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下列说法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寓意相一致的是( )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9
【答案】:B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部,或比喻目光短浅。[br][/br]
A项错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比喻无辜被连累而遭受灾祸。
B项正确,“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的整体,也比喻目光短浅。
C项错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
D项错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指平时积蓄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故正确答案为B。


15966514564下列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蕴含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盛曼待答:“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部;或比喻眼光短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B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指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被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也比喻目光短浅。与题干表述的哲理相同。A项,“城门...

15966514564下列俗语与其在哲学角度的启示对应错误的是( )。
盛曼待答:A项正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强调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是用片面的眼光看待世界,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形而上学强调用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和问题。B项正确,“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是指要根据实际情况,把尊重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相结合,表述正确。C项错误,“兼听则明,偏信...

15966514564下列说法属于形而上学观点的是( )
盛曼待答:A项正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即说明只看见部分和片面而忽视了整体和全面的重要性,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B项正确,“天不变,道亦不变”意思是:在天不变的情况下,道也是不变的。这个观点违背了过程论,用静止的眼光分析问题,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C项正确,白马非马将马的形状与颜色孤立起...

15966514564...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包含的哲理是截然对立的,它们...
盛曼待答:【答案】:B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分。【正确分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包含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则是孤立地看问题,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干扰分析】A选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

15966514564“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的观点是( )。
盛曼待答:【答案】:D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是说只看见部分和片面的东西,忽视了整体和全面的重要性,忽视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形而上学是用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观点看问题。题干的观点属于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故正确答案为D。

15966514564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盛曼待答:【答案】:C 【答案】C。解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观点,用孤立的眼光看问题,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部。故本题答案选C。

15966514564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
盛曼待答:【答案】:C 形而上学的观点即片面地、静止地、孤立地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意为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即缺乏整体观念,是孤立地看问题。可见,其是形而上学观点。故选C。

15966514564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_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什么意思...
盛曼待答: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拼音:【zhī jiàn shù mù , bù jiàn sēn lín】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什么意思?比喻看问题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出处毛泽东《矛盾论·矛盾的特殊性》:“或者叫做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常见近义词举例:详细-细致 想念-...

15966514564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指观察的( )不够。
盛曼待答:观察的全面性,要求通过观察反映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的组成部分和相互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进行观察,把零碎的,看上去不关联的零碎事物放到整体中去感知。题干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部,没有体现出观察的全面性。A项正确。B项:观察的目的性是指善于...

15966514564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
盛曼待答:【答案】:C 两种对立的发展观:一是辩证法(联系与发展),另一个是形而上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即用孤立的眼光看待问题。


(编辑:祁姜贫)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