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顺丰员工被迫签署自愿离职合同,那么离职后会得到失业金吗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3
公司为了想办法逼迫员工自愿离职,签写合同到期,叫员工领取失业金作为补偿。可以告公司的不正当行为吗?

职这种情况估计告不了吧?那你们那边情况还好一点,最起码他让你们领取失业金,像我们这边公司,他为了让员工辞职,他把员工调到最不愿意的岗位上去,逼员工自动辞职。

  自动离职没有失业金。失业金领取办法:
根据《失业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
  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按规定享受其他各项失业保险待遇:
  (1) 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3)已依法定程序办理失业登记的;
  (4)有求职要求,愿意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
  劳动者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具体包括下列情形:
  (1)终止劳动合同的;
  (2)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3)因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提供劳动条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4)因用人单位以暴力、胁迫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强迫劳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5)因用人单位克扣、拖欠工资,或者不按规定支付延长工作时间劳动报酬,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6)因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者集体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7)因用人单位扣押身份、资质、资历等证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8)因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9)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
  离职后失业金领取程序: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失业保险后,劳动者离职后可以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具体条件和程序如下:
  ①非本人意愿终断就业(即公司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并有求职要求(须提供用人单位辞退的证明)
  ②缴纳失业保险金12个月以上
  ③公司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60天之内前来办理
  一、参保单位出具两份《解除(终止)劳动关系证明书》,一份交失业保险中心,一份交劳动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备案。
  二、失业保险中心凭参保单位出具的《解除(终止)劳动关系证明书》对情况进行严格的调查核实(失业人员带上与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确认无误的发放2份《失业保险申领登记表》和1份《失业求职登记表》。
  三、失业人员认真填写好《失业保险申领登记表》的正面所有栏目,背面的计生关系接受单位意见处空格请到本人户口所在地的计生关系接受单位盖章。认真填写好《求职登记表》。
  注:户口在城市的请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计生办盖章;户口在农村的请到户口所在地的乡(镇)计生办盖章。居委员、村委员、社区的计生办章均不符合要求。
  四、交纳三张一寸的彩照和一份失业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劳动者符合以上条件,即可到户籍所在地或暂住地的区级劳动保障部门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

  劳动者被迫签署自愿离职合同,离职后,用人单位依法出具的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上如果写明是劳动者原因离职的,劳动者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纠纷,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益。
  失业金领取条件
  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1)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2)由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聘用合同或者被用人单位辞退、除名、开除的;
  (5)劳动者本人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6)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社会保险法》
  第四十五条 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第四十六条 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累计缴费满五年不足十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八个月;累计缴费十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二十四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第四十七条 失业保险金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第四十八条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失业人员应当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如果劳动者已经在离职上签自愿辞职,那么劳动者无法到劳动局申请失业金的,因此,劳动者必须提供单位迫使劳动者离职的证据,才能反映到劳动局解决,才能申请失业金的。

小心被骗…………


13734695094被迫签自愿离职还能仲裁吗
凌富孔答:被迫签自愿离职能仲裁。员工与公司签订的离职协议之后,依旧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当员工属于被迫签订离职协议的时候,并且没有获得任何补偿,那么他就可以申请。适用于劳动仲裁的劳动争议范围主要包括:1、因执行、变更、解除、终止等履行发生的争议;2、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3...

13734695094生病了公司让离职员工就签了自愿离职的合同了,还能去劳动局要求赔偿吗...
凌富孔答:员工生病,公司就让离职,而且还要签订自愿离职的合同,公司此等行为严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可以反映到就业局解决 依法申请双倍经济补偿。

13734695094公司辞退,被迫签订主动离职书可以维权吗?
凌富孔答:跟着你说这么描述的,我觉得其实如果是你被迫有一定的证据,这个完全可以维权。因为公司要想辞退人他这样你是被迫签订离职的话你这个是不情愿的一定要有一定的证据。如果你有证据能够证明工伤 强迫你签订主动离职书可以到劳动保障局告公司来在劳动保障局的帮助下依法制止公司的违法行为维护你的合法权益 ...

13734695094被迫签了自愿离职仲裁能赢么
凌富孔答: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劳动仲裁适用范围如下:1、员工与公司签订的离职协议之后,依旧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当员工属于被迫签订离职协议的时候,并且没有获得任何补偿,那么他就可以申请。2、员工在离职之后没有获得公司给予的工资,或者是拖延发工资时间,就可以申请仲裁。3、...

13734695094生病了公司让离职员工就签了自愿离职的合同了,还能去劳动局要求赔偿吗...
凌富孔答:如果没有证据证明是单位强迫员工离职的情况下,既然员工自己签了离职申请,那么就属于员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不能找单位要求赔偿。

13734695094员工自愿离职有赔偿金吗
凌富孔答:法律分析: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应当获得经济补偿金,而因为其它劳动者自身原因自愿离职的,用人单位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

13734695094被迫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公司的离职协议中写明自愿离职,不能申请维权...
凌富孔答:这一个协议当中说你不能进行合法合理的维权,其实是与劳动法相违背的。明显是不合法的。所以属于无效条款。你不需要太过担心。如果你认为公司的确侵犯你的合法权益,并且你有相关的证据与证明的话,那么是可以去申请劳动仲裁的。或者通过其他的合法渠道去依法维权。

13734695094员工自愿离职补偿标准
凌富孔答:一、员工主动提出辞职的补偿标准 1. 若员工因个人原因主动辞职,用人单位通常不需要提供经济补偿。2. 若员工因用人单位的过错而辞职,用人单位应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二、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 1.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

13734695094本来是被迫辞职写成自愿离职,这有什么影响?
凌富孔答:很多公司在辞退员工的时候,他们不想支付经济补偿,所以以各种理由强迫员工去自愿离职,严重侵害了员工的合法权益,对于这样的公司,我们应该通过法律途径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因为他们这样的做法已经违法了相关规定,我们是可以要求他们做出相关补偿的,如果他不想背上这个官司,那他们就要按规定进行补偿。在这个...

13734695094员工签了自愿离职还需要给赔偿金吗
凌富孔答:在一般情况下,劳动者自愿辞职后其没有权利向用人单位主张经济补偿金。但要是用人单位为逃避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应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补偿,往往采取一些非法手段或者欺诈手段,迫使劳动者自行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这样的情况下劳动者“自愿”离职是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一、员工自愿离职需要经济补偿金吗 在一般...


(编辑:简胞俊)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