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化学式命名方法和规律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5-31
请详细说明这些化学式的读法,以及命名方法和规律

1、比较与中心原子直接相连接的原子的序数大小,依次来判定基团的大小。 如:CH3CH=C(Cl)CH3,对于左边第一个双键C来说,上边连接两个基团,一是H,一是CH3,H的序数是1,CH3是通过C与双键C连接,其序数为6,故甲基大于H;对于第二个双键C来说,连接的两个基团为CH3和Cl,很明显Cl的原子序数大于C,故Cl大于CH3.如果两边大小方向一致,都是上或下方大,则为Z,反之为E。 2、如果与中心原子连接的基团中,第一个原子是相同的,如双键C上连接有CH3-甲基与CH3CH2-乙基,它们与双键C直接连接的都是C,此时无法比较,那就比较该相同原子上连接的其他原子的序数大小,从大到小比较,切忌,不是比较“和”的大小。如甲基和乙基,甲基C上连接的是H,H,H,乙基C上连接的是C,H,H,故乙基比甲基大。又比如异丙基(CH3)2CH-和叔丁基(CH3)3C-,异丙基C上连接的是C,C,H,叔丁基C上连接的是C,C,C,故叔丁基比异丙基大。 3、若与中心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上有不饱和键,则认为其以多个单键与同其形成重键的原子相连接。若为双键,如C=O,则认为C以单键与两个O相连,若为三键,比如C≡C,则认为C以单键与3个C直接相连。 4、在R/S命名中对于取代基互为异构的基团,其大小的确定原则为:①R-型基团较S-型基团优先,同对(RR或SS)较不同对(RS或SR)优先;②顺式基团较反式基团优先,同排顺式较同排反式优先

一. 单质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常温下为固体的单质一般用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单质,元素符号的名称就是该单质的名称,例如碳—C、硫—S、磷—P、钠—Na、铜—Cu、镁—Mg、铁—Fe,但是碘为I2。
稀有气体用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单质,元素符号的名称就是该单质的名称,也可在元素名称后加一个“气”字,例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
其它气体的单质,一般用用元素符号和右下标2表示该元素的单质,用元素符号的名称加一个“气”字的方法来命名,例如氧气—O2、氢气—H2、氯气—Cl2、氮气—N2。
二. 氧化物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氧化物的化学式中,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另一种元素的符号写在左边,即“先读的后写,后读的先写”一般称为“氧化某”,例如“氧化铜”,后读“铜”,则先写铜的元素符号“Cu”,先读“氧”,则后写氧元素的符号“O”,故氧化铜的化学式为“CuO”。反之,MgO的名称就是“氧化镁”,CaO 的名称就是“氧化钙”。
某些稍微复杂点的氧化物或者有多种化合价元素的氧化物,一般称为“几氧化(几)某”,即化学式中有几个氧原子就称为“几氧化”,另一种元素有几个原子就称为“几某”,例如Fe3O4称为“四氧化三铁”、P2O5称为“五氧化二磷”, 若另一种元素原子数是1,则称为“几氧化某”,例如CO2称为“二氧化碳”、SO2称为“二氧化硫”、SO3称为“三氧化硫”。
说明:以上只是主要规则,某些物质还有特定的命名方法和规则,请对照表1—1记忆常见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名称和化学式。
三. 酸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中学化学要求掌握的无机酸的种类较少,请参考表1—1记住它们的化学式即可。
四. 碱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碱一般是金属的氢氧化物,书写化学式时,金属元素符号先写,氢氧根(OH)后写,读作“氢氧化某”,例如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又如Mg(OH)2的名称为氢氧化镁。
说明:NH3,名称为氨,也称氨气,因其溶于水而生成NH3.H2O(一水合氨),NH3.H2O能电离产生OH‑而使水溶液呈碱性,为了表1—1的简洁,故把NH3填在碱这一栏,但它并不是碱。
五.盐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无氧酸(例如盐酸)形成的盐,称为“氯化某”,例如NaCl称为氯化钠,注意FeCl2称为氯化亚铁,称为FeCl3氯化铁。
含氧酸(例如硫酸、碳酸、硝酸等)形成的盐,称为“某酸某”,例如Na2SO4称为硫酸钠,Na2CO3称为碳酸钠,注意如果是含氧酸形成的酸式盐则称为“某酸氢某”,例如NaHCO3称为碳酸氢钠。还有一些特殊的盐,中学很少见到,就不提它们了。

习惯命名法:

习惯命名法又称为普通命名法,适用于结构简单的烷烃。命名方法如下:

(1)用“正”表示直链的烷烃,根据碳原子数目命名为正某烷。

碳原子数目为1~10个的用天干名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碳原子数目在10个以上的,则用小写中文数字表示。

“正”字也可用“n-”表示(n取自英文“normal”的第一个字母),但常可省略。

(2)用“异”表示末端具有(CH)CH-结构的烷烃。

“异”字也可用“i-”或“iso”表示。

(3)用“新”表示末端具有(CH)C-结构的含5、6个碳原子的烷烃。

“新”字也可用“neo”表示。

顺序规则:

有机化合物中的各种基团可以按一定的规则来排列先后次序,这个规则称为顺序规则(Cahn-Ingold-Prdog sequence),其主要内容如下:

①将单原子取代基按原子序数(atmmc number)大小排列,原子序数大的顺序在前,原子序数小的顺序在后,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元素顺序如下:

I>Br>Cl>S>P>F>O>N>C>D>H

在同位素(isotope)中质量高的顺序在前。

②如果两个多原子基团的第一个原子相同,则比较与它相连的其它原子,比较时,按原子序 数排列,先比较最大的,仍相同,再顺序比较居中的、最小的。

③含有双键或三键的基团,可认为连有两个或三个相同的原子。

④若参与比较顺序的原子的键不到4个,则可以补充适量的原子序数为零的假想原子,假想原子的排序放在最后。

扩展资料:

命名原则和命名步骤:

命名时,首先要确定主链。命名烷烃时,确定主链的原则是:首先考虑链的长短,长的优先。若有两条或多条等长的最长链时,则根据侧链的数目来确定主链,多的优先。

若仍无法分出哪条链为主链,则依次考虑下面的原则,侧链位次小的优先,各侧链碳原子数多的优先,侧分支少的优先。主链确定后,要根据最低系列原则(lowest series principle)对主链进行编号。

最低系列原则的内容是:使取代基的号码尽可能小,若有多个取代基,逐个比较,直至比出髙低为止。最后,根据有机化合物名称的基本格式写出全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命名法



一. 单质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常温下为固体的单质一般用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单质,元素符号的名称就是该单质的名称,例如碳—C、硫—S、磷—P、钠—Na、铜—Cu、镁—Mg、铁—Fe,但是碘为I2。
稀有气体用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单质,元素符号的名称就是该单质的名称,也可在元素名称后加一个“气”字,例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
其它气体的单质,一般用用元素符号和右下标2表示该元素的单质,用元素符号的名称加一个“气”字的方法来命名,例如氧气—O2、氢气—H2、氯气—Cl2、氮气—N2。

二. 氧化物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氧化物的化学式中,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另一种元素的符号写在左边,即“先读的后写,后读的先写”一般称为“氧化某”,例如“氧化铜”,后读“铜”,则先写铜的元素符号“Cu”,先读“氧”,则后写氧元素的符号“O”,故氧化铜的化学式为“CuO”。反之,MgO的名称就是“氧化镁”,CaO 的名称就是“氧化钙”。
某些稍微复杂点的氧化物或者有多种化合价元素的氧化物,一般称为“几氧化(几)某”,即化学式中有几个氧原子就称为“几氧化”,另一种元素有几个原子就称为“几某”,例如Fe3O4称为“四氧化三铁”、P2O5称为“五氧化二磷”, 若另一种元素原子数是1,则称为“几氧化某”,例如CO2称为“二氧化碳”、SO2称为“二氧化硫”、SO3称为“三氧化硫”。
说明:以上只是主要规则,某些物质还有特定的命名方法和规则,请对照表1—1记忆常见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名称和化学式。

三. 酸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中学化学要求掌握的无机酸的种类较少,请参考表1—1记住它们的化学式即可。

四. 碱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碱一般是金属的氢氧化物,书写化学式时,金属元素符号先写,氢氧根(OH)后写,读作“氢氧化某”,例如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又如Mg(OH)2的名称为氢氧化镁。
说明:NH3,名称为氨,也称氨气,因其溶于水而生成NH3.H2O(一水合氨),NH3.H2O能电离产生OH‑而使水溶液呈碱性,为了表1—1的简洁,故把NH3填在碱这一栏,但它并不是碱。

五.盐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无氧酸(例如盐酸)形成的盐,称为“氯化某”,例如NaCl称为氯化钠,注意FeCl2称为氯化亚铁,称为FeCl3氯化铁。
含氧酸(例如硫酸、碳酸、硝酸等)形成的盐,称为“某酸某”,例如Na2SO4称为硫酸钠,Na2CO3称为碳酸钠,注意如果是含氧酸形成的酸式盐则称为“某酸氢某”,例如NaHCO3称为碳酸氢钠。还有一些特殊的盐,中学很少见到,就不提它们了。

一. 化学式的写法

(一)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1. 单原子构成的单质

(1)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其单质由单原子构成,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如:氦He、氖Ne等。

(2)金属、某些固态非金属(如碳、磷、硫等)的化学式,也用元素符号表示。

2. 多原子构成的单质

写多原子构成的单质的化学式时,它的分子是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数字几。如: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其化学式是 。

气体单质多是双原子分子(稀有气体、臭氧等例外),液态溴( )、固态碘( )等单质也是双原子分子。

(二)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1. 氧化物:氧元素写在右边,其他元素写在左边。如 等。

2.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般金(金属)左,非(非金属)右。如 等。

二. 化学式的读法

1. 单质化学式的读法

一般除稀有气体和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单质在元素名称后加“气”字外,其余直接读元素的名称。如:“ ”读作“氧气”,“ ”读作“铁”等。

2. 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名称一般读作“某化某”,如:“ ”读作“氯化钠”。这恰好与书写顺序相反。

在读化合物的化学式时,有时要读出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但“1”一般不读出。如“ ”读作“氧化铜”。若该元素能组成多种不同的物质,在这些物质的化学式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同,此时这个“1”字就要读出。如“ ”读作“二氧化碳”,“CO”读作“一氧化碳”。

AB 读B化A 如NaCl
AB 中间有数字,一般读成 几B化几A,如P2O5
AB B是酸根 读B酸A 根字不要,如Na2SO4
AB B是氢氧根,直接读氢氧化A 如Ca(OH)2
铁有+2价和+3价两种,+2价叫亚铁,+3价叫铁

命名很简单!~盐的话就是:某化某或者某酸某!~如氯化钠 硫酸纳 碱的命名就是氢氧化某 如氢氧化钠 酸分两种 一种是含氧酸命名就直接是某酸 比如硫酸 无氧酸命名是氢某酸比如盐酸也可以叫做氢氯酸 氢氟酸


19345958440化学命名规则
瞿空士答:配体命名的顺序,按“原则”示例可知,与配位个体中中心离(原)子后的配体书写顺序(化学式)完全一致;IUPAC的规则却不同,是按配体的英文名称词头字母(例中有底线者)的英文字母顺序命名,故与化学式的顺序不一致;日本则按阴离子配体、阳离子配体、中性分子配体的顺序命名[2],与我国的“原则”大体...

19345958440请详细说明这些化学式的读法,以及命名方法和规律
瞿空士答:1。确定母体;母体的确定方法是,如果分子中只含有一个官能团时,以官能团为母体,如分子中存在COOH,则母体为羧酸;若为CHO,则为醛;若为OH,则为醇。2。选主链;选含有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为主连。3。编号;从靠近官能团一端开始编号。4。完成全名;将取代基德名称、数目、位置以及官能团的位置写在母...

19345958440怎么写化学式
瞿空士答:一、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写出元素符号,然后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出数字。如果该单质是单原子分子物质,右下角的数字是1,可省略;如果该单质是双原子分子物质,右下角的数字是2,不可省略。二、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1、“某化某”:先写后面元素的元素符号,后写前面元素的元素符 号。每种元素符号...

19345958440初三练习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与命名
瞿空士答:单质化学式的书写及命名 (1)书写:(2)命名:一般读元素名称。气体“元素名称+气”B. 化合物的化学式:(读写顺序相反。写:金 H非 O)(1)书写步骤:①写出组成化合物的元素符号 金属元素在前,非金属元素在后;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 ②标出元素的化合价 ③十字交叉(绝对值)④取...

19345958440有机物化学式命名原则?
瞿空士答:命名方式与烷类类似,但以含有双键的最长键当作主链。以最靠近双键的碳开始编号,分别标示取代基和双键的位置。若分子中出现二次以上的双键,则以“二烯”或“三烯”命名。烯类的异构体中常出现顺反异构体,故须注明“顺”或”反”。炔烃 命名方式与烯类类似,但以含有叁键的最长键当作主链。以最...

19345958440我想知道化学式英语命名有什么规律吗?
瞿空士答:回答:怎么会没有规律呢? 一到十都是由拉丁文转化过来的英文,可以记忆一下。十以上的也都是构词法 甲meth 乙eth 丙prop 丁but 戊pent 己hex 庚hept 辛oct 壬non 癸dec 你有没有发现oct、non(nov)、dec跟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有点像呢?其实古罗马时的十月就是第八个月,你懂的,挑眉~ 十以上...

19345958440化学结构式中如何命名?
瞿空士答:例如, BrCHCHCHBr 丁撑二溴(或1,4-二溴丁烷)。(11)用。表示基上一个原子用三价连于另一原子或三个原子上。例如,CHCCl 苄用三氯(或苯三氯甲烷)。随着新化合的不断增加,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将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具体命名方法将在以后各章中详细讨论。

19345958440化学式书写规律及读法
瞿空士答:化合物的化学式一般遵循正价左负价右,且各元素的代数和为零。单质主要是和物质构成的基本微粒有关,看其是由分子还是原子构成,有原子构成的就是化学符号表示。。有机物的化学式和其组成元素有关,一般按照碳氢氧氮的顺序书写。名称则是倒着读,有些角码不为一的在元素符号前读出。酸类,某酸。...

19345958440朋友们,化学里面的化学式是不是只要有两个及以上元素组成,就要加一个...
瞿空士答:并不完全是这样的。并不是只要是化合物,在命名时就一定要有“化”这个字。和这个化合物的阴离子有关 这些是需要有化存在的,如氧化物,氢化物(无氧酸,如HCL,HBr等),碱类物质:氢氧化物(如NaOH,KOH等)盐类:只要这个盐类物质的阴离子是卤素离子,溴化钠,氯化钠等。有氧酸的盐类就不用化字,...

19345958440化学式的命名及结构式?
瞿空士答:该题命名要点:1.最长主链,最多支链,且取代序数最小;2.烯烃需选择包含双键碳原子的最长碳链,最优基团在双键同侧为Z型,在异侧为E型。


(编辑:广曲嵇)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