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朱光潜最喜欢的一张画是什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28

《蒙娜丽莎》肖像

朱光潜对用效率,去衡量物品估定价值的标准持否定态度。他说起自己有一个夏天,去到了巴黎的卢佛尔宫,可以近距离观赏《蒙娜丽莎》肖像。

在观赏的那一天,他思绪万千,联想到了中世纪人们的热情,达·芬奇作画时的心态,以及丽莎夫人临画时究竟是如何发出了那一抹神秘的微笑。

没想到正当他十分入神时,他就被一群人干扰了。因为此时一个法国向导,正好带着四五十个人也来观赏《蒙娜丽莎》肖像,但他们仅仅停留了三分钟就离开了。这样的匆忙,让朱光潜开始思考效率这件事。

《人间至美》是一本充满希望的书,作者借助这本书,把所有人在人生道路上可能遇到的疑问都一一解答了。

让人可以重新对效率、烦恼、抵抗力、生活以及人生完成一次梳理。

那些日复一日困扰着我们,总是试图把我们拉入黑洞的无形力量,在《人间至美》这本书里,好像都可以被完美抵消掉。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与1932年创作的一本美学入门书,从净化人心、美化生活出发,探讨了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本质等问题,提出人生的艺术化,倡导情趣化生活。他认为,艺术化的生活既是个人的修养、快乐的源泉,也是净化社会、沉淀人心的良方。全书浅入深出,内容切实,文笔流畅,对提高青年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迪。

本书共分为十五个章节,分别从十五种不同的角度出发,全方位的剖析了美的意义。

在第一章,先生首先以《我们对于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态度为标题,附上“使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为副标题,也正是从这三个角度,论述了古松的美,以及我们对古松的态度;

其次,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种,实际上是在论述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美和实际人生有预感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如果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在第三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中,论述了宇宙的人情化。在本章节中,移情的作用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移情作用,是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也有观点认为这是错觉,是一种迷信,在作者的一一描述下,使这种人情化,逐渐的具有普遍性,就像苏东坡诗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廋,无竹令人俗。”充分的说明了竹只是美的形象之一,但是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令人不俗的功效。

四、《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在这个例子中,描述了美感与快感的差异,美感是纯粹的产生了自然的感觉,无使用功能,而快感是产生于某一种实用功能,就像我们看见一位美丽的女子,对于她的美,只是一种由我们感官感知而传达到大脑中的一种反应,这叫做美感,我们只是单纯的欣赏她的美,而对于快感,产生了看见了一位漂亮的姑娘,我想过去和她说话,因为她美,所以她对我存在一种功能,因为这就是一种实用功能。

五、《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在上一章那个,我们讲述了美感与快感,而在本书中,我们要的是美感与联想,从标题我们就可以得知,这是由美感而产生的联想,当年看到绿萝裙时,你便联想到了你喜欢的人。然而,在本章中,作者论述了,联想并不是美感,因为联想大半都是偶然的,或者经过你大脑加工而形成的,即使是一些著作,如《蒙娜丽莎》《黄鹤楼》等都是持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而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聚精会神与一个鼓励绝缘的意象上面,而联想则最容易是精神涣散、注意力分散。

六、《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一般人常犯的错误,无外乎把快感认为美感、联想认为美感,然而,在本章中,还有把考证和批评认为欣赏的误解。如一些著名学者,常刨根究底的追求“作者的生平”,由此费尽心思的在查询各种“证据”。殊不知,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的知识,我们了解一个人,不仅是从历史中查询,还得从事物的本身去查询,学会去欣赏他人,考据只是作为最基本的了解。考据不是欣赏、批评也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这看似矛盾,但是其中却蕴含中一种联系。

七、《情人眼底出西施》 美与自然 美生于美感经验,但是美又是物所固有的,我们对美的定义不一,但美又是什么东西呢,同一事物,在很多人认为,它是美的,那么它就被定义为美。然而“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一说法,就是讲述了恋爱中的对象是已经艺术化过的自然,所以此时你的美感是被蒙蔽了。然而对于“柏拉图式”恋爱只是无所为而为的欣赏,不带占有欲罢了。

八、《依样画葫芦》 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在现实生活中,从咿呀学语开始,我们就开始了依样画葫芦,对于这种做法,到底是写实还是理想呢,我也不得而知,因为我们似乎是依据现实,而画出来的,却与实际相差很大,就像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说的:“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我们在这部字典里面,各自的模仿

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字之心》 艺术与游戏 在本章中,论述了艺术虽然伏根与游戏本能,但是因为同时带有社会性,须留有作品传达情思与观者,不能不顾到媒介的选择和技巧的锻炼。它逐渐的发达到现在,已经在游戏前面走的很远,令游戏望尘莫及了。

十、《空中楼阁》 创造的想象 在这一章中,通过王昌龄《长信怨》中的主人公班婕妤而展开论述创造以及想象

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创造与情感

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 创造与格律

十三、《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创造与模仿

在这四章中,都论述了创造与之相关的话题,相似却有很多的不同。

十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天才与灵感  我们常常羡慕那些天才,似乎他们的起点就比普通人要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天才脱离了“读书破万卷”的努力,天才也许就是因为有灵感,因此踏身上所带有了天赋,得到实现,因此是天才,但也并不能说,他们是天才,所以就不用”读书破万卷“,只是说天才加上”读书破万卷“,使他们如虎添翼般的优越感,而普通人,只是缺乏一些灵感罢了。

十五、《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这篇是我整本书中最喜欢的一个章节了,文中借用了作者途径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慢慢走,欣赏啊!”这也是我一直想追寻的,因为在当今这个时代,一切都太快了,我们的生活似乎被人按下了倍数键,全员都在加速中,而只有当拿起书本,关闭手中的电子产品,我才感觉到,这种节奏,是我想要的,也许有人说,这是一种消极的状态,但是我只想说:“慢,并不意味着消极,我只是想在保持一份沉稳。”我听到过太多声音,抱怨的,竞争的,争吵的……这些声音,都带有太多的消极色彩,因为我想逃离,只有那片书海中,我才知道了属于我的宁静。

最后,强烈的安利这本书给大家去看,真的是写的特别好,我也看的很认真,有种再想看一遍的冲动了。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与1932年创作的一本美学入门书,从净化人心、美化生活出发,探讨了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本质等问题,提出人生的艺术化,倡导情趣化生活。他认为,艺术化的生活既是个人的修养、快乐的源泉,也是净化社会、沉淀人心的良方。全书浅入深出,内容切实,文笔流畅,对提高青年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迪。

本书共分为十五个章节,分别从十五种不同的角度出发,全方位的剖析了美的意义。

在第一章,先生首先以《我们对于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态度为标题,附上“使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为副标题,也正是从这三个角度,论述了古松的美,以及我们对古松的态度;

其次,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种,实际上是在论述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美和实际人生有预感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如果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在第三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中,论述了宇宙的人情化。在本章节中,移情的作用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移情作用,是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也有观点认为这是错觉,是一种迷信,在作者的一一描述下,使这种人情化,逐渐的具有普遍性,就像苏东坡诗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廋,无竹令人俗。”充分的说明了竹只是美的形象之一,但是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令人不俗的功效。

四、《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在这个例子中,描述了美感与快感的差异,美感是纯粹的产生了自然的感觉,无使用功能,而快感是产生于某一种实用功能,就像我们看见一位美丽的女子,对于她的美,只是一种由我们感官感知而传达到大脑中的一种反应,这叫做美感,我们只是单纯的欣赏她的美,而对于快感,产生了看见了一位漂亮的姑娘,我想过去和她说话,因为她美,所以她对我存在一种功能,因为这就是一种实用功能。

五、《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在上一章那个,我们讲述了美感与快感,而在本书中,我们要的是美感与联想,从标题我们就可以得知,这是由美感而产生的联想,当年看到绿萝裙时,你便联想到了你喜欢的人。然而,在本章中,作者论述了,联想并不是美感,因为联想大半都是偶然的,或者经过你大脑加工而形成的,即使是一些著作,如《蒙娜丽莎》《黄鹤楼》等都是持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而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聚精会神与一个鼓励绝缘的意象上面,而联想则最容易是精神涣散、注意力分散。

六、《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一般人常犯的错误,无外乎把快感认为美感、联想认为美感,然而,在本章中,还有把考证和批评认为欣赏的误解。如一些著名学者,常刨根究底的追求“作者的生平”,由此费尽心思的在查询各种“证据”。殊不知,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的知识,我们了解一个人,不仅是从历史中查询,还得从事物的本身去查询,学会去欣赏他人,考据只是作为最基本的了解。考据不是欣赏、批评也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这看似矛盾,但是其中却蕴含中一种联系。

七、《情人眼底出西施》 美与自然 美生于美感经验,但是美又是物所固有的,我们对美的定义不一,但美又是什么东西呢,同一事物,在很多人认为,它是美的,那么它就被定义为美。然而“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一说法,就是讲述了恋爱中的对象是已经艺术化过的自然,所以此时你的美感是被蒙蔽了。然而对于“柏拉图式”恋爱只是无所为而为的欣赏,不带占有欲罢了。

八、《依样画葫芦》 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在现实生活中,从咿呀学语开始,我们就开始了依样画葫芦,对于这种做法,到底是写实还是理想呢,我也不得而知,因为我们似乎是依据现实,而画出来的,却与实际相差很大,就像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说的:“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我们在这部字典里面,各自的模仿

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字之心》 艺术与游戏 在本章中,论述了艺术虽然伏根与游戏本能,但是因为同时带有社会性,须留有作品传达情思与观者,不能不顾到媒介的选择和技巧的锻炼。它逐渐的发达到现在,已经在游戏前面走的很远,令游戏望尘莫及了。

十、《空中楼阁》 创造的想象 在这一章中,通过王昌龄《长信怨》中的主人公班婕妤而展开论述创造以及想象

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创造与情感

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 创造与格律

十三、《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创造与模仿

在这四章中,都论述了创造与之相关的话题,相似却有很多的不同。

十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天才与灵感  我们常常羡慕那些天才,似乎他们的起点就比普通人要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天才脱离了“读书破万卷”的努力,天才也许就是因为有灵感,因此踏身上所带有了天赋,得到实现,因此是天才,但也并不能说,他们是天才,所以就不用”读书破万卷“,只是说天才加上”读书破万卷“,使他们如虎添翼般的优越感,而普通人,只是缺乏一些灵感罢了。

十五、《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这篇是我整本书中最喜欢的一个章节了,文中借用了作者途径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慢慢走,欣赏啊!”这也是我一直想追寻的,因为在当今这个时代,一切都太快了,我们的生活似乎被人按下了倍数键,全员都在加速中,而只有当拿起书本,关闭手中的电子产品,我才感觉到,这种节奏,是我想要的,也许有人说,这是一种消极的状态,但是我只想说:“慢,并不意味着消极,我只是想在保持一份沉稳。”我听到过太多声音,抱怨的,竞争的,争吵的……这些声音,都带有太多的消极色彩,因为我想逃离,只有那片书海中,我才知道了属于我的宁静。

最后,强烈的安利这本书给大家去看,真的是写的特别好,我也看的很认真,有种再想看一遍的冲动了。

      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

      美感是什么呢?从积极方面来说,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而这种形象是孤立自足的,和实际人生有一种距离,美感经验中,我们的情趣和物的姿态交感共鸣才见出美的形象。从消极方面说,美感不带意志欲念,有异于使用态度,也不带抽象的思考,不同于科学态度。

      这些听起来是不是很抽象?在没有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也没有去考虑过这些。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是美的,只要是看着无法忍受的就是丑,这样区分固然是存在很大偏见的。你说一个东西很美,却又讲不清楚它为什么美,一句简单地我觉得它很美,自己都觉得无地自容。在“美”的世界里,有很多专有词汇,这些我们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只是没有把它们归类。读朱老先生的大作,很容易置身其中,什么是美呀?我说了不算,听听老先生怎么说的。

      因为我们所从事的职业不同,所经历的事情不同,对待同一个东西,会有不同的看法,就比如一棵树,木商只会觉得这个棵树能做什么东西,值几个钱,植物学家会关心这棵树叶子的形状,果实的形状,四季的形态,而画家什么都可以不管,只管审美。这就是分别从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个事物。由此可知一棵树并不是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赏者性格和情趣而变化。

      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睛才能发现美。三种态度有什么区别呢?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基本的生活,这就是实用的态度。只有明白了使用之后,我们才能对它做出其它的反应动作,爱他,恶他,求他,拒他。科学的态度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看到了美女,只是去研究她的构造,细胞组织,而不是去向她求爱,看到了一堆粪便,不会掩鼻走开,而会说这是病人排出的。美感态度的最大特点就是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独立绝缘,当我们全身心的投入美感的世界,就会忘了周围的一切。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是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

      三种态度有时候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东西身上,但更多的时候都需要被割裂开来看待,当然,如果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总能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美。

      种田人常羡慕读书人,读书人也常羡慕种田人。在读五柳先生的诗作时,我们时常会觉得种田人的生活是理想的生活,可是农人自己在烈日寒风之中耕作时所尝到的滋味,绝不会像五柳先生所描写的那样闲情雅致。人常常是不满足于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得境遇,同样的对于过去和现在的态度也完全不一样,原来很艰辛的遭遇到后来往往变成很甜的回忆。这全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

      如果持有实际的态度去看待,它们只是工具或是障碍,都只能引起我们的欲念或嫌恶,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出来。美和实际人生是有一个距离的,要见到本身的美,必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一件本来很嫌恶的事情,如果你把它推远一点看,往往可以成为很美的意象。卓文君的不守寡,与司马相如私奔,陪他当垆卖酒,我们现在把这段爱情传为佳话。我们在时过境迁之后,不受当时实际问题的牵绊,所以能把它当成有趣的故事来谈。很多人都会说初恋是美好的,但是刚与初恋闹矛盾即将分手的那段时间,你不会觉得她是美好的,甚至恨不得把她赶紧躲避。只有经历过时间的洗礼,才会怀念从前本来可以拥有,却又失去的,那些遗失岁月的美好。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在我们欢喜的时候,山川河流都是眉开眼笑的,自己在悲伤时,风花雪月都是在叹息。移情作用和美感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不单是由我及物,同时也可以是由物及我,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的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们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属性的东西可具有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有了生气。从理智的观点看,移情作用是一种错觉,是一种迷信。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

      “人比黄花瘦”,看到了瘦弱的花儿不禁想到了自己,两者同病相怜。

      美感是什么?它起于形象的直觉,有两个要素,其一,目前的意象和实际人生之中有一种适当的距离。其二,在观赏这种意象时,我们处于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通常人所谓的“美”大半就是指“好看”,指“愉快”。

      美感和快感是很容易分别的,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看到美丽的姑娘可以产生美感,也可以不生美感。如果你只是觉得她可爱,给你做妻子你还不讨厌,你所谓的“美”只是合于满足性欲需要的条件。而如果你见了她不起性欲的冲动,而是像欣赏一件艺术品一样去打量,那就和欣赏雕像和画作是一样了,美感的态度不带意志,所以不带有占有欲。

      喜欢一朵花,未必一定要把它摘下来,喜欢风,难道叫风停下来,让我闻一闻?喜欢云,难道叫云飘下来,来罩着我?带着欣赏的眼光,才能发现更多的美。月亮很美,是因为它属于每一个人,如果有一天,月亮只属于你一个人了,你反而诚惶诚恐,不觉得它美了。

      什么叫做联想呢?就是见到甲而想到已,无非两种原因,甲和乙在性质上相类似,看到春光你能想到少年,看到菊花你能想到节士。或是甲和乙在经验上曾相接近,走到赤壁想起曹孟德或苏东坡,看到了芳草就想起了绿萝裙。意识在活动时就是联想在进行的,所以我们差不多时时刻刻都在起联想。

      联想有时可用意志控制,在构思文章或是追忆过去一时记不起的经验时,都是勉强把联想挤到一条线上去走。但是大多数场景下,联想都是自由的,无意识的,飘忽不定的,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

      联想所伴的快感是不是美感呢?答案有两个,一个是肯定的,一个是否定的,各有各的道理。我们否认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分开来讲,不过关于美感与联想这个问题,还是赞同形式派的主张。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但是我们通常所指的联想就是指由甲而已,由已而丙,辗转不止的乱想。从这样来讲,联想是妨碍美感的。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不免带有思考。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聚精会神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面,联想则最易使精神涣散,注意力不专一,使心思由美感的意象旁迁到许多无关美感的事物上面去。

      联想大半是偶然的,看到一幅画,如果你不聚精会神于画的本身,你就会联想到其他的东西,这些联想有时能提高你对这幅画的好感,画本身的美却未必增加,而画所引起的美感则反因精神涣散而减少。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许多人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了。

      把快感和联想认为是美感的是一般人的误解,还有一种误解是把考证和批评认为欣赏。

      考证所得的是历史知识,这些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了解是欣赏的预备,欣赏是了解的成熟。了解和信欣赏是互相补充的。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考据就是一种批评,但是一般人所谓的批评,并非如此。第一类批评学者自居“导师”的地位,他们喜欢发号施令,说小说应该怎么做,说诗要用音韵或是不要用音韵,说悲剧应该用伟大人物的材料等等,如此等类的教条不一而足。第二类批评学者自居“法官”地位。这些人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然后以这些纪律来衡量一切作品,和它相符的就是美,和它不符的就是丑。第三类批评学者自居“舌人”的地位,他们把外乡话翻译为本地话,叫人能够懂得,他们不敢发号施令,也不敢判断是非,只把作者的性格、时代和环境以及作品的意义解剖出来,让欣赏者看到易于明了。第四类批评学者可以说是“饕餮者”的地位,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它印象描写出来。一般讨论读书方法的书籍往往劝读者持“批评的态度”,这所谓的批评大半是指“判断是非”,不要“尽信书”。

      总而言之,考据不是欣赏,批评也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从前老先生们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现在一般的年轻人又不太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什么叫做美呢?在一般人看来,美是物所固有的。有些人生来就美,有些人生来就丑。但是这种普遍的见解,显然也有很大的问题,假如你说一个人美,我说她不美,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说服我呢?同是一个对象,有人说美,有人说丑,从此可以知道美本在物之说就有些不妥了。

      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美的欣赏也是如此,也就是要把自然加以艺术化,所谓艺术化,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美感的态度则丝毫不带有占有欲,一朵花无论是生在邻家的院子里,或是插在你自己的花瓶里,你只要能欣赏它,它都是一样美。

      所谓写实主义,就是完全按实在描写,愈像愈妙。既然是要像,就不能不详尽精确,所以写实派作者喜欢到处收集“凭据”,把它们仔细的记录下来,整理一番,就成了作品。理想主义认为,自然中有美有丑,艺术只是模仿自然的美,丑的东西应该丢掉。美的东西之中,又有些性质是重要的,有些性质是琐屑的,艺术家只选择重要的,琐屑的应丢开。

      在表面上看,理想主义和写实主义似乎相反,其实他们基本主张都是相同的,都承认自然中本来就有所谓的美。只是写实派,以为美在自然全体,只要是葫芦,就可以拿来作画的模型,理想派则以为美在类型,画家应该选择一个最富于代表性的葫芦。

      一切的艺术品都是如此,没有创造就不能有欣赏。欣赏,只要是能建出一种意境而创造,却须再进一步把这种意境外射出来,成为具体的作品。

      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游戏之中就含有创造和欣赏的心理活动。要了解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最好是先研究游戏。游戏和艺术都有类似点,其一,像艺术一样,游戏把所欣赏的意象加以客观化,使它成为一个具体的情境。其二,像艺术一样,游戏是一种“想当然尔”的勾当。其三,像艺术一样,游戏带有移情作用,把死板的宇宙堪称活跃的生灵。其四,像艺术一样,游戏是在现实世界之外另造一个理想世界来安慰情感。

      艺术虽伏根于游戏本能,但是因为同时带有社会性,须留有作品传达情思于观者,不能不顾到媒介的选择和技巧的锻炼。

      一个诗人在创造一首诗的时候,一定用了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从理智方面看,创造的想象可以分析为两种心理作用,一种分想作用,一种联想作用。“分想作用”就是把某一个意向和与它相关的许多意向分开而单提出它来。小孩子读死书,往往要从头背到尾,才想起一篇文章中某一句话来,也就是不能吃“分想”的苦。

      类似于联想的结果,物固然可以变成人,人也可以变成物,物变成人通常叫做“拟人”,人变成物通常叫做“托物”。我们要善于发散想象,不要拘泥于惯性思维,正是因为有了创造,我们文化的河流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诗人于想象之外必有情感。

      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调协,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机体。因为有情感的综合,原来似散漫的意象可以变成不散漫,原来似重复的意向也可以变成不重复(如《诗经》)。

      艺术的任务是在创造意象,但是这种意象必定是受情感饱和的,意象或出于己,或出于人,诗人对于出于己者须跳出来观察,对于出于人者须钻进去体验。

      有了情感的创造,才容易把人带入进去,如果只是苍白无力的,只会让人疲惫。一首小诗,正是因为蕴含了情感,才能打动人,不然只是文字的堆砌,自我感动而已。

      在艺术方面,受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种格律里面的。格律的起源都是归纳的,格律的应用都是演绎的,他本来是自然律,后来才变为规范律。最初的诗人都无意于规律而自合于规律,后人研究他们的作品,才把潜在的规律寻绎出来。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是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杂嘈杂声,也还是单调,由整齐到变化容易,由变化到整齐却很难。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的自由,从整体中酝酿出变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

      因袭格律本来就已经是一种模仿,不过艺术上的模仿并不限于格律,最重要的是技巧。技巧可以分为两项,一项是关于传达的方法,一项是关于媒体的知识。各种艺术都有它特殊的筋肉的技巧,学一门艺术的特殊的筋肉技巧,起初都是要模仿。

      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们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只有匠人的手腕,而没有诗人的妙悟,故不能有创作,只有诗人的妙悟,而没有匠人的手腕,即创作亦难尽善尽美。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匠人虽比诗人身份低,但亦绝不可少。

      天才自然有一部分得诸于遗传,也有一部分成于环境,虽然两者的影响非常重大,但是都不能完全解释天才,因为在固定的遗传和环境之下,个人还有努力的余地。遗传和环境对于人只是一个机会,一种本钱,至于能否利用这个机会,能否拿这笔钱去做出生意来,这中间的差别就在努力与不努力了。

      最容易显示出天才的地方就是灵感,灵感有三个特征。其一,它是突如其来的,出于作者自己意料之外的。其二,它是不由自主的,有时苦心搜索而不能得到的,偶然在无意之中涌上心头。其三,它也是突如其来的,练习做诗文的人大半都知道“败兴”的味道。

      从近代心理学发现,这所谓的灵感,其实就是我们潜意识的心理活动,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了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它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

      人生是多方面而却相互和谐的整体,把它分析开来看,我们说某部分是实用的活动,某部分是科学的活动,某部分是美感的活动,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完美的人生鉴于这三种活动的平均发展,它们虽是可分别的而却不是互相冲突的。

      艺术的创造之中必有欣赏,生活也是如此。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只终日拼命和蝇蛆在一块争温饱,后者是俗人,前者就是艺术家。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觉得有趣味就是会欣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许多事物能否欣赏。

                                                                                                                   ——文/紫青 2022/5/18

写在后面的话:

      很多感觉是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的,你要细心去体会,就像是爬一座山,不一定非要是山顶的景色才诱人,沿途的风景也可以慢慢欣赏。如今的生活匆匆忙忙,睁开眼就是新的一天,还没有晃过神,太阳又落下了。在忙忙碌碌中,也不要忘记身边的美,它可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也可能是人的一个行为举止。留心观察呀!生活处处都是惊喜。


15714791751超级弹丸论破2角色礼物喜好一览人物喜欢什么礼物
那峡程答:九头龙冬彦:一看就是一个傲娇的角色,虽然是黑道却十分善良,到后期成为我十分喜欢的角色 边古山佩子:认真系的角色,与九头龙之间的羁绊真的十分的动人,尤其是处刑的时候,他俩的CP也是我十分喜欢的CP 西园寺日寄子:腹黑+毒舌的角色,一开始并不喜欢她,然后到后来也渐渐地觉得其实她只是十分的天真,有些含羞,毒舌什么...

15714791751你最喜欢的一幅画是什么?
那峡程答:《清明上河图》,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幅画。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

15714791751关于铁成的名言
那峡程答:云痕震一震,来之光中刘了意燃起。 ---个开下归元《扶摇皇刘了到》 最好的老师有三种,第一种是递锤子的:你想要钉钉子,你的老师递给你一把锤子——多好的老师;第二种是变手指的:你的人生需要好多黄金,老师让你的手指头变得可以点铁成金——多好的老师;第三种是开窗子的:你以为看到了风景的全部,老师帮...

15714791751写作文最喜欢的画400字
那峡程答:我的课余生活最大的爱好就是绘画了。 我还记得我五岁的时候,我就爱画什么大飞机、大房子、大轮船、燕子等等,我都能画出来。刚开始学的时候,我就拿非常薄的纸在书上把它描下来。时间长了,我就开始大胆想象,自己画一幅美丽的画。渐渐地,我自己画了许多的卡通形象的画。到现在,我家的墙上贴满了我自己的作品...

15714791751画你喜欢的画再写作文
那峡程答:1. 求作文 写你最喜欢的画 600字 我喜欢达芬奇 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位大师,还是一位天才,文艺复兴时期与他齐名的还有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但是只有它才是一个天才,它不仅仅绘画出色,还有他还是一名发明家,比方说在威尼斯的建筑设计中已经体现到现代的人的潜水艇和救生圈的设计,只是超前的意识但是还没有被当时皇宫贵族...

15714791751我喜欢的艺术作品作文400字
那峡程答:1、我喜欢的艺术品《最后的晚餐》世界上有无数的艺术品,艺术也有许多的表现形式,绘画是其中的一种。我最喜欢的一幅画是《最后的晚餐》。《最后的晚餐》的画家是同样绘制了《蒙娜丽莎》的达·芬奇。这幅画绘制于1494至1498年,取材于《圣经》表现的是耶稣最后一次与12个门徒一起进晚餐,宣布12个门徒...

15714791751跟着《西方美术史话》来一场空前的视觉盛宴
那峡程答:只有像维米尔这样,一张画画两三年,也不着急,慢慢来,他就特别擅长捕捉这种瞬间,所以我觉得这个是打动人的地方。 伦勃朗激烈得多。一般画家的特点就动和静这两者,维米尔是属于静的。伦勃朗的画因为它有很强烈的戏剧冲突在,不管是用光,还是像《夜巡》这样的戏剧性特别强的画面。你能感觉到伦勃朗的光是跳动的,他...

15714791751国外一副名画 两个男人 指尖相触的画叫什么名字啊
那峡程答:1、《创世》过程被简化成三个场景﹕“创造光”、“创造日月与植物”、“分开陆地和海洋”。 (1)第一个画面描述的是“混沌之初,神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这里的“光”显然不是来源于日月星辰,而是来自主神的一念。在柏拉图理论中,“光”代表着最高的智慧与真理。‘神觉得光很美好,就把光和黑暗分开’。也...

15714791751《H2好逑双物语》:我曾经拥有一束光,天亮时,却还给了太阳
那峡程答:毫不夸张地说,《H2》是一部在画风和剧情上都堪称无可挑剔的完美作品,无论是国见比吕和橘英雄的球场对决,还是雨宫雅玲(青文翻译为雨宫光)和古贺春华的情场较量,都是本书的最大看点之一。 不过作为同样棒球题材的《H2》,有着比《TOUCH》更为错综复杂的感情线,那种青春里的喜欢和错过让人感受着少年愁滋味的同...

15714791751以我喜欢画画写作文200字
那峡程答:快要考试了,妈妈督促我快点学习,但是,我还是争分夺秒的完成妈妈布置给我的任务,然后掏出画纸开始画画。在诸多爱好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画画了! 我想,长大以后,我一定要考上最好的美术学校! 4. 我最爱画画 作文(300字) 我爱画画 我有许多爱好,仿佛是金黄色沙滩上的五光十色的贝壳,其中我捡起一个红彤彤的贝壳...


(编辑:冯纯喻)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