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挪用公款、职务侵占、贪污的区别是什么?量刑范围有何不同?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职务侵占和挪用公款的区别

职务侵占和挪用公款的区别:

1、侵犯的客体和对象不同。

挪用资金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的使用权,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

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所有权,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

2、客观表现不同。

挪用资金罪表现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职位侵占罪表现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观目的不同。

挪用资金罪行为人的目的在于非法取得本单位资金的使用权,但不并不企图永久占有,而是准备用后归还;

职务侵占罪的行为人的目的在于非法取得本单位财物的所有权,而非暂时使用。

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职务侵占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区别如下:一是主观目的不同,职务侵占的主观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挪用资金主观上是为了非法占用。二是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是本单位财物,包括资金及物,而挪用资金罪的犯罪对象只限于本单位资金。

职务侵占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区别如下:一是主观目的不同,职务侵占的主观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挪用资金主观上是为了非法占用。二是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是本单位财物,包括资金及物,而挪用资金罪的犯罪对象只限于本单位资金。

一、区别在于:

(1)实施人员身份不同

挪用公款是国家工作人员和经手管理国家财物人员,职务侵占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贪污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2)对象不同

挪用公款罪的对象是公款,职务侵占既可以是公共财物,也可以是私人财物,贪污罪是公共财产所有权。

(3)目的不同

挪用公款罪以使用公款为目的,贪污罪以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为目的,职务侵占是将本单位的财务非法占为己有。

1、挪用公款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的规定,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罪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二、量刑范围

1、挪用公款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非国有金融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职务侵占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一百八十三条第一款 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3、贪污罪

《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 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处罚。

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扩展资料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挪用公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三)挪用公款不退还,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四)其他严重的情节。

第六条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挪用公款数额在二百万元以上的;

(二)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

(三)挪用公款不退还,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

(四)其他严重的情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挪用公款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职务侵占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贪污罪



一、区别在于:

(1)实施人员身份不同

挪用公款是国家工作人员和经手管理国家财物人员,职务侵占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贪污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2)对象不同

挪用公款罪的对象是公款,职务侵占既可以是公共财物,也可以是私人财物,贪污罪是公共财产所有权。

(3)目的不同

挪用公款罪以使用公款为目的,贪污罪以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为目的,职务侵占是将本单位的财务非法占为己有。

1、挪用公款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的规定,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罪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二、量刑范围

1、挪用公款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非国有金融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职务侵占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一百八十三条第一款 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3、贪污罪

《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 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处罚。

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扩展资料

相关立法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的解释》(2000.4.2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了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在从事哪些工作时属于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解释如下:

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下列行政管理工作,属于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一)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

(二)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的管理;

(三)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

(四)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的管理;

(五)代征、代缴税款;

(六)有关计划生育、户籍、征兵工作;

(七)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从事前款规定的公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挪用公款、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挪用公款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职务侵占罪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

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

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

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

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

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恃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

国家工作人员与前述贪污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同样具有特

定性和公务(职务)性。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

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

员。

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主要是主体不同。特别注意:

(1)在企事业单位(包括金融保险单位)发生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

、骗取单位财产行为的,①首先是看该单位是否属于国有。国有性质的,通常应

当认定为贪污罪;非国有性质的,认定为职务侵占罪。②其次看是否政府或者国

有单位委派从事公务的人员。在非国有的企事业单位和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

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除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

位委派从事公务的以外,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对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

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应当依照《刑法》第271条第1款的规定,以

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只有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从事公务

的,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应当认定为贪污罪。③再次看是否从事管理工作,不论

是在国有单位还是非国有单位,如果行为人仅仅是从事劳务性工作的人员而不是

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如工人、勤杂人员,在工作中窃取接触到的生产资料、劳

动工具、生产成品的,只能定盗窃罪或职务侵占罪。

(2)在农村,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人员利用协助人民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

作的职务之便,侵吞、窃取、骗取公共财产的,认定为贪污罪;村民小组长利用

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产,数额较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例如甲是X村委

会主任,在主持村委会大楼建筑工程时,利用职务便利虚报材料款,侵吞5万元工

程材料款;甲的行为:A贪污罪;B职务侵占罪;C违反党纪政纪的行为,非法所得

应予追缴;D滥用职权罪。答案B。甲的工作性质(主持村委会大楼建筑工程),

不属于“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特定行政管理工作”,不符合贪污罪的主体条件,不

成立贪污罪;但可构成职务侵占罪。因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

其他单位的人员”(第271条),甲符合“其他单位的人员”的主体条件。再如甲

是X村委会主任,在在负责X村征地款的管理发放工作中,利用职务便利侵吞10万

元征地款,甲的行为是贪污罪。因为甲的工作性质(征地款的管理发放),属于

“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特定行政管理工作”,符合贪污罪的主体条件。同理,因“

从事公务”的职务便利受贿、挪用的,成立受贿罪、挪用公款罪;因非从事公务

的职务便利受贿、挪用的的,成立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挪用资金罪。

(3)“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认定。

《刑法》第382条第2款规定的“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是指因承包

、租赁、临时聘用等管理、经营国有财产。利用职务便利侵吞此受托经管公共财

产是贪污罪。

贪污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

贪污罪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性职务犯罪,与盗窃、诈骗、抢夺等

侵犯财产罪一样,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实际控制财物作为区分贪污罪既遂与未遂的

标准。对于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了虚假平账等贪污行为,但公共财物

尚未实际转移,或者尚未被行为人控制就被查获的,应当认定为贪污未遂。行为

人控制公共财物后,是否将财物据为己有,不影响贪污既遂的认定。

例如,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单位存款从单位账户上划出,但因为意志

以外的原因未能入到个人账户上,单位尚未失控而行为人也尚未控制该笔存款,

可以认为是贪污罪未遂。

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界定

一、 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
犯罪主体
  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都是特殊主体――国家工作人员。我国《刑法》第九十

三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

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

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国家工作人员根据刑法第九十三

条可以归纳为四种情形:   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在依照法律、法规规

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

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

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另外,在乡镇以上党的机关、政

协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判断是否属于的国家机关

工作人员这一特殊主体身份的时候,还要看它是否在行使与职权有关的行为即从

事公务,及是否依法行使。  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这一类首先要注意单位的性质必须是国有,只有全资国有的企事业单位才属于刑

法上的国有单位,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公司其他均属刑法上的非国有单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

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公司财物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明确说明“在国有

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除受国家机关、国有公

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从事公务的以外,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其次,该类人

员必须是在行使国家管理职权。  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

。受委派从事公务的人员,是指受国有单位的委托、派遣到非国有单位从事组织

、领导、监督、管理等职责的人员。该类人员主要看做出委派事宜的主体身份,

而不问受委派的主体是何身份。不管受委派者原来是委派单位或者接受委派单位

的人员,还是从社会上临时招聘的人员均可;不管受委派者原来是国家干部、职

工,还是农民、无业人员均可;可以是事前、事中的提名、推荐、指派、任命,

也可以是事后的认可、同意、批准等;只要能够证明这种委派成立委派的形式可

以是书面或口头的。注意:接受委派的非国有单位的选举或任命并不能否认国有

单位委派的性质,除非原委派单位撤销或者解除了对其的委派。另外,国有公司

、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原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转入或者被改制后

的新公司聘用任命的,除非是代表国有投资主体行使管理职权的,均不以国家工

作人员论。最后,受委派的人必须是代表国有单位在非国有单位行使国家管理职

权。  “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2000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

立法解释,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政府从事七类行政管理工作,属于

“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成为贪污罪、挪用公款罪的主体。

以上几种法律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必须是“从事

公务”的人员。最高法院《纪要》中规定“从事公务,是指代表国家机关、国有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履行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职责。公务

主要表现为与职权相联系的公共事务以及监督、管理国有财产的职务活动。”

“挪用公款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而贪污罪的主体除了“国家工作人员

”以外,刑法第382条第2款还规定,受国有单位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也可以成为贪污罪的主体。也就是说贪污罪主体范围大于挪用公款罪。这些人员

虽然既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也不是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人员,但法律特别规定可

以成为贪污罪的主体。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员不能成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因

为法律无此特别规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这一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对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挪用国有资金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就更

加明确,这些人员挪用国家资金的,只能定挪用资金罪,而不能定挪用公款罪。

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是通过不正当途径取得的不影响刑法上国家工作人员的

认定。但如果是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从事活动的,则不能成为刑法上的国家工作人

员,其行为构成犯罪的,只能依照刑法第279条招摇撞骗罪处罚。最高人民法院研

究室曾就这一问题于2004年3月30日以法研[2004]38号文答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行为人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担任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以后,又利用职

务上的便利实施侵占本单位财物、收受贿赂、挪用本单位资金等行为,构成犯罪

的,应当分别以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罪和相应的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

罪等追究刑事责任”。

二、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
犯罪主观方面
  理论上通常认为,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关键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

有非法占有公款的故意和目的。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的主观方面虽然都是故意,

但故意的内容不同。挪用公款罪是非法占用公款,,目的在于非法取得对公款的

使用权。贪污罪是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目的在于非法取得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即

意图永远地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若行为人以“挪用”的方式取得公款后,携

带公款潜逃,挥霍公款,使用公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致使公款不能退还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

定:“‘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是指挪用公款数额巨大,因客观原因在

一审宣判前不能退还的。”可见,刑法规定的“不退还”,不包括主观上故意不

退还,主观不退还毫无疑问应定贪污罪),说明行为已经实际具有非法占有公共

财物的故意,应定贪污罪。 贪污罪
行为人携带挪用的公款后潜逃,后又投案自首的,应区分情况区别对待。行为人

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后又投案自首,并设法积极退还挪用的公款的,应按挪用公

款罪投案自首处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公款的目的。如果

行为人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后挥霍完公款,又无偿还能力,自首后也不积极筹款

退还或实际无法筹钱退还的,可以认定其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其投案自首的情节

只能认定为构成贪污罪后的投案自首。  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虽然贪污

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关键区别在于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但是犯罪主观方面的判

断离不开行为、结果等客观事实。因此,若有充分证据证实行为人采取了贪污的

手段使其所挪用的公款不能在财务账目上得到反映的,其行为应当以贪污罪论处

。例如,行为人挪用公款后采取虚假平账、销毁账目等手段,使所挪用的公款已

难以在单位财务账目上反映出来,且没有归还行为,应当以贪污罪定罪处罚。又

如,行为人截取单位收入不入账,非法占有,使所占有的公款难以在单位财务账

目上反映出来,且没有归还行为的,就可以认定行为人有将公款占有的目的,也

应当以贪污罪定罪处罚。  另外,按照刑法394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国

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法律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

大的,以贪污罪定罪处罚。

三、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
犯罪客体
  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在客体都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但两

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对犯罪客体,即公共财产权的侵犯程

度不同。贪污罪侵犯的是公共财产所有权中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四种权

能,而挪用公款罪只侵犯公款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贪污罪侵犯的是公共财产

的所有权,而挪用公款罪仅侵犯的是公共财产的使用权。

四、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
犯罪客观方面
  挪用公款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而为三种行为:一是挪用公款归

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这是指挪用公款给自己或者其他个人,进行非法赌

博、吸毒、嫖娼和其他非法经营、放高利贷等为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所禁止的行

为;二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营利活动包括做生意、买股票、

将挪用的公款归还个人在经营活动中的欠款、将公款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获取

利息利润收入等,三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人的行为只

要符合上述三种情形中的任何一种就构成挪用公款罪。  贪污罪的客观方面表

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注意: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行为人利用其职责范围内主管、经手、管理公

共财产的职权所形成的便利条件,假借执行职务的形式非法占有公共财物,而不

是因工作关系或主体身份所带来的某些方便条件,如因工作关系而熟悉作案环境

,凭借工作人员身份进出某些机关、单位的方便等。主管,是指主体本身具有支

配公共财产的职权,经手,是指具有领取、支出等经办公共财物流转事务的权限

,管理:是指具有监守或保管公共财物的职权。公共财产:包括国有财产、集体

财产、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不但包括财产

本金,而且也包括其产生的孳息。  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的行为方式不同。贪

污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侵吞、盗窃、骗取等方法将公共财物据为己有,侵吞财

物,是指行为人将自己管理或经手的公共财物非法转归自己。如:将自己管理或

经手的公共财物加以隐匿、扣留,应上交的不上交,应支付的不支付,应入帐的

不入帐;将自己管理、使用或经手的公共财物非法转卖或擅自赠送他人或者将追

缴的赃款赃物或罚没款物私自用掉或非法据为私有。窃取财物,是指行为人利用

职务之便,采取秘密窃取的方式,将自己管理的公共财物非法占有的行为,也就

是通常所说的监守自盗。如果行为人仅是利用对本单位情况熟悉的条件,盗窃由

其他人员经管的财物,则构成盗窃罪。骗取财物,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采

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例如:行为人用涂改

或伪造单据的方法虚报或谎报支出冒领公款,或多报工时或伪造工资表冒领工资

等。其他方法,是指除了侵吞、盗窃、骗取之外,其他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方法

,如:利用职权私自将公款存于自己名下、将利息占为已有;再如:国家工作人

员利用职务之便,使用单位的雇工为自己谋利益等。  由于行为人往往采取销

毁、涂改、伪造单据、账目等手段掩盖其犯罪事实,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发现公共

财物已经被非法侵吞,故在处理个案时考察行为人是否“采取了贪污的手段”,

还应当注意从实质上把握,而不能只看表象。有时候,行为人虽然采取一些虚假

手段以应付有关方面查账,但客观上不可能通过这种手段把账目真正做平,公款

也不可能被其非法占有,则仍然应当以挪用公款罪定罪处罚。  挪用公款罪的

行为表现为擅自决定动用本单位公款,虽然有时也采取一些欺骗手段,但一般不

采用侵吞、盗窃、骗取手段。在挪用公款案件中,行为人通常会在账面上留下痕

迹,甚至会留下借款凭证,因为挪用公款最终还要归还,因此,行为人一般不会

采取伪造单据、销毁账目等“冲账”“平账”手段。通过查账能够发现公款被挪

用的事实。  犯罪对象有所不同。根据刑法典第384条的规定,挪用公款罪的

对象有两类:一是公款;二是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

款物,简称特定款物。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一般是公款,“公款”,顾名思义

,是指公共款项。根据刑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公共款项应是指:其一,国有款

项;其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款项;其三,用于扶贫和其它公益事业的社会捐

助或者专项基金的款项。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

理、使用、运输中的私人所有的款项,应当以公共款项论。典型意义上的公款表

现为货币,包括人民币、人民币外汇券和外汇;汇票、本票、支票、股票、债券

等有价证券,是公款的特殊形式。因为,有价证券直接代表一定数额的货币。而

贪污罪的犯罪对象是一切公共财产,包括公款和公物,其范围较之挪用公款罪要

大得多。 贪污罪
由于犯罪构成要件是此罪与彼罪的唯一法律标准,故本文主要从犯罪构成的四个

方面来进行叙述的,其中主观方要和客观方面是二罪区分的主要方面,其次主体

的区别也不容忽视。文中在二罪的主体方面要注意二罪主体范围的细微不同和国

家工作人员在现代法律和实践中的具体界定;二罪的主观方面是二罪的关键区别

所在,是判断此彼的重要标准,理论上以“占有”和“占用”来区分二罪,但占

有和占用的证明标准实践中分说不一,已成定论的观点由权威学者已作为范本的

经验总结,在文中已有所提及,此不现赘述,由于时事变化的速度和法律规定的

滞后性,具体操作时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犯罪的客体主要从立法和理论分析

的角度具有较深远意义,在实践中意义不甚明显,在实践中学者较少评论;二罪

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象的特定性“公款”“公共财物”,行为方式的多变性,

技术性等文中已详述,现今犯罪手段和方式的“版本”仍在不断升级,司法执法

仍然任重道远。  职务犯罪的高发是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副面效应之一,在全

国人民上下一心繁荣国力的时候,腐败之风也悄然而至,于是一些人被糖衣炮弹

打倒,向金钱低头,被利益俘虏,终站在了法庭的被告席上,这是一个发人深醒

的问题——位高权重甚至呼风唤雨为何还要铤而走险呢?

您好,1.挪用公款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经手管理国家财物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性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职务侵占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的行为。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2.挪用公款只能由国家工作人员实施;
职务侵占行为只能由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公司、企业人员实施。
职务侵占行为侵犯的是公司、企业的财物所有权和国家对公司、企业的政党管理秩序。职务侵占行为真接指向的对象,既可以是公共财物,也可以是私人财物。
贪污罪客体是公共财产所有权。 挪用公款罪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为还;
贪污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实施挪用公款罪的行为人不存在作假账,虚报项目。
而贪污罪往往和作假账,虚报项目联系在一起。 挪用公款罪主体限于国家工作人员;贪污罪的主体出了国家工作人员外,还包括受有关单位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挪用公款罪以使用公款为目的;贪污罪以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为目的。


17046048939贪污、职务侵占、挪用公款、挪用资金罪、盗窃罪、诈骗罪的异同  
干桑养答:(一)犯罪客体不同。贪污罪是复杂客体,即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也侵犯公共财产所有权,而职务侵占罪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只侵犯单位所有财产所有权;(二)犯罪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工作人员;而职务侵占...

17046048939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的区别
干桑养答:法律分析:第一,犯罪客体不同。贪污罪是复杂客体,即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也侵犯公共财产所有权,而职务侵占罪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只侵犯单位所有财产所有权;其二,犯罪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工作人员;而...

17046048939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主要区别
干桑养答:1、主体要件不同。(1)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2)贪污罪的主体则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2、犯罪行为不同。(1)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的行为;(2)而贪污罪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盗窃、骗取公共财物的行为;3、犯罪对象不同。(1)职务侵占罪...

17046048939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和职务侵占罪三者的区别
干桑养答:其侵犯的是私企的财产权;从以上可以看出,各罪的区别是:盗窃罪侵犯的是财产权;贪污罪侵犯的是国家廉政制度,国家财产权;挪用公款罪侵犯的是公共财产权,国家诚信制度;职务侵占罪侵犯的是私企的财产权;构成以上各罪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数额,盗窃罪是人民币500元起。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17046048939贪污和职务侵占的区别
干桑养答:其实职务侵占与贪污最主要的区别是主体不同,职务侵占主要是非国有单位,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而贪污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或者委派到非国有公司的工作人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

17046048939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受贿罪怎样区分?
干桑养答:1、犯罪主体的不同:受贿罪和贪污罪的犯罪主体都是国家工作人员,而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本公司、本企业或本单位内担任一定职务或因工作需要而保管或经手财物的且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职员 2、侵犯的客体不同:贪污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产权,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

17046048939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区别在于( )。
干桑养答:【答案】:A,C,D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在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一是犯罪主体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只能是非国有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而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国有单位委派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二是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是非国...

17046048939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区别
干桑养答:法律分析:根据两种犯罪的犯罪构成来看,在客观方面,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虽然都是本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但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主体的不同,前者犯罪中犯罪主体的身份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而后者则是国家工作人员或国有公司、企业等单位从事公务的...

17046048939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的区别是:()
干桑养答:贪污罪的主体则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2、犯罪行为不同。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的行为。贪污罪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_窃、骗取公共财物的行为。3、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的对象必须是自己职权范围内或者是工作范围内经营的本单位的...


(编辑:简会炕)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