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华盛顿的功绩?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华盛顿的功绩有哪些?

1、领导美国人民羸得独自战争胜利。很多开国伟人都有类似功绩。


2、在其领导下,制定了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联邦宪法》。确立了美国三权分立的联邦共和制。美国宪法,确定了先进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为美国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这一点不仅仅是对美国的贡献,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历史性的。尤其是三权分立政治制度,虽然不是他提出的,但是他在自身声望极高的情况下能选择分散和制衡自己的权利,古今的伟人中恐怕寥寥无几。拿破仑、毛泽东等等伟人都陷入了集权的深渊之中。


3、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在做美国总统的巅峰时候,主动让出总统位置,开创了主动让权的先例——一个至今美国仍然奉行的先例。为此我向华盛顿致以最高的敬意!制衡自己的权力也就罢了,主动让权,对某些伟大领袖来说,这无疑就是自杀。

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缔造了美利坚合众国。并且不贪恋权位,高风亮节,树立了总统任期不超过两期的典范。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1775年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时大陆军(Continental Army)的总司令,1789年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其同时也成为全世界第一位以「总统」为称号的国家元首。),在接连两次选举中都获得了全体选举团无异议支持,一直担任总统直到1797年。

华盛顿早年在法国印第安人战争(French and Indian War)中曾担任支持大英帝国一方的殖民军军官。之后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率领大陆军团赢得美国独立,他拒绝了一些同僚怂恿他领导军事政权的提议,而回到了他在维农山(Mount Vernon)的庄园回复平民生活。

在1787年他主持了制宪会议,制定了现在的美国宪法,并在1789年,他经过全体选举团无异议的支持而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在两届的任期中设立了许多持续到今天的政策和传统。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也自愿的放弃权力不再续任,因此建立了美国历史上总统不超过两任的传统,维护了共和国的发展。之后他便再次回复平民生活,隐退在弗农山庄园。

由於他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华盛顿通常被称为美国国父[2]。学者们则将他和亚伯拉罕·林肯并列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目录 [隐藏]

1 早年生涯 

2 法国印第安人战争:1754—1763 

3 美国革命:1774—1783 

4 在维吉尼亚家园:1783—1787 

5 总统任期:1789—1797 

5.1 开端 

5.2 政策 

5.3 任内重要法案 

5.4 内阁阁员 

5.5 最高法院任命 

5.6 任内加入联邦的州 

6 退休和去世 

7 去世后 

8 纪念 

9 注释 

10 参考文献 

11 外部连结 

 

[编辑] 早年生涯

依据儒略历,华盛顿生於1731年2月11日。而依据从华盛顿那个时代开始使用直到今天的西历,华盛顿则出生於1732年2月22日。在他出生时,英格兰的新年开始於3月25日(天主报喜节),也因此会有不同的生日出现。他的出生地点是威斯特摩兰县的一个大农场。华盛顿的家族名称出自距离英格兰东北不远的泰恩-威尔郡的华盛顿村(Washington)。在1500年,华盛顿家族迁移到北安普敦郡。华盛顿的祖先有些名望,曾有个祖先被称为「士绅」。后来亨利八世赐给这个家族以土地,其成员担任过各种不同的官职。但是随著英格兰清教徒革命,家庭财产败落,奥古斯丁的祖父约翰·华盛顿於1657年移民至维吉尼亚。在今北安普敦郡苏尔格雷夫的祖屋作为华盛顿纪念馆保留至今。

华盛顿是他父亲第二次婚姻里最年长的孩子,他有两个较年长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劳伦斯和奥古斯汀,和其他四名较年幼的兄弟姊妹:贝蒂、萨母耳、约翰·奥古斯汀和查理斯。华盛顿的父母是奥古斯汀·华盛顿(Augustine Washington, 1693年-1743年4月12日)和玛丽·鲍尔·华盛顿(Mary Ball Washington, 1708年-1789年4月25日),都是英国后裔。华盛顿的父亲在维吉尼亚州是个蓄奴的大农场主,他也曾试著发展开采铁矿的事业。以绅士阶级来说,比较起周遭的农场主,他们还不算是真正富有的。他的幼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弗雷德里克斯堡对面的拉帕诺克河畔的费里农庄度过的。华盛顿父亲的资产之一便是后来被改名为弗农山的一座大庄园。

华盛顿从7岁到15岁不规则地上过学,最初在本地教堂司事那里上学,后来在名叫威廉斯的老师那里上学,他的一些作业本至今仍保留著,他在实用数学,包括计量、几种测量的方法和对测量有用的三角方面十分精通。他学习几何,还学习一点拉丁文。同时在那个时期,华盛顿还阅读一些英国名著。

华盛顿的哥哥奥古斯汀曾担任由英国上将所指挥的步兵团的军官,参加了詹金斯的耳朵战争(War of Jenkins' Ear)。之后华盛顿父亲的去世让让家族陷入了经济困难,因此华盛顿无法像两名年长的哥哥一样前往英格兰受教育,他也只得放弃了原本由劳伦斯所安排,成为英国皇家海军见习军官的机会。於是华盛顿一生都没有前往欧洲。

华盛顿接著在成为了亚历山德里亚的消防队员。在1774年,由於他和一家消防器具公司的友好关系,他自费购买了一具当时非常先进的消防器材,捐赠给市镇使用,这具器材今天仍可以在亚历山大市的博物馆看见。[3]

[编辑] 法国印第安人战争:1754—1763

在华盛顿22岁的时候,华盛顿无意间成为了法国印地安人战争(French and Indian War)的导火线之一。这场殖民地所参加的第一场战争起源於1753年,法国人开始在当时属於维吉尼亚州领土的俄亥俄谷地(Ohio Country)建立许多堡垒,这是法国人的战略之一。法国人得到当地原住民的支持,试图阻止英国人继续向西扩张他们在美州的殖民地,并阻挡殖民地内的英国军队。维吉尼亚州的总督是罗伯特·丁威迪(Robert Dinwiddie),当时担任少校的华盛顿替他向法国指挥官递交了最后通牒书,要求法国人离开。华盛顿将过程透露给当地的报纸,而他也因此成为传奇人物。但法国人拒绝撤离,因此在1754年,丁威迪派遣了刚升迁中校的华盛顿率领维吉尼亚第一军团,前往俄亥俄谷地攻击法国人。华盛顿率领军队伏击了一队由法裔加拿大人组成的侦查队,在短暂的战斗后,华盛顿的印地安人盟友Tanacharison族人杀害了法国指挥官Ensign Jumonville,接著华盛顿在那里建立了一座名为Fort Necessity的堡垒,但在数量更多的法军和其他印地安人部队进攻下,这座堡垒很快便被攻陷,他也被迫投降。投降时华盛顿签下一份承认他"刺杀"了法军指挥官Jumonville的文书(因为这份文书用法文写成,华盛顿根本看不懂),而这份文书导致了国际间的事变,成为法国印地安人战争的起因之一。这场战争也是七年战争的一部分。

华盛顿稍后被法国人假释,在同意一年之内不返回俄亥俄谷地后被释放。

华盛顿一直渴望加入英国军队,当时殖民地的居民都对此不感兴趣。他在1755年终於等到机会,当时英军发动远征,试著重新夺回俄亥俄谷地。远征行动在莫农加希拉河战役(Battle of the Monongahela)中遭受灾难性结果。相当不可思议的,华盛顿的外衣被四发子弹击穿,但他仍毫发无伤,同时他冷静的在炮火中组织军队撤退。在维吉尼亚州,华盛顿成了英雄人物,虽然战争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别处,他继续领导了维吉尼亚第一军团好几年。在1758年,他随著John Forbes将军展开另一次远征,成功的将法军驱离了Duquesne堡垒。

华盛顿最初军事生涯的目标是希望成为正规的英军军官—而不仅是殖民地民兵的军官。但他一直未获升迁,因此他在1759年辞去了军职,并与玛莎·丹德瑞其·克丝提斯结婚,她是一名已经育有两个小孩的富有寡妇。华盛顿和她一起扶养这两个小孩:约翰·派克·克丝提斯和玛莎·派克·克丝提斯,稍后他还扶养了她的两名孙子女,但华盛顿从没有自己血亲的小孩。新婚后他们搬到弗农山居住,过著绅士阶级农夫和蓄奴主的生活,他并当选了维吉尼亚当地的下议院议员。

[编辑] 美国革命:1774—1783

主条目:美国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在1774年华盛顿被选为维吉尼亚州的代表前往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由於波士顿倾茶事件,英国政府关闭了波士顿港,而且废除了麻萨诸塞州的立法和司法权利。殖民地在1775年4月於列克星顿和康科特与英军开战后,华盛顿穿著军服出席第二届大陆会议—他是唯一一个这麼做的代表,表示了他希望带领维吉尼亚民兵参战的意愿。麻萨诸塞州的代表约翰·亚当斯推荐他担任所有殖民地的总指挥官,并称他拥有「担任军官的才能……极大的天份和普遍的特质」。因为亚当斯了解到,确保南方的殖民地能与北部殖民地合作顺利组成大陆军团的最好方法,便是推荐一个南方殖民地人士担任总指挥官。华盛顿在1775年6月15日经由大会选举无异议支持成为了总指挥官,虽然很舍不得离开心爱的维吉尼亚家园,华盛顿接受了指挥官职位,并宣称"我不认为我能胜任这个指挥官的光荣职位,但我会以最大的诚意接受职位"。华盛顿并宣称除了必要的开支外,不须付给他任何额外报酬。就这样,华盛顿於7月3日在麻萨诸塞州的剑桥担任了全殖民地军队的总指挥官。

华盛顿在1776年进攻波士顿,利用稍早在提康德罗加堡垒所夺取的火炮阵地,得以俯瞰整个波士顿港,最后将英军逐出了波士顿。英军指挥官威廉·何奥(William Howe)下令英军撤回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华盛顿接著率领军队前往纽约市,预期英军将发动攻势。拥有压倒性军力的英军於8月展开了攻势,而华盛顿所率领的撤退行动却相当笨拙,几乎全军覆没。他也在8月22日输掉了长岛战役(Battle of Long Island),不过得以撤退大多数的军队回到大陆。在接下来又输掉了几次战役,使得军队仓卒混乱的撤离了新泽西州,此时美国革命的未来岌岌可危。

在1776年12月25日的晚上,华盛顿杰出的指挥重整旗鼓。在这场特伦顿战役(Battle of Trenton)中,他领导美军跨越德拉瓦河,突袭黑森雇佣军(Hessian)的兵营。并接著在1777年1月2日的晚上向查理斯·康沃利斯(Charles Cornwallis)率领的英军发动突袭,这次奇袭振奋了支持独立的殖民地阵营的士气。

在1777年夏天,英军发动了三路并进的攻势,一路由约翰·伯戈因(John Burgoyne)率领从加拿大向南进攻,一路由威廉·何奥率领攻击当时殖民地的首都费城。而华盛顿撤往南方,却在9月11日的布兰迪万河战役(Battle of Brandywine)中遭受惨败。为了击退英军而发动的日耳曼敦战役(Battle of Germantown)则因为浓雾和军队的混乱而告失败。华盛顿和他的军队只得撤回环境恶劣的佛吉谷(Valley Forge)艰难的渡过冬天。

在1777年至1778年的冬天,是大陆军(和政治上的革命运动也是)战况及士气最恶劣的时刻,大陆军遭受了极大的战损和恶劣的生活环境。但华盛顿依然坚定著指挥军队,并持续向后方的殖民地大会要求更多补给,使大陆军能克服寒冷的冬天,逐渐回复士气。2月时一名曾服役於普鲁士军参谋部的军官弗里德里希·冯·施托伊本(Friedrich von Steuben)前来佛吉谷,自愿帮忙训练华盛顿军队,以使他们能在战场上能和英军相较量。施托伊本在佛吉谷的训练改进了战术和作战纪律,大幅增进了殖民地军的战力,成为了殖民地军得以摆脱乌合之众状态的分水岭。在佛吉谷的训练告一段落时,华盛顿的军队已经焕然一新了。

华盛顿接著率领军於1778年6月28日的蒙茅斯战役(Battle of Monmouth)中攻击从费城前往纽约的英军,与英军打成平手,但英军分裂殖民地政府的企图於是失败了。由於这场战役的胜利,加上一年前於萨拉托加战役(Battle of Saratoga)中击败了伯戈因率领的入侵英军,情势逐渐好转,英军显然无法攻克整个新国家,因此法国决定正式与美国结盟。

 

乔治·华盛顿 由约翰·庄柏(John Trumbull)所绘, 1780年在1778年后英军最后一次的试著分离殖民地,这次英军集中於南方地区。华盛顿的军队并没有直接攻击他们,而是前往驻扎位於纽约的西点(West Point)军事基地。在1779年华盛顿命令5分之1的大陆军展开沙利文远征(Sullivan Expedition),对那些与英军结了盟且常攻击美军前线堡垒的易洛魁联盟的6个部落的其中4个发动攻势。并没有战斗发生,不过至少摧毁了40个易洛魁村庄,使这些印地安人被迫永远离开美国,迁徙至加拿大。在1781年美军以及法国陆军和海军一同包围了康沃利斯在约克镇的军队,华盛顿迅速前往南方,於10月17日接掌指挥美军和法军,继续围城战斗直到10月17日康沃利斯投降,10月19日,他接过了康沃利斯的投降宝剑。尽管英军仍在纽约市和其他地点活动直到1783年,这场战役成了独立战争最后一场主要的战斗。

接著在1783年,随著巴黎条约的签署,英国承认了美国的独立。华盛顿解散了他的军队,并在新泽西州的洛基山(Rocky Hill)向追随了他多年的士兵们发表了精采的告别演说[4]。几天后,英国人从纽约市撤退,华盛顿和殖民地政府重回城市,他於12月4日在纽约市发表了正式的告别演说。

应该指出的是,华盛顿的战术毫无特殊之处,既无开创性、也对军事历史毫无影响,而且他常在许多次战役中都犯下大错。但他仍被捧为战争英雄,因为支持他的人们认为,由於他所主张的革命概念,美军也在战争中存活并持续战斗,使得美国得以维持独立持续至今。华盛顿一直躲开与英军直接的冲突,避免了美军决定性的战败或投降。他相当了解美军的弱点并且也限制了他们进行过於冒险的行动,并利用他勇敢的人格激励军队,使他们能撑过漫长而艰难的战争。

华盛顿在战争中选择了正确的战略,如同古罗马将军费比乌斯·马克西姆斯(Fabius Maximus)在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战略,持续的拖延敌人将能使英国人如同当年的汉尼拔一样,"攻到了门外"但却"不得其门而入"。很快英国人将会了解到继续作战只是浪费资源,他们只能追击美军进行混战,却无法彻底捕捉到美军的主力。华盛顿了解到这场战争将会经由外交途径取得胜利,而不是靠著士兵们。

[编辑] 在维吉尼亚家园:1783—1787

1783年12月23日,华盛顿向邦联议会(Congress of the Confederation)辞去了他在军队里总司令的职务,邦联议会稍后并在马里兰州安那波利斯的议院召开了会议。这对於新生国家而言是相当重要的过程,建立了由平民选出的官员—而不是由军人来组织政府的先例,避免了军国主义政权的出现。华盛顿坚信唯有人民拥有对国家的主权,没有人可以在美国籍著军事力量、或只因为他出生贵族而夺取政权。

华盛顿接著返回弗农山的庄园,就在1783年圣诞节前夕那天的傍晚抵达家门。自从1775年因战争离开心爱的家园后,他都没有机会返家过。在门口欢迎他的是他之前曾向其许诺过会在8年内返家的妻子,以及4个已经能够走路的孙子女,全都在他离家的这段时间出生。战争也带走了他所扶养的继子约翰的性命,於1781年在约克镇的一次行军里发烧过世。

当华盛顿离开军队时,他在大陆军团里的最终头衔是「将军和总司令」。

在1787年华盛顿主持了在费城举行的制宪会议。他并没有参与讨论,但他的威望维持了会议的领导能力,并让代表团能专注於讨论上。在会议后他的威望使得包括维吉尼亚州议会在内的许多人相信这个会议的成果,而支持了美国宪法。

华盛顿的庄园广达8000英亩(32平方公里),如同当时其他许多农场主一样,尽管拥有大量土地,华盛顿手上的现金都不多,常常四处借贷。在后来他成为总统时,他甚至得借款$600元以搬家到纽约以接掌政务。

[编辑] 总统任期:1789—1797

[编辑] 开端

华盛顿在1789年经过选举团投票无异议的(获得了全部的选举人票)当选总统,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无异议投票当选的总统(并在1792年再次达成)。第二名获得了34票的约翰·亚当斯则当选副总统。第一届美国代表会议(First United States Congress)投票将付给华盛顿$25,000的年薪—这在1789年是个很大的数目。华盛顿在当时大概是全美国最富有的人了,他在西部的土地有非常大的潜在价值—不过在那时都是空地一片。他婉拒了他的总统薪水,这也是他被视为古罗马公民英雄辛辛纳图斯(Cincinnatus)的形象的一部分—将承担政务看作公民义务的市民。在总统就任的仪式中,华盛顿非常谨慎的确保仪式场面的规模和装饰俭朴的符合共和国的标准,而不会超过当时欧洲各国的王室。

华盛顿的妻子玛莎对他当选了总统相当失望,她只希望和华盛顿在弗农山维持平静的生活。不过她还是承担起了第一夫人的职责,开放客厅并负责安排每周和达官显贵的晚宴,使晚宴能搭配的上总统的身分。

[编辑] 政策

在华盛顿担任总统的初期,他只个别的与他的顾问会面,而到了1791年,则开始定期的和全体内阁与会。每当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主张应该建立全国性的信用机构并构成金融力量强大的国家时,汤玛斯·杰佛逊和詹姆士·麦迪逊总是反对他,而华盛顿必须时常调解两方的意见。最后往往是汉密尔顿在争论中获胜,而且华盛顿指责当时由杰佛逊和麦迪逊所支持的名为民主—共和主义社会(Democratic-Republican societies)的团体的危险性时,汉密尔顿则被拥立为联邦党(Federalist Party)的领导人。

1791年,当国会通过增加蒸馏酒的货物税率时,引发了许多抗议行动。到了1794年,在华盛顿指示抗议者应该前往地方法院后,抗议活动却激化为大规模的暴动。於是在8月7日华盛顿向宾夕法尼亚州、维吉尼亚州和其他州请求颁布民兵法以徵召民兵。在徵召民兵后,他便直接带头前往暴动地区,使得他成为唯一一个亲自率领军队的美国总统。平乱中并没有战斗发生,但华盛顿坚强的表现直接展现了新政府的力量。这也是联邦宪法颁布以来,联邦政府首次动用军队以维持地方的秩序。

在美国自从革命战争以来通常称为西北地界(Northwest Territory)的地区,原本住在那里的印地安人仍常与白人爆发冲突,在西北印地安人战争(Northwest Indian War)中,印地安人战胜了白人,直到1794年的鹿寨战役(Battle of Fallen Timbers)中被白人击败为止。

1793年,革命后的法国新政府派遣外交官埃德蒙·吉尼特(Edmond Genêt)至美国,吉尼特试著唆使美国舆论同情法国,以合力对抗大英帝国,法国政府更授权他向美国船只颁布捕押特许证(letters of marque and reprisal),允许船只捕押与法国为敌的他国船只。吉尼特的作为迫使华盛顿要求法国政府把他撤回。

1794年12月9日,在美国派出首席法官约翰·杰伊前往伦敦谈判后,美英两国签定了以他为名的杰伊条约,条约里试图划清自从革命战争到美国独立以来两国间一直拖延的问题,好增进两国间的关系。主张亲法国派的杰佛逊等人极力批评条约,但华盛顿和汉密尔顿则表示支持,之后国会也通过了条约的签定。条约规定英国必须撤离他们在五大湖的堡垒,这也对后来的1812年战争产生了影响。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利用他在联邦政府内的任命权,任命许多他的好友担任政府职位,因此由他领导的联邦党羽翼渐丰,稍后在1796年由联邦党推举的约翰·亚当斯也当选了总统。华盛顿自身相当反对这种党派政治,因此从不表态支持任何政党。尽管华盛顿较偏向支持汉密尔顿而不是杰佛逊派的政策,但他从没有这样公开表态过。因此可以说华盛顿在当时是没有党派立场的。

 

华盛顿表态拒绝第三届任期时的情景,由吉伯特·斯图尔特(Gilbert Stuart)所绘尽管华盛顿相当不情愿,他还是被推选为第二任总统。不过华盛顿坚持拒绝了担任第三任总统,因此写下美国总统决不超过两届任期的不成文惯例。这个惯例一直到1940年才被罗斯福所打破,但在罗斯福死后这个惯例正式的被写进宪法第22号修正案里面。

华盛顿在他的离职演说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富影响力的政治演说之一。在演说中他阐述了过份的党派偏见可能对国家造成的不良影响,他呼吁人们抛弃党派之争,团结起来为增进公众利益而努力。他并主张美国应该避免受到他国的干涉,因为美国应该只专注於美国人的利益。他建议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保持友谊和贸易关系,并应该避免牵扯进欧洲的战争。他认为应该避免与某国家保持长期的同盟关系,并指出应该注意当时美法间的结盟。华盛顿的离职演说成为美国人对政治的准则,尤其对於之后的世代而言,每当发生关於美国的外交政策应该维持中立与否的争论时,华盛顿的演说便成为主张维持中立者最有力的引言,一直到1949年美国开始与其他国家结盟为止。

在约翰·亚当斯的就职典礼上,据说华盛顿还和亚当斯耳语道:「现在我离职了,换你做总统了。让我们等著瞧谁比较喜欢这工作吧!」。华盛顿并拒绝离开总统办公室,直到副总统—汤玛斯·杰佛逊也到达,竖立了只有正副总统都到齐时才能让出总统职位的惯例。接著,华盛顿步出办公室,回复平民的身分了。

宗教政策方面,美国是建立在宗教自由的基础上的。华盛顿曾宣称:「美国决不是建立在基督教的教条之上。」[5]

[编辑] 任内重要法案

签署1789年司法条例(Judiciary Act of 1789),确立了联邦法院和最高法院制度的法律 

签署美国印地安交流法(Indian Intercourse Acts),规定内布拉斯加州的大平原区(Great Plains)为印地安人的土地,1790年生效 

签署暂时住所法(Residence Act of 1790),将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作为联邦政府暂时的首都, 

签署银行法(Bank Act of 1791),颁发许可证给北美银行,成为了第一家近代的私营商业银行 

签署1792年铸币法(Coinage Act of 1792),规定了美国的硬币铸铸币标准 

签署逃亡奴隶法(Fugitive Slave Act of 1793),调解宾夕法尼亚和维吉尼亚两州间为了一件绑架案而导致的法律纠纷 

签署海军法(Naval Act of 1794),创立了美国海军 

组织了第一届的美国内阁 

[编辑] 内阁阁员

 

职位 姓名 任期 

 

总统 乔治·华盛顿 1789–1797 

副总统 约翰·亚当斯 1789–1797 

 

国务卿 汤玛斯·杰佛逊 1789–1793 

  埃德蒙德·兰道夫 1794–1795 

  蒂莫西·皮克林 1795–1797 

财政部长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1789–1795 

  小奥立弗·沃尔科特 1795–1797 

战争部长 亨利·诺克斯 1789–1794 

  蒂莫西·皮克林 1795–1796 

  詹姆斯·麦克亨利 1796–1797 

司法部长 埃德蒙德·兰道夫 1789–1793 

  威廉·布拉德福德 1794–1795 

  查尔斯·李 1795–1797 

邮政部长 塞缪尔·奥斯古德 1789–1791 

  蒂莫西·皮克林 1791–1795 

  约瑟夫·哈伯沙姆 1795–1797 

[编辑] 最高法院任命

身为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任命了几乎全数的最高法院法官,同样的数量只有被任期长达4任(1933—1945)的罗斯福达到过。华盛顿推荐了以下法官任职美国最高法院:

约翰·杰伊 - 首席大法官-1789年 

詹姆斯·威尔逊(James Wilson)-1789年 

约翰·拉特利奇-1790年 

威廉·库欣(William Cushing)-1790年 

约翰·布莱尔(John Blair)-1790年 

詹姆斯·艾尔戴尔(James Iredell)-1790年 

托玛斯·詹森(Thomas Johnson)-1792年 

威廉·帕特生(William Paterson)-1793年 

约翰·拉特利奇 - 升任首席大法官,1795年(1790年任法官) 

塞缪尔·蔡斯(Samuel Chase)-1796年 

奥立佛·艾尔斯渥兹(Oliver Ellsworth)- 首席大法官-1796年 

[编辑] 任内加入联邦的州

北卡罗莱那州(1789年) 

罗德岛州(1790年) 

佛蒙特州(1791年) 

肯塔基州(1792年) 

田纳西州(1796年) 

[编辑] 退休和去世

 

华盛顿的维农山庄园自从1797年3月退休后,华盛顿带著轻松的心情回到弗农山。他在那里建立了蒸馏室,并成为了或许是当时最大的威士忌蒸馏酒制造业者,到了1798年便生产了11,000加仑的威士忌,获得$7,500元的利润。

在那一年里,由於战争逼近,为了警告法国,华盛顿被新总统约翰·亚当斯任命为美国陆军的中将(在当时这是军中最高的阶级了)。这只是象徵性的任命,华盛顿并没有真的服役。

接下来一年里,华盛顿染上了感冒,引起严重的发烧和喉咙痛,并恶化为喉头炎和肺炎,并在1799年12月14日去世。遗体埋在於弗农山当地。

[编辑] 去世后

华盛顿死后,他昔日的革命战争夥伴,国会议员哈瑞·李(Harry Lee)对他的称赞相当著名:

 他是一个公民,他是战争中的第一人,也是和平时代的第一人,也是他的同胞们心目中的第一人。  

华盛顿为未来的美国树立了许多的先例,他选择和平的让出总统职位给约翰·亚当斯,这个总统不超过2任的先例被看作是华盛顿对美国最重要的影响。

他也被许多人称为美国的国父,并被视为美国的创立者中最重要的一位,他也在全世界成为一个典型的仁慈建国者的形象。美国人谈到他时总是称他为美国的国父。他也在麦克·H·哈特(Michael H. Hart)所著的影响世界历史100位名人中排名26名,并被多数学者们视为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总统。

尽管华盛顿去世时获得了当时最高的军衔—三星的陆军中将(Lieutenant General),随著时光流逝,越来越多将军(从格兰特开始)获得了和他一样以及更高(四星以及五星)的军衔,这看起来就像华盛顿功绩不如他们一般。直到1976年国会通过法案,追封华盛顿为六星上将(General of the Armies of the United States,相当於苏联等国的大元帅军衔),并正式宣布此为是美国最高军衔,超过以往和未来的所有元帅(五星上将)和将军。

[编辑] 纪念

 

罗斯摩尔山山壁上的华盛顿肖像石雕在今天,华盛顿的脸庞和肖像通常被作为美国的国际象徵标志之一,并也成为了旗帜和国玺的图像。或许最普遍的就是1美元的钞票和25美分硬币上他的肖像了,在1美元钞票上所用的华盛顿肖像是由吉伯特·斯图尔特(Gilbert Stuart)所画的,这幅肖像同时也是早期美国艺术的重要作品。 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作为开国元勋和伟大的政治家,华盛顿成为美国最著名的历史人物之一。

  首先,他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

  其次,华盛顿是立宪会议主席。虽然他的思想对美国宪法的形成没有起重要的作用,但是他的支持者和他的名望对各州批准这部宪法却起了重大的作用。

  

希望能够帮助你  朋友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1775年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时大陆军(Continental Army)的总司令,1789年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其同时也成为全世界第一位以「总统」为称号的国家元首。),在接连两次选举中都获得了全体选举团无异议支持,一直担任总统直到1797年。

华盛顿早年在法国印第安人战争(French and Indian War)中曾担任支持大英帝国一方的殖民军军官。之后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率领大陆军团赢得美国独立,他拒绝了一些同僚怂恿他领导军事政权的提议,而回到了他在维农山(Mount Vernon)的庄园回复平民生活。

在1787年他主持了制宪会议,制定了现在的美国宪法,并在1789年,他经过全体选举团无异议的支持而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在两届的任期中设立了许多持续到今天的政策和传统。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也自愿的放弃权力不再续任,因此建立了美国历史上总统不超过两任的传统,维护了共和国的发展。之后他便再次回复平民生活,隐退在弗农山庄园。

由於他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华盛顿通常被称为美国国父[2]。学者们则将他和亚伯拉罕·林肯并列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目录 [隐藏]

1 早年生涯 

2 法国印第安人战争:1754—1763 

3 美国革命:1774—1783 

4 在维吉尼亚家园:1783—1787 

5 总统任期:1789—1797 

5.1 开端 

5.2 政策 

5.3 任内重要法案 

5.4 内阁阁员 

5.5 最高法院任命 

5.6 任内加入联邦的州 

6 退休和去世 

7 去世后 

8 纪念 

9 注释 

10 参考文献 

11 外部连结 

 

[编辑] 早年生涯

依据儒略历,华盛顿生於1731年2月11日。而依据从华盛顿那个时代开始使用直到今天的西历,华盛顿则出生於1732年2月22日。在他出生时,英格兰的新年开始於3月25日(天主报喜节),也因此会有不同的生日出现。他的出生地点是威斯特摩兰县的一个大农场。华盛顿的家族名称出自距离英格兰东北不远的泰恩-威尔郡的华盛顿村(Washington)。在1500年,华盛顿家族迁移到北安普敦郡。华盛顿的祖先有些名望,曾有个祖先被称为「士绅」。后来亨利八世赐给这个家族以土地,其成员担任过各种不同的官职。但是随著英格兰清教徒革命,家庭财产败落,奥古斯丁的祖父约翰·华盛顿於1657年移民至维吉尼亚。在今北安普敦郡苏尔格雷夫的祖屋作为华盛顿纪念馆保留至今。

华盛顿是他父亲第二次婚姻里最年长的孩子,他有两个较年长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劳伦斯和奥古斯汀,和其他四名较年幼的兄弟姊妹:贝蒂、萨母耳、约翰·奥古斯汀和查理斯。华盛顿的父母是奥古斯汀·华盛顿(Augustine Washington, 1693年-1743年4月12日)和玛丽·鲍尔·华盛顿(Mary Ball Washington, 1708年-1789年4月25日),都是英国后裔。华盛顿的父亲在维吉尼亚州是个蓄奴的大农场主,他也曾试著发展开采铁矿的事业。以绅士阶级来说,比较起周遭的农场主,他们还不算是真正富有的。他的幼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弗雷德里克斯堡对面的拉帕诺克河畔的费里农庄度过的。华盛顿父亲的资产之一便是后来被改名为弗农山的一座大庄园。

华盛顿从7岁到15岁不规则地上过学,最初在本地教堂司事那里上学,后来在名叫威廉斯的老师那里上学,他的一些作业本至今仍保留著,他在实用数学,包括计量、几种测量的方法和对测量有用的三角方面十分精通。他学习几何,还学习一点拉丁文。同时在那个时期,华盛顿还阅读一些英国名著。

华盛顿的哥哥奥古斯汀曾担任由英国上将所指挥的步兵团的军官,参加了詹金斯的耳朵战争(War of Jenkins' Ear)。之后华盛顿父亲的去世让让家族陷入了经济困难,因此华盛顿无法像两名年长的哥哥一样前往英格兰受教育,他也只得放弃了原本由劳伦斯所安排,成为英国皇家海军见习军官的机会。於是华盛顿一生都没有前往欧洲。

华盛顿接著在成为了亚历山德里亚的消防队员。在1774年,由於他和一家消防器具公司的友好关系,他自费购买了一具当时非常先进的消防器材,捐赠给市镇使用,这具器材今天仍可以在亚历山大市的博物馆看见。[3]

[编辑] 法国印第安人战争:1754—1763

在华盛顿22岁的时候,华盛顿无意间成为了法国印地安人战争(French and Indian War)的导火线之一。这场殖民地所参加的第一场战争起源於1753年,法国人开始在当时属於维吉尼亚州领土的俄亥俄谷地(Ohio Country)建立许多堡垒,这是法国人的战略之一。法国人得到当地原住民的支持,试图阻止英国人继续向西扩张他们在美州的殖民地,并阻挡殖民地内的英国军队。维吉尼亚州的总督是罗伯特·丁威迪(Robert Dinwiddie),当时担任少校的华盛顿替他向法国指挥官递交了最后通牒书,要求法国人离开。华盛顿将过程透露给当地的报纸,而他也因此成为传奇人物。但法国人拒绝撤离,因此在1754年,丁威迪派遣了刚升迁中校的华盛顿率领维吉尼亚第一军团,前往俄亥俄谷地攻击法国人。华盛顿率领军队伏击了一队由法裔加拿大人组成的侦查队,在短暂的战斗后,华盛顿的印地安人盟友Tanacharison族人杀害了法国指挥官Ensign Jumonville,接著华盛顿在那里建立了一座名为Fort Necessity的堡垒,但在数量更多的法军和其他印地安人部队进攻下,这座堡垒很快便被攻陷,他也被迫投降。投降时华盛顿签下一份承认他"刺杀"了法军指挥官Jumonville的文书(因为这份文书用法文写成,华盛顿根本看不懂),而这份文书导致了国际间的事变,成为法国印地安人战争的起因之一。这场战争也是七年战争的一部分。

华盛顿稍后被法国人假释,在同意一年之内不返回俄亥俄谷地后被释放。

华盛顿一直渴望加入英国军队,当时殖民地的居民都对此不感兴趣。他在1755年终於等到机会,当时英军发动远征,试著重新夺回俄亥俄谷地。远征行动在莫农加希拉河战役(Battle of the Monongahela)中遭受灾难性结果。相当不可思议的,华盛顿的外衣被四发子弹击穿,但他仍毫发无伤,同时他冷静的在炮火中组织军队撤退。在维吉尼亚州,华盛顿成了英雄人物,虽然战争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别处,他继续领导了维吉尼亚第一军团好几年。在1758年,他随著John Forbes将军展开另一次远征,成功的将法军驱离了Duquesne堡垒。

华盛顿最初军事生涯的目标是希望成为正规的英军军官—而不仅是殖民地民兵的军官。但他一直未获升迁,因此他在1759年辞去了军职,并与玛莎·丹德瑞其·克丝提斯结婚,她是一名已经育有两个小孩的富有寡妇。华盛顿和她一起扶养这两个小孩:约翰·派克·克丝提斯和玛莎·派克·克丝提斯,稍后他还扶养了她的两名孙子女,但华盛顿从没有自己血亲的小孩。新婚后他们搬到弗农山居住,过著绅士阶级农夫和蓄奴主的生活,他并当选了维吉尼亚当地的下议院议员。

[编辑] 美国革命:1774—1783

主条目:美国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在1774年华盛顿被选为维吉尼亚州的代表前往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由於波士顿倾茶事件,英国政府关闭了波士顿港,而且废除了麻萨诸塞州的立法和司法权利。殖民地在1775年4月於列克星顿和康科特与英军开战后,华盛顿穿著军服出席第二届大陆会议—他是唯一一个这麼做的代表,表示了他希望带领维吉尼亚民兵参战的意愿。麻萨诸塞州的代表约翰·亚当斯推荐他担任所有殖民地的总指挥官,并称他拥有「担任军官的才能……极大的天份和普遍的特质」。因为亚当斯了解到,确保南方的殖民地能与北部殖民地合作顺利组成大陆军团的最好方法,便是推荐一个南方殖民地人士担任总指挥官。华盛顿在1775年6月15日经由大会选举无异议支持成为了总指挥官,虽然很舍不得离开心爱的维吉尼亚家园,华盛顿接受了指挥官职位,并宣称"我不认为我能胜任这个指挥官的光荣职位,但我会以最大的诚意接受职位"。华盛顿并宣称除了必要的开支外,不须付给他任何额外报酬。就这样,华盛顿於7月3日在麻萨诸塞州的剑桥担任了全殖民地军队的总指挥官。

华盛顿在1776年进攻波士顿,利用稍早在提康德罗加堡垒所夺取的火炮阵地,得以俯瞰整个波士顿港,最后将英军逐出了波士顿。英军指挥官威廉·何奥(William Howe)下令英军撤回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华盛顿接著率领军队前往纽约市,预期英军将发动攻势。拥有压倒性军力的英军於8月展开了攻势,而华盛顿所率领的撤退行动却相当笨拙,几乎全军覆没。他也在8月22日输掉了长岛战役(Battle of Long Island),不过得以撤退大多数的军队回到大陆。在接下来又输掉了几次战役,使得军队仓卒混乱的撤离了新泽西州,此时美国革命的未来岌岌可危。

在1776年12月25日的晚上,华盛顿杰出的指挥重整旗鼓。在这场特伦顿战役(Battle of Trenton)中,他领导美军跨越德拉瓦河,突袭黑森雇佣军(Hessian)的兵营。并接著在1777年1月2日的晚上向查理斯·康沃利斯(Charles Cornwallis)率领的英军发动突袭,这次奇袭振奋了支持独立的殖民地阵营的士气。

在1777年夏天,英军发动了三路并进的攻势,一路由约翰·伯戈因(John Burgoyne)率领从加拿大向南进攻,一路由威廉·何奥率领攻击当时殖民地的首都费城。而华盛顿撤往南方,却在9月11日的布兰迪万河战役(Battle of Brandywine)中遭受惨败。为了击退英军而发动的日耳曼敦战役(Battle of Germantown)则因为浓雾和军队的混乱而告失败。华盛顿和他的军队只得撤回环境恶劣的佛吉谷(Valley Forge)艰难的渡过冬天。

在1777年至1778年的冬天,是大陆军(和政治上的革命运动也是)战况及士气最恶劣的时刻,大陆军遭受了极大的战损和恶劣的生活环境。但华盛顿依然坚定著指挥军队,并持续向后方的殖民地大会要求更多补给,使大陆军能克服寒冷的冬天,逐渐回复士气。2月时一名曾服役於普鲁士军参谋部的军官弗里德里希·冯·施托伊本(Friedrich von Steuben)前来佛吉谷,自愿帮忙训练华盛顿军队,以使他们能在战场上能和英军相较量。施托伊本在佛吉谷的训练改进了战术和作战纪律,大幅增进了殖民地军的战力,成为了殖民地军得以摆脱乌合之众状态的分水岭。在佛吉谷的训练告一段落时,华盛顿的军队已经焕然一新了。

华盛顿接著率领军於1778年6月28日的蒙茅斯战役(Battle of Monmouth)中攻击从费城前往纽约的英军,与英军打成平手,但英军分裂殖民地政府的企图於是失败了。由於这场战役的胜利,加上一年前於萨拉托加战役(Battle of Saratoga)中击败了伯戈因率领的入侵英军,情势逐渐好转,英军显然无法攻克整个新国家,因此法国决定正式与美国结盟。

 

乔治·华盛顿 由约翰·庄柏(John Trumbull)所绘, 1780年在1778年后英军最后一次的试著分离殖民地,这次英军集中於南方地区。华盛顿的军队并没有直接攻击他们,而是前往驻扎位於纽约的西点(West Point)军事基地。在1779年华盛顿命令5分之1的大陆军展开沙利文远征(Sullivan Expedition),对那些与英军结了盟且常攻击美军前线堡垒的易洛魁联盟的6个部落的其中4个发动攻势。并没有战斗发生,不过至少摧毁了40个易洛魁村庄,使这些印地安人被迫永远离开美国,迁徙至加拿大。在1781年美军以及法国陆军和海军一同包围了康沃利斯在约克镇的军队,华盛顿迅速前往南方,於10月17日接掌指挥美军和法军,继续围城战斗直到10月17日康沃利斯投降,10月19日,他接过了康沃利斯的投降宝剑。尽管英军仍在纽约市和其他地点活动直到1783年,这场战役成了独立战争最后一场主要的战斗。

接著在1783年,随著巴黎条约的签署,英国承认了美国的独立。华盛顿解散了他的军队,并在新泽西州的洛基山(Rocky Hill)向追随了他多年的士兵们发表了精采的告别演说[4]。几天后,英国人从纽约市撤退,华盛顿和殖民地政府重回城市,他於12月4日在纽约市发表了正式的告别演说。

应该指出的是,华盛顿的战术毫无特殊之处,既无开创性、也对军事历史毫无影响,而且他常在许多次战役中都犯下大错。但他仍被捧为战争英雄,因为支持他的人们认为,由於他所主张的革命概念,美军也在战争中存活并持续战斗,使得美国得以维持独立持续至今。华盛顿一直躲开与英军直接的冲突,避免了美军决定性的战败或投降。他相当了解美军的弱点并且也限制了他们进行过於冒险的行动,并利用他勇敢的人格激励军队,使他们能撑过漫长而艰难的战争。

华盛顿在战争中选择了正确的战略,如同古罗马将军费比乌斯·马克西姆斯(Fabius Maximus)在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战略,持续的拖延敌人将能使英国人如同当年的汉尼拔一样,"攻到了门外"但却"不得其门而入"。很快英国人将会了解到继续作战只是浪费资源,他们只能追击美军进行混战,却无法彻底捕捉到美军的主力。华盛顿了解到这场战争将会经由外交途径取得胜利,而不是靠著士兵们。

[编辑] 在维吉尼亚家园:1783—1787

1783年12月23日,华盛顿向邦联议会(Congress of the Confederation)辞去了他在军队里总司令的职务,邦联议会稍后并在马里兰州安那波利斯的议院召开了会议。这对於新生国家而言是相当重要的过程,建立了由平民选出的官员—而不是由军人来组织政府的先例,避免了军国主义政权的出现。华盛顿坚信唯有人民拥有对国家的主权,没有人可以在美国籍著军事力量、或只因为他出生贵族而夺取政权。

华盛顿接著返回弗农山的庄园,就在1783年圣诞节前夕那天的傍晚抵达家门。自从1775年因战争离开心爱的家园后,他都没有机会返家过。在门口欢迎他的是他之前曾向其许诺过会在8年内返家的妻子,以及4个已经能够走路的孙子女,全都在他离家的这段时间出生。战争也带走了他所扶养的继子约翰的性命,於1781年在约克镇的一次行军里发烧过世。

当华盛顿离开军队时,他在大陆军团里的最终头衔是「将军和总司令」。

在1787年华盛顿主持了在费城举行的制宪会议。他并没有参与讨论,但他的威望维持了会议的领导能力,并让代表团能专注於讨论上。在会议后他的威望使得包括维吉尼亚州议会在内的许多人相信这个会议的成果,而支持了美国宪法。

华盛顿的庄园广达8000英亩(32平方公里),如同当时其他许多农场主一样,尽管拥有大量土地,华盛顿手上的现金都不多,常常四处借贷。在后来他成为总统时,他甚至得借款$600元以搬家到纽约以接掌政务。

[编辑] 总统任期:1789—1797

[编辑] 开端

华盛顿在1789年经过选举团投票无异议的(获得了全部的选举人票)当选总统,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无异议投票当选的总统(并在1792年再次达成)。第二名获得了34票的约翰·亚当斯则当选副总统。第一届美国代表会议(First United States Congress)投票将付给华盛顿$25,000的年薪—这在1789年是个很大的数目。华盛顿在当时大概是全美国最富有的人了,他在西部的土地有非常大的潜在价值—不过在那时都是空地一片。他婉拒了他的总统薪水,这也是他被视为古罗马公民英雄辛辛纳图斯(Cincinnatus)的形象的一部分—将承担政务看作公民义务的市民。在总统就任的仪式中,华盛顿非常谨慎的确保仪式场面的规模和装饰俭朴的符合共和国的标准,而不会超过当时欧洲各国的王室。

华盛顿的妻子玛莎对他当选了总统相当失望,她只希望和华盛顿在弗农山维持平静的生活。不过她还是承担起了第一夫人的职责,开放客厅并负责安排每周和达官显贵的晚宴,使晚宴能搭配的上总统的身分。

[编辑] 政策

在华盛顿担任总统的初期,他只个别的与他的顾问会面,而到了1791年,则开始定期的和全体内阁与会。每当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主张应该建立全国性的信用机构并构成金融力量强大的国家时,汤玛斯·杰佛逊和詹姆士·麦迪逊总是反对他,而华盛顿必须时常调解两方的意见。最后往往是汉密尔顿在争论中获胜,而且华盛顿指责当时由杰佛逊和麦迪逊所支持的名为民主—共和主义社会(Democratic-Republican societies)的团体的危险性时,汉密尔顿则被拥立为联邦党(Federalist Party)的领导人。

1791年,当国会通过增加蒸馏酒的货物税率时,引发了许多抗议行动。到了1794年,在华盛顿指示抗议者应该前往地方法院后,抗议活动却激化为大规模的暴动。於是在8月7日华盛顿向宾夕法尼亚州、维吉尼亚州和其他州请求颁布民兵法以徵召民兵。在徵召民兵后,他便直接带头前往暴动地区,使得他成为唯一一个亲自率领军队的美国总统。平乱中并没有战斗发生,但华盛顿坚强的表现直接展现了新政府的力量。这也是联邦宪法颁布以来,联邦政府首次动用军队以维持地方的秩序。

在美国自从革命战争以来通常称为西北地界(Northwest Territory)的地区,原本住在那里的印地安人仍常与白人爆发冲突,在西北印地安人战争(Northwest Indian War)中,印地安人战胜了白人,直到1794年的鹿寨战役(Battle of Fallen Timbers)中被白人击败为止。

1793年,革命后的法国新政府派遣外交官埃德蒙·吉尼特(Edmond Genêt)至美国,吉尼特试著唆使美国舆论同情法国,以合力对抗大英帝国,法国政府更授权他向美国船只颁布捕押特许证(letters of marque and reprisal),允许船只捕押与法国为敌的他国船只。吉尼特的作为迫使华盛顿要求法国政府把他撤回。

1794年12月9日,在美国派出首席法官约翰·杰伊前往伦敦谈判后,美英两国签定了以他为名的杰伊条约,条约里试图划清自从革命战争到美国独立以来两国间一直拖延的问题,好增进两国间的关系。主张亲法国派的杰佛逊等人极力批评条约,但华盛顿和汉密尔顿则表示支持,之后国会也通过了条约的签定。条约规定英国必须撤离他们在五大湖的堡垒,这也对后来的1812年战争产生了影响。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利用他在联邦政府内的任命权,任命许多他的好友担任政府职位,因此由他领导的联邦党羽翼渐丰,稍后在1796年由联邦党推举的约翰·亚当斯也当选了总统。华盛顿自身相当反对这种党派政治,因此从不表态支持任何政党。尽管华盛顿较偏向支持汉密尔顿而不是杰佛逊派的政策,但他从没有这样公开表态过。因此可以说华盛顿在当时是没有党派立场的。

 

华盛顿表态拒绝第三届任期时的情景,由吉伯特·斯图尔特(Gilbert Stuart)所绘尽管华盛顿相当不情愿,他还是被推选为第二任总统。不过华盛顿坚持拒绝了担任第三任总统,因此写下美国总统决不超过两届任期的不成文惯例。这个惯例一直到1940年才被罗斯福所打破,但在罗斯福死后这个惯例正式的被写进宪法第22号修正案里面。

华盛顿在他的离职演说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富影响力的政治演说之一。在演说中他阐述了过份的党派偏见可能对国家造成的不良影响,他呼吁人们抛弃党派之争,团结起来为增进公众利益而努力。他并主张美国应该避免受到他国的干涉,因为美国应该只专注於美国人的利益。他建议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保持友谊和贸易关系,并应该避免牵扯进欧洲的战争。他认为应该避免与某国家保持长期的同盟关系,并指出应该注意当时美法间的结盟。华盛顿的离职演说成为美国人对政治的准则,尤其对於之后的世代而言,每当发生关於美国的外交政策应该维持中立与否的争论时,华盛顿的演说便成为主张维持中立者最有力的引言,一直到1949年美国开始与其他国家结盟为止。

在约翰·亚当斯的就职典礼上,据说华盛顿还和亚当斯耳语道:「现在我离职了,换你做总统了。让我们等著瞧谁比较喜欢这工作吧!」。华盛顿并拒绝离开总统办公室,直到副总统—汤玛斯·杰佛逊也到达,竖立了只有正副总统都到齐时才能让出总统职位的惯例。接著,华盛顿步出办公室,回复平民的身分了。

宗教政策方面,美国是建立在宗教自由的基础上的。华盛顿曾宣称:「美国决不是建立在基督教的教条之上。」[5]

[编辑] 任内重要法案

签署1789年司法条例(Judiciary Act of 1789),确立了联邦法院和最高法院制度的法律 

签署美国印地安交流法(Indian Intercourse Acts),规定内布拉斯加州的大平原区(Great Plains)为印地安人的土地,1790年生效 

签署暂时住所法(Residence Act of 1790),将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作为联邦政府暂时的首都, 

签署银行法(Bank Act of 1791),颁发许可证给北美银行,成为了第一家近代的私营商业银行 

签署1792年铸币法(Coinage Act of 1792),规定了美国的硬币铸铸币标准 

签署逃亡奴隶法(Fugitive Slave Act of 1793),调解宾夕法尼亚和维吉尼亚两州间为了一件绑架案而导致的法律纠纷 

签署海军法(Naval Act of 1794),创立了美国海军 

组织了第一届的美国内阁 

[编辑] 内阁阁员

 

职位 姓名 任期 

 

总统 乔治·华盛顿 1789–1797 

副总统 约翰·亚当斯 1789–1797 

 

国务卿 汤玛斯·杰佛逊 1789–1793 

  埃德蒙德·兰道夫 1794–1795 

  蒂莫西·皮克林 1795–1797 

财政部长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1789–1795 

  小奥立弗·沃尔科特 1795–1797 

战争部长 亨利·诺克斯 1789–1794 

  蒂莫西·皮克林 1795–1796 

  詹姆斯·麦克亨利 1796–1797 

司法部长 埃德蒙德·兰道夫 1789–1793 

  威廉·布拉德福德 1794–1795 

  查尔斯·李 1795–1797 

邮政部长 塞缪尔·奥斯古德 1789–1791 

  蒂莫西·皮克林 1791–1795 

  约瑟夫·哈伯沙姆 1795–1797 

[编辑] 最高法院任命

身为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任命了几乎全数的最高法院法官,同样的数量只有被任期长达4任(1933—1945)的罗斯福达到过。华盛顿推荐了以下法官任职美国最高法院:

约翰·杰伊 - 首席大法官-1789年 

詹姆斯·威尔逊(James Wilson)-1789年 

约翰·拉特利奇-1790年 

威廉·库欣(William Cushing)-1790年 

约翰·布莱尔(John Blair)-1790年 

詹姆斯·艾尔戴尔(James Iredell)-1790年 

托玛斯·詹森(Thomas Johnson)-1792年 

威廉·帕特生(William Paterson)-1793年 

约翰·拉特利奇 - 升任首席大法官,1795年(1790年任法官) 

塞缪尔·蔡斯(Samuel Chase)-1796年 

奥立佛·艾尔斯渥兹(Oliver Ellsworth)- 首席大法官-1796年 

[编辑] 任内加入联邦的州

北卡罗莱那州(1789年) 

罗德岛州(1790年) 

佛蒙特州(1791年) 

肯塔基州(1792年) 

田纳西州(1796年) 

[编辑] 退休和去世

 

华盛顿的维农山庄园自从1797年3月退休后,华盛顿带著轻松的心情回到弗农山。他在那里建立了蒸馏室,并成为了或许是当时最大的威士忌蒸馏酒制造业者,到了1798年便生产了11,000加仑的威士忌,获得$7,500元的利润。

在那一年里,由於战争逼近,为了警告法国,华盛顿被新总统约翰·亚当斯任命为美国陆军的中将(在当时这是军中最高的阶级了)。这只是象徵性的任命,华盛顿并没有真的服役。

接下来一年里,华盛顿染上了感冒,引起严重的发烧和喉咙痛,并恶化为喉头炎和肺炎,并在1799年12月14日去世。遗体埋在於弗农山当地。

[编辑] 去世后

华盛顿死后,他昔日的革命战争夥伴,国会议员哈瑞·李(Harry Lee)对他的称赞相当著名:

 他是一个公民,他是战争中的第一人,也是和平时代的第一人,也是他的同胞们心目中的第一人。  

华盛顿为未来的美国树立了许多的先例,他选择和平的让出总统职位给约翰·亚当斯,这个总统不超过2任的先例被看作是华盛顿对美国最重要的影响。

他也被许多人称为美国的国父,并被视为美国的创立者中最重要的一位,他也在全世界成为一个典型的仁慈建国者的形象。美国人谈到他时总是称他为美国的国父。他也在麦克·H·哈特(Michael H. Hart)所著的影响世界历史100位名人中排名26名,并被多数学者们视为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总统。

尽管华盛顿去世时获得了当时最高的军衔—三星的陆军中将(Lieutenant General),随著时光流逝,越来越多将军(从格兰特开始)获得了和他一样以及更高(四星以及五星)的军衔,这看起来就像华盛顿功绩不如他们一般。直到1976年国会通过法案,追封华盛顿为六星上将(General of the Armies of the United States,相当於苏联等国的大元帅军衔),并正式宣布此为是美国最高军衔,超过以往和未来的所有元帅(五星上将)和将军。

[编辑] 纪念

 

罗斯摩尔山山壁上的华盛顿肖像石雕在今天,华盛顿的脸庞和肖像通常被作为美国的国际象徵标志之一,并也成为了旗帜和国玺的图像。或许最普遍的就是1美元的钞票和25美分硬币上他的肖像了,在1美元钞票上所用的华盛顿肖像是由吉伯特·斯图尔特(Gilbert Stuart)所画的,这幅肖像同时也是早期美国艺术的重要作品。



1、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赢得美国独立;2、参与制定1787年宪法,在两届总统任期内,规范美国民主政治秩序,为美国民主建设做出卓越贡献;3、1797年两届任满后,华盛顿拒绝再参加竞选,隐退回乡。此举开创了美国历史上摒弃终身总统制及和平转移权力的范例。

地位:开国总统,被美国人尊称为“国父”又被人称为“摩西二世”。

具体理由:
首先,他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但事实上他决非是一位军事天才,当然也决不能与亚历山大和凯撒一类的将军相提并论。他的成功至少有一半是由于同他对垒的英军将领的出人意料的无能,另一半才是由于他自己的才能。但是应记住几位其他美国将领均遭惨败,而华盛顿虽说打了几个小败仗而最终却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其次,华盛顿是立宪会议主席。虽然他的思想对美国宪法的形成没有起重要的作用,但是他的支持者和他的名望对各州批准这部宪法却起了重大的作用。当时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反对新宪法,要不是华盛顿的影响,很难说这部宪法能实行得了。
再其次,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有一位华盛顿这样德才兼备的人作为第一任总统是幸运的。翻开南美和非洲各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一个以民主宪法为伊始的新国家,堕落成为军事专制国家也是易如反掌。华盛顿是一位坚定的领袖,他保持了国家的统一,但是却无永远把持政权的野心,既不想做国王,又不想当独裁者。他开创了主动让权的先例——一个至今美国仍然奉行的先例。与当时的其他美国领袖如托马斯·杰弗逊,1743年4月13日—1826年7月4日)、詹姆斯·麦迪逊(,1751年3月16日-1836年6月28日)、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57年1月11日 - 1804年7月12日)等相比,乔治·华盛顿缺乏创新的精神和深刻的思想。但是他比所有这些雄才大略的人物都重要得多,无论在战争还是和平期间,他在行政领导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他任何政治运动都不会达到目的。对美国的形成,麦迪逊的贡献是重大的,而华盛顿的贡献几乎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
乔治·华盛顿在本册中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怎样认识他给美国所带来的历史意义。要求一个当今的美国人对那种历史意义做出不偏不倚的评价自然是困难的。

1、领导美国人民羸得独自战争胜利。很多开国伟人都有类似功绩。

2、在其领导下,制定了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联邦宪法》。确立了美国三权分立的联邦共和制。美国宪法,确定了先进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为美国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这一点不仅仅是对美国的贡献,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历史性的。尤其是三权分立政治制度,虽然不是他提出的,但是他在自身声望极高的情况下能选择分散和制衡自己的权利,古今的伟人中恐怕寥寥无几。拿破仑、毛泽东等等伟人都陷入了集权的深渊之中。

3、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在做美国总统的巅峰时候,主动让出总统位置,开创了主动让权的先例——一个至今美国仍然奉行的先例。为此我向华盛顿致以最高的敬意!制衡自己的权力也就罢了,主动让权,对某些伟大领袖来说,这无疑就是自杀。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年-1799年),美国开国总统。早年当过土地测量员。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他任大陆军总司令,为美国的独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789年当选总统,1793年再选连任。由于他对争取美国独立、发展美国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和巩固联邦基础所作的贡献,被美国人尊称为“国父”。1797年两届任满后,华盛顿拒绝再参加竞选,隐退回乡。此举开创了美国历史上摒弃终身总统制及和平转移权力的范例。


17066727346对华乔治盛顿的评价
敖贩楠答:作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奠基人,华盛顿的名字家喻户晓,他的声望主要来自3方面的工作:第一,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军事领袖。诚然,他决非是一位军事天才,当然也决不能与亚历山大和凯撒一类的将军相提并论。他的成功看起来似乎是由于同他对垒的英军将领的出人意料的无能,另一半才是由于他自己的才能。尽管如此...

17066727346唐玄宗李隆基有何功绩与过失?开元盛世是怎样一个局面?又有哪些名人生活...
敖贩楠答:(3)改革军事制度,改府兵制为募兵制。(4)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政事,还重用奸诈的李林甫、杨国忠,政治十分腐败,以致酿成安史之乱。持续8年的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使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人民流离失所,使唐朝由盛转衰,从此唐朝开始走向了下坡路。(5)唐玄宗为唐...

17066727346在1775-1783年华 盛顿为什么要辞去总司令职务?
敖贩楠答:华盛顿统率的军队也表示支持。对此,华盛顿表示愤怒和坚决反对。他挥笔疾书:“让我恳求你们,如果你们对你们的国家还有一丝尊敬之情,如果你们还为你们自己和你们的子孙后代着想,或者你们还尊重我的话,那么就从你们的头脑中彻底清除这种念头。我认为这个念头包藏着可能降临我国的巨大灾难。”1783年12月23...

17066727346李隆基建立了“开元盛世”那他有哪些具体功绩呢?
敖贩楠答:在政治方面,他以仁义治国,礼贤下士,不滥用刑罚,赏罚分明。例如薛王李业的舅舅王仙童,仗着自己的身份,抢夺百姓财物,吞占民田,最终被玄宗正法。他严禁外戚宦官干预朝政。提倡大臣对朝政提出批评建议,善于纳谏。他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取消了租税以外的一切额外征收。正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玄宗初年政治...

17066727346中国世界遗产的故事
敖贩楠答:1、长城 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后来,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明代时修筑。长城沿线的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处在不同自然地带的过渡带上,...

17066727346康熙, 雍正, 乾隆. 功绩在哪?4
敖贩楠答:和善蒙古(主要是漠西准噶尔、漠北喀尔喀蒙古)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推行、鼓励垦荒,注重减免赋税。下江南,修淮河、黄河、永定河。兴文重教,编纂典籍。(《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雍正:整顿吏治,耗羡归公 设立军机处 完善奏折制度 在西南地区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大大增加了对少数民族...

17066727346康雍乾盛世哪位帝王功绩最大?
敖贩楠答:慢慢整个朝代就会腐朽,最终改朝换代。而康熙皇帝是第四代皇帝,他不但稳固的接下皇位,而且统一了全国,使得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时间最长的国家。虽然有一些瑕疵,但是他的丰功伟绩值得大赞,特赞。虽然以后的雍正和乾隆皇帝也起了不少作用,但是我认为康熙的功绩还是最大。因为他是以后的楷模榜样!

17066727346康熙皇帝一生中有哪些功绩?他为清朝付出了多少呢?
敖贩楠答:是一位励精图治的明君,正是因为有了康熙皇帝打下的好基础,才会有后世的康乾盛世,康熙皇帝八岁登基,从小就有了以天下为己任,为皇阿玛分忧的觉悟,康熙皇帝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清王朝,一生功绩无数,在他的励精图治下,清王朝由此进入了全盛时期。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康熙皇帝一生的丰功伟绩。

17066727346康熙雍正乾隆,作为皇帝谁的功绩更大?
敖贩楠答:百姓安居乐业,国库也得到了充实。乾隆在很小的时候就深受康熙的宠爱,据说雍正能当皇帝就是因为乾隆想让孙子当皇帝,所以乾隆的老爹雍正继位后,以后就能顺理成章的传位给乾隆了。可以说如果没有雍正时期的积累,康乾盛世根本不可能出现,还哪里会有乾隆挥霍的资本。因此小编认为雍正皇帝的功绩最大!

17066727346清朝乾隆皇帝都有哪些功绩?
敖贩楠答:乾隆帝即位后,政治上矫其祖宽父严之弊,实行“宽严相济”之策,整顿吏治,厘定各项典章制度,优待士人,安抚雍正朝受打击之宗室。经济上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全国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之势。从乾隆初年至中期左右,是乾隆帝政治生命中最有活力,备受后人称颂的时期。乾隆帝最突出的文化成就是在全国范围...


(编辑:和叔贵)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