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辨证唯物主义的可持续发展观是?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简述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的指导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要从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出发解决好对发展问题的科学认识。
一、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
二、科学发展观揭示事物的辨证发展规律
三、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
四、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实际上已经提出和回答了为什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一定要把控制人口、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积极倡导和推行循环经济,努力建立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文明发展之路。
众所周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纯粹的自然界中,是盲目、自发的力量在起作用;而在人类社会中,则是有理性、意识、意志的人们在活动着。阶级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政党则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且是一定阶级的集中代表。在人类社会有理性、意识、意志的活动中,绝不能把党与阶级、群众等量齐观。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中,党始终是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先锋队和领导者。因此,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我们也要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来看待加强党的领导这一关键问题。
  因此,我们认为,科学发展观不仅包含了党的领导,而且创立、贯彻落实和坚持发展科学发展观,关键都在党。

辩证唯物主义核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凡事都要一分为二。既看到成绩,更要认清问题,要在诸多问题中找出发展的主要矛盾,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对待我们的社会也是这样。首先要认清我们国家现阶段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机制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是主要矛盾,哪些是次要矛盾,哪些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统筹全局予以考虑,确定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附带解决的问题。确定各行各业存在怎样的问题、由国家给予政策,解决行业问题。这样统筹考虑。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且永远是首要考虑的。但是领导者决策是否正确也往往在这里出现问题和失误。
现阶段我们的国家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在找出我们国家发展到现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一种发展观。这符合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现实。现在只有统一在这样一种观念下,才能促进政治的改革、约束经济的发展改革,推进社会的变革。
说其科学,是因为其符合国情,符合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是看到了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带来的问题。

是啊 只有人的协调发展,才能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全面发展的人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因此,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把人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是这一原理的具体体现。
2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正确认识和利用地理环境、生态、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得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认得全面发展的程度是经济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标志。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都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互相结合。互相促进的向前发展。因此,必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集经济、社会、自然为一体的复合系统。它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追求的是经济繁荣、生态安全、社会公平。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旨在于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首先关注经济繁荣。它要求以经济增长为前提,为国家富强和满足民众基本需求提供永续的经济支持。未来十几年我国经济必须保持7%的年增长速度,才能实现2020年人均GDP3000美元的目标,而这意味着我们要加快工业化进程,摆脱农业经济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落后状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劳动密集型为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保持制造业增加值和就业人口比重持续上升的态势。而在这一伟大的工程中,人力资本的数量与质量则是其中关键所在。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理论,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投资形成的并体现在劳动者身上,以其数量和质量形式表示的资本。人力资本主要反映人的能力水平和素质高低,是已经开放了的人力资源。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人口总量大、素质低,人力资本存量偏低。若分性别进行分析,女性的人力资本含量则更为不足。这些已经或正在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它不仅无法推动经济繁荣而且还再生着贫困和低效率,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包袱。科学发展观关注经济繁荣,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科学发展观密切关注生态安全。它要求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人口增长必须与经济水平、资源能力和环境条件相适应,保证生态安全。一是维护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对此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要解决:一方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是自然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度,人多地少水少油少,许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国的人口数量巨大(即使今后十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十以内,每年仍将净增人口1000万左右)、人口素质不高。这就使得我国在资源的占有和利用方面困难重重。只有继续有效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才能遏制人口与资源之间的反差状态。另一方面,加强环境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防止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和对资源的浪费掠夺。二是维护人口性别之间的生态平衡。性别之间的生态平衡关系到我国人口的正常繁衍发展延续。近些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控制和传统性别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出生人口中出现了性别比例失调的状况,非法鉴定胎儿性别、非法堕女胎、残害女婴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是对女性生命权、健康权的践踏和侵犯,而且潜在地威胁了未来中华民族的正常延续,干扰了人口生态安全。无论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安全还是人口性别之间的生态安全都是科学发展观极其关注的。

科学发展观极其关注社会公平。它要求社会资源的分配、使用应当遵循公平的原则,让全社会的人们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而不仅仅只是一部分人。坚持社会公平是科学发展观最为深刻的目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审视当今社会,贫富差别、城乡差别、地域差别、工农差别、男女差别等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甚至十分严重。在我国当前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改革开放成果日益丰硕的条件下,我们必须让整个社会的成员平等地参与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活动,并平等地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而目前,却还有相当一部分较低社会阶层的人们呈现出对社会生活的低度参与和对社会发展成果的低份额分享的状态。这种状态若得不到有效遏制,势必出现“马太效应”,将进一步扩大和强化社会不公平状态。那么,“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将成为空中楼阁。科学发展观关注社会公平,就必须下气力解决当前社会弱势群体的问题,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是指从人的生活条件来分析和解决与人相关的一切问题,其核心内容就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把人作为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自身,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唯物史观。坚持“以人为本”,就关注人的自觉发展、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

所谓人的自觉发展,是指人们正确认识并掌握一定客观规律后自主地寻求发展的观念和状态。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人的发展的两种状态即自发与自觉。自发性是人的主体性的低级状态,自觉性才是人的主体性的本质表现。停留在自发性状态的人们其发展往往只顾个人的、眼前的、物质化的因素而意识不到全局的、长远的、精神和道德的发展因素。因此,只有不断地实现由自发性向自觉性的转化,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发展。

所谓人的持续发展,是指人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立足长远发展并坚持对自身不断超越的发展思想。社会发展是为了人,人本身发展又构成社会发展的主体内容。从表面上看,科学发展观解决的主要是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问题,但从深层次上看,它要解决的是人本身的持续发展问题。人既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自然、社会的不平衡、不协调归根结底是人的不全面、不协调发展的反映和表现。人的持续发展表现为人们身心和谐、富有个性、潜能存量丰富、精神境界高尚。这样的人才能谈得上生活的高质量。

所谓人的协调发展,是指人的发展过程中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和谐,而不是分裂与对抗。协调的对立面就是失调。人的失调发展的表现不仅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而且表现为人与人关系的失调(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的关系紊乱、失衡)以及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调(如人的发展中重物质轻精神;一些不健康、不科学的思想观念对物质生产、物质生活的误导和损害)。只有人的协调发展,才能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全面发展的人。


15181532314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申包泉答: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

15181532314科学发展观包括哪些内容
申包泉答:第四,可持续发展观。核心是: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

15181532314生态观的可持续发展观
申包泉答:可持续发展观是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发生尖锐矛盾、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即出现难于发展、不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提出的;生态观的形成主要也是人与自然一系列新问题的背景下提出的。生态观力图按照人类社会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适当地位,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运动规律来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15181532314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是什么样的?
申包泉答: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只有拥有积极心态才会对现实中的自己...

15181532314科学发展观具体内容包括什么
申包泉答:1、具体内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2、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

15181532314从政治角度: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提出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急!
申包泉答:可持续发展就是科学发展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1 体现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 :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实际 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符合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实际,因而是正确的意识;正确意识能促进事物发展,它必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体现了因果联系:一定结果都是由...

15181532314怎样认识科学发展观
申包泉答: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根据党的十七大部署,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

15181532314科学发展观
申包泉答: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不是“坚持”也不是“促进”这么一个动作,而一定是一种发展观,“科学”是形容词修饰语,是说这个发展观必须是“科学的...

15181532314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阐述科学发展观?
申包泉答: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及两点论与重点论观察问题的基本观点,在科学发展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三者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协调发展体现在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中...

15181532314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包括什么
申包泉答:而我们强调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中以人为本,则不仅仅是为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为了解放人、发展人。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从必然王国进到自由王国。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


(编辑:家坚肥)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