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励志人生哲理的小故事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6

励志人生哲理的小故事(通用10篇)

  哲理故事一般是由篇幅简短的故事配以画龙点睛式的哲理语句组成,短小精悍,意味深长。哲理故事用一则则生动的故事来阐释一条条人生的哲理,小故事蕴含大道理,大道理打开智慧门。今天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励志人生哲理的小故事(通用10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励志人生哲理的小故事1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 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励志人生哲理的小故事2

  曾经有个小国的人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的人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

  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励志人生哲理的小故事3

  在邮局大厅内,一位老太太走到一个中年人跟前,客气地说:“先生,请帮我在明信片上写上地址好吗?”“当然可以。”中年人按老人的要求做了。

  “谢谢!”老太太又说:“再帮我写上一小段话,好吗?”

  “好吧。”中年人照老太太的话写好后,微笑着问道:“还有什么要帮忙的吗?”

  “嗯,还有一件小事。”老太太看着明信片说,“帮我在下面再加一句:字迹潦草,敬请原谅。”

  励志人生哲理的小故事4

  一个很有名的作家要来书店参观。书店老板受宠若惊,连忙把所有的书撤下,全部换上作家的书。作家来到书店后,心里非常高兴,问道:“贵店只售本人的书吗?”

  “当然不是。”书店老板回答,“别的书销路很好,都卖完了。”

  “拍马屁”是个奇怪的词:你象是在奉承他,又象是在侮辱他。

  励志人生哲理的小故事5

  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觉得十分羡慕,兄弟俩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

  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励志人生哲理的小故事6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在绝望中仍能追寻希望之花的人是多么令人敬佩和振奋!”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德国的土地上到处是一片废墟。美国社会学家波普诺带着几名随从人员到实地察看。他们看了许多户住在地下室的德国居民。尔后,波普诺就向随从人员问了一个问题:“你们看,像这样的民族还能够振兴起来吗?”“难说,”随从人员随口答道。

  “他们肯定能!”波普坚定地给予纠正。“为什么?”随从人员不解地问。波普看了看他们,又问:“你们在到了每一户人家的时候,看到了他们的桌上都放了什么?”随从人员异口同声地说:“一瓶鲜花!”

  “那就对了,任何一个民族,处在这样困苦的境地还没有忘记爱美,那就一定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励志人生哲理的小故事7

  美国纽约有一家著名的植物园,每天吸引大批游客去参观游览。面对植物园里多姿多彩和形状奇特的盆景,有些游客不禁有了想把这些盆景据为己有的想法,因此一段时间里常常有一些便于携带的微小盆景不翼而飞,本来植物园里的人手就紧缺,要植物园里的几个管理人员看管这么多的盆景谈何容易!

  这天,植物园园门上方新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这样一行字:“检举偷盗花木者,赏金200美元。”一名好奇的游客问植物园管理人员:“为什么不按通常的习惯写成‘凡偷盗花木者,罚款200美元’?”管理人员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要是按常规那样写成‘凡偷盗花木者,罚款200美元’,就只能靠我的两只眼睛来管理这么大的植物园,根本看管不过来;现在,写成‘检举偷盗花木者,赏金200美元’,就发动了来植物园游览的游客的力量,借助他们的力量,我们就等于有了几百双警惕的眼睛在帮我们看管这些盆景啊!”

  荀子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在事业上干出一番成就,就应该学会向他人借力,借助他人的力量,变“一双眼睛”为“几百双眼睛”,“借”出一片新天地。

  励志人生哲理的小故事8

  公元201年,当时任司空的曹操听说22岁的司马懿非常有才能,便派人征召他做司空府的从官。司马懿认为曹操擅权奸诈,出身又不好,是被世家大族看不起的“赘阉遗丑”,不愿屈从在他手下为官,于是就装得了精神病躲在家里。曹操不相信,暗中派人监视司马懿的一举一动,看他是不是真的'得了精神病。

  这天深夜时分,一名刺客翻墙越院进入司马懿住处,见到躺在床上的司马懿举剑便刺。警觉的司马懿马上意识到这是曹操派来打探虚实的,于是将计就计,放弃反抗,静卧不动。刺客见状,认定司马懿真的是得了精神病,便收剑回去报告曹操。

  装病是个技术活儿,司马懿的装病,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连家中下人都被骗过。一次,他叫人在院子里晒书,忽然天降大雨,嗜书如命的司马懿一时忘了自己在装病,便起身到院子里收书,结果被一名侍女看到了,司马懿立刻将这名侍女杀人灭口,正因为如此,连最狡诈的曹操也被他给骗过去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生性多疑的曹操觉得司马懿有诈,没有放过对司马懿的监视。

  七月初七那天,是传统民俗晒书的日子,一向爱书的司马懿竟将家里的藏书拿到太阳下面去晒。这一晒不打紧,司马懿的马脚就露出来了,就像锅里煮着的饺子,你拿筷子一搅和,馅儿不就露出来了。你司马懿不是说你有精神病脑子不正常吗,你怎么记得七月初七晒书的这个习俗的呢?别装了,跟我干吧!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曹操是深谙此道的,你司马懿在聪明,在会伪装,在小心谨慎,总会有失手的时候。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很多看似不打眼的细枝末节,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成败。

  励志人生哲理的小故事9

  有个人在一天晚上碰到一个神仙,这个神仙告诉他说,有大事要发生在他身上了,他会有机会得到很大的一笔财富,在社会上获得卓越的地位,并且娶到一个漂亮的妻子。这个人终其一生都在等待这个奇异的承诺,可是什么事也没发生。他穷困地度过了他的一生,最后孤独地老死了。当他死后,他又看见了那个神仙,他对神仙说:“你说过要给我财富、很高的社会地位和漂亮的妻子,我等了一辈子,却什么也没有。”

  神仙回答他:“我没说过那种话。我只承诺过要给你机会得到财富、一个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和一个漂亮的妻子,可是你让这些机会从你身边溜走了。”这个人迷惑了,他说:“我不明白你的意思。”神仙回答道:“你记得你曾经有一次想到一个好点子,可是你没有行动,因为你怕失败而不敢去尝试吗?”这个人点点头。

  神仙继续说:“因为你没有去行动,这个点子几年以后被另外一个人想到了,那个人一点也不害怕地去做了,他后来变成了全国最有钱的人。还有,你应该还记得,有一次发生了大地震,城里大半的房子都毁了,好几千人被困在倒塌的房子里。你有机会去帮忙拯救那些存活的人,可是你怕小偷会趁你不在家的时候,到你家里去打劫偷东西,你以这作为借口,故意忽视那些需要你帮助的人,而只是守着自己的房子。”这个人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神仙说:“那是你去拯救几百个人的好机会,而那个机会可以使你在城里得到多大的尊崇和荣耀啊!”

  “还有,”神仙继续说,“你记不记得有一个头发乌黑的漂亮女子,你曾经非常强烈地被她吸引,你从来不曾这么喜欢过一个女人,之后也没有再碰到过像她这么好的女人。可是你想她不可能会喜欢你,更不可能会答应跟你结婚,你因为害怕被拒绝,就让她从你身旁溜走了。

  这个人又点点头,这次他流下了眼泪。

  神仙说:“我的朋友啊,就是她!她本来该是你的妻子,你们会有好几个漂亮的小孩,而且跟她在一起,你的人生将会有许许多多的快乐。”

  是的,我们每天身边都会围绕着很多的机会,包括爱的机会。可是我们经常像故事里的那个人一样,总是因为害怕而停止了脚步,结果机会就溜走了。

  不过我们比故事里的那个人多了一个优势:我们还活着。我们可以从现在起去抓住那些机会,我们可以开始去创造我们自己的机会。

  如果自己不去创造机会,那么就很可能被社会埋没了。所以我们要善于创造,把握机会,机会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励志人生哲理的小故事10

  某日一位治理学教授为一群大学生授课。

  上课靠近尾声时教授拿出一个两公升的广口瓶放在桌上“我们最厥后做个小试验。”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巨细的石块把它们一块块地放进瓶子里直到石块横跨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瓶子满了吗?”所有的学生都回覆“满了。”他反问“真的吗?”说着他从桌下取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敲击玻璃壁使砾石填满石块间的间隙。“现在瓶子满了吗?”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确了“可能还没有满。”一位学生说道。“很好!”他伸手从桌下又拿出一桶沙子把它逐步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的更多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没满!”学生们高声说。然后教授拿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

  它告诉我们人生就好比这个瓶子必须先把你生掷中的大石块放进去然后再放砾石、沙子、水这个序次不能颠倒否则大石块就永远放不进去了。信仰、学识、技术、事业都是生掷中的大石块要趁着手轻脚健把这些工具学好用好稳稳妥妥地放进自己的瓶子里然后再从从容容地去休闲去嬉戏去消遣。否则年龄轻轻就先忙着吃喝玩乐,不干正事,吊儿郎当,那就即是瓶子先装了一堆无关紧要的砾石、沙子,等醒悟过来,想装大石块时,已为时过晚,只能空叹“少壮不起劲,老大徒伤悲”

;


15648685208有深度的哲理小故事
禹费先答:有深度的哲理小故事篇一:守住心中无尽的清凉 一条渡船,上面载满了急切想到对岸去的人。船夫撑起了竹篙,船就要离岸了。 这时候,有个佩刀的武夫对着船家大喊:“停船!我要过河!” 船上的客人都说:“船已开行,不可回头。” 船夫不愿拂逆众人的心,遂好生劝慰武夫道:“且耐心等下一趟吧。” 但船上有个出家...

15648685208有人生哲理的故事
禹费先答:1:一时糊涂的清官 包拯是宋朝有名的清官。他刚任开封府尹不久,就遇到一件案子。有人犯了罪被官府缉拿归案。按刑律,要受杖刑。那时的杖刑很重,竹杖又大又沉,几杖下去皮开肉绽,打成重伤是常有的事。犯人一听害怕了,赶紧托人找到包拯手下的一个小吏,花钱求他改判轻点的刑罚。小吏见有利可图...

15648685208人生哲理小故事【四篇】
禹费先答:人生哲理小故事篇一:还能活多久 有这样一对十三四岁的兄妹,妹妹发生事故急需输血,偏偏血型较异,血库及周围人皆无此血型,医生化验哥哥的血型时,显示配型一致。虽然男孩也还年幼,但危急之下,决定让男孩先输安全合适的血量救妹妹。输血之前,医生跟男孩简单地说明了一下,要用他的血救妹妹。男孩听完...

15648685208哲理小故事精选5篇
禹费先答:★ 经典励志短篇哲理小故事 ★ 含有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及感悟 ★ 关于哲理散文精选5篇 ★ 关于人生哲理优美小文章5篇 ★ 关于人生哲理散文精选5篇 ★ 励志有趣小故事5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为你推荐:特别推荐 为什么麦当劳一瓶冰露卖 7.5 元? 有哪些揭露讽刺韩国财阀的...

15648685208富有人生哲理的小故事
禹费先答:1、有一个人作了一个梦,梦中他来到一间二层楼的屋子。进到第一层楼时,发现一张长长的大桌子,桌旁都坐着人,而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吃得到,因为大家的手臂受到魔法师咒诅,全都变成直的,手肘不能弯曲,而桌上的美食,夹不到口中,所以个个愁苦满面。但是他听到楼上却...

15648685208人生哲理故事简短【10篇】
禹费先答:1.人生哲理故事简短 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荒野中。两只老虎认为自己所处环境不好,互相羡慕对方。它们决定交换身份,开始时十分快乐。但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一只饥饿而死,一只忧郁而死。【感悟】:有时,人们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总是把眼睛看向别人的幸福。其实,你所拥有的正是别人...

15648685208感悟人生哲理故事
禹费先答:感悟人生哲理故事 篇1 一只白鸽以一种挑逗的姿态停在窗台,已有好多日子了,使我颇感兴趣,一种由衷的友好使我想去接近它,它好象意识到什么,还没等我靠近它,就飞得远远的,从此,这只鸽子再也没有飞邻我窗口。 我心中一阵茫然,于是想起不久前的一件事。我没有任何居心,只想表达我的一份好感,而你却用一道怀疑...

15648685208让人有感悟的哲理小故事
禹费先答: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情节生动、内容精炼的哲理小故事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下面这些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几篇。1: 管仲与齐桓公 领导用人需要雅量,因为你在用人的时候,不是看谁跟你有过节,谁跟你关系最好,而是看谁最有能力,谁才是你最需要的人才。古有齐桓公用管仲,李世民用魏徵,这些优秀的领导者...

15648685208人生哲理小故事合集5篇
禹费先答:人生哲理小故事1 《驮圣物的驴子》是法国寓言作家拉·封丹的代表作,说是一头驴子第一天被牧师派去驮圣物,见到教徒们顶礼膜拜,匍匐在地,于是乎飘飘欲仙。第二天,牧师派它去拉磨,这头陶醉在昨日尊贵里的驴子自然不肯顺从,于是乎招来主人一顿鞭笞,好一顿驴嚎。 儿子幼年时听了这则寓言,觉得驴子很傻:“别忘了...

15648685208求一些人生哲理的小故事!
禹费先答:求一些人生哲理的小故事! 5个回答 #热议# 妇女节专题:女性如何自我保护? 匿名用户 2013-12-31 展开全部 下面是我整理收藏的一些哲理小故事。这些小故事给我不少启迪,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心态 父子二人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


(编辑:容些肥)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