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雨霖铃柳永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情感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雨霖铃》这首词主要描写离情别绪,体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词的主要内容是使用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的表现手法,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

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全词全文如下: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代: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秋蝉的叫声凄凉而急促,傍晚时分,面对着长亭,骤雨刚停。在京都郊外设帐饯行,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对方的手含着泪对视,哽咽的说不出话来。想到这一去路途遥远,千里烟波渺茫,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扩展资料:

雨霖铃的文学价值

《雨霖铃》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雨霖铃》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在刻划心理。

不论勾勒环境,描写情态,想象未来,词人都注意了前后照应,虚实相生,做到层层深入,尽情描绘,情景交融,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起伏跌宕中不见痕迹。

这首词的情调因写真情实感而显得太伤感、太低沉,但却将词人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的痛苦刻划的极为生动。古往今来有离别之苦的人们在读到这首《雨霖铃》时,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雨霖铃·寒蝉凄切




19597391628雨霖铃(柳永)的写作手法
邬姜叛答:这一层极写留恋之情。以上两层极尽回环、顿挫、吞吐之能事,足以使人为之呜咽。“念去去”以后,则大气包举,一泻千里,似江流出峡,直驰平川,词亦直抒胸怀。以“念”这一领字带起,表明是设想别后的道路辽远。“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全是写景,实际...

19597391628柳永的《雨霖铃》是如何做到寓情于景,虚实结合?
邬姜叛答:寓情于景:为了抒发离别之苦,词人采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选取“寒蝉”“长亭”“骤雨”“都门”“兰舟”“烟波”“暮霭”“ 楚天”“ 杨柳”“ 晓风残月”等一系列意象,把离愁别绪的感受,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来,使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形象和谐统一,意与境会,创造出完美的意境,具有很强...

19597391628柳永〈雨霖铃〉
邬姜叛答:“柳”、“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晓风凄冷,写别后的寒心;残月破碎,写今后难圆之意。这几句景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难怪它为人称道,成为名句。再从今后长远设想:“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四句更...

19597391628雨铃霖柳永词赏析
邬姜叛答:"更与何人说"更是将离愁推向高潮。整首词层次分明,情感丰富,情景交融,无论是实写离别场景,还是设想别后生活,都以白描手法细腻描绘,情感深沉而感人。《雨霖铃》之所以流传不衰,正是由于其深沉婉约的风格,以及柳永在表达离愁别绪上独到的艺术手法,使词境如画,意境深远,触动人心。

19597391628离别古诗柳永《雨霖铃》赏析
邬姜叛答:⑦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⑧暮霭:傍晚的云气。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⑨经年:一年又一年。⑩风情:男女恋情。《雨霖铃》赏析: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

19597391628《雨铃霖》是柳永写给谁的?你怎么看这首词?
邬姜叛答:下片写别后的思量,以景托情,赋予抽象的思量以形体化的图像,表现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深长怀念。全词情感真挚,缠绵悱恻,凄婉动人。总之,《雨霖铃》表现了柳永对爱人的深深怀念,以及依依惜别的深情,并以冷落的秋景贯穿了全文,营造出一种凄凉的境界,这种感情的表达方式十分细腻。

19597391628如何理解柳永的《雨铃霖》中的送别感情
邬姜叛答: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

19597391628雨铃霖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邬姜叛答:“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不得不别的情景。一对情人,紧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谁也说不出一句话来。这两句把彼此悲痛、眷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一对情人伤心失魄之状,跃然纸上。这是白描手法,所谓“语不求奇,而意致绵密”。“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写...

19597391628《雨霖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霖铃过渡句蕴含
邬姜叛答:宋都汴京 ( 今河南开封 ) 是柳永逗留时间较长的地方。《雨霖铃》就是他离开京城时所写。柳永因作词忤仁宗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此词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倾吐深深的离愁时,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杨柳岸晓风残月,由近及远,而...

19597391628雨铃霖的赏析
邬姜叛答:这首词写将别、临别以及别后的种种设想,以白描的手法铺叙景物,倾吐心情,层次分明,语意明确,绝少掩饰假借之处。尤其是把别后的情景描写得比真的还真,又以景视之,使人不觉得是虚构的,足见柳永的艺术手法之高妙。所以有人称其“微妙则耐思,而景中有情。……‘杨柳岸晓风残月’,所以脍炙人...


(编辑:顾曹宰)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