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关于杨柳寄思情的诗句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1. 用杨柳来表达思念惜别的情感的诗句

李商隐《赠柳》: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厉鹗《杨柳枝词》

玉女窗前日未曛,笼烟带雨渐氤氲。

柔黄愿借为金缕,绣出相思寄与君。

王观

铜驼陌上新正后,第一风流除是柳。

勾牵春事不如梅,断送离人强似酒。

东君有意偏撋就,惯得腰肢真个瘦。

阿谁道你不思量,因甚眉头长恁皱。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送别》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杨柳折尽花飞尽,借问行有归不归。

李商隐 《离亭赋得折杨柳》

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柳咏《雨霖霖》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dū)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戴叔伦《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白居易《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2. 杨柳寄哀思的古诗

作者: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杨柳枝词

作者: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淮上与友人别

作者: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杨柳枝

作者:刘禹锡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3. 用杨柳来表达思念惜别的情感的诗句

李商隐《赠柳》: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厉鹗《杨柳枝词》 玉女窗前日未曛,笼烟带雨渐氤氲。

柔黄愿借为金缕,绣出相思寄与君。王观 铜驼陌上新正后,第一风流除是柳。

勾牵春事不如梅,断送离人强似酒。 东君有意偏撋就,惯得腰肢真个瘦。

阿谁道你不思量,因甚眉头长恁皱。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杨柳折尽花飞尽,借问行有归不归。李商隐 《离亭赋得折杨柳》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柳咏《雨霖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dū)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4. 含杨柳思念的诗句

李商隐《赠柳》: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厉鹗《杨柳枝词》 玉女窗前日未曛,笼烟带雨渐氤氲. 柔黄愿借为金缕,绣出相思寄与君.王观 铜驼陌上新正后,第一风流除是柳. 勾牵春事不如梅,断送离人强似酒. 东君有意偏撋就,惯得腰肢真个瘦. 阿谁道你不思量,因甚眉头长恁皱.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杨柳折尽花飞尽,借问行有归不归.李商隐 《离亭赋得折杨柳》暂凭尊酒送无聊,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柳咏《雨霖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dū)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5. 含杨柳思念的诗句

宋·晏几道: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折柳赠别

折柳赠别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旅风俗,在诗文、戏曲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对此均有反映。《三辅黄图·桥》:"霸(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这是有关折柳赠别的最早文字记载。因此一般认为此俗形成于秦汉时。这座富有特殊文化意义的古桥,迄今还横跨在西安市东郊灞水上,有"灞柳风雪"之称,列入"关中八景"。

折柳赠别习俗是如何形成的?或日战国末年,秦将王翦率兵伐楚,关中父老送至灞上。时值暮春,翠柳低垂,风吹絮落。父老们折下鲜嫩的柳枝,插在出征将士的盔甲上,以示祝吉。后来,秦军平燕灭齐,连年出关,折柳赠别逐渐成为送行定式,并随秦的统一普及为全国性的习俗。

上述民间传说于史籍记载无征。因而多数人认为折柳赠别习俗的形成,与"柳"、"留"谐音有关,折柳以赠行人,是借此表达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歌咏,反映了这种谐音取意的民俗文化内涵在西周时已经产生。

另一种解释是,折柳赠别是对旅人行途安全的祝吉。古人视柳树为可以辟邪却鬼的"鬼怖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段成式《酉阳杂俎》载:"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可免虿毒。"此外还有清明时节贴柳叶于鬓之俗,称为"柳叶符",也点明柳的符箓性功能。凡此,均能映证折柳赠别的避邪寓意--行人带上它,可使鬼魅望而生畏,远远躲开,确保旅程的平安。

有人指出,古人的折柳赠别不仅用于亲朋相别之际,还用于对远方家人亲友的思念,如崔湜《折杨柳》诗:"二月风光半,三边戍不还;年华妾自惜,杨柳为君攀。"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这种怀远之情的发展,是将折下的柳枝寄给所怀的对象,唐诗中抒写这种情怀与风俗的篇章甚多,如卢照邻:"攀折聊将寄,军中书信稀";韦承庆:"万里边城地,三春杨柳节。不忍掷年华,含情寄攀折";张九龄:"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等等。由此引出折柳赠别习俗深层的文化蕴涵:柳是故里和亲情的象征,行人游子不仅能够借以慰藉羁旅异乡的寂寞孤独,而且能够时常激发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准此,李白所谓"此夜笛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的寓意,便是最为贴切的解释。

6. 关于“杨柳送别”的诗句有哪些

1、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杂曲歌辞《送别诗》

释义:柳条已经全部折完,花也全部凋谢,行人啊!你究竟回来呢还是不回来。

2、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释义: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所以才不催这柳条发青。

3、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白居易《青门柳》

释义:附近的关卡周围也全是送别的人,每个人都折柳来送离别的友人。

4、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鱼玄机《折杨柳》

释义:送别时依依不舍,折尽了路边的杨柳枝。

5、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

释义:别让我长期相忆,折断满树的绿杨枝。

6、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张籍《蓟北旅思》

释义:旅居蓟北的游子归乡,都兴奋接受送行者的折柳:送行者善解人意,都折向南生长的柳条相赠。

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译文:清晨刚下阵雨,渭城达到尘土湿润,空气清新,旅舍外面,杨柳更加青翠。

8、气暄动思心,柳青起春怀。——鲍照《三日诗》

释义:气息扰乱了思念的心情,柳条变青色开始怀念春日。

9、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释义:扬子江头杨柳青青春色惹人心,杨花似雪漫天飞舞愁杀渡江人。

10、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高适《东平别前卫县李宷少府 》

释义:黄鸟飞舞,杨柳枝垂,春风徐吹,在这样的春色中送别故友,使人心悲。

7. 关于杨柳的诗句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陶渊明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贺知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刘禹锡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毛泽东的“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年年柳色,灞桥伤别”

为近都门多送行,长条折尽减春风”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

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赵孟頫的“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不因送客东城去,过却春光总不知”

乔吉的“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

“西城杨柳弄轻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15311725910用柳树表达惜别之情的诗句
曲空脉答: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唐·杨巨源《和练秀才柳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唐·刘禹锡《竹枝词》)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唐·王昌龄《闺怨》)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北宋·欧阳修《蝶恋花》)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北宋·秦观《江城子》)...

15311725910求《折杨柳》萧纲的诗的翻译
曲空脉答: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翻译/译文 沿着河岸依依行走,河边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细嫩的长条,这不禁勾起了我这个将行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意,于是我停下马来,请送行的您帮我折一枝杨柳吧。只有春风最懂得珍惜,仍然多情地向我手中已经离开树干的杨柳枝吹拂。

15311725910用柳树表达感情的诗句
曲空脉答:杨柳青青杏发花,年光误客转思家。 不知湖上菱歌女,几个春舟在若耶。 西亭春望 年代:【唐】 作者:【贾至】 日长风暖柳青青,北雁归飞入窅冥。 岳阳城上闻吹笛,能使春心满洞庭。 3.写柳的诗句,以及表达的感情 咏柳诗歌赏析 柳树是古代诗歌中的重要意象。 围绕它,无数文人学士创作了无数的华章名篇。...

15311725910“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扬…”出自谁手?
曲空脉答: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 萧绎《折杨柳》诗句意思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春天来了,垂杨荡漾在白云绿水间,它那美丽的枝条随着春风飘扬,好不娇美。

15311725910风吹杨柳多妖娆古诗句
曲空脉答:“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枝柳,长庆二年春。”“靖安宅里当窗...

15311725910被经常用在古诗中的柳树,于古人而言有什么寓意?
曲空脉答:诗仙李白有诗《忆秦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隋代无名氏有《送别》诗:“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王之焕《送别》:“杨柳东风树,条条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唐代王维作千古送别诗《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5311725910为什么古人的文章或诗歌中都爱用“杨柳”这个形象
曲空脉答: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思念。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抒发了李白对故乡的无限牵挂。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青玉案》“若问闲情都几许,...

15311725910有关于杨的情诗句
曲空脉答:4. 含有杨字的诗句有哪些 1.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长恨歌》唐·白居易 2.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3.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寒蝉凄切》宋·柳永 4.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15311725910一些表达思乡情感的诗.快快快!
曲空脉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君自故乡来,...

15311725910清明寄哀思的句子
曲空脉答:5、杨柳依依已成行,山水清明散忧伤;黄花几朵祭先人,绵绵思念不相忘;晓风残月世无常,一壶浊酒醉衷肠;不堪回首亦回首,把握今朝赏春光。清明多保重!6、路春风一路雨,两行垂柳寄思情,三言两语道不尽,众多感触向天吟。和风细雨润清明,恰似天公亦悲情,曲径蜿蜒通深处,满腔哀思洒碑林!


(编辑:安仇天)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