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传感器都有哪些选型原则,怎么选择?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传感器应用、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1、测量对象、环境的需求
  传感器的选择,首先要考虑需要分析,测量环境、测量安装方式、信号传输方式等,在考虑上述问题之后,再考虑传感器的具体性能指标。
  2、灵敏度
  通常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越好,灵敏度越高,被测量变化对应的输出信号越利于处理,相伴而生的是灵敏度越高的传感器,越容易被外界噪声混入,进而影响测量精度。因此,建议选择信噪比较高的传感器,减少干扰信号。
  3、频率响应特性
  频率响应特性决定了被测量的频率范围,传感器的响应总有—定延迟,希望延迟时间越短越好。
  4、线性范围
  线形范围是指传感器输出与输入成正比的范围,线形范围内灵敏度保持定值,线性范围越宽量程越大,能保证测量精度。
  5、稳定性
  影响传感器稳定性的因素有传感器本身结构、使用环境等,稳定性有定量指标,在超过使用期后,在使用前应重新进行标定,以确定传感器的性能是否发生变化。
  6、精度
  精度关系到整个测量系统测量精度,精度越高价格越贵,因此,精度可以在满足测量精度要求下选择相对价格低一点的,越贵的未必会最合适。

详细参考文档:http://tieba.baidu.com/p/4177731970?qq-pf-to=pcqq.c2c
1、根据测量对象与测量环境确定传感器的类型
要进行—个具体的测量工作,首先要考虑采用何种原理的传感器,这需要分析多方面的因素之后才能确定。因为,即使是测量同一物理量,也有多种原理 的传感器可供选用,哪一种原理的传感器更为合适,则需要根据被测量的特点和传感器的使用条件考虑以下一些具体问题:量程的大小;被测位置对传感器体积的要 求;测量方式为接触式还是非接触式;信号的引出方法,有线或是非接触测量;传感器的来源,国产还是进口,价格能否承受,还是自行研制。
2、灵敏度的选择
通常,在传感器的线性范围内,希望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越好。因为只有灵敏度高时,与被测量变化对应的输出信号的值才比较大,有利于信号处理。但 要注意的是,传感器的灵敏度高,与被测量无关的外界噪声也容易混入,也会被放大系统放大,影响测量精度。因此,要求传感器本身应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尽员减 少从外界引入的厂扰信号。
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有方向性的。当被测量是单向量,而且对其方向性要求较高,则应选择其它方向灵敏度小的传感器;如果被测量是多维向量,则要求传感器的交叉灵敏度越小越好。
3、频率响应特性
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决定了被测量的频率范围,必须在允许频率范围内保持不失真的测量条件,实际上传感器的响应总有—定延迟,希望延迟时间越短越好。
传感器的频率响应高,可测的信号频率范围就宽,而由于受到结构特性的影响,机械系统的惯性较大,因有频率低的传感器可测信号的频率较低。 在动态测量中,应根据信号的特点(稳态、瞬态、随机等)响应特性,以免产生过火的误差。
4、线性范围
传感器的线形范围是指输出与输入成正比的范围。以理论上讲,在此范围内,灵敏度保持定值。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越宽,则其量程越大,并且能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在选择传感器时,当传感器的种类确定以后首先要看其量程是否满足要求。
但实际上,任何传感器都不能保证绝对的线性,其线性度也是相对的。当所要求测量精度比较低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将非线性误差较小的传感器近似看作线性的,这会给测量带来极大的方便。

要进行—个具体的测量工作,首先要考虑采用何种原理的传感器,这需要分析多方面的因素之后才能确定。因为,即使是测量同一物理量,也有多种原理的传感器可供选用,哪一种原理的传感器更为合适,则需要根据被测量的特点和传感器的使用条件考虑以下一些具体问题:量程的大小;被测位置对传感器体积的要求;测量方式为接触式还是非接触式;信号的引出方法,有线或是非接触测量;传感器的来源,国产还是进口,价格能否承受,还是自行研制。
在考虑上述问题之后就能确定选用何种类型的传感器,然后再考虑传感器的具体性能指标。
1、灵敏度的选择
通常,在传感器的线性范围内,希望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越好。因为只有灵敏度高时,与被测量变化对应的输出信号的值才比较大,有利于信号处理。但要注意的是,传感器的灵敏度高,与被测量无关的外界噪声也容易混入,也会被放大系统放大,影响测量精度。因此,要求传感器本身应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尽量减少从外界引入的干扰信号。
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有方向性的。当被测量是单向量,而且对其方向性要求较高,则应选择其它方向灵敏度小的传感器;如果被测量是多维向量,则要求传感器的交叉灵敏度越小越好。
2、频率响应特性
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决定了被测量的频率范围,必须在允许频率范围内保持不失真。实际上传感器的响应总有—定延迟,希望延迟时间越短越好。
传感器的频率响应越高,可测的信号频率范围就越宽。
在动态测量中,应根据信号的特点(稳态、瞬态、随机等)响应特性,以免产生过大的误差。
3、线性范围
传感器的线形范围是指输出与输入成正比的范围。以理论上讲,在此范围内,灵敏度保持定值。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越宽,则其量程越大,并且能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在选择传感器时,当传感器的种类确定以后首先要看其量程是否满足要求。
但实际上,任何传感器都不能保证绝对的线性,其线性度也是相对的。当所要求测量精度比较低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将非线性误差较小的传感器近似看作线性的,这会给测量带来极大的方便。
4、稳定性
传感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性能保持不变的能力称为稳定性。影响传感器长期稳定性的因素除传感器本身结构外,主要是传感器的使用环境。因此,要使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传感器必须要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在选择传感器之前,应对其使用环境进行调查,并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或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小环境的影响。
传感器的稳定性有定量指标,在超过使用期后,在使用前应重新进行标定,以确定传感器的性能是否发生变化。
在某些要求传感器能长期使用而又不能轻易更换或标定的场合,所选用的传感器稳定性要求更严格,要能够经受住长时间的考验。
5、精度
精度是传感器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它是关系到整个测量系统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感器的精度越高,其价格越昂贵,因此,传感器的精度只要满足整个测量系统的精度要求就可以,不必选得过高。这样就可以在满足同一测量目的的诸多传感器中选择比较便宜和简单的传感器阿特拉斯空压机配件。
如果测量目的是定性分析的,选用重复精度高的传感器即可,不宜选用绝对量值精度高的;如果是为了定量分析,必须获得精确的测量值,就需选用精度等级能满足要求的传感器。
对某些特殊使用场合,无法选到合适的传感器,则需自行设计制造传感器。自制传感器的性能应满足使用要求。
对传感器数量和量程的选择:
传感器数量的选择是根据电子衡器的用途、秤体需要支撑的点数(支撑点数应根据使秤体几何重心和实际重心重合的原则而确定)而定。一般来说,秤体有几个支撑点就选用几只传感器,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秤体如电子吊钩秤就只能采用一个传感器,一些机电结合秤就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选用传感器的个数。
传感器量程的选择可依据秤的最大称量值、选用传感器的个数、秤体的自重、可能产生的最大偏载及动载等因素综合评价来确定。一般来说,传感器的量程越接近分配到每个传感器的载荷,其称量的准确度就越高。但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加在传感器上的载荷除被称物体外,还存在秤体自重、皮重、偏载及振动冲击等载荷,因此选用传感器量程时,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保证传感器的安全和寿命。
传感器量程的计算公式是在充分考虑到影响秤体的各个因素后,经过大量的实验而确定的。
公式如下:
C=K-0K-1K-2K-3(Wmax+W)/N
C—单个传感器的额定量程
W—秤体自重
Wmax—被称物体净重的最大值
N—秤体所采用支撑点的数量
K-0—保险系数,一般取值在1.2~1.3之间
K-1—冲击系数
K-2—秤体的重心偏移系数
K-3—风压系数
根据经验,一般应使传感器工作在其30%~70%量程内,但对于一些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冲击力的衡器,如动态轨道衡、动态汽车衡、钢材秤等,在选用传感器时,一般要扩大其量程,使传感器工作在其量程的20%~30%之内,使传感器的称量储备量增大,以保证传感器的使用安全和寿命。
要考虑各种类型传感器的适用范围:
传感器的准确度等级包括传感器的非线形、蠕变、蠕变恢复、滞后、重复性、灵敏度等技术指标。在选用传感器的时候,不要单纯追求高等级的传感器,而既要考虑满足电子秤的准确度要求,又要考虑其成本。
对传感器等级的选择必须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1、满足仪表输入的要求。称重显示仪表是对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过放大、A/D转换等处理之后显示称量结果的。因此,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必须大于或等于仪表要求的输入信号大小,即将传感器的输出灵敏度代人传感器和仪表的匹配公式,计算结果须大于或等于仪表要求的输入灵敏度。
2、满足整台电子秤准确度的要求。一台电子秤主要是由秤体、传感器、仪表三部分组成,在对传感器准确度选择的时候,应使传感器的准确度略高于理论计算值,因为理论往往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如秤体的强度差一点,仪表的性能不是很好、秤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到秤的准确度要求,因此要从各方面提高要求,又要考虑经济效益,确保达到目的。

  1、测量对象、环境的需求
  传感器的选择,首先要考虑需要分析,测量环境、测量安装方式、信号传输方式等,在考虑上述问题之后,再考虑传感器的具体性能指标。
  2、灵敏度
  通常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越好,灵敏度越高,被测量变化对应的输出信号越利于处理,相伴而生的是灵敏度越高的传感器,越容易被外界噪声混入,进而影响测量精度。因此,建议选择信噪比较高的传感器,减少干扰信号。
  3、频率响应特性
  频率响应特性决定了被测量的频率范围,传感器的响应总有—定延迟,希望延迟时间越短越好。
  4、线性范围
  线形范围是指传感器输出与输入成正比的范围,线形范围内灵敏度保持定值,线性范围越宽量程越大,能保证测量精度。
  5、稳定性
  影响传感器稳定性的因素有传感器本身结构、使用环境等,稳定性有定量指标,在超过使用期后,在使用前应重新进行标定,以确定传感器的性能是否发生变化。
  6、精度
  精度关系到整个测量系统测量精度,精度越高价格越贵,因此,精度可以在满足测量精度要求下选择相对价格低一点的,越贵的未必会最合适。

传感器的选型技巧有以下几点:
一、明确跟传感器配套使用的采集和显示设备对传感器输出信号的要求,比如采集设备需要传感器输入485信号,就要在能输出485信号的传感器中选择;
二、明确所需传感器的使用环境,确定传感器的准确参数,如用温度传感器测量液氮的温度,传感器的低温工作范围应该在-200℃,只有了解使用传感器的环境,才能确定传感器的工作范围、安装方式、规格尺寸等各项参数,才能选到适用的温度传感器;
三、用积极的态度跟传感器的厂家沟通,尽可能多地让传感器厂家了解对传感器使用中的各项需求,才能选到满足要求的传感器。
希望能帮到您!


13899877663电流互感器如何选型
严冒奇答:5.2.1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独立的专用电流互感器。5.2.2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一次电流确定,应保证其计量绕组在正常运行时的实际负荷电流达到额定值的60%左右,至少应不小于20%。5.2.3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宜选取5A。其次还要根据系统短路电流的大小,选择保护灵敏度满足的保护级和合适变比的电流互感器 ...

13899877663电流互感器如何选型
严冒奇答:电流互感器的选型,主要是看电路中产生的电流大小,如功率为2kw,那么产生的电流大致是9A,这时需要选择的电流互感器就要15A的。注意,电流互感器在运作时,副边是不可有断开的现象。电流互感器使用原则1、电流互感器的接线应遵守串联原则 :即一次绕阻应与被测电路串联,而二次绕阻则与所有仪表负载串联...

13899877663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怎么选型
严冒奇答:1、选择 ① 按被测量线路的电压高低、电流大小选择合适的电压或电流互感器,以确保操作人员和仪表的安全。② 一般选用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比测量仪表的准确度高两倍。如0.5级仪表须选用0.1级互感器。③ 根据需要接入互感器的负载(包括测量仪表及连接导线)大小及性质,选择合适的额定容量的互感器。如额定...

13899877663电压互感器选型要注意什么?电流互感器选型要注意什么?
严冒奇答:电压互感器选型时要根据二次线路对容量的要求、一次电压的用电等级、一次接线方式(V型连接还是Y型连接)、以及对变换精度的要求选择。不同型号的电流互感器在结构上往往有较大差异(包括铜排搭接形式、外形、铁心等以及动热稳定的耐受能力),主要配装于不同的开关设备中。比如中置式手车柜配的多为LZZBJ...

13899877663电流互感器的分类与选型。
严冒奇答:电流互感器选型首先电压等级与之一致。第二,与负荷相对应,一般一次侧为额定负荷电流的1.3~1.5倍。第三,精度的选择。用于计费的一般精度选择高一些,如0.2级0.5级。用于保护和指示的相对低一些,如3级。第四,型号的选择,不同的出线方式,不同的安装位置型号选择是不一样的,如电缆,母线等。

13899877663电感选型技巧大全
严冒奇答:定制你的舞台灯光:特殊场合的电感选择 在特殊场合,如大功率射频设备,绕线电感以其稳定性独领风骚;而宽带设备则青睐薄膜电感的宽频响应。高精度电路,薄膜电感无疑是最佳伙伴。别忘了,电感方向标记和布局的细微差别,同样影响着整体电路的表现,选型时,原理、成本和兼容性都要兼顾。电感选型,不仅是一...

13899877663温度传感器的种类有哪些,如何选择
严冒奇答:你好, 温度传感器有四种主要类型:热电偶、热敏电阻、电阻温度检测器(RTD)和IC温度传感器。IC温度传感器又包括模拟输出和数字输出两种类型。热电偶传感器有自己的优点和缺陷,它灵敏度比较低,容易受到环境干扰信号的影响,也容易受到前置放大器温度漂移的影响,因此不适合测量微小的温度变化。由于热电偶温...

13899877663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怎么选型。
严冒奇答: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选择:首先根据电路一次侧的额定电流和电压选择合适的变比。譬如电流互感器500/5,200/5等,对应的一次电流是500A、200A,二次电流都是5A。电压互感器10/0.1、35/0.1等,对应的一次电压是10KV、35KV,二次电压都是100V。型号电流互感器以L开头,电压互感器以Y开头,都是拼音...

13899877663电感选型技巧大全
严冒奇答:功率电感: 在DCDC转换电路中,选择要考虑芯片推荐值、电流、温升和绕线或片状设计的需求。 去耦电感: 作为噪声抑制器,要关注直流电阻、电压、电流和阻抗选择。在电感选型时,还需考虑电感值、磁滞回线、电流参数、温升、直流电阻、磁通泄漏、屏蔽性能等细节。EMC挑战与解决方案 去耦电感分为差模和共模...

1389987766310KV高压配电系统中电流互感器怎样去选择?
严冒奇答:不管是什么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都是一样的五安,你说的10KV电流互感器,有室内和室外之分,一般室内是安装在高压开关柜内,如果是三相选二只,电压按10KV等级,电流按变压器(或额定电流)额定电流的1.3倍选择即可,以上意见仅供参考,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编辑:璩隶哲)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