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如何鉴赏诗歌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如何鉴赏诗歌

诗歌鉴赏的方法如下:
1、看到诗后先看题目和作者,因为题目往往有作者的写作意图。
2、看注释,看注释可以看出作者的事迹。
3、看诗句翻译,一般的诗歌可以通过注释翻译出来,通过翻译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诗歌特点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
(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4)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诗歌根据题材划分,主要有以下十二类: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即事抒怀诗、边塞征战诗、谈禅说理诗、闲适隐逸诗、悼亡游仙诗、赠友送别诗等。下面分类结合实例进行介绍。
  借景抒情诗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鉴赏借景抒情类诗歌,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如下面这首唐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干谒诗(诗用于有所要求而拜见对方)是作者西游长安时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
   诗作前两联写景,着力描绘洞庭湖汪洋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撼岳阳的壮观,气势雄伟,形象鲜明生动,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后两联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诗人面对浩淼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像欲渡洞庭湖而无舟船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
   这首干谒诗不落俗套,它把求仕之意,巧妙地与眼前的洞庭湖之景结合起来,写得委婉含蓄,不卑不亢,极有艺术力和感人力量。
   第二,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如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词作上片写景,虽抒写悠悠相思之情,但所写的秋景阔远绮丽。下片抒情,抒发了自己的羁旅愁绪、黯然凄怆的思乡情怀。它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描写的景色却阔远而绮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整个来说,这首词的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的词类似,意境情调却近于传统的诗。
   第三,要注意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写景的方法很多,概而言之,要留意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角度;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等。
   如下面这首诗: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望,且层次清晰,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思想将来的登岳。首联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接着自我作答。颔联两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颈联两句是写细望,细望中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尾联两句写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1、品语言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浓缩化的语言。往往具有暗示性、跳跃性、多义性,稳喻性等特点。句式有倒装、省略。

对诗歌的语句的理解,相当于文言文翻译,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文言文翻译,一定要吃透整诗歌意境的前提下完成,切不可望文生义。所以先是读懂语言翻译要准确,然后再品语言。

然而,补习班的学生古文很差,“邹忌修八尺有余”,他会翻译成,“邹忌修这个人身高八尺多。”“余于仆碑,又悲夫古书之不存”,他翻译成,“多余的仆碑,又悲叹古书不存有。”这些学生要叫他读懂古诗可能就更难了。

品诗歌语言还要从遣词造句、修辞手法等去把握。

2、明意象

对意象要归类议

明月、流水、斜阳;梅、兰、竹、菊、杜鹃、大雁、登高、凭栏等。

3、悟意境

意境是指寄托作者思想情志的意象,有机组合在一起的诗歌整体情境。赏析意境,把握意与象、情与景的关系。注意意象色彩。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气;冷色代表冷漠低沉、消极颓废、孤寂凄凉。

我们应通过想象和联想把握意境。入诗入画入情,理解诗情画意。所以读诗要读出画面色彩、感情色彩。我给学生开玩笑说,读诗就要读出诗的`“色”、“情”。也就是说:写了什么景,表达了什么情,构成了什么画面,用了什么手法。

4、辨手法

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这些要给学生梳理。

5、重规范

(1)规范答题

如分析技巧型的步骤

①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

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是用了这种手法。

③此手法怎一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一样的感情。

如王晶老师分析诗情感变化的模式:这首诗抒发了,转而表达。

(2)注意答题的层次

观点+分析+评价

(3)注意语言的规范

简洁、生动、说内行话、要运用术语。




19671417370古代诗歌应从哪几方面进行鉴赏
包嘉矿答:1、熟悉作者鉴赏诗歌首先要知人论世,所谓“知人”就是明确作者的生平、思想和风格。“论世”就是弄清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李白、杜甫、王维、苏轼、王安石等著名诗人的作品在近五年考题中涉及较多,要熟悉其作品的主体风格及主流思想。李白的诗炽烈奔放,怀才不遇;杜甫的诗沉郁凝重,忧国忧民;王维的...

19671417370赏析诗歌的方法技巧有哪些
包嘉矿答: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意境是作品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是鉴赏的最高层级,可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创造、拓宽古诗词的艺术境界。领悟意境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联想创新。

19671417370如何赏析古诗词?
包嘉矿答:个人认为赏析古诗词,首先要了解该诗的创作背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描绘了一种什么的意境。随后针对古诗中某个字单独研究,写出用这个字的好处,就比如“推敲”二字一般,作者为什么最后用了敲而没有用推。将这些理由说清楚了,诗词也就鉴赏好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

19671417370诗歌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鉴赏?300.字以上,并举例说明
包嘉矿答:古典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塑造形象)、含蓄性(言此意彼)、凝练性(言少意丰)、跳跃性(节奏感及想象联想)以及语言的整体风格,常常成为高考的命题置疑点。任选角度可以从炼字的角度来把握关键字词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诗人所炼之“意”。鉴赏诗歌时特别要关注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和作修饰语的数词、叠词、表颜色的词和包...

19671417370诗词赏析技巧八个方面
包嘉矿答:诗词赏析技巧八个方面 我个人认为古诗词鉴赏是非常简单的一道题型,哪怕对古诗的意思全然不知,学会“鉴赏8看法”,也可以轻松获得满分。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正确地...

19671417370如何赏析诗句
包嘉矿答:鉴赏古诗词,必须弄清修辞手法及其所指的具体形象,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诗句的深刻内涵。五、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意境是作品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是鉴赏的最高层级,可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创造、拓宽古诗词的艺术...

19671417370如何读懂一首诗歌?
包嘉矿答:阅读时要注意将诗句的内容与诗歌题目结合起来理解。如北宋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一诗,从题目就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春天登楼远眺所见之景,抒的是怀念家乡之情。“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这首诗出现在2005年高考的诗歌鉴赏...

19671417370怎样鉴赏诗歌?
包嘉矿答:一、怎样鉴赏古代诗歌1.熟悉诗歌的一般常识①诗歌的重要特点是具有丰富的想象。丰富的想象,可以使诗人摆脱实际生活的拘囿,站在比生活更高的境地透视过去和未来;也可以强化感情,增添作品的绚丽色彩。优秀的诗歌总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只有具有想象力的诗歌,才能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艺术形象。②诗歌的另一特点是强烈的感情...

19671417370如何鉴赏唐诗
包嘉矿答: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佣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

19671417370如何通过意象来赏析诗歌
包嘉矿答:赏析诗歌意象的方法: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诗言歌咏,见景生情”,诗人的写景作为后一两句的情感抒发的基础。由景物的物象可以探知诗人的情感。如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是写景,以地上霜喻月光,十分真切地描写了深秋静夜的寒意萧瑟。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感。2、析意境,探知诗人...


(编辑:屈柄绍)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