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请大师给我讲段佛法以化解我心中烦躁之气吧,最近过得很不如意,内心积蓄了不少浮躁之气。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7
第一次接触佛法 该如何学习 最近心特别浮躁 寂寞 想做到寡欲清心

你这是青春期焦虑,我觉得你应该趁假期参加一下户外活动,旅游也好,就近登山也好放松一下心情。学习佛法我不建议你看太难的书入门,建议看一下一行禅师的《故道白云》,写佛陀生平的。圣严法师的《我愿无穷》,一个一个的小开示,很有启发性。

要知道佛没有一定常态,学佛也一样,也有十万八千法门。不要太执着了,万法皆空的。念经有经魔,念佛有也有佛魔。你的问题,我的个人见解是你的念冤亲债主,因为他们也想借着佛法的加持,早日脱离苦海,佛学叫业障向前。还有念阿弥陀佛是对的,那是净土法门,我建议先去看看净空老法师的光碟,先弄明白为什么要学佛和念阿弥陀佛,还有应该先从佛学的基础开始学会简单一些。看看佛学白问。会解决你的心中疑问的,希望可以帮到你,祝你早日开悟得道。阿弥陀佛

建议你 看《地藏菩萨本愿经》
如按《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内容做的话
对你本人也会有极大益处

念:那摩(南无)地藏王菩萨

《地藏菩萨本愿经》: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满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即得安乐,衣食丰溢。乃至睡梦中悉皆安乐。
《地藏菩萨本愿经》: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益,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地藏菩萨本愿经》: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中,阎浮提内,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一切人等,及异姓种族,有新产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与读诵此不思议经典,更为念菩萨名,可满万遍。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报,便得解脱,安乐易养,寿命增长。若是承福生者,转增安乐,及与寿命。

持斋10天 去寺庙烧香拜佛 在佛像前读《地藏菩萨本愿经》7遍 每读完一遍 读如下回向文3遍,如此 自己的亡亲 冤亲债主即可解脱!

回向文:

(合掌)弟子XXX(自己名字)愿以此所诵《地藏经》一部之功德,回向给弟子(自己名字)XXX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祁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做主,超拔他们,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弟子XXX真心求忏悔。

读经是消业障的第一步,以后坚持在心中默念 那摩(南无)地藏王菩萨 名号,可使本人逢凶化吉 转变不好的命运。

在读佛经的问题上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明确说明可用来读 可消业障 可用来超度亡人的。佛经不打诳语,有此经典明确说明,不必疑惑。对于佛经,一信解百惑。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一本书 读完一遍需要90多分钟吧

多看楞严经吧,历代祖师都对此经赞叹有加
近代大德虚云老更是提倡多读《楞严经》
曾开示云:
★ 以我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只要熟读正文,不必看注解,读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后文,以后文解前文。此经由凡夫直到成佛,由无情到有情,山河大地,四圣六凡,修证迷悟,理事因果戒律,都详详细细的说尽了,所以熟读楞严经很有利益。

★ “现在是末法时代,你到那里访善知识呢?不如熟读一部楞严经,修行就有把握,就能保绥哀救,消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此成就,不遭歧路!”又全经前后所说,着重在一个“淫”字。说:“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看楞严经若不归宗〔指“淫”字〕,跑马看花,就不中用。要读到烂熟,就能以后文消化前文,以前文贯后文,前后照应,则全经义理,了然在目,依经做观,自得受用。古来行人,从此经悟道者很多。温州仙岩安禅师,因看“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当时破句读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于此乎有悟入。后人语师云:“破句读了也!”师云:“此是我悟处!”毕生读之不易,人称之曰“安楞严”。希望同参们,无论老少,常读楞严。此经是你随身善知识,时闻世尊说法,就和阿难作同参!

僧璨大师以百衣居士的身份造访二祖,

受法得度后居于安徽皖公山。时逢周武帝灭佛,

他往来于安徽的司空山一带,局无常处,

十几年都不被人所知。

一天,有一位年仅14岁法号叫“道信”的小沙弥来请教大师。

“原和尚慈悲,指示我解脱烦恼的方法。”道信说。

“谁束缚了你?”大师问他。

“无人束缚”道信默立了一会,回答道。

“那还要去什麽解脱呢”大师说。道信于言下大悟。

-------------------------------------------------------------------

困惑和烦恼的根由是什麽呢?当我们认真反观自心时,会发觉它们本来没有根由。

既然无缚,自然也就无解。知道了无缚无解又还有什麽烦恼或痛苦能令我们畏惧呢?

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快乐的生活。

南无阿弥陀佛 希望对您有帮助。

和地震灾区的人比起来,你幸福多了,应该知足。学学打坐,听听佛曲,也许对你有帮助。现代生活压力大,很多人都需要发泄一下,发泄出来就好了。至于方法嘛。自己去找适合的吧。

万般还需从头来…解开心结的钥匙…还在你心中…要想找到钥匙…必须解决使你浮躁的起源…


13084096950请问佛教中人 我该如何冥想
山俊响答:(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

13084096950如何用佛法化解过去今生的种种冤结?
山俊响答:如果每个人都把怨天尤人、报复冤亲债主的念头舍弃,社会冲突就化解了,世界和平就能落实,人民才真正能过幸福美满的生活。应知,心怀怨恨,吃亏的是自己,不是别人。别人对我误会,对我毁谤,对我陷害,都不放在心上,这是消自己的业障。对待冤家,依旧是真诚心、清净心、慈悲心,培自己的福报。2. ...

13084096950听佛经 能治心理障碍吗?
山俊响答:印光大师讲:"以因果报应能制人心,除此之外,任凭何法,皆无救药。以心不改良,则一法才立,则百弊丛生矣。" 人大常委会通过一个法律,这些恶人就有一套对付的办法,他就想方设法钻你的空子,专干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恶业。所以印光大师讲:"人情如水,因果如堤,坚筑尚恐泛滥,决除岂不横流。"这个比喻太恰当了,就...

13084096950如何修行心静,心定,知道的大师请帮个忙。
山俊响答:问:我对佛教还不认识,如何著手?答:请先於网站上收看净空法师讲的「认识佛教」及「三皈传授」的讲演,此能帮忙您先对佛教有正确的认识,以及明白学佛之目的与意义,以提高学佛之兴趣与信心,进而能深入学习。「认识佛教」http://www.amtb.tw/baen/jiangtang.asp?web_choice=17&web_rel_index=...

13084096950我信仰佛教,但我却没法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因为我有太多的忧愁,怎么办...
山俊响答:佛法主张一切随缘,不要执着。根据你所说的情况,建议你尽早皈依三宝,做个在家居士,每日一有空闲时间就念阿弥陀佛圣号,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吃斋,但不要因为吃斋破坏了家庭的和睦,切记。基本重要佛经净土五经为:《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13084096950想修习佛法,请大家务必帮帮我,谢谢
山俊响答:佛陀说有「四依止」,即一、「依法不依人」:信仰佛教的人,依据佛陀的教法而求「信解行证」,不要因人(说法的人)的优劣而放弃信仰;或只做某一个寺庙、某一个僧众的信徒,而置整个佛法于不顾。 二、「依智不依识」:智是智能,如光明朗照,可以看到本来面目;识是差别、分别。学佛的人,不以分别的知识去追求佛法...

13084096950请问佛教大师们,心里难过的时候该怎么做??
山俊响答:在往生经看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由此可知,心行与阿弥陀佛不相应,念佛也不能往生,心行是往生的第一要件。建议师兄网上观看净空老法师的《认识佛教》和胡小林老师的讲足,相信你一定会受益匪浅。以上是末学修习的体会,愿能帮助师兄早日解脱,获得真实的快乐!阿弥陀佛 ...

13084096950做功课念佛的时候,常常妄念纷飞,心中不能清静,请教有什么好的念法没有...
山俊响答:建议你,看看印光大师的《十念法》:至于念佛,心难得归到一处,应当摄住心神恳切地念,自然能够归一。摄心的方法,首先要做到至诚恳切(有改过之心)。心不至诚,想要摄心是行不通的。既已经做到至诚了,但仍然没做到纯一,应当摄住耳根认真地听佛号。无论是出声念还是心里默念,都必须念从心里起来(非...

13084096950念佛难受还念吗?我点精神障碍,头怕冷怕风
山俊响答:念佛跟您的精神状态没关系,佛照念,心中有佛就成,念佛还得知道念的是啥,让佛说开导开导,您知道了佛的说法,心就不烦了。(您平时念什么佛经?建议您浅浅地读读《心经》。您的网名可以用英文,就这文化那么就肯定能读懂佛的真意,实在不行,您在百度键入《心经》,里面有许多介绍讲解《心经》的文章,很易读懂。其二...

13084096950如何做情绪的主人?
山俊响答:(3)感到恐怖、害怕时,可大声朗读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之歌》,或干脆大骂自己一顿,这样就可以给自己壮胆。(4)焦急、烦恼时,把原因找出并逐条写出,使之跃然纸上,使心中焦急、烦恼的情绪化为书面语言,心情就会平静。(5)思维零乱,不能集中注意力阅读或思考时,可大声朗读,或大声把思考过程...


(编辑:赖宰烟)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