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运用屈原抱石投江事例写一段话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关于屈原抱石投江这一历史事件你持何看法?500字议论文 急求~~~~~~~~~

屈原,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即使在他投江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仍然受到人们的敬仰和怀念,他所创造的楚辞体经久不衰,永垂史册。但是对于他投江而死却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屈原之死重于泰山;有人则认为屈原之死轻如鸿毛。其实这恰恰反映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该怎样正确理解和认识人的价值。在我认为,屈原之死,死得其所。
屈原之死,死于爱国。屈原面对楚国上下昏庸,郢都破灭,没有卖国求荣,而是凭着一颗“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忠肝义胆,与楚国共存亡。他将国家兴衰置于自己得失之上,这种精神永远激励着爱国志士,鞭挞着卖国之人,有如此深远之影响,有如此深远之意义,怎能说死得“轻如鸿毛”呢?郭沫若同志说过:“屈原的死是为民殉国难,是一种为国捐躯精神的再现,他是为正义而死,为真理而死,死得其所。”
屈原之死,死于一种热忱,死于一种抗争。在他生命旅途的最后一站,将生命与信念的光辉和伟大展现给世人;他用生命守住他的灵魂:他用他的死告诉世人,追求信念与自由是永恒的主题;他给芸芸众生以震撼;他在“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郁闷空气中注入了一股热浪。这种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民主革命宣传家,思想家陈天华或许受了屈原之死的感染吧!他的《猛回头》、《警世钟》成为刺向清政府的两刃利剑,而他为了抗议日本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迫害,愤然投海而死。老舍也倍受屈原的感染吧!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堪忍受邪恶势力的迫害,愤然投湖自杀,这是对文革动乱的抗争,是对‘文革”的控诉,他们和屈原—样,以自己的生命警醒人们要奋发,要觉醒。他们把生命的意义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死的价值所在。
屈原之死给时空注释新的含义。这一道闪光的利剑划破了千年长空,给生与死赋予新的内容。他的精神流淌在每一个中华赤子的热血里,融入炎黄子孙的灵魂中。死已不是一种结束,而是一个伟大的起点。文天祥虽死犹生,丹心照汉青;史可法,身殉孤城,忠心可鉴;更有于谦,千锤万凿,清白人间。选择死亡,并不是平淡的沉沦,更不是无能的表现。屈原之死是一种力量,一种发奋的力量,它如长夜中划空而过的流星,闪出一生最璀璨的光辉。我说,屈原之死,价值永恒,价值无限。虽然人生的意义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人生中也有为了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在某种条件下,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续生命的音响和光彩。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峰,绝妙的音乐、多是悲壮的旋律。而高尚的情操,却在壮烈的牺牲中。人生留迹于大地之间,本应该有惊人之举。卓尔不群的泰山睥睨群峰,汪洋恣肆的长江啸傲百川,佰剑于长城的秦皇汉武,在史册中群视千秋。
生命的长短无关紧要,紧要的是生命的意义。屈原不随俗而毅然沉江,以身殉国,生命之光与日月争辉,长与短,因之失去意义。古往今来,多少生命在历史的星河中默默产生,又默默消亡,而又有几颗能够像屈原这样2000多年后的今天仍熠熠闪烁。他的死,有力地维护了他那不随波逐流,不苟且偷生的人格尊严;他的死,充分显示了他的忠贞爱国,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他的死真正体现了他那昭真理而不惜牺牲生命的人生价值。鲁迅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可贵的,但真理更可贵。屈原虽死,而真理传于四方,这样的死,死得其所。生与死,是一对矛盾。孟子说过:“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也如裴多斐所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也就是说,为了真理,自由,正义,牺牲自己的生命是值得的。但同时,我们要珍惜生命。罗曼•曼兰说过:“以死来鄙薄自己,背叛自己,否定自己的信念是世界上最大的错过。”
屈原投江是一曲壮烈的悲歌,一捶击破昏暗的响鼓,一声震撼历史长河的惊雷,屈原是矗立于人类心中的永远丰碑。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两千多年来,每逢这个日子,炎黄儿女们都要吃粽子、划龙舟等传统方式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据悉,中央电视台将在今年端午节当日现场直播汨罗江畔祭祀屈原仪式等。祭祀屈原,就是要从其抱石投江的故事中汲取一种伟大的力量,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际行动。

  屈原青年时代就有着出色的才干,进楚国朝廷不久,便受到赏识,先后任职左徒、三闾大夫,但其政改主张始终未能实现,最后被削职流放。后来获悉秦兵攻破楚都郢,犹如晴天霹雳,悲痛万分,便来到泊罗江边,抱起一块石头,纵身投江自荆“屈原精神”绵延了2000多年,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笔精神财富,无论何时何地,对我们永远都是一种教育和激励。
  这种精神是热爱祖国的精神。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雄心壮志,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后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仍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为念;明知面临着许多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这种精神是坚持真理的精神。从政期间,屈原坚持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等美政思想,“虽九死而犹未悔”,表达了坚持真理的的无私无畏。流浪后,仍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铭志,鼓励自己。同时,在流放期间他还写就了《天问》一书,连向苍天提出172个问题,再次表现了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这种精神是宁死不屈的精神。任职期间,屈原志洁行廉,同情百姓,为民谋利,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作殊死斗争。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不苟且偷安、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始终“忍而不能舍也”。即使流浪以后,仍投水以明志,以剖心迹,使屈原精神上升到一个理想的高度。


  屈原故事是悲惨的,但“屈原精神”永远是伟大的。二十一世纪初,中华民族迎来了复兴的重要时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进程中,“屈原精神”无疑是一面不朽的旗帜。高擎“屈原精神”这面旗帜,就可以向崇洋媚外者开火,向随波逐流者开火,向同流合污者开火,焕发爱国报国的热忱,焕发刚正不阿的正气,焕发求索创新的壮志。只要中国人民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步调一致,不懈奋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屈原的忠贞,他的爱国值得我们钦佩。但是他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晚期,它的抉择令我们惋惜。那时,楚国的封君实力十分强大,楚王的地位跟周王在诸侯眼中的地位是一样的。他在楚国推行改革远比他的前辈吴起困难的多,吴起那个时代,楚王还能控制军队,结果呢,还不是被牺牲。虽然吴起是外国人,它是第四氏族屈氏的成员。但他触动封君的利益还不是被牺牲,只是结局好一点,只是被流放。所以说他的结局从变法开始就注定了。有时真不明白他为什么不像白起,李斯那批楚国人才到秦国发展,最后楚亡了他却投江了,而不是像项氏一族藏于民间,伺机而动,可能是他既对复国不报希望,也不希望楚国百姓陷于动乱。他以死明志让他的气息永存汨罗江,精神永存于华夏大地


19323514199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作文800字5篇
晁王刘答: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

19323514199屈原投江的故事100字
晁王刘答:前278年,秦兵南下,攻破楚都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投汨罗江而死。

19323514199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作文三篇
晁王刘答:汨罗江边,残阳如血。一个高大的背影临风而立,矿野无边,孤怜而没落。蓦地,他仰天长叹“世人皆醉我独醒”只是心醉醉的心碎。犹记,那一刻抱石投江,哀伤犹如隔世。屈原为自己找到了归宿,为人民灵魂的觉醒与奋起现出了自己的生命!倚望江水,耳畔仿佛传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

19323514199端午节怀念屈原的作?文
晁王刘答:篇一:端午节怀念屈原的作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以发代笔留下千年壮举。汨罗江边,残阳如血。一个高大的背影临风而立,矿野无边,孤怜而没落。蓦地,他仰天长叹"世人皆醉我独醒"只是心醉醉的心碎。犹记,那一刻抱石投江,哀伤犹如隔世。屈原为自己找到了归宿,为人民灵魂的觉醒与奋起现出了自己的...

19323514199屈原投江的具体故事 大约30字
晁王刘答:屈原为国君昏庸而痛心,不愿看着“党人”乱政,葬送楚国锦绣河山。加之长期放逐,身心交瘁,再无重返朝廷、实施理想“美政”的希望。为了保持清白高洁的操守,捍卫自己所毕生追索的理想,终于带着不尽的遗憾,愤然投身汨罗江中。淮南王刘安的《离骚传》曾赞叹屈原不肯在浊世中苟活,故而“蝉蜕于污秽”...

19323514199屈原投江的画面描写
晁王刘答:对于屈原投江的历史记载,我没空去查,看得也不多,只能做些无责任臆想。记得凡是我看到的描写,大都少不了一个愤字。屈原愤而投江,可见他决不是深思熟虑的那种自杀者。于是,我废柴的大脑便情不自禁勾勒出这样一个画面。屈原带陆离长铗,冠崔嵬切云,被明月,佩宝璐,气急败坏的往江心奔去,...

19323514199屈原和粽子的故事简短
晁王刘答:1. 在公元前27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楚国的大夫和爱国诗人屈原,在得知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深受打击,心如刀绞。尽管他有心报国,但无力回天。因此,他选择了以死明志,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然后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2. 当屈原投江的消息传来后,沿江的百姓纷纷驾舟竞渡前去打捞,...

19323514199精选端午节怀念屈原的作文800字
晁王刘答:犹记,那一刻抱石投江,哀伤犹如隔世。屈原为自己找到了归宿,为人民灵魂的觉醒与奋起现出了自己的生命! 倚望江水,耳畔仿佛传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呐喊!当纵身跳起的那一瞬间——雷为你而轰响、电为你而狂闪、江为你而咆哮……你没有泪水,没有拖泥带水,只有狂风、闪电、风暴般坚强的...


(编辑:娄枫呢)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