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

亲眼目睹,一个伏地魔在草丛2杀,就当他在舔包时,我从另一个草丛淡定出手,枪响盒成,好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是螳螂想捕捉蝉,却不知潜在危险。
比喻目光短浅,没有远见。等待时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扩展资料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庄子·山木》。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的这类人提出警告。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这一天清早,太子友拿着弹弓,急匆匆从宫中的后花园走进宫内,浑身上下湿漉漉的,还沾满了泥巴。夫差见到他这副狼狈模样,不知道这是太子友故意所为,感到很奇怪,笑着问他干什么去了。太子友说:“孩儿我刚才在后园游玩,听到一只秋蝉在树上高声鸣叫,就急忙过去观看。这只秋蝉悠闲自在,自鸣得意,却不知道后面有一只螳螂,全神戒备,对准秋蝉,准备擒而食之。
螳螂一心对着秋蝉,却不防备后面还有一只黄雀,虎视眈眈,要啄螳螂。孩儿我呢,一心想要用弹弓打下黄雀,却没有顾及地上有个深坑,一不小心,失足落入坑中,以至于衣履俱湿,被父王您嘲笑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基本解释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分开解释
螳螂捕蝉: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黄雀在后: 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作者
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治《春秋彀梁传》。据《汉书·艺文志》载,刘向有辞赋33篇,今仅存《九叹》一篇。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楚辞》是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编辑本段]故事概况
【原文】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儒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螳螂捕蝉实拍图片
【译文】
吴王要进攻楚国,向左右大臣警告道:“如有人敢于进谏,就处死他!”有一位年轻的(大臣的)门客,想谏又不敢,他就怀揣弹弓到后花园去,露水洒湿了衣裳,这样过了三天。吴王知道后说:“你何苦把衣裳淋湿成这个样子?”少孺子回答道:“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一边放声地叫着一边吸饮着露水,却不知道背后有一只螳螂啊;螳螂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了前肢,想要抓这只蝉,却不知道它的旁边有一只黄雀啊;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螳螂,却不知道有人在它所处的树下拿着弹弓正瞄准了它
啊。这三个小东西都在力求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都没考虑隐伏在它们身后的灾祸啊!”吴王说:“你说得好啊!”于是取消了攻打楚国的计划。
[编辑本段]典故出处
《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yi)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汉·韩婴《韩诗外传》:“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在《说苑·正谏》也有此:“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要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解释
【原文】吴王欲伐楚,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问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后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欲捕之也!而螳螂作势欲扑,竟不知黄雀蹑其旁也!黄雀伸颈仅顾啄螳螂,而不知树下之弹弓也!彼皆欲得前利而不顾后患也!”吴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释】
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
少孺子:人名。
三旦:三天。
其:树上。
居:停留。
附:同“跗”脚背。
委身曲附: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前肢。附,同“跗”,脚背骨。
傍:同“旁”,旁边。
延:伸长。
务:一定,必须。
顾:考虑。
患:灾祸。
伐:征讨,讨伐。
【翻译】春秋时期,吴国国王寿梦准备攻打荆地(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谁敢劝阻就处死谁!”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想阻止吴王出兵。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吴王很奇怪,问道:“你这是为什么那?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侍卫道:“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停在高高的树上不停的歌唱,饮着露水,不知道有只螳螂就在自己的身后想吃掉它:螳螂屈着身子靠近蝉,想捕捉它,却没想到黄雀就在自己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人在树下举着弹弓瞄准自己。这三个小动物,都力求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去没有考虑到他们身后隐伏的祸患。”吴王想了想说:“你讲得很好!”于是放弃了攻打楚国的打算。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告诉我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编辑本段]课文原文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册)原文 螳螂捕蝉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了!”
少年回答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
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少年接着说:“是的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注释】
①[吴王欲伐荆]吴王,指吴王阖闾;荆,楚国。伐:进攻。
②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③[舍人有少孺子]舍人,宫廷侍从;少孺子,年轻人。
④[怀丸操弹]怀揣着子弹持着弹弓。
⑤三旦:三,多次 。天,古汉语里“旦”就是“天”的意思,三旦即三天。
⑥[子]你。
⑦[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屈着前肢。“附”同“跗”,脚背骨。委:缩。
⑧延颈:伸长头颈。延,伸长; 傍:通“旁”。
⑨[务欲]一心想要。 [前利]眼前的利益。
⑩罢:停止。
⑩ 则:就。
[编辑本段]要点导引
1.刘向(约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撰有《七略别录》和《说苑》、《新序》等。
2.泵问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这类人提出警告。
3.文中“蝉高居悲鸣”的“悲”不做“悲哀”、“悲伤”解释,而是“动听”的意思。
①[吴王欲伐荆]吴王,指吴王阖闾;荆,楚国。伐:进攻。
②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③[舍人有少孺子]舍人,宫廷侍从;少孺子,年轻人。
④[怀丸操弹]怀揣着子弹持着弹弓。
⑤三旦:三,多次 。天,古汉语里“旦”就是“天”的意思,三旦即三天。
⑥[子]你。
⑦[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屈着前肢。“附”同“跗”,脚背骨。委:缩。
⑧延颈:伸长头颈。延,伸长; 傍:通“旁”。
⑨[务欲]一心想要。 [前利]眼前的利益。
⑩罢:停止。
⑩ 则:就。

你的解释不错,我通过查找资料再给你补充一些:
基本解释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分开解释

螳螂捕蝉: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黄雀在后: 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基本解释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分开解释

螳螂捕蝉: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黄雀在后: 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典故出处
《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yi)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汉·韩婴《韩诗外传》:“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在《说苑·正谏》也有此:“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要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基本解释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分开解释

螳螂捕蝉: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黄雀在后: 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典故出处
《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yi)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汉·韩婴《韩诗外传》:“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在《说苑·正谏》也有此:“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要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螳螂捕蝉: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黄雀在后: 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指只顾眼前的利益,没想到自己的危险

【解释】: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出自】:《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汉·韩婴《韩诗外传》:“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示例】:你们不可以打边区。“鹬蚌相持,渔人得利”,“~”,这两个故事,是有道理的。 ◎毛泽东《质问国民党》
【语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


1379100523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羿泽钥答:译文:园子里有棵树,树上有只蝉,这蝉高踞枝头,动听地鸣叫,饮食露珠,却不知螳螂在它的身后。螳螂弯曲身肢,要去捕蝉,却不知黄雀在它旁边。黄雀伸出脖子要去啄食螳螂,却不知手拿弹弓铁丸的人正在它的下面。原文: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

1379100523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是什么它比喻什么
羿泽钥答: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黄雀在后: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1379100523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什么意思
羿泽钥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是螳螂想捕捉蝉,却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没有远见。等待时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1379100523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什么意思
羿泽钥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形容行事仅顾前而不顾后。 或喻目光短浅, 仅视眼前利益,而不知后患能随之而来,常用此语。这个成语出自刘向的《说苑·正谏》。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吴国国王寿梦准备攻打荆地(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有谁胆敢阻止我...

1379100523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什么意思
羿泽钥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是:说明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读音】:tánɡ lánɡ bǔ chán,huáng què zài hòu 【释义】:螳螂捕蝉:螳螂想捕捉蝉,却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没有远见。黄雀在后...

1379100523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什么意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解释
羿泽钥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成语基本释义: [ 成语形式 ] 8字成语 [ 成语结构 ] 复句式成语 [ 感情色彩 ]

1379100523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是什么?
羿泽钥答: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 祸患的人;对 鼠目寸光、 利令智昏、不顾后患的这类人提出警告。它的含义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

13791005230根据螳螂捕蝉的故事内容,写出8个字的成语并解释
羿泽钥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捕捉知了,却不知道黄雀在后面等着捕捉自己.比喻目光短浅,一心图谋害人,却不知道有人正在算计他.

1379100523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
羿泽钥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出自:《庄子·山木》,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的这类人提出警告。相关词语:1、螳螂捕蝉:螳螂想捕捉蝉,却不知...

1379100523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是什么
羿泽钥答:他一心想占人便宜,却不知道也有人在盯着他们,真是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下面是由我分享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是什么,希望对你有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是什么:【解释】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的这类人提出警告。【出处】...


(编辑:蒲俗翔)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