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丝缕玉衣的文物介绍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长173厘米、肩宽44厘米 。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墓出土。
殓服,共由2291块青玉片粘连缀接而成。外形与人体形状基本一样,分头套、上衣、袖筒、裤筒、手套和鞋六部分。为便于穿着,各部分分别制作。其中头套,手套和鞋的玉片均在片角钻孔,以丝线连缀;其余玉片用麻布衬里,每块玉片表面用窄丝带作交叉粘贴,然后再用宽丝带沿玉片的边缘作纵横粘连。由于整件玉片皆以丝带缀连,故称之为“丝缕玉衣”。发现的第一件形制完备的丝缕玉衣。
玉衣又称“玉匣”,是汉代帝王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敛服。以玉衣作敛装的习俗在历史上曾经风行了三百余年。汉人迷信玉,以为玉衣可使尸体不腐。中国考古出土的完整玉衣有十几套,南越王的丝缕玉衣是我国迄今所见的年代最早的一套形制完备的玉衣。
南越王的丝缕玉衣,长1.73米,共用了2291片玉,用丝线穿系和麻布粘贴编缀做成。分为:头套、上身衣、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裤筒和左右脚套共十部分。玉片以长方形和方形为主,还有梯形、三角形、五边形等。头套、手套和鞋子是用红色丝线穿缀边角钻孔、打磨光滑的玉片做成,里面以丝绢衬贴加固。玉衣躯干部分大多利用废旧玉器或边角玉料切成小玉片,贴在麻布衬里上,再用红色丝带在表面对角粘帖,十分规整鲜艳。
出土时,因南越王尸体和编缀玉衣的丝线已经腐朽,玉片散落在地,专家花了三年多时间修整复原,可以想见两千多年前制作玉衣更是如何的耗费人力和物力。
在玉衣的下面摆放有5块玉璧。璧的表面还留有丝带绕过璧孔的痕迹,说明5块璧原是用丝带系在一起的。玉衣的手套一端,是一对造型各异的龙形玉握。在考古学上,所谓握,就是以物放在死者手中,使之握。
中国历史上以玉衣作敛装的制度,可上溯到东周时代的“缀玉面罩”和缀玉片片的衣服。根据已知的考古材料,形制完备的玉衣出现在西汉文帝、景帝之际,皇帝和王侯等以玉衣作为敛服是从汉武帝时开始盛行的。至东汉时期,玉衣已经明确分为金缕、银缕、铜缕3个等级,确立了分级使用的制度。曹魏黄初三年(222年),魏文帝(曹丕)为防盗墓,废除玉衣制度,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东汉以后的玉衣。
南越王赵昩的丝缕玉衣,当在入葬的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制作,要早于河北满城汉墓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金缕玉衣近10年左右。这件丝缕玉衣是我国迄今所发现年代较早的一套完整玉衣,又是从未见于文献和考古发掘的新品种。其上衣采用对襟形式也是一大特色。丝缕玉衣部分玉片的外观与广东曲江石峡遗址出土的玉器类似,其应是南越国宫廷所特制。




13458933469安徽展出东汉铜缕玉衣 玉片总数2257片-和田玉资讯
咸刘窦答:【金缕玉衣】:主要出土于中国汉代,玉衣也称玉匣、玉柙,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

13458933469河北博物馆之金缕玉衣
咸刘窦答:窦绾的玉衣上衣采用了丝缕编缀的方式,而非金线,这可能是汉代贵族对女性葬礼细节的特别处理,体现了性别差异的微妙体现。这不仅是一次玉衣制作工艺的革新,也是汉代文化对女性地位和审美的独特诠释。刘胜夫妇的玉衣不仅是科技与艺术的结晶,也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抹璀璨。它们保存在河北博物馆,与其它同样珍贵的...

13458933469完备的玉衣是什么出土的丝缕玉衣
咸刘窦答:丝缕玉衣是一件极为珍贵的古代文物,它所表现出的文化特征和艺术价值,让人们对古代文明和工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中,以完备的玉衣最为著名,这件玉衣的出土历程和研究价值备受关注。完备的玉衣的出土历程 完备的玉衣出土于2001年,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当时正值对吐鲁番古城的修复工程中。在挖掘时,发现了...

13458933469裹尸的金缕玉衣在古代是怎样制成的?
咸刘窦答:整套“玉衣”形体肥大,披金挂玉,全长1.88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玉片的角上穿孔,用黄金制成的丝缕把它们编缀,故称“金镂玉衣”。制作如此精致的玉衣,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根据当时的生产水平,是十分不易的。从遥远的地方运来玉料,通过一道道的工序把玉料加工成数以千计...

13458933469刘邦金缕玉衣
咸刘窦答:回答:  汉墓出土文物中最知名的可谓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 文景时期。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 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 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

13458933469中国传统文物
咸刘窦答:中国传统文物有金缕玉衣、四羊方尊、人面鱼纹彩陶盆、红山玉龙、后母戊鼎等。1、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也叫金缕玉柙,是汉代帝王、贵族死后穿的一种殓服,用各种形状的玉片和金属丝编缀而成,人们认为玉能使尸体不朽。这件金缕玉衣共用金丝2567克,玉1203片,分头罩、脸盖、上衣前片和后片、左右袖筒...

13458933469中国独有的巧夺天工轰动世界的历史文物是什么?
咸刘窦答:这种文物就是传说中的“金缕玉衣。”金缕玉衣,是汉代贵族死后穿着的殓服,因为当时的人认为美玉可以保证尸体不腐烂,并且代表至尊的身份地位,因此,当时的贵族死后多用金缕玉衣装饰其身,又称为“玉匣。”金缕玉衣,顾名思义,就是用金线将玉连接而做成的衣服。金线在古代本身就已经比较难得,将坚硬...

13458933469长沙马王堆墓出土的最著名的一件文物是什么,谁的?
咸刘窦答:金缕玉衣是汉代帝王及诸侯王的专属葬具,已出土金缕玉衣的代表墓葬有: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窦绾墓(即满城汉墓)、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陵等。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最著名文物是素纱襌衣,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交领、右衽、直裾。面料为素纱,衣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

13458933469珍贵文物金缕玉衣成功修复,它隐藏着哪样的秘密?
咸刘窦答:1986年在河南省永城市芒砀山僖山汉墓出土的西汉金缕玉衣 ,长为1.76米,分别由2008块玉片用金丝编缀而成,为西汉梁国国王梁孝王之陪葬品。除了这种成套的金缕玉衣以外,也有不成套的,只有遮罩几个地方的玉俑,就像1978年5月,山东省临沂市文物组对位于柳青街道洪家店村西北的刘疵墓进行发掘。发现一套...

13458933469丝缕玉衣的介绍
咸刘窦答:此展品为西汉时期文物。长1.73米。共用了2291片玉,用丝线穿系和麻布粘贴编缀而成。这是我国迄今所见的年代最早的一套形制完备的玉衣,又是从未见于文献和考古发现的新品种,其上衣采用对襟形式也是一大特色。出土时玉片散落在地,经三年时间完成修复。现收藏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编辑:柴慧疫)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