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我国的国球是哪种球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中国的国球是什么?

中国的国树、国花、国山、国兽和国球都是什么?

我国的国球是乒乓球。
“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得到了国人的普遍喜爱,普及程度很高。乒乓球运动开展的条件并不苛刻,可参与性非常强。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打,室内室外都可以打,有钱没钱都可以打。条件好的可用高级球台打,条件差的水泥球台也能打,没有球台用几张桌子拼起来还能打。天气好在露天可以打,遇上大风大雪在一间不大的房间里就可以打。

中国的国球为乒乓球。

中国之所以把乒乓球当作国球,是因为中国的第一个体育世界冠军,便是由容国团夺得的乒乓球冠军,因此,国人非常振奋,从此乒乓球运动在中国风靡,成为了事实上中国的国球的体育项目。


一、乒乓球成为国球的原因

1、中国的乒乓球为国家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乒乓球运动在全国开展比较好。1959年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世界瞩目!国人振奋!此后,中国的乒乓运动常盛不衰。在世界乒乓三大赛事中金牌数均居世界第一位。至2005年,共获冠军143.5枚,其中世锦赛100. 5枚,世界杯赛27枚,奥运会16枚。而且已有三次包揽世锦赛全部7个金杯,两次包揽奥运会全部4枚金牌。

2、乒乓球运动在中国十分普及,得到国人喜爱。

乒乓球运动开展的条件不苛刻,可参与性强。男女老少都能打,天南海北都能打,室内室外都能打,有钱没钱都能打。条件好的可用高级球台打,条件差的水泥球台也能打,没有球台用几张桌子拼起来也能打。天气好在露天可以打,遇上大风大雪在一间不大的房间里就可以打。

而且,乒乓运动又是一项全身运动,健体健脑又健心。相对于足球篮球等运动,它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自己可控制运动量,非常有利于普及。

3、乒乓球为中国的长治久安做出过贡献。

1971年4月4日,美国球员科恩无意中搭上中国球员的交通车,庄则栋主动赠送一幅绣有黄山风景图的杭州织锦给科恩,科恩后来回送庄则栋一件带有和平标志的运动衫。这一戏剧性事件顿时成为轰动性新闻。4月7日,毛泽东在比赛闭幕前夕决定邀请美国队访华,尼克松立即同意了中方的邀请。

1971年的春天,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实现了对中国的历史性访问,中美两国的乒乓球友谊赛在北京上演,留下的政治影响却向太平洋两岸散播开来,为中美人民的交往和中美两国的外交突破敲开了大门。这就是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人民日报在纪念乒乓外交35周年时评论说,重温“乒乓外交”,人们认识到,人民之间的友谊能够改变世界、创造历史。

“乒乓外交”后,1971年到1979年与我国建交的达到了100多个。尤其是1971年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所以,有人称赞为中国的“小小银球转动了地球”。

二、其他国家的国球举例

1、美国、日本:棒球

在美国国内,棒球是国球,而美式橄榄球的热度是最高的,篮球基本只能排第三。而近代棒球,据传也是由英国的板球和美国当地的一些运动杂糅而形成的。1873年,棒球传到日本后,在日本也快速风靡!

2、加拿大、俄罗斯:冰球

冰球在加拿大、俄罗斯等地区都广为流传,也被这些国家视作是国球。而冰球的起源,却是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加拿大,由加拿大本土的一种冰上运动所演变;还有一种说法,则是说由长曲棍球演变而来。

3、巴西:足球

很多人其实不太清楚足球的发源。古代足球,确实是起源于中国,最早是战国时期的齐国发明,最早是作为士兵训练的。而现代足球,则是起源于英格兰,最开始同样是因为战争,不过最开始踢的是人的头盖骨,之后才是用牛膀胱所替代。由于巴西人对于足球的狂热,目前也被视为巴西的国球。

4、英国、印度:板球

板球,可能国人真知道得更少了,而它是英国、印度等地的国球。板球被誉为“绅士的游戏”,起源于英国,最早可以追溯到12世纪,早期一直被誉为贵族运动。所以,自命不凡的英国人把它列为国球也合乎情理。

5、印尼、马来西亚:羽毛球

羽毛球目前是被印尼、马来西亚视为国球,这两个国家的羽毛球水平,也一直处于世界一流。而羽毛球的发源,同样和这两个国家没太大关系。最早是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中国、印度等地,而现代羽毛球,则是由英国人从印度的浦那游戏中,所受启发发明的。

6、立陶宛:篮球

很多人误以为篮球是美国的国球,其实并不是,它在立陶宛才是正宗的国球。而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觉,原因则是篮球确实是起源于美国。1891年,美国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发明了篮球运动,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篮球名人堂又被称为“奈史密斯名人堂”!

以上资料参考  百度百科-国球



中国的国球是乒乓球。起源于英国的19世纪末,因为1959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参赛运动员为中国获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而使国人振奋,从此乒乓球运动在中国风靡至今。



乒乓球。

一乒乓球的历史

   (1)乒乓球运动于十九世纪末起源于英国。最初只是一种活动性游戏,球是用轻而富有弹性的材料制成,拍子阳雪茄烟盒盖之类的木质板,像打网球一样 在桌上打,故称之为“桌上网球”。1900年左右,由于轻工业的发展,球才改成用赛璐珞制成的空心球。

   (2)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国际交往和学习研究的加强,各种打法互取长短,使乒乓球技术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和提高。比如,我国近台快攻、直拍快攻结合弧圈球、横拍快攻结合弧圈球等打法和技术,均有所发展和创新,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二学习乒乓球的注意事项

   (1)用力和放松,本来就是一“相对”的名词,例如要做仰卧起坐时,前面的腹肌,绝对没有放松这回事,放松的是其它的肌肉,特别是背后腰部的肌肉,如果腰背肌肉也一起用力,便会造成前后角力,增加仰卧起坐的困难. 同理,拉球收前臂的时候,手臂前面的二头肌努力地收缩。

   (2)慢搓:近台站位右脚稍前,持拍手臂自然弯曲。击球时用前臂和手腕向前下方用力,拍面后仰,在下降期击球中下部。快搓:站位及击球方法与慢搓相同,击球时拍面稍横立避免出界或回球过高。




13758264925中国的国球是什么
吕谢哗答:一、中国的国球为乒乓球,起源于英国的19世纪末,因为1959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二、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后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从来没有得过世界冠军。参加过...

13758264925我国的国球是什么球?
吕谢哗答:我国的国球为乒乓球,起源于英国的19世纪末,因为1959年的世界乒乓球竞标赛,中国参赛运动员为中国获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而使国人振奋,从此乒乓球运动在中国风靡,成为了事实上中国的国球的体育项目。乒乓球是国球的3个原因:一、中国的乒乓球为国家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从来没有得...

13758264925各国的国球分别是什么
吕谢哗答:1、中国:乒乓球。2、巴西:足球。3、美国:篮球。4、匈牙利:水球。5、加拿大:冰球。6、英国:板球。7、印度尼西亚:羽毛球。8、德国:手球。9、巴基斯坦:曲棍。10、新西兰:橄榄球。

13758264925被称为中国国球的下面哪一项是
吕谢哗答:乒乓球。乒乓球。起源于英国的19世纪末,因为1959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我国参赛运动员为国获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而使国人振奋,从此乒乓球运动在我国风靡,成为了事实上国球的体育项目。

13758264925中国的国球是什么球?
吕谢哗答:我国的国球是乒乓球。 乒乓球(tabletennis),被称为中国的“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包括进攻、对抗和防守。乒乓球起源于英国,“乒乓球”一名起源自1900年,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Pong”的声音而得名。在中国大陆以“乒乓球”作为它的官方名称,中国香港及澳门等地区亦同。1926年1月,...

13758264925中国的国球是什么?
吕谢哗答:我国的国球为乒乓球,起源于英国的19世纪末,因为1959年的世界乒乓球竞标赛,中国参赛运动员为中国获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而使国人振奋,从此乒乓球运动在中国风靡,成为了事实上中国的国球的体育项目。乒乓球是国球的3个原因:一、中国的乒乓球为国家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号召“发展...

13758264925各国国球
吕谢哗答:1、中国:乒乓球 2、巴西:足球 3、美国:篮球 4、匈牙利:水球 5、加拿大:冰球 6、英国:板球 7、印度尼西亚:羽毛球 8、德国:手球 9、巴基斯坦:曲棍 10、日本:棒球 11、新西兰:橄榄球

13758264925中国的国球是什么?
吕谢哗答:中国的国球是乒乓球。乒乓球为中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几乎没有获得过世界冠军。在1959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运动员为中国赢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这让中国人民兴奋不已。从那以后,乒乓球在中国变得流行起来,事实上已经成为一项全国性的运动。中国的乒乓球厉害的原因 不同于足球...

13758264925国球指的是哪种球?
吕谢哗答:乒乓球。乒乓球起源于英国的19世纪末,因为1959年的世界乒乓球竞标赛,中国参赛运动员为中国获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而使国人振奋,从此乒乓球运动在中国风靡至今。乒乓球是国球的3个原因:一、中国的乒乓球为国家赢得了巨大的荣誉。二、乒乓球运动在中国十分普及,得到国人喜爱。三、乒乓球为中国的长治久...

13758264925中国的国球是什么球
吕谢哗答: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


(编辑:干齿非)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