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关于洞庭湖诗句和解析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5
1. 关于洞庭湖诗句
关于洞庭湖诗句 1. 关于洞庭湖诗句
望洞庭bai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这是一首干谒诗。

唐玄宗开元二十du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秋水盛涨,八月的洞zhi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

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望洞庭 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dao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翻译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内庭五首其四 李白洞庭湖西秋月辉。 潇湘江北早鸿飞。

醉客满船歌白苎。 不知霜露入秋衣。

岳阳楼 李商隐欲为平生一散容愁, 洞庭湖上岳阳楼。 可怜万里堪乘兴, 枉是蛟龙解覆舟。
2.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四

李白

洞庭湖西秋月辉。 潇湘江北早鸿飞。

醉客满船歌白苎。 不知霜露入秋衣。

岳阳楼

李商隐

欲为平生一散愁, 洞庭湖上岳阳楼。

可怜万里堪乘兴, 枉是蛟龙解覆舟。
3. 关于洞庭湖的诗句
关于洞庭湖的诗句有: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2、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3、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4、《洞庭秋月行》 刘禹锡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

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蒙蒙隔寒镜。是时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

岳阳楼头暮角绝,荡漾已过君山东。山城苍苍夜寂寂,水月逶迤绕城白。

荡桨巴童歌竹枝,连樯估客吹羌笛。势高夜久阴力全,金气肃肃开星躔。

浮云野马归四裔,遥望星斗当中天。天鸡相呼曙霞出,敛影含光让朝日。

日出喧喧人不闲,夜来清景非人间。5、《洞庭湖》 曹松东西南北各连空,波上唯留小朵峰。

长与岳阳翻鼓角,不离云梦转鱼龙。吸回日月过千顷,铺尽星河剩一重。

直到劫馀还作陆,是时应有羽人逢。
4. 关于洞庭湖的古诗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今译]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 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

历来诗人都写它的阔大壮盛的气象,留下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等名句。而雍陶的这首绝句,却别出心裁,以纤巧轻柔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澄泓湛凝绿,物影巧相映”(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的精细图景,并融入美丽的神话传说,结构成新巧而又清丽的篇章。

这首描绘洞庭君山的诗,起笔就很别致。诗人不是先正面写君山,而是从君山的倒影起笔。

“烟波不动”写湖面风平浪静;“影”,是写那倒映在水中的君山之影;“沉沉”,是写山影的凝重。“碧色全无翠色深”,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凝视倒影,当然是只见翠山不见碧湖了。

这两句以波平如镜的湖水,以浅碧与深翠色彩的对比,映衬出君山倒影的鲜明突出。这是一幅静谧的湖山倒影图。

这种富有神秘色彩的宁静,很容易引发出诗人的遐想。所以三、四句笔锋一转,将湘君、湘夫人的神话传说,融合在湖山景物的描绘中。

古代神话传说,舜妃湘君姊妹化为湘水女神而遨游于洞庭湖山之上。君山又名湘山,即得名于此。

所以“疑是水仙梳洗处”这一句,在仿佛之间虚写一笔:洞庭君山大概是水中女仙居住梳洗的地方吧?再以比拟的手法轻轻点出:“一螺青黛镜中间”,这水中倒影的君山,多么象镜中女仙青色的螺髻。 洞庭君山以她的秀美,吸引着不少诗人为之命笔。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这两句诗,同样也是以螺髻来形容,不过这是刻画了遥望水面白浪环绕之中的君山的情景。雍陶这一首,则全从水中的倒影来描绘,来生发联想,显得更为轻灵秀润。

起笔两句,不仅湖光山色倒影逼真,而且笔势凝敛,重彩描画出君山涵映水中的深翠的倒影。继之诗情转向虚幻,将神话传说附会于君山倒影之中,以意取胜,写得活脱轻盈。

这种“镜花水月”、互相映衬的笔法,构成了这首小诗新巧清丽的格调,从而使君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雍 陶《题君山》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方 干《题君山》 君山,又名洞庭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舜妃湘君姊妹化为湘水之神遨游于洞庭湖山之上,故君山又称湖山。正是其美丽的湖光山色与动人的神话传说,吸引历代诗人写就了一首首颇具审美价值的妙诗。

上录唐代诗人雍陶的《题君山》与方干的《题君山》(一说作者为程贺)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这两首同题诗,吟咏的对象都是洞庭湖的君山,其构思也都新颖巧妙,而又各有千秋。

诗贵创新,尤其是在构思上要不落俗套,另辟蹊径,选择新的表现角度。惟其如此,诗才有诗味,也才能耐人寻味,不胫而走。

雍陶与方干深得个中三昧,其诗吟咏君山都注意避免重复前人的诗境,而写出新意来。雍陶的《题君山》,描绘洞庭君山之美景,起笔便不同凡响:“烟波不动影沉沉。”

这里,诗人未正面描写君山,而是从其在洞庭湖中的倒影写起,以“不动”二字明言湖面风平浪静,水波不兴,以“沉沉”二字凸现君山倒影颜色的深沉与凝重,暗中点题,别具匠心。次句从色彩方面着墨,以“碧色全无”状写湖水之色,以“翠色深”状写君山之色,二者相互映衬。

以上两句实写湖光山色的自然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静态的湖山倒影图。后两句笔锋一转,由实写湖中君山倒影,转为虚写神话传说,并与湖山的描写融合起来。

“疑是水仙梳洗处”,意为:这洞庭君山大概是水中女仙——湘君姊妹梳洗生活的地方吧!此句虽想落天外,却情生目前,因为“疑是”的根据,即在前两句。倘若无前两句对湖光山色的实写,便缺乏激发想象的因素,。


17141122310《望洞庭湖》古诗全文及翻译内容是什么?
张受谦答: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2.湖光:湖面的波光。 3.两:指湖光和秋月。 4.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5.潭面:指湖面。 6.镜未...

17141122310刘禹锡的《洞庭湖》诗句有什么诗意?
张受谦答: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赏析: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

17141122310关于洞庭湖诗句
张受谦答:欲为平生一散愁, 洞庭湖上岳阳楼。 可怜万里堪乘兴, 枉是蛟龙解覆舟。 3. 关于洞庭湖的诗句 关于洞庭湖的诗句有: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2、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

17141122310速求有关洞庭湖的诗句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译文
张受谦答:洞庭湖 【唐】曹松 东西南北各连空,波上唯留小朵峰。长与岳阳翻鼓角,不离云梦转鱼龙。吸回日月过千顷,铺尽星河剩一重。直到劫馀还作陆,是时应有羽人逢。舟泛洞庭 【唐】杜甫 蛟室围青草,龙堆拥白沙。护江盘古木,迎棹舞神鸦。破浪南风正,收帆畏日斜。云山千万叠,底处上仙槎。早发洞庭...

17141122310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景色的完整诗句
张受谦答:2、“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译文: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

17141122310关于洞庭湖的诗句
张受谦答:(1)洞庭:湖名,今湖南省.(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3)潭面:指湖面.(4)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5)山水翠:湖光山色.(6)白银盘:形容洞庭湖.(7)青螺:...

17141122310孟浩然《洞庭湖》一诗
张受谦答: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白话译文: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坐看垂钓之人...

17141122310洞庭湖的诗句刘禹锡
张受谦答:《望洞庭》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二、译文: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三、赏析: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

17141122310描写洞庭湖的古诗30首有哪些?
张受谦答:1、《望洞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翻译】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2、《咸阳值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咸阳桥上雨如悬...

17141122310洞庭湖诗句
张受谦答:洞庭湖的诗句 1周极八百里,凝眸望则劳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贾客停非久,渔翁转几遭飒然风起处,又是鼓波涛可朋赋洞庭 2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蒙蒙隔寒镜是时白露三秋中,湖。关于洞庭湖美的诗句赞美洞庭的诗句 1赞美洞庭的诗句 以下为唐宋代描写岳阳楼和洞庭湖...


(编辑:弘瑗彼)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