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海戏金蟾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7
  常德城内丝瓜井里有金蟾,经常在夜里从井口吐出一道白光,直冲云霄,有道之人乘此白光可升入仙。而济源市王屋山天坛顶有一条大蟒,历经千年修行接天地之灵气内功大增,每日吞食过路之人,搞的路断人稀,数十里外荒无人烟。这金蟾约有万年之上,已即将修完功课,蟒蛇一心要吞食蟾蜍以增加功力,便每日吸吮,开始时能将蟾蜍吸离地面,随后便日渐增高。蟾蜍自知离危险愈来愈近,便加紧练功日夜不停,最终悟通禅理修成正果法力倍增。这一日大蟒又吸吮蟾蜍,蟾蜍从口里吐出三个烟圈直逼天坛,套在大蟒身上将大蟒紧紧箍死。

    最后蟾蜍牺牲了一条腿才终于杀了天敌修成正果,蟾蜍整日游荡于九里沟之中,要与人为善多,做善事早入天庭。有一日见一谯夫二十多岁,异人天相,终日以打柴为生。此谯夫名叫刘海,流落到此,事母至孝;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性善良与世无争,每日打柴除自用外将余钱捐于山中孤寡,十分受群众爱戴。只是年过二十,无房无地家贫如洗,暂住在一废弃的窑院之中。街坊邻居八方张罗为其娶妻,但终因条件太差至今没有成家,无奈山上山下整日里饥一顿饱一顿茫然度日。

  一天,山林中有只狐狸修炼成精,幻化成美丽俊俏的姑娘胡秀英,拦住刘海的归路,要求与之成亲。其实是胡秀英的父王将她许配给了苍狼大王,可是胡秀英没见过这个苍狼大王便意气下跑了出来,见到了刘海这个傻小子便忽悠他。

  刘海心思单纯,见这个姑娘美若天仙又不似大家闺秀,只是一身农家女打扮便高兴地带回家见母亲了一开始胡秀英便嫌弃刘海的母亲眼睛是瞎的,但是也表面敷衍一下。

“秀英啊,海儿快要回来了,你去择点菜回来吧?”刘母转身说。

  胡秀英翻白眼,看了看婆婆身体不好便把想说的话咽了下去却不搭理,起来往菜地走去,刘母听见声音慢慢变小才悠悠叹了口气,可是胡秀英并没有择菜回来,胡秀英解释是昨晚下了雨,菜地里一片泥泞不想下去弄脏裙子。刘母大怒:“你已经是刘家的媳妇了,难道你的夫君还不如这一条裙子吗!”

  “你不要倚老卖老,本小姐从出生到现在还没有敢对我大呼小叫的,晚饭是吧……本小姐不会饿死你们的!”说着,一挥手便变出一桌子美味佳肴,刘母闻着香味,勃然大怒:“不要以为你有银子就可以浪费,这些都是海儿辛苦挣下的,你、你这个恶妇!”刘母站起来朝着胡秀英扑了过去,胡秀英吓得侧着闪开了让刘母一头撞门上了。渐渐的,婆媳矛盾越来越大,可是刘母忍气吞声,不敢说出来,刘海也以为婆媳和睦,每天都高兴地上山看砍樵。

    这一天,刘海在山上砍木,突然蹿出一只斑斓吊睛白额大虫,刘海吓得一斧头扔过去然后撒丫子跑,老虎在后面追,“为什么追我?”

  “我要、我要你——我要你的命!”

  刘海拼命跑,可是两条腿怎么敌四条腿,想到自己是马相的,难不成是这山君知道才过来押他进山拜堂成亲?胡思乱想着,本来已经准备牺牲色相了,谁知道老虎出尔反尔,这时候一个金发金装的俊秀男人掷出一枚暗器将老虎打伤了老虎回头一看吓得屁滚尿流地落荒而逃。“多谢恩公!”那英雄得意道,“举手之劳,不要客气。哎,兄弟为何要有犹抱琵琶半遮面?”刘海放下左手白眼以待,英雄看着刘海脸上的“暗器”尴尬地笑了几声:“嘿嘿,第一次。我在娘胎里可不是这水平哦!”

    “不知恩公高姓大名,来日报答恩公。”刘海清理好面容后再次对着金装少年抱拳道。“不用客气。偶系金顶楼辣!”刘海看着英雄骚包的一声金装,道:“明白!明白!”

    晚上,刘海回家看见胡秀英醉醺醺地躺在床上,他走过去给她盖被子,谁知道她非常热情地吻了上来,刘海渐渐沉迷地搂住她,感觉嘴上碰到了两瓣软软的,突然,她吐了,刘海双眼一下子瞪大,有心想推开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力气这么大,一直到她吐完刘海才急忙推开胡秀英跑出去刷牙……

 后来胡秀英想家了,便借口对刘海说:“待到明年二月初二天神到来我将离你而去,到那时你只有自己照顾了。”,二人说罢相对无言。本来刘海经胡秀英相助,将官运亨通、位及人臣,但如今天机泄露,只能等天神到来听天由命了。

    后来三足金蟾发现胡秀英,以为胡秀英是妖怪,便一言不合欲害胡秀英,胡秀英欲济刘海除害,口吐一粒白珠,给刘海做饵子,垂钓于丝瓜井中。这蟾蜍并非普通蟾蜍,它是拥有三只脚,与其他四条脚的蟾蜍不同,它是会吐钱,它本是妖精,那金蟾咬钓而起,刘海乘势骑上蟾背,纵身一跃,羽化登仙而去。金蟾被刘海仙人收服,改邪归正,四处帮贫人,吐钱给人们,所以后来被人们当作旺财瑞兽。

    虽然刘海和胡秀英只过了一小段安定的生活,二人恩恩爱爱俨然一对小夫妻,但二月初二还是很快到来了。天神来时狂风大作、雷鸣电闪,刘海虽然尽力劝说天神,抱住胡秀英死死不肯松手,哭的死去活来肝肠寸断。怎奈天神奉旨捉拿也无济于事,最终胡秀英还是被捉回天庭。

    云端上胡秀英朝“仙人”稽首一礼,便笑盈盈地跟着“仙人”腾云驾雾地离开了,完全没有刚才死去活来的离别伤感。

    胡秀英走后刘海失魂落魄茶饭不思,终日面对青灯、念经坐禅、烧香敬神,到深山背后金蟾修行之地出家为道,为胡秀英免遭磨难而潜心功课。某一天,府门外来了一位道士要求见他。见面后,道士向刘操借用一枚金钱,十颗鸡蛋。然后将十颗鸡蛋一个接一个地竖立于金钱眼儿上,蛋串摇摇欲坠。刘操惊恐地说:“这多危险啊,这多危险啊!”

  道士说:“你手握重权,身居高位,早已到了危若垒卵的境地,难道还执迷不悟吗?”刘操深深被触动,决定弃官不做,尽散家财,上华山与道士陈抟一起修炼去了。陈抟赐操道号“海蟾子”。由于刘海蟾一心修道、悉心专研,终于功成果满成为道教一代宗师。

  现在女孩子前额留的碎发称为刘海,就是根据刘海的发型得来的。


13360034741金蟾蜍的典故
璩咽畏答:从此,两人白头偕老永不分离。“蟾”古代神话中是吉祥之物,旧时传说金蟾有三足为灵物,古人认为可以致富。所以民间流传有“刘海戏金蟾步步得金钱”之说。其实,在历史上,刘海姓刘,名操,字宗成,又字昭元,号海蟾子,后燕地广陵人。刘海为丞相时,一天,有一道人拜谒,自称是正阳子。正阳子向刘操...

13360034741“刘海戏金蟾”有什么故事?谁愿意讲讲~~
璩咽畏答:刘海戏金蟾是古老的中国民间传说故事,来源于道家的典故。常德城内丝瓜井里有金蟾,经常在夜里从井口吐出一道白光,直冲云霄,有道之人乘此白光可升入仙。住在井旁的青年刘海,家贫如洗,为人厚道,事母至孝;他经常到附近的山里砍柴,卖柴买米,与母亲相依为命。一天,山林中有只狐狸修炼成精,幻化成...

13360034741民间广为流传的传说故事刘海戏金蟾,其来源于什么典故?
璩咽畏答:刘海戏金蟾出自道家典故。常德城内丝瓜井里有金蟾,经常在夜里从井口吐出一道白光,直冲云霄,有道之人乘此白光可升入仙。住在井旁的青年刘海,家贫如洗,为人厚道,事母至孝。他经常到附近的山里砍柴,卖柴买米,与母亲相依为命。一天,山林中有只狐狸修炼成精,幻化成美丽俊俏的姑娘胡秀英,拦住刘海的...

13360034741刘海戏金蟾的故事有谁具体知道的?
璩咽畏答:刘海牵动金钱的丝线,金蟾就变成了一位漂亮的姑娘,跟在身后朝他微笑。从此,两人白头偕老永不分离。“蟾”古代神话中是吉祥之物,旧时传说金蟾有三足为灵物,古人认为可以致富。所以民间流传有“刘海戏金蟾步步得金钱”之说。其实,在历史上,刘海姓刘,名操,字宗成,又字昭元,号海蟾子,后燕地广...

13360034741刘海戏金蟾寓意是什么
璩咽畏答:金蟾寓意 “刘海戏金蟾”典故出自道教,由传说的辟谷轻身的人物附会而成。金蟾是一只三足青蛙,古时认为得之可致富。寓意财源兴旺,幸福美好。 明朝学士解缙有关对联:龙不吟,虎不啸,鱼不跃,蟾不跳,笑杀画中刘海。车无轮,马无鞍,象无牙,炮无烟,闷死阵里将军。故事涵义 关于刘海戏金蟾,除...

13360034741“刘海戏金蟾”的传说是怎样的?金蟾为何三足?
璩咽畏答:传说刘海在驯服金蟾的时候,用斧子砍断了它一条腿,所以金蟾只有三条腿了。传说刘海是道家非常有名的人物,被称为北五祖之一。道号海蟾子,是5代时期的一个人物,曾经是燕国的一个丞相,但是他非常喜欢谈玄论道,因为钟离权的点化,刘海放下一切去修道,拜吕洞宾为师,以打柴为生。有一天他在山上打柴...

13360034741刘海戏金蝉是什么意思
璩咽畏答:刘海是以“蟾”为道号而闻名,又以“刘海戏金蟾”的传说被抬上了财神的宝座。刘海戏金蟾出现在大量的民间年画和剪纸中,历代画家也有不少这一题材的佳作传世。在这些作品中,刘海皆是手舞足蹈、喜笑颜开的顽童形象,其头发蓬松,额前垂发,手舞钱串,一只三足大金蟾叼着钱串的另一端,作跳跃状,...

13360034741刘海戏蟾是什么朝代
璩咽畏答:刘海,历史上实有其人。五代时人,仕燕王为相。后学道成仙,传说中是个仙童,前额垂着整齐的短发,骑在金蟾上,手里舞着一串钱,是传统文化中的“福神”;金蟾为仙宫灵物,古人以为得之可致富。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表示财源广进,大富大贵之意,过去人们常将刘海戏蟾剪纸、绘画请回家中,求财...

13360034741金蟾几条腿,有什么典故?
璩咽畏答:这是刘海戏蟾的故事,来源于道家的典故:刘海少年时上山打柴,看见路旁一只三足蟾蜍受伤,便赶快上前为之包扎伤口,蟾变成了美丽的姑娘,并与刘海成婚生子,妻子能口吐金钱和元宝。细节是这样的: 南海龙王有个女儿叫巧姑趁龙王外出的机会,变作一只金色的蟾蜍,跃出了桃花溪中的白龙潭。就在小金蟾游...

13360034741刘海戏金蟾是真的吗?
璩咽畏答:刘海所戏金蟾并非一般蟾蜍,而是三足大金蟾,举世罕见。金蟾被看作是一种灵物,古人认为得之可以致富。这是刘海被塑造成财神的主要根据。据说,刘海用计收服了修行多年的金蟾,得道成仙。刘海戏金蟾,金蟾吐金钱。他走到那里,就把钱撒到哪里,救济了不少穷人,人们遵敬他,感激他,称他为“活神仙...


(编辑:沈往苗)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