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乡愁是什么诗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1
余光中的《乡愁》 是一首什么诗?

《乡愁》的文学体裁是:现代诗。
《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了对故乡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原文:
《乡愁》
作者: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
作品赏析: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
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
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 余光中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乡愁》在文学体裁上属于现代诗。
  2、《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3、创作背景:
  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
  4、作者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在秣陵路小学读书(原崔八巷小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2012年4月担任澳门大学“住校作家”。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PS:名作赏析

乡愁,在中国的诗歌史上是成千上万首诗表现的主题。然而,将之作为一个长期写作的主题,在中国文学史上,余光中恐怕还是第一人。在他众多写乡愁的诗中,《乡愁》一诗毫无疑问是流传最广、最为委婉动人的一首。

那一寸见方的邮票承载了诗人小时候的依恋,在互通音讯中诗人获得了母亲的安慰。一张窄窄的船票承载了诗人对爱人的相思和依偎;在来来往往中,诗人填补了感情的缺口,其中滋味自在不言中。一黄土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的相见。诗人的心归往何处?那乡愁竟是不能圆的梦了!“这头”和“那头”终于走向了沉重的分离,诗人的心一下子沉入了深深的黑暗里。

诗人在这强烈的情感中转入对现在的叙述。现在,那湾浅浅的海峡,竟成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深深伤痕,也是诗人心中的伤痕,是和诗人一样的千千万万中华子孙的伤痕。诗的意境在这里突然得到了升华。那乡愁已不仅仅是诗人心中的相思和苦闷,它还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相思和苦闷。诗歌由此具有了一种深层的象征意义。那母亲难道不是祖国的象征?那情人难道不是诗人的自喻?

诗人在大千世界之中,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和“这”、“那”简单的词融合在一起,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紧紧联系在一起,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间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正如诗人所言:“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诗歌以时间的次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叙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无尽的相思。

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的整饰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在均匀、整齐的句式中追求一种活泼、生机勃勃的表现形式;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了词语的音韵,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节奏,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诗人就是用自己真实的感受,用音乐般的语言唱出了心中对祖国和祖先的深深眷恋之情。这种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现代诗风在台湾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可以说,余光中的诗使得台湾诗坛的现代诗臻于成熟。

异乡漂泊多年之后,才逐渐领悟诗中隐含的浓郁乡愁。 乡愁,是游子对故园的思念,是游子对故人的离愁。这种思念、这种离愁在夜阑人静、孤独寂寞的时候尤为清晰和真切

朦胧诗

兄弟呀!我也在等答案。下面那家伙是什么回答,什么跟什么呀! 我等了整整两年!


19726466369卜算子咏梅中古人为什么用“愁”字?
堵艺康答:《卜算子·咏梅》,古人心境是“愁”,当代伟人却是“笑 关注 古典诗词当中向来有咏物明志的传统。诗人们看到现实当中的山川水流,或者花草树木,咏叹它们的形态,它们的美丽,但实际上代表的是诗人个性化的追求。比如屈原就用香草美人代表自己的品行高洁;又比如很多诗人善于用梅花的不畏严寒代表...

19726466369含愁的诗句
堵艺康答:9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10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哪肯更西流。一处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云,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少年不识愁滋味...

19726466369古诗《枫桥夜泊》借“愁”字表达什么意思?
堵艺康答:古诗《枫桥夜泊》借“愁”字表达的意思是:愁:乡愁、忧愁,表达了孤孑的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轻愁,但同时又隐含着对旅途幽美风物的新鲜感受。原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译文: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

19726466369武陵春 李清照 愁在词中指什么
堵艺康答:武陵春 李清照 愁在词中指国破、家亡和夫死三重哀愁。具体详见以下分析:1、这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她历尽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构思新颖,想象丰富。通过暮春景物...

19726466369诗中带有“愁”意思的古诗有什么?
堵艺康答:《菩萨蛮·回文秋闺怨》宋代 苏轼 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鹧鸪天·紫禁烟花一万重》宋代 向子諲 有怀京师上元,与韩叔夏司谏、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赋。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晴空。玉皇端拱...

19726466369杜甫的《愁》的翻译?
堵艺康答:愁 【原诗】江草日日唤愁生①,巫峡泠泠非世情②。盘涡鹭浴底心性③,独树花发自分明。十年戎马暗万国④,异域宾客老孤城⑤。渭水秦山得见否⑥,人今罢病虎纵横⑦!【注释】①唤:撩唤的唤,逗的意思。②泠泠:流水声。 世情:世道人情。③盘涡:漩涡。 底:是什么。 心性:指心理和习性。④...

19726466369含有愁字的诗句100首
堵艺康答:1、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唐李白 )翻译: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皮衣,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尽的长愁!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五代 李煜)翻译:要问我心中有...

19726466369愁字的诗句
堵艺康答:《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李白 【朝代】唐。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译文:弃我...

19726466369带有愁字的诗句80首
堵艺康答:一处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云,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9726466369崔颢的黄鹤楼中的愁是什么?
堵艺康答:崔颢的《黄鹤楼》中的愁是指乡愁,抒发的是作者的乡愁情结。一、出处 出自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七言律的《黄鹤楼》。二、原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三、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


(编辑:骆珍卖)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