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代的"三纲五常"中,"五常"指的是什么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古代所指的“三纲五常”指的是哪三纲哪五常吖?

出处:《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三纲五常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仁就是宽厚,义就是正直,礼就是谦让,智就是才能,信就是诚实。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经过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
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仁至义尽”。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人生价值观,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见义勇为”,“大义凛然”,“大义灭亲”,“义正辞严”等;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如义诊、义演、义卖、义务等,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
礼,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重礼是“礼仪之邦”的重要传统美德。“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从狭义说,作为待人接物的表现,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这些已经成为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一种表征和直观展现。北京为迎奥运正大力开展礼仪教育。“礼之用,和为贵”,其价值取向为“和谐”。继承发扬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智,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这是我们今天仍要发扬的。
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华民族共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那么仁、义、礼、智、信表现于行为又是什么?朱熹指出,“仁”是“爱人”“人道”的意思;“义”是承担合理的责任的意思;“礼”是道德约束,起到为达到“义”而预防的作用;“智”是指知识,尤其是现代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信”是信任、诚信的意思。

“仁表现于恻隐之心;礼表现为恭敬;义表现为羞恶;智是明辨之理,其心理表现为是非;信表现为忠信。在朱熹看来,如果人们能真正掌握天理,恪守三纲,并拥有“五常”,在人们的生活中,都能有恻隐之心、行恭敬、知羞耻、辨是非、守忠信,社会将会安定和谐,这也正是朱熹的“三纲五常”之说的目的之所在”。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三纲成为封建统治者用于奴化人民的工具,则在宋明以后。以等级名分教化社会的观点被称作“天理”,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如违犯封建伦理纲常,即被视为“罪人”。

这种说法扭曲了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之说。其核心是从于正理或无条件服从于上下关系,三纲立足于关系下的服从,而孔子立足于正理,倡导无论地位都该依正理尽本分。

扩展资料:

三纲五常演变历程:

董仲舒的“五伦”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

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

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

“五常之道”实际上是“三纲”的具体化。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纲”“六纪”

汉-班固(32~92)撰《白虎通义》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白虎通义》总结了两汉经学的成果,集两汉今文经学大成之作,主要内容为记述白虎观会议关于经学之议论,大部分为复述董仲舒的学说及基本观点,并有所发挥。

并提出了“三纲”、“六纪”的伦理金条,“三纲”是“署为数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为“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认为“三纲法天地人,六纪法六合”,“六纪”是从“三纲”而来,是“三纲”之纪,把封建社会的伦理关系说成合乎天意的、永恒的自然关系。

《白虎通义》以三纲五常为核心构建了一整套神学目的论和政治伦理思想体系,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制度充分体现出来,在东汉时期实际上起了法典作用。

朱熹“三纲五常”

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联用。

名教观念最初也始于孔子。孔子强调以等级名份教化社会,认为为政首先要“正名”,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董仲舒倡导审察名号,教化万民。西汉武帝时,把符合统治利益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等立为名分,定为名目,号为名节,制为功名,用它对百姓进行教化。称“以名为教”。其内容主要就是三纲五常。

但“名教”这个词的出现是在魏晋时期,用来指以孔子的“正名”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礼教。魏晋时期围绕“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展开了论辩。王弼糅老庄思想于儒,认为名教出于自然;嵇康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西晋郭象则认为名教即自然。宋明以后,名教被称作“天理”,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如违犯伦理纲常,即被视为“名教罪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纲五常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指“人”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孔子最早提出“仁、义、礼”,孟子扩充提出“仁、义、礼、智”,后董仲舒再次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三字经》中云“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仁,即二人。

三纲

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

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

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

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

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

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五常是指“人”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

古人发现:在面对同一件事时,经常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这是因为人们常常以自身的经验和利益来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但这样的做法虽然不能算错,但也有不足。

五常的要点: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行标准。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经过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

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仁至义尽”。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价值观,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见义勇为”,“大义凛然”,“大义灭亲”,“义正词严”等;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如义诊、义演、义卖、义务等,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

礼,与仁互为表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重礼是“礼仪之邦”的重要传统美德。“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从狭义说,作为待人接物的表现,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

智,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这是我们今天仍要发扬的。

信,乃人言,是说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这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华民族共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



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是:君为巨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我一个小学生只知到这些了。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13974293258代的多音字
麻要露答:拼 音 dài 部 首 亻 笔 画 5 五 行 火 繁 体 代 五 笔 WAY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代替:~课。~笔。~销。2.代理:~局长。3.姓。4.历史的分期;时代:古~。近~。现~。当~。5.朝代:汉~。改朝换~。6.世系的辈分:第二~。下一~。 老一~。我们这一~。7.地...

13974293258代的拼音
麻要露答:末代[mò dài](名)指一个朝代的最后一代:~皇帝。世代[shì dài](很多)年代:那些格言不知流传了多少~。代步[dài bù](书)(动)指以乘车、船、骑马等代替步行:以车~。替代[tì dài](动)以甲换乙,起乙的作用;代替:用塑料~木料。绝代[jué dài](书)(动)当代独一无二...

13974293258代的组词有哪些
麻要露答:年代、代替、古代、代表、世代、后代、末代、取代、代理、代谢、代序、绝代、代步、代词、万代、替代、时代、代用、当代、亲代、代职、代称、代号、传代、交代、代管、代课、历代、断代、换代、五代、代码、子代、代销、代笔、代偿、代劳、代办、现代、代价、代沟、朝代、代数、近代、代换、代语、隔代、...

13974293258代的拼音怎么写
麻要露答:代拼音:dài 代组词 代理、现代、摩登时代、代购、三个代表、现代汉语词典、黄金时代、新时代、代码、冰河时代、越俎代庖、时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风华绝代、万代、改朝换代、代销、古代、迭代、铁器时代、当代、代沟、人民代表大会、朝代、法定代表人、新陈代谢、李代桃僵、代词、党代会、新石器时代、...

13974293258代的笔顺
麻要露答:代的笔顺如下:撇、竖、横、斜钩、点。1、又如:代比(代人接受惩罚);代茶(以茶代物,自谦微薄);代馆(代理教书);代运(代替运行);代力(代为劳作)。2、把活计接到家里做 。如:代洗衣服;代饭(搭伙吃饭)。3、托转达 。如:请代我们向所有的朋友问好。4、父子相继为“代”、...

13974293258代的近义词是什么呢
麻要露答:替_百度汉语 [tì]部首:曰 五笔:FWFJ [解释]1.代,代理:代~。更(gēng)~。。~班。~身。~罪羊。2.为,给:~他送行。~古人担忧。3.衰废:兴(xīng)~。衰~。

13974293258代的四字成语
麻要露答:一代鼎臣、先代所美 李代桃僵、越俎代疱、代拆代行、以桃代李 瓜熟而代、一代儒宗、万代千秋、一代国色 世代簪缨、一代文豪、万代一时、一代宗工 万代之业、瓜熟而代、一代儒宗、万代千秋 一代国色、世代簪缨、一代文豪、万代一时 一代宗工、万代之业、千龄万代、僵李代桃 遗臭千代 ...

13974293258代的组词
麻要露答:代字的组词如下: 古代、年代、代替、世代、末代、代理、代表、旷代、代序、代步、亲代、绝代、替代、代职、代词、代称、传代、交代、代培、当代、代数、代销、朝代、代办、历代、瓜代、现代、近代、子代、代偿、代笔、代价、庖代、两代、指代、代翟、季代、叔代、代籍、昭代、禅代、弃代、代斵、...

13974293258代的多音字组词
麻要露答:代的多音字组词 : 古代、 年代、 代替、 代表、 后代、 世代、 代理、 取代、 末代、 代谢、 旷代、 庖代、 代序、 绝代、 代步、 替代、 万代、 代词、 代用、 时代、 亲代、 代号、 传代、 代称、 代职、 当代、 代培、 断代、 瓜代、 代管、 代码、 换代、 代笔、 交代、 代课、 五...

13974293258代的组词有哪些
麻要露答:代的组词有哪些:代代花、代跋、百代、代办、代_、代北、代本、代比、代笔、代_、代表作、代表团、代表、布代、代茶饮、代偿、畴代、代词、代的笔顺是撇、竖、横、斜钩、点。代字的笔顺图解共五画代 1撇 2竖 3横 4斜钩 5点代字的笔顺分布演示图代的拼音为dài,部首为亻,结构为左右结构,...


(编辑:程阀寿)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