宋代特色。宋都御街、清明上河园、铁塔、繁塔、大相国寺、包公祠等观光景点古朴典雅,与碧波荡漾的包公湖、...

19133389429珠河县是现在的哪里
裴先罡答:除了自然景观,珠河县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珠河县是客家人的聚居区,素有“客家乡,花开富贵年”的美誉。珠河韶山村是客家建筑、民俗文化的代表,曾获文化遗产保护称号。此外,珠河民俗更是丰富多彩,盛行着“三月三”、古平安祭、沙头有花等传统民俗活动,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的前来观光和参与。总的来...


(编辑:张帜洋)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