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液氮是什么东西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液氮是一种什么物质?

液氮,液态的氮气。是惰性的,无色,无臭,无腐蚀性,不可燃,温度极低。氮构成了大气的大部分(体积比78.03%,重量比75.5%)。氮是不活泼的,不支持燃烧。汽化时大量吸热接触造成冻伤。氮气占空气78%。
在常压下,液氮温度为-196℃;1立方米的液氮可以膨胀至696立方米 21°C的纯气态氮。液氮是无色、无味,在高压下低温的液体和气体。液氮(常写为LN2),是氮气在低温下形成的液体形态。氮的沸点为-196°C,在正常大气压下温度如果在这以下就会形成液氮;如果加压,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得到液氮。
液氮的用途

工业用途
工业生产中,用压缩液体空气分馏的方法获得液氮,可以用于作为深度制冷剂,由于其化学惰性,可以直接和生物组织接触,立即冷冻而不会破坏生物活性,因此可以用于:
(1)迅速冷冻和运输食品,或制作冰品; [2]
(2)进行低温物理学的研究;
(3)在科学教育中演示低温状态。在常温下柔软的物体在液氮中浸泡一下,就会脆如玻璃;
(4)提供高温超导体显示超导性所需的温度,例如钇钡铜氧。
(5)可作制冷剂,用来迅速冷冻生物组织,防止组织被破坏。
(6)用于工业制氮肥。
(7)用于化学检测,如BET比表面积测试法。

生物及医学用途
(1)除灭红火蚁。
(2)在外科手术中可以用迅速冷冻的方法帮助止血和去除皮肤表面的浅层需要割除的部位。
(3)保存活体组织,生物样品以及精子和卵子的储存;
(4)可作制冷剂,用来迅速冷冻生物组织,防止组织被破坏。

液氮的功能主要有:
1、迅速冷冻和运输食品,或制作冰品。
2、提供高温超导体显示超导性所需的温度。
3、可作制冷剂,用来迅速冷冻生物组织,防止组织被破坏。
4、用于工业制氮肥,用于化学检测,如BET比表面积测试法。

5、在外科手术中可以用迅速冷冻的方法帮助止血和去除皮肤表面的浅层需要割除的部位。
6、保存活体组织,生物样品以及精子和卵子的储存。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2、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0℃。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3、呼吸系统防护: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等。
4、液氮外泻处理:可用雾状水喷淋加速液体蒸发,但不可使水枪射至液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液氮

就是液态的氮气。在常压下,液氮温度为-196℃;1立方米的液氮可以膨胀至696立方米 21°C的纯气态氮。液氮是无色、无味,在高压下低温的液体和气体。液氮(常写为LN2),是氮气在低温下形成的液体形态。

在工业中,液态氮是由空气分馏而得。先将空气净化后,在加压、冷却的环境下液化,借由空气中各组分之沸点不同加以分离。人体皮肤直接接触液氮瞬间是没有问题的,超过2秒才会冻伤且不可逆转。

危害:

1、健康危害:皮肤接触液氮可致冻伤。如在常压下汽化产生的氮气过量,可使空气中氧分压下降,极端情况下可能引起缺氧窒息。

2、燃爆危险:本品不燃,不易爆。

扩展资料:

一、液氮的安全使用:

常情况下,液氮贮存在密封式罐体时,要注意将液氮罐口保留一定缝隙,否则液氮气化时气体无法及时排出,极易造成爆炸事故。一般液氮罐的盖塞都留有一定的缝隙,在使用时千万不要人为将其堵塞。

二、液氮使用注意事项:

1、液氮是低温制品,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冻伤。

2、在液氮中操作及存取冷冻物品时速度要快,注意轻拿轻放,以免物品解冻,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3、在使用和贮存液氮的房间内,要保持通风良好,以避免空间缺氧,造成人员窒息。

4、由于液氮不具有杀菌性,故接触液氮的用具要注意消毒。

5、液氮罐在运输过程中一定要固定好,以防震动和倒翻。

6、液氮罐长期贮存物品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液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液氮



液氮:液态的氮气。是惰性的,无色,无臭,无腐蚀性,不可燃,温度极低。氮构成了大气的大部分(体积比78.03%,重量比75.5%)。氮是不活泼的,不支持燃烧。汽化时大量吸热接触造成冻伤。液态氮是惰性的,无色,无嗅,无腐蚀性,不可燃,温度极低。氮构成了大气的大部分(体积比78.03%,重量比75.5%)。氮是不活泼的,不支持燃烧; 在常压下,液氮温度为-196℃;立方米的液氮可以膨胀至696立方米 21°C的纯气态氮。液氮是无色、无味,在高压下低温的液体和气体。液氮在常压下气化体积会膨胀696.5倍。

液氮(常写为LN2),是氮气在低温下形成的液体形态。氮的沸点为-196°C,在正常大气压下温度如果在这以下就会形成液氮;如果加压,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得到液氮。人体可以直接接触液氮,根据“莱顿弗罗斯特效应”,皮肤不会被冻伤。在工业中,液态氮是由空气分馏而得。先将空气净化后,在加压、冷却的环境下液化,借由空气中各组分之沸点不同加以分离。氦气最先泄出(且未被液化),接着就是占空气中78.09%的氮气,再来是占20.95%的氧气,最后是占空气中0.93%的氩气。

液氮是氮气的液态形式,主要成分为高纯氮,化学式和氮气相同为N2,液氮无色无味无腐蚀性,并且不可以燃烧,温度十分低。在工业中,液态氮是由空气分馏而得。先将空气净化后,在加压、冷却的环境下液化,借由空气中各组分之沸点不同加以分离。人体皮肤直接接触液氮瞬间是没有问题的,超过2秒才会冻伤且不可逆转。

液氮的物化性质

液氮的外观是液体,无色无臭,分子量为28.01,密度为0.81 g/cm³,熔点很低-209.8摄氏度,沸点为-196.56摄氏度,在-173摄氏度的条件下,饱和蒸气压为1026.42,临界温度为-174摄氏度。液氮的溶解性是微溶于水和乙醇稳定性很好。



液氮就是氮气经过压缩冷冻,变成液态超低温的氮气。

氮气在极低的温度下的液态状态,但放置在常温情况下会迅速沸腾


13891429194氮是什么意思
莫纨心答:氮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N,它的原子序数是7。相对原子量为14.006747。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硝石”。1772年由瑞典药剂师舍勒和英国化学家卢瑟福同时发现,后由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确定是一种元素。氮[1]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46%,自然界绝大部分的氮是以单质分子氮气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13891429194氮是什么
莫纨心答:氮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N,它的原子序数是7。氮是空气中最多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十分广泛,在生物体内亦有极大作用,是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之一。1772年由瑞典药剂师舍勒发现,后由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确定是一种元素。1787年由拉瓦锡和其他法国科学家提出,氮的英文名称nitrogen,是“硝石组成...

13891429194氮这个字怎么念
莫纨心答:氮的读音是:dàn 字的基本解释是:一种气体元素,无色、无臭、无味,化学性质不活泼。是植物营养的重要成分之一。氮字的书写笔画顺序如下:

13891429194“氮”怎么读?
莫纨心答:“氮”字的读音为:“dàn”。氮是一种化学元素,其化学符号为N。在自然界中氮单质最普遍的形态是氮气,这是一种在标准状况下无色无味无臭的双原子气体分子,由于化学性质稳定而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氮的具体应用领域如下:一、工业应用 1、氮的惰性广泛用于电子、钢铁、玻璃工业者性盖介质,还用于...

13891429194氮的拼音是什么
莫纨心答:氮拼音: [dàn][释义] 一种气体元素,无色、无臭、无味,化学性质不活泼。是植物营养的重要成分之一。

13891429194“氮”字的读音是什么?
莫纨心答:“氮”字的读音是dàn。氮,中国汉字,惰性气体元素,符号N(nitrogenium)。一种普通的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7,通常为无色、无嗅、无味,约占空气的78%(按体积计)。部首是气。总笔画:12。部外笔画:8。五笔86:RNOO。

13891429194氮是什么意思
莫纨心答:氮气的解释“氮”的通称。 词语分解 氮的解释 氮 à 一种气体元素,无色、无臭、 无味 ,化学 性质 不 活泼 。是植物营养的 重要 成分 之一 :氮肥。 部首 :气; 气的解释 气 (气) ì 没有 一定 的形状、体积,能 自由 散布的物体:气体。 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 气息 ...

13891429194氮是什么
莫纨心答:氮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N,原子序数是7,于1772年由瑞典药剂师舍勒发现,后由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确定。氮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的氮是以单质分子氮气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其最重要的矿物是硝酸盐。含量分布:氮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的氮是以...

13891429194氮是什么
莫纨心答:氮是什么如下:氮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七号元素,符号为N。在元素周期表中,氮位于第二周期,第V族。氮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在常温下以气态形式存在。氮的原子序数为7,原子量为14.007。在自然界中,氮主要以氮气、氮的氧化物、氮的氢化物等形式存在。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在自然界和人类生产...

13891429194汉字“氮”是什么意思氮字怎么写
莫纨心答:氮dàn一种气体元素,无色、无臭、无味,化学性质不活泼。是植物营养的重要成分之一:氮肥笔画数:12;部首:气;笔顺编号:311543344334笔画顺序:撇横横折捺撇撇捺捺撇撇捺详解氮dàn【名】一种普通的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7,游离态的氮通常为无色、无嗅、无味的不溶性双原子惰性气体,约占空气的78...


(编辑:娄儿亨)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