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求两个化学方程式碳酸和什么物质反应生成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11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最常见的为水),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即向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可简记为AB+CD=AD+CB。
  发生条件
  1.生成难溶的物质:如生成BaSO₄、AgCl、CaCO₃,Cu(OH)₂等沉淀。
  2.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生成CO₂、H2S等气体。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生成H2O、弱酸、弱碱等。
  有时复分解反应的2种反应物中的一种要为溶液(即有水参加)例如Ca(OH)2固体无法与CO2反应,要有水参与,形成Ca(OH)2溶液,溶液中电离出钙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再与CO2反应生成CaCO3和H2O。
  下面为复分解反应的例子

  酸与盐
  (反应时酸可以不溶,例如硅酸溶于碳酸钠浓溶液)
  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室温)
  如:2HCl+CaCO3=CaCl2+H2O+CO2↑(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下同)
  H2SO4+BaCl2=2HCl+BaSO4↓
  HCl+AgNO3=HNO3+AgCl↓
  大多数酸都可以与碳酸盐(碳酸氢盐)反应,生成新盐、水和二氧化碳。以钠盐为例: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酸与碱
  反应物中至少有一种是可溶的。
  如:H2SO4+Cu(OH)2=CuSO4+2H2O
  H2SO4+Ca(OH)2=CaSO4↓+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H2SO4+Ba(OH)2=BaSO4↓+2H2O
  2HCl+Cu(OH)2=CuCl2+2H2O
  2HCl+Ca(OH)2=CaCl2+2H2O
  HCl+NaOH=NaCl+H2O
  2HCl+Ba(OH)2=BaCl2+2H2O
  盐与盐(可溶)
  反应时一种盐完全可以不溶,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除非产生气体),例如硫酸氢钠溶解碳酸镁。
  如:Na2SO4+BaCl2=2NaCl+BaSO4↓
  Na2CO3+CaCl2=2NaCl+CaCO3↓
  Na2CO3+BaCl2=2NaCl+BaCO3↓
  盐与碱
  反应时盐和碱均可溶于水,碱难溶的例子见于硫酸氢盐溶解氢氧化镁,盐难溶的例子见于氢氧化钠溶解硫酸铅。
  如:2NaOH+CuSO4=Na2SO4+Cu(OH)2↓
  NaOH+NH4Cl=NaCl+NH3↑+H2O
  Na2CO3+Ca(OH)2=CaCO3↓+2NaOH
  3NaOH+FeCl3=Fe(OH)3↓+3NaCl
  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都不会与氯化钠发生反应。
  酸与金属氧化物
  例如: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注意:氯离子对反应有促进作用,硫酸根离子对反应有抑制作用。
  特例:NaOH+Al(OH)3=NaAlO2+2H2O
  总结
  概括上述四种类型的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并趋于完成的条件,可分成两方面记忆掌握。一方面是对反应物的要求:酸盐、酸碱一般行,盐盐、盐碱都需溶;另一方面是对生成物的要求: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等弱电解质生成。这两方面必须兼顾,才能正确地书写有关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需要注意的一些比较容易误判的反应
  特别要注意的是,例如CO₂ + Ca(OH)₂ ==== CaCO₃↓+ H₂O这样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因为,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只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才是复分解反应。如:H₂SO₄ + BaCl₂ ==== BaSO₄↓+ 2HCl这个反应中,硫酸的成分(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与氯化钡的成分(氯离子和钡离子)互相交换,形成了硫酸钡和盐酸。而CO₂ + Ca(OH)₂ ==== CaCO₃↓+ H₂O反应中二氧化碳的成分(碳离子和氧离子 )并没有与氢氧化钙的成分(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互相交换,所以这样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同理,CO₂ + 2NaOH ==== Na₂CO₃+ H₂O和SO₂ + 2NaOH === Na₂SO₃+ H₂O之类的反应也不是复分解反应。

2NaOH+CO2=Na2CO3+H2O,此公式适用于氢氧化物与二氧化碳发生复分解反应,二氧化碳充当碳酸的角色,复分解反应使四大基本反应之一,其发生反应的条件有酸碱中和,生成沉淀或生成气体,二氧化碳作为气体是惰性的,没有水溶液的情况下无法反应,及时氢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的气体发生发应也首先借助了空气里的水,二样化碳参与的反应除了作为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外,其他都是生成固体或和碳酸盐生成碳酸氢盐,还有一个特殊的生成铜绿的反应。这三类里,只有酸碱中和满足你的问题
你的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二氧化碳为反应物,且水为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就想到了这一个

H2CO3 + Ca(OH)2 = CaCO3 + 2H2O
H2CO3 + CaCO3 = Ca(HCO3)2


15355801633求两个化学方程式碳酸和什么物质反应生成碳酸钙(氢
双岚山答:碳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H2CO3+Ca(OH)2=CaCO3↓+2H2O

15355801633碳酸可不可以和盐碱金属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双岚山答:碳酸可以与盐反应,比如和硅酸钠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Na₂SiO₃+H₂CO₃=H₂SiO₃↓+Na₂CO₃碳酸可以与碱反应,比如和氢氧化钠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2NaOH+H₂CO₃=Na₂CO₃+2H₂O 碳酸可以与金属反应...

15355801633碳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双岚山答:碳酸(H2CO3)是一种二元弱酸,与强碱氢氧化钠反应的产物与二者的相对用量有关,当氢氧化钠与碳酸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反应为:H2CO3+NaOH=NaHCO3+H2O。当氢氧化钠与碳酸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反应方程式为:H2CO3+2NaOH=Na2CO3+2H2O ...

15355801633碳酸与什么反应生成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
双岚山答:实验室里碳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反应方程式为:H₂CO₃+Ca(OH)₂=CaCO₃↓+2H₂O 工业用碳酸钙主要是来源是由矿场或采石场用机械方法直接粉碎天然的方解石、石灰石、白垩、贝壳等而制得。工业上制取碳酸钙的反应方程式为:CaCO₃=高温=CaO+CO₂↑...

15355801633碳酸与什么化学物质反应会生产二氧化碳?
双岚山答:碳酸不稳定,加热就能分解 所以通常写方程式时都把碳酸写成水+CO2的形式~碳酸根啊……与强酸反应就能生成CO2,当然原理同上

15355801633碳酸在什么条件下生成水加二氧化碳
双岚山答:O的形式出现,方程式:H₂CO₃=H₂O+CO₂碳酸(H₂CO₃)是一种二元弱酸,电离常数都很小。但也有认为其为中强酸,因为根据无机酸酸性强弱判断式可判断其酸性与磷酸相似。在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饱和溶液的浓度约为0.033mol/L,pH为5.6,pKa=6.37。

15355801633硝酸和碳酸钠反应的两个方程式分别是什么?
双岚山答:只有一个化学方程式,就是碳酸根遇酸放出二氧化碳,2HNO3十Na2CO3=Na2NO3十H2O+CO2,没有第二个化学方程式,如果有的话,那就把上面化学方程式拆成两个,第一个是:2HNO3+Na2CO3=H2CO3+Na2NO3+H2CO3,第二个:H2CO3=H2O+CO2

15355801633Ca(HCO3)2与一定量和足量HCl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双岚山答:一、NaOH 溶液与Ca(HCO3)2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加入NaOH 少量时,OH- + HCO3- + Ca2+ = CaCO3 ↓+ H2O 化学方程式:NaOH + Ca(HCO3)2 = CaCO3↓ + H2O + NaHCO3 加入NaOH 过量时, Ca2+ + 2 HCO3- + 2OH- = CaCO3 ↓+ 2H2O + CO32- 化学方程式: Ca(HCO3)2 + 2...

15355801633求初中所有的化学方程式,要标上汉字名称`反应类型以及反应现象.谢谢...
双岚山答:CaO+H2O=Ca(OH)2[不是氧化反应]二.分解反应:过氧化氢——水+氧气(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2H2O2 2H2O+O2↑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2KClO3 2KCl+3O2↑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KMnO4 K2MnO4+MnO2+O2↑ 水 氢气+氧气 2H2O 2H2↑+O2↑ 碳酸——二氧化碳+水 H2CO3=CO2↑H2O 碳酸...

15355801633化学问题, !!!
双岚山答:MgCO3+2HNO3=Mg(NO3)2+H2O+CO2向上箭头 两杯中硝酸质量均为50g*20%=10g 第一个:CaCO3+2HNO3=Ca(NO3)2+H2O+CO2向上箭头 恰好完全反应时,碳酸钙与硝酸质量比为100:126 而实际上的质量比达到100:40【25g:10g】,说明碳酸钙过量,硝酸耗尽 根据化学方程式,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约3.49g,消耗碳酸...


(编辑:成瑾杰)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