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药用植物有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是什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7
植物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包括哪些方面?

植物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两个方面。自然环境条件主要有:①物理的因素,如温度、湿度、辐射、土壤、光照等;②化学的因素,如水分、氧气、二氧化碳、矿物质、有机物、酸碱度等;③生物因素,如抗菌、交互保护、共生、捕食等。栽培环境条件是由人们的耕作和栽培,以及其他有关甚至无关的各种行为而造成的,例如施肥、排灌水、中耕除草、修剪、喷洒农药,工厂排出的废气、废液等。
对于植物传染病来说,植物体本身和病原物都是在环境中生长和繁殖的。因此,植物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也离不开环境条件。例如荔枝霜疫霉病,在高湿度条件下病害可能严重发生,而在湿度低时病害就少发生或不发生。
对于植物非传染病来说,由于某些条件不适宜,超出植物的适应能力或者忍受能力,引起病理变化而成为一种病原,所以其发生并不是感病植物与病原孤立起作用,环境条件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柑橘果实日灼病,是由于高温烈日暴晒引起的,如果土壤干旱,会加重其发生,反之则会减轻发生。
病原、感病植物和环境条件是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三个基本因素,病原和感病植物之间相互斗争是在环境条件影响下进行的。这三个基本因素对于不同病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次关系可能是不同的。有些病害的发生,病原起决定性作用;有的病害的发生,感病植物或环境条件可能起着决定性作用。认识植物病害发生的三个基本因素以及在病害发生过程中的主次关系,有助于制定防治策略。

药用植物病害的流行规律与其它作物病害基本一样。病害的发生、发展与流行取决于寄主、病原及环境因素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多年种植药用植物,该地区的感病寄主和相应的病原总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环境因素常常是病害流行的决定因素。在诸多环境因素中尤其以气候及土壤因素最为重要。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大量见诸于许多植物病理学著作中,这里不再重复。但药用植物的栽培方法,其本身的生长习性等毕竟有其特殊的方面,因此药用植物病害也有某些特点,以下几方面比较突出。
(一)地道药材与地方性病害
药用植物栽培有一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历史形成的地道药材。例如东北的人参、云南的三七、宁夏的枸杞,四大怀药、浙八味等等。地道药材是由于气候、土壤、人们的栽培习惯等因素形成的,其特点就是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药材的品种、质量、栽培方法都相对比较稳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于该地区环境条件及相应寄主的病原必然逐年积累,严重为害这些地道药材。例如东北地区人参锈腐病,这种病原菌是森林土壤中习居的真菌,它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与人参的完全吻合,因此成了东北人参的重要病害,是老参地利用的重要障碍。但在北京地区农田种植人参的情况下,锈腐病的严重性被根腐病代替。因为平原地区农田土壤中的根腐菌占据优势。类似的例子很多,如三七的根腐病、地黄的胞囊线虫病、浙贝腐烂病,枸杞黑果病等等。由于有这类地方性病害的问题,因此在地道药材的栽培地区,尤其要重视合理轮作,不断选择优良抗病品种以及采取积极预防措施等,以便控制这些病害的流行。
(二)药用植物地下部病害问题突出
由于许多重要药用植物的根、块根和鳞茎等地下部分,既是药用植物营养成分积累的部位,又是药用部位,这些地下部分极易遭受土壤中的病原菌及害虫的为害,导致药材品质下降甚至死亡。由于地下部病害发病原因复杂,防治十分困难,因而损失惨重,历来是植物病害中的老大难问题,而这一问题在药用植物中尤其突出。几乎所有的以地下部入药的药用植物都存在严重的地下部病害,其中以真菌病害为主,也有细菌和线虫病害。在生产上较为突出的例子如人参锈腐病和根腐病、贝母腐烂病、白术根腐病、附子白绢病、当归根腐病、三七根腐病、地黄线虫病等等。引起地下部病害的因素十分复杂,包括土壤习居的病原、土壤的质地、湿度等环境条件,以及繁殖材料带菌、地下害虫为害等等。因此对于这类病害的防治一定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例如合理轮作、正确选地、土壤处理、种苗处理、加强水肥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考虑到,以尽可能将病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
(三)无性繁殖材料是病害初侵染的重要来源
许多重要的药用植物采用无性繁殖,如地黄、贝母、元胡等。有的是种子育苗后用种苗扩大种植,如人参、当归等。这些种苗不仅用于主产区,还常被引种到新产区。由于这些繁殖材料基本都是药用植物的根、块根、鳞茎等地下部分,而它们本身常常受到严重的病害侵染,所以它们是病害的重要侵染来源,是病害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药材生产和引种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生产中建立无病留种田,精选无病种苗,适当的种苗处理以及严格的地区间检疫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四)特殊栽培技术对病害的影响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性强,有些药用植物有特殊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常对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产生影响。例如人参、党参、当归等均有一个育苗阶段,然后再用种苗定殖。这种方式如果处理得当,如认真选苗,除去弱、病及有伤口的种苗,采用适当方法处理种苗,合理贮存、运输种苗等等,就有可能减轻病害,相反就会加重病害的流行。又如附子的修根,如果时期掌握好,方法正确可促进附子生长,相反则加重附子烂根。洋地黄、板兰等适时割叶,枸杞的正确整枝等等。这些技术措施对病害的发生和流行都有重要影响,处理得当可成为一种防病措施,处理不当则加重病害流行。因此在生产上要重视这些栽培技术,并有意识地与防病结合起来。

①温度,各种病原物对温度均有一定的要求,一般细菌在18~28℃,真菌在10~24℃的范围内都能生长发育。病原物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生长旺盛、繁殖快,易于造成病原物数量上的积累,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②湿度,在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有利于病菌生长、发育、繁殖、传播侵入,因此很多病害在多雨多雾的气候条件下发病重。例如枸杞黑果病、地黄斑枯病、颠茄疫病等在多雨的5~8月份发病严重,但也有少数病害例外。③土壤因子,土壤的温湿度、质地、酸碱度及微生物的活动等,对某些病害(尤其是土壤传染的病害)影响很大。如一些药用植物在幼苗出土前后,遇到低温高湿的土壤条件时一方面降低了幼苗的抗病力,同时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往往不利于药用植物根部的正常生长,故常常引起猝倒病的发生流行。雨季土壤湿度大或积水时,亦有利于一些土壤根病菌的繁殖和传播,因而造成这些药用植物根腐病的发生和流行。④栽培措施,有些药用植物病害发生程度与一定的栽培措施关系很大。如在大量施厩肥和过度密植的情况下,引起了寄生抗病性及田间小气候的变化,使之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如菊花种植过密,并在前期过多施用氮肥时,造成前期徒长,植株柔嫩,田间过于郁闭,小气候湿热,土壤潮湿,到了雨季,就会造成斑枯病和根腐病的流行而大量死亡。




13153566486植物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包括哪些方面?
冯清侍答:植物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两个方面。自然环境条件主要有:①物理的因素,如温度、湿度、辐射、土壤、光照等;②化学的因素,如水分、氧气、二氧化碳、矿物质、有机物、酸碱度等;③生物因素,如抗菌、交互保护、共生、捕食等。栽培环境条件是由人们的耕作和栽培,以及其他有关甚至无关...

13153566486植物病害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
冯清侍答:诱发病害的环境条件有自然条件和种植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土壤、光照等物理因素;水分、氧气、有机质等化学因素;抗菌、共生、捕食等生物因素。种植条件包括施肥、中耕除草、排灌水、修剪等。

13153566486有利于病害流行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冯清侍答:在具备病原物和感病寄主的情况下,适宜的环境条件常常成为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环境条件包括气象条件、土壤条件和栽培条件,这些条件既影响病原物的繁殖、传播和侵入,又影响寄主植物的抗病性,当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物的繁殖、传播和侵入,而不利于寄主植物的生长,使其抗病性降低时,病害就会流行。植物病害有...

13153566486植物病害流行的气候土壤环境
冯清侍答:②湿度。大多数病原真菌都需要植物体表有水膜存在,其孢子才能萌发侵入引致病害。降雨、结露或结雾都能满足这个条件。因此潮湿多雨有利、而持续干燥则不利于这类病害的发生。③光照。与温度及湿度相比,光照对植物病害的影响较为次要,从大气候的角度看尤其如此。但从小气候看,光照强弱能影响寄主植物对...

13153566486植物病害流行环境条件的作用机制
冯清侍答:植物病害的流行环境条件在病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例如,在华北地区的冬小麦锈病,需要在越夏期间遇到来自西北的适宜孢子,配合适时的雨露,使秋苗易受感染。冬季温暖或积雪覆盖的条件有利于病菌大量越冬。返青后的麦苗需要春雨充足,促使病害流行。环境因素对病害的影响有时是通过改变寄主生理和抗病...

13153566486诱发病害的环境条件有哪些
冯清侍答:1、诱发病害的环境条件 (1)自然环境 ①物理因素:温度、湿度、辐射、土壤、光照等。②化学因素:水分、氧气、二氧化碳、矿物质、有机物、酸碱度等。③生物因素:抗菌、交互保护、共生、捕食等。(2)栽培环境条件 ①施肥、排灌水、中耕除草、修剪、喷洒农药。②工厂排出的废气、废液等。③栽培措施,...

13153566486简述病害流行的因素
冯清侍答:植物病害流行是指侵染性病害在植物群体中的顺利侵染和大量发生。其流行是病原物群体和寄主植物群体在环境条件影响下相互作用的过程,环境条件常起主导作用。对植物病害影响较大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以下三类:(1)气候和土壤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结构、含水量、通气性等。(2)生物环境,包括昆虫、...

13153566486森林病害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冯清侍答:1、宿主植物:森林病害发生的第一个条件是存在植物宿主。病害通常会以某种形式侵袭特定的植物物种或者一组相关的植物物种。不同的病害对于宿主的种类和品种有所差异。2、病原体:森林病害发生的第二个条件是存在病原体。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等微生物,它们能够感染宿主植物并引起疾病的...

13153566486植物病害发生应具备哪些基本因素,这些因素是如何导致植物生病的
冯清侍答:环境条件通过影响寄主植物的生长发育而影响到寄主植物对病原物的抗病性,同时环境通过影响病原物的生长发育,也会影响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性。只有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物而不利于寄主植物的情况下,植物病害才会发生。病原物对寄主植物均具有致病作用。寄主植物本能地抵抗病原物的侵染而具有抗病性。

13153566486病害的发生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冯清侍答:农业植物的环境条件则是由自然条件和人为措施共同形成的。如植物体表所接受的光和温度,既决定于大气候,又决定于种植密度、水肥管理等。一般说来,栽培的集约度愈高,植物环境的人为性愈强,环境状态偏离植物原来适应的自然环境愈远,就愈易导致植物对环境适应的失调,从而促使病害的发生。环境条件不仅...


(编辑:韩骂南)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