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怎样自制药酒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   日期:2024-06-02
药酒怎么制作啊

 家庭药酒的制作主要涉及四个方面:酒的选择,中药材的选用和加工,药酒的制作方法,以及药酒的储藏  一、酒的选择  药酒,用白酒、米酒或黄酒加入相应的中药材经过浸泡加工配制而成。药酒按照其作用大体可分为治疗性药酒和滋补性药酒二类。滋补性药酒虽然对某些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但其主要是对人体起滋补保健作用,促进身体健康。此类药酒多具有较好的色、香和独特风味,可作为一般饮料酒,可以佐餐或随量饮用。治疗性药酒是以治疗或防治疾病为主要作用的药酒,在配方上多有一定的要求。  药酒是酒和中药共同加工制成的一种饮品,其中酒主要起溶解、析出、稳定、调和味道等作用。药酒的酒精度根据选用的酒种而有高有低。部分外用药酒,还可以用药用酒精来配制。在制作药酒时,选择何种类的酒作为溶媒是炮制药酒的头道步骤。  早在唐代,我国第一部官修的药典《新修本草》就指出:“诸酒醇醨不同,唯米酒入药。”宋明时期,都是用米酒作为配制药酒的原料,至清朝始,渐渐普及使用白酒来浸泡药物。现今,大多数药酒仍然以白酒作为溶媒,这是因为白酒酒精浓度较高,容易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析出。制作药酒时,不论选择何种酒作为溶媒体,都应注意酒的质量、浓度和用量。所谓酒的质量,主要指在购买酒时,要注意酒的色泽、气味、口感等。一般说,炮制药酒使用质量优等的酒为佳。以白酒为例,好的白酒应是无色透明,不混浊,无沉淀物,气味芳香,口味甘醇浓烈。而黄酒的质量则要求色黄褐而透明,气味浓郁淳厚,口感柔和爽口。制作药酒时,根据所需药酒的性能和功效,把握好酒的浓度,十分重要。如果酒的浓度过高,药物中的水分容易被渗出,而药质变硬,有效成分反而难以溶解析出。如果酒的浓度过低,则药物可能因吸收水分而体积膨胀,同时一些苦味质及杂质等易被溶出,影响药酒的气味。一般来说,配制滋补类药酒时,应用的原料酒的浓度可以低一些;配制祛风湿,、活气血、疏经络的药酒,则原料酒的浓度可高些。  二、中药材的选用和加工  配制药酒时,要按照其主治和功效,选用适当的中药,特别注意同名但不同种药材,或同一药材不同使用部位或不同加工炮制的功能差异。如牛膝有淮牛膝和川牛膝的不同,淮牛膝产于河南,含有多量钾盐和皂甙,功能以补肝肾,强筋骨为主;川牛膝则产于四川,不含皂甙成分,临床应用以活血化瘀,引血下行为主,两者有较大区别。另如,地黄有生地、熟地之分,生地擅长清热凉血养阴,而熟地偏于养血滋阴补肾;当归用须活血,用身则补血;小麦分淮小麦和浮小麦,前者安神,后者敛汗;黄芪用于固表、利水、托疮等应生用,用于健脾补中气应炙用。凡此种种,选用均应加以注意。  选择好药材之后, 在制作药酒之前,还应进行适当加工处理, 如洗净泥沙、拣去杂质、切片轧粉、装袋包扎等。此外,有些药材还要进行炮制加工,以减轻毒性,使适于用来制作药酒。早在唐代,孙思邈就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凡合药酒,皆薄切药。”一般说,用来浸泡药酒的中药都应或切成薄片、碎片,或轧成粗末、小块,有的矿石类及介壳类药还需碾成细粉状,这样做的目的是扩大药物与酒液的接触面,有利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扩散、溶解和析出。但也要注意碾末不宜太细,过细则破坏药物的细胞,可使细胞内一些粘液质或不溶物质进入酒液,不但不利于有效成分的扩散、溶解,还会使药酒混浊。有的药物带有毒性,如附子、半夏等药物,使用之前应进行必要的炮制加工后再使用。  三、药酒的制作方法  我国已经有上千年药酒制备的历史, 方法由简到繁, 多种多样, 各有所长。最初的制备方法是将中药直接放入酒中浸泡,如唐代孙思邈就说:“凡渍药酒,药皆切细,生绢袋盛之,纳酒中,密封头,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为度,去渣,服酒。”李时珍则另有方法,他在《本草纲目》中指出:“或以药煮汁和饭,或以药袋安置酒中,药入坛密封,置大锅中,水煮一日,埋土中七日,出火毒乃饮。”综合历代医家制作药酒的方法,按生产方法的不同,主要有浸渍法、渗漉法、酿造法等方法。  浸渍法是家庭药酒制作时最常用的方法,具体又有冷浸法和热浸法的不同。对那些有效成分容易浸出的单味药,或味数不多的药物,或有较强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多采用冷浸法。如果药酒的处方配伍众多,酒量有限,用冷浸法有效成分不易浸出,就应当选用热浸法。对酒精度数较低的酒,如黄酒、果酒,不容易将药物中某些有效成分溶解出来,也常常利用加温的方法使药物的有效成份能尽可能多的析出。  冷浸法:将药物适当切制加工,若泡用的酒量不多,可将切片或粉碎的药物用干净纱布、绢布袋包装,扎紧袋口,放入酒器中;大剂量制作则不用袋盛,直接将药物置于容器内,然后加入适量的白酒或黄酒,密封浸泡。浸泡时间根据处方需要和酒量多少而定,一般经1个月左右, 最短不少于7天。密封后的酒器应放置在阴冷避光处,适当搅动或晃动,使酒与药物能充分接触。开始每天搅动或摇晃1次,7天后可改为每1周搅动或摇晃1次。待药物有效成分浸出后,取上清酒液,药渣压榨后弃去,酒液静置过滤澄清,贮存在酒瓶中,慢慢饮用。有些药酒需浸泡较长时间,如龟蛇酒、三蛇酒、虎骨酒等均需浸渍3个月至半年,才可饮服。另有一种冷浸方法,不需压榨去渣,而在浸泡到一定时间,即开始取上清酒液服用,服去一半药酒液时,再加入适量原料酒,如此往复,直至药味清淡为止。余下药渣,可研为细末,用第二料药酒送服。如参茸酒就可用此法泡制。  热浸法:将药物轧粗末,或切薄片,放进酒器内,加入适量的酒,密封瓶口,然后隔水蒸煮至沸,取出候冷,放置于荫凉处,继续浸泡至规定时间,滤取上清酒液,药渣则压榨后取液过滤,两液合并,经澄清后,装瓶慢慢饮用。 另有一种方法也属于热浸法,即将药物放陶器(如砂锅)中,加入适量酒,用厚纸将酒器口封固,浸泡数小时后,上文火慢煮至沸,取下候凉,静置2~3日,滤取上清酒液,药渣压榨取汁,过滤澄清,两液合并,装瓶备用。  渗漉法:渗漉法适用于大量药酒的制作,需要一定的设备。渗漉法使用的工具称渗漉筒,是一种呈上宽下窄,上面敞口,下面有水龙头开关控制的渗出小口的筒式或缸式装置。这种方法利用酒液自上而下,缓缓渗过药粉,形成良好的浓度差,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扩散和析出,其浸出效果优于浸渍法,成份提取也较浸渍法完全。制作时,先将药物轧成粗粉状,加适量白酒浸渍2~3小时,使药物充分浸润膨胀,然后分层均匀装入底部垫有脱脂药棉或滤过纸的渗漉筒中。每次装药都用木棒将药压紧,注意不要将渗漉筒过于装满,以三分之二容量为宜,药物上面盖以干净纱布,再在纱布上铺一层洗净的细小石子,以免加入酒时,药粉浮起。倒入酒前,先打开下面的开关,放出筒中药物内的气体,再慢慢加进白酒,当液体自下口流出时,关闭开关,将流出的液体倒回渗漉筒,继续加酒至高出药物表面2~3厘米,盖上筒盖,密闭放置数天。打开下口开关,使经过渗漉的酒液缓慢流出,流速要控制,不宜太快,如以10公斤药粉计算,每分钟流量在30~50毫升左右。同时还要注意随时在上面补充加入白酒,使酒不低于药物表面,至原料酒加完。当渗漉出的酒液达到所需药酒量的80~85%左右时,停止渗漉,取药渣进行压榨取液,与渗漉液合并,澄清过滤后,装瓶密封备用。  酿造法:本法是用米、曲和药物,通过直接发酵的方法酿取成酒。古代常用此法,而近代民间还有应用。其方法为:根据处方取用适量的米(糯米或黄粘米)、酒曲和药材。先将药材捡洗干净,打成粗粉状;米淘洗干净、曲粉碎。以水浸米,令膨胀,然后蒸煮成干粥状,待冷却至摄氏30度左右,加入药粉和酒曲,搅拌均匀,置陶器内发酵。发酵时应保持适当的温度,如温度升得太高,可适当搅拌以降温。经过7~14天,发酵完成,经压榨、澄清,滤取酒液。将滤取的酒液装瓶,再隔水加热至75~80摄氏度,以杀灭酵母菌及其它杂菌,保证药酒质量并便于贮存。另一种方法是先煎煮中药,取药汁与米搅拌同蒸煮,然后加入酒曲发酵成酒。用酿造法制作出的药酒,酒精度较低,适于不会饮酒者。  制作药酒时,为了缓和药性,调和口味,便于服用,还常会使用一些矫味剂或着色剂,常用的如红糖、冰糖、白砂糖、蜂蜜等。  四、药酒的储藏  配制药酒时,在准备工作阶段,除了购买药材外,还要选择合适的制酒用的器皿。选用合适的酒器对浸制药酒,保证制酒质量以及贮藏药酒都十分重要。制酒容器应以陶瓷制品或玻璃制品为宜,而不宜使用铝合金、锡合金或铁器等金属制品。使用的酒器应有盖,以防止酒的挥发和灰尘等污染。陶瓷容器具有防潮、防燥、避光、保气,以及不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等优点,而且外形古朴美观,具有文化特色。但在防渗透方面要比玻璃制品差。玻璃酒器经济价廉,容易获得,是家庭自制药酒常用的容器。但玻璃有吸收热的特点,且透明透光,容易造成药酒中有效成分的不稳定,影响贮藏。一般应选用深色玻璃酒器为佳。药酒制作完成后,应及时装瓶或盛坛,酒器上口要密封,勿使酒气外泄,防止空气与药酒接触,以免药物氧化和污染。封好瓶口的药酒应放置在阴凉干燥和避光的地方。服用时,随饮随倒,倒后立即将瓶口或坛口封闭。  此外,如果配制的是外用药酒,还要注意应做好标记,放置到安全合适的地方,以免被误作内服药酒饮用。

  人参 鹿茸 枸杞 海马 蛇 以上这些都是以补气补肾的如果你的身体不是太虚建议两天一小杯以防虚火上升
药酒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有蒸馏法、热提取法、稀释法、冷浸法等,家中自制药酒因受条件限制,适合采取冷浸法。市售的药酒价格一般都较为昂贵。如果自己在家中泡制,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变通配方,所以更加适用。
冷浸法就是直接用白酒浸渍药材。先取一只能够密闭、洁净的大口玻璃瓶或瓷缸、瓷坛,将药材切片洗净、沥干,或打成粗粉装入容器中,加入白酒,加酒量约为药材重量的10倍上下。如果是用食物性药材泡酒,加酒量只需5倍重量即可。白酒加入药材后摇匀,密封瓶口或坛口,保存于阴凉避光处。浸泡期间应经常摇动容器或搅动药材,让白酒充分浸润药材,浸泡时间最少要14天以上,有些药材可浸泡数月或1年。如果处方药味较多,一次浸取不完全,可以分两次或多次浸取,但每次加酒量应计算好,不能太多,白酒的总用量应该不变。如果采取多次浸泡的办法,用酒应少量多次,直至浸泡后的药酒颜色变得浅淡,这说明药物成分的萃取比较完全。
浸泡药酒,最好选用55-60度的优质白酒,不能用乙醇(酒精)浸泡,禁用非药用乙醇,因其中有对健康有害的物质。劣质白酒也不能用,甲醇残存量高,酿造原料成分复杂,很难确保药酒的质量。
家中自行浸泡的药酒品种很多,常见的如人参酒、参茸酒、参芪酒、鹿茸酒、洋参酒、红花酒、杜仲酒、枸杞酒、山楂酒、桑椹酒、桔波酒、木瓜酒、乌梢蛇酒等,都可以按一定的比例称量泡制,服用剂量应遵医嘱要求。
家中自制药酒方法简便易行,可以根据需要量配制,但并不是所有的中药都能泡酒,例如含有水溶性有效成分的中药就不宜用酒来浸取。还有一点,就是作用剧烈或毒性的中药,如川乌、草乌、附子、毒虫等,不能随便配制药酒。这些药物都有严格、规范的泡制要求,必须由专业中药师操作。
药酒的选用,除了要了解前面所讲的“药酒的适用范围和禁忌”外,还要熟悉药酒的作用,并选用适宜药酒。
(一)药酒的作用
药酒的作用,包含有“酒的作用和药物功效”的双重作用。由于每种药酒都配入了不同的中药材,因此药酒的作用也随之而异。
就其总体而言,药酒的作用非常广泛,既有补益人体之阴、阳、气、血偏虚的补性药酒,也有祛邪治病的药性药酒,其作用也有区别。如以补虚强壮为主的养生保健美容药酒,主要作用有滋补气血、温肾壮阳、养胃生精、强心安神、抗老防衰、延年益寿。以治病为主的药性药酒,主要作用有祛风散寒。止咳平喘、清热解毒、养血活血、舒经通络等。疾病不同,作用亦异。
??药酒,是由酒与药物配制而成。然而药物的配入,是有针对性的和选择性的,都是按特定要求加入的,因此配入酒中的药物不同,其药酒的作用也不同。如药性药酒,是以防治疾病为主的药酒,在配方上都有严格细致的要求,是专为疾病而设的;补性药酒,虽然对某些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主要是对人体起滋补增益作用,促进人体健康,精力充沛,预防病邪袭人。但也有一定要求,是专门为补虚纠偏,调整阴阳而设的。因此每一种药酒都有不同的作用重点,都有其适应范围,难以尽述。每一药酒的具体作用,可参阅应用篇。
由此可见,药酒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其另一主要作用,酒入药中,可以反佐或缓和苦寒药物的药性,免除了平时服药的苦涩,也为人们所乐于接受。如有很多善于饮酒的人,常用人们日常食品配制药酒。既有医疗作用,又有滋补保健作用,乃一举两得之功,真可谓善饮也。
(二)药酒的选用
选用药酒很重要,一要熟悉药酒的种类和性质;二要针对病情,适合疾病的需要;三要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四要了解药酒的使用方法。
1.气血双亏者可选用龙凤酒、山鸡大补酒、益寿补酒、八珍酒、十全大补酒等。
2.脾气虚弱者可选用人参酒、当归北芪洒、长寿补酒、参桂养营酒等。
3.肝肾阴虚者可选用当归酒、枸杞子酒、蛤蚁酒。构圆酒等。
4.肾阳亏损者可选用羊羔补酒、龟龄集酒、参茸酒、三鞭酒等。
5,风寒湿痹、中风后遗症等病症可选用驰名中外的国公酒、冯了性药酒和其它对症药酒。
6.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或风湿所致的肌肉酸痛者可选用风湿药酒、追风药酒、风湿性骨病酒、五加皮酒等。如果风湿症状较陉者可选用药性温和的木瓜酒。养血愈风酒等;如风湿多年,肢体杯木,半身不遂者则可选用药性较猛的蟒蛇药酒、三蛇酒、五蛇酒等。
7.骨肌损伤者可选用跌打损伤酒、跌打药酒等。
8.阳痿者可选用多鞭壮阳酒、助阳酒、淫羊藿酒。青松龄药酉、海狗肾酒等。
9.神经衰弱者可选用五味子酒、宁心酒、合欢皮酒等。
10.月经病者可选用妇女调经酒、当归酒等。
凡此种种,这里不一一例举。总之药酒所治疾病甚多,一般可参考本书所列病症之药酒方,随症选用。
在预防疾病上,古人和民间也早有实践,如重阳节饮用菊花酒,可抗老防衰;夏季饮用杨梅酒,可预防中暑;常饮山植酒,可防止高血脂的形成,减少动脉硬化的产生;长期服用五加皮酒、人参酒则可健骨强筋、补益气血、扶正防病等等。
总之,选用药酒要因人因病而异。如选用滋补药酒时要考虑到人的体质,如形体消瘦的人,多偏于阴虚血亏,容易生火,伤津,宜选用滋阴补血的药酒;形体肥胖的人,多偏于阳衰气虚,容易生痰、怕冷,宜选用补心安神的药酒。选用以治病为主的药酒,更要随证选用,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为宜。总之要选用有针对性适宜药酒。药酒既可治病,又可强身,这并不是说每一种药酒都能包治百病,患者随意拿一种药酒饮用,就可见效。饮用者必须仔细挑选,认清自己的病症和身体状况,要有明确的目的选用,切不可人用亦用,见酒就饮。

  药酒的自制方法http://www.cyy123.com 2010年3月12日

  药酒的制作主要涉及四个方面:酒的选择,中药材的选用和加工,药酒的制作方法,以及药酒的储藏

  一、酒的选择

  药酒,用白酒、米酒或黄酒加入相应的中药材经过浸泡加工配制而成。药酒按照其作用大体可分为治疗性药酒和滋补性药酒二类。滋补性药酒虽然对某些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但其主要是对人体起滋补保健作用,促进身体健康。此类药酒多具有较好的色、香和独特风味,可作为一般饮料酒,可以佐餐或随量饮用。治疗性药酒是以治疗或防治疾病为主要作用的药酒,在配方上多有一定的要求。

  药酒是酒和中药共同加工制成的一种饮品,其中酒主要起溶解、析出、稳定、调和味道等作用。药酒的酒精度根据选用的酒种而有高有低。部分外用药酒,还可以用药用酒精来配制。在制作药酒时,选择何种类的酒作为溶媒是炮制药酒的头道步骤。

  早在唐代,我国第一部官修的药典《新修本草》就指出:“诸酒醇醨不同,唯米酒入药。”宋明时期,都是用米酒作为配制药酒的原料,至清朝始,渐渐普及使用白酒来浸泡药物。现今,大多数药酒仍然以白酒作为溶媒,这是因为白酒酒精浓度较高,容易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析出。制作药酒时,不论选择何种酒作为溶媒体,都应注意酒的质量、浓度和用量。所谓酒的质量,主要指在购买酒时,要注意酒的色泽、气味、口感等。一般说,炮制药酒使用质量优等的酒为佳。以白酒为例,好的白酒应是无色透明,不混浊,无沉淀物,气味芳香,口味甘醇浓烈。而黄酒的质量则要求色黄褐而透明,气味浓郁淳厚,口感柔和爽口。制作药酒时,根据所需药酒的性能和功效,把握好酒的浓度,十分重要。如果酒的浓度过高,药物中的水分容易被渗出,而药质变硬,有效成分反而难以溶解析出。如果酒的浓度过低,则药物可能因吸收水分而体积膨胀,同时一些苦味质及杂质等易被溶出,影响药酒的气味。一般来说,配制滋补类药酒时,应用的原料酒的浓度可以低一些;配制祛风湿,、活气血、疏经络的药酒,则原料酒的浓度可高些。

  二、中药材的选用和加工

  配制药酒时,要按照其主治和功效,选用适当的中药,特别注意同名但不同种药材,或同一药材不同使用部位或不同加工炮制的功能差异。如牛膝有淮牛膝和川牛膝的不同,淮牛膝产于河南,含有多量钾盐和皂甙,功能以补肝肾,强筋骨为主;川牛膝则产于四川,不含皂甙成分,临床应用以活血化瘀,引血下行为主,两者有较大区别。另如,地黄有生地、熟地之分,生地擅长清热凉血养阴,而熟地偏于养血滋阴补肾;当归用须活血,用身则补血;小麦分淮小麦和浮小麦,前者安神,后者敛汗;黄芪用于固表、利水、托疮等应生用,用于健脾补中气应炙用。凡此种种,选用均应加以注意。

  选择好药材之后, 在制作药酒之前,还应进行适当加工处理, 如洗净泥沙、拣去杂质、切片轧粉、装袋包扎等。此外,有些药材还要进行炮制加工,以减轻毒性,使适于用来制作药酒。早在唐代,孙思邈就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凡合药酒,皆薄切药。”一般说,用来浸泡药酒的中药都应或切成薄片、碎片,或轧成粗末、小块,有的矿石类及介壳类药还需碾成细粉状,这样做的目的是扩大药物与酒液的接触面,有利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扩散、溶解和析出。但也要注意碾末不宜太细,过细则破坏药物的细胞,可使细胞内一些粘液质或不溶物质进入酒液,不但不利于有效成分的扩散、溶解,还会使药酒混浊。有的药物带有毒性,如附子、半夏等药物,使用之前应进行必要的炮制加工后再使用。

  三、药酒的制作方法

  我国已经有上千年药酒制备的历史, 方法由简到繁, 多种多样, 各有所长。最初的制备方法是将中药直接放入酒中浸泡,如唐代孙思邈就说:“凡渍药酒,药皆切细,生绢袋盛之,纳酒中,密封头,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为度,去渣,服酒。”李时珍则另有方法,他在《本草纲目》中指出:“或以药煮汁和饭,或以药袋安置酒中,药入坛密封,置大锅中,水煮一日,埋土中七日,出火毒乃饮。”综合历代医家制作药酒的方法,按生产方法的不同,主要有浸渍法、渗漉法、酿造法等方法。

  浸渍法是家庭药酒制作时最常用的方法,具体又有冷浸法和热浸法的不同。对那些有效成分容易浸出的单味药,或味数不多的药物,或有较强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多采用冷浸法。如果药酒的处方配伍众多,酒量有限,用冷浸法有效成分不易浸出,就应当选用热浸法。对酒精度数较低的酒,如黄酒、果酒,不容易将药物中某些有效成分溶解出来,也常常利用加温的方法使药物的有效成份能尽可能多的析出。

  冷浸法:将药物适当切制加工,若泡用的酒量不多,可将切片或粉碎的药物用干净纱布、绢布袋包装,扎紧袋口,放入酒器中;大剂量制作则不用袋盛,直接将药物置于容器内,然后加入适量的白酒或黄酒,密封浸泡。浸泡时间根据处方需要和酒量多少而定,一般经1个月左右, 最短不少于7天。密封后的酒器应放置在阴冷避光处,适当搅动或晃动,使酒与药物能充分接触。开始每天搅动或摇晃1次,7天后可改为每1周搅动或摇晃1次。待药物有效成分浸出后,取上清酒液,药渣压榨后弃去,酒液静置过滤澄清,贮存在酒瓶中,慢慢饮用。有些药酒需浸泡较长时间,如龟蛇酒、三蛇酒、虎骨酒等均需浸渍3个月至半年,才可饮服。另有一种冷浸方法,不需压榨去渣,而在浸泡到一定时间,即开始取上清酒液服用,服去一半药酒液时,再加入适量原料酒,如此往复,直至药味清淡为止。余下药渣,可研为细末,用第二料药酒送服。如参茸酒就可用此法泡制。

  热浸法:将药物轧粗末,或切薄片,放进酒器内,加入适量的酒,密封瓶口,然后隔水蒸煮至沸,取出候冷,放置于荫凉处,继续浸泡至规定时间,滤取上清酒液,药渣则压榨后取液过滤,两液合并,经澄清后,装瓶慢慢饮用。 另有一种方法也属于热浸法,即将药物放陶器(如砂锅)中,加入适量酒,用厚纸将酒器口封固,浸泡数小时后,上文火慢煮至沸,取下候凉,静置2~3日,滤取上清酒液,药渣压榨取汁,过滤澄清,两液合并,装瓶备用。

  渗漉法:渗漉法适用于大量药酒的制作,需要一定的设备。渗漉法使用的工具称渗漉筒,是一种呈上宽下窄,上面敞口,下面有水龙头开关控制的渗出小口的筒式或缸式装置。这种方法利用酒液自上而下,缓缓渗过药粉,形成良好的浓度差,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扩散和析出,其浸出效果优于浸渍法,成份提取也较浸渍法完全。制作时,先将药物轧成粗粉状,加适量白酒浸渍2~3小时,使药物充分浸润膨胀,然后分层均匀装入底部垫有脱脂药棉或滤过纸的渗漉筒中。每次装药都用木棒将药压紧,注意不要将渗漉筒过于装满,以三分之二容量为宜,药物上面盖以干净纱布,再在纱布上铺一层洗净的细小石子,以免加入酒时,药粉浮起。倒入酒前,先打开下面的开关,放出筒中药物内的气体,再慢慢加进白酒,当液体自下口流出时,关闭开关,将流出的液体倒回渗漉筒,继续加酒至高出药物表面2~3厘米,盖上筒盖,密闭放置数天。打开下口开关,使经过渗漉的酒液缓慢流出,流速要控制,不宜太快,如以10公斤药粉计算,每分钟流量在30~50毫升左右。同时还要注意随时在上面补充加入白酒,使酒不低于药物表面,至原料酒加完。当渗漉出的酒液达到所需药酒量的80~85%左右时,停止渗漉,取药渣进行压榨取液,与渗漉液合并,澄清过滤后,装瓶密封备用。

  酿造法:本法是用米、曲和药物,通过直接发酵的方法酿取成酒。古代常用此法,而近代民间还有应用。其方法为:根据处方取用适量的米(糯米或黄粘米)、酒曲和药材。先将药材捡洗干净,打成粗粉状;米淘洗干净、曲粉碎。以水浸米,令膨胀,然后蒸煮成干粥状,待冷却至摄氏30度左右,加入药粉和酒曲,搅拌均匀,置陶器内发酵。发酵时应保持适当的温度,如温度升得太高,可适当搅拌以降温。经过7~14天,发酵完成,经压榨、澄清,滤取酒液。将滤取的酒液装瓶,再隔水加热至75~80摄氏度,以杀灭酵母菌及其它杂菌,保证药酒质量并便于贮存。另一种方法是先煎煮中药,取药汁与米搅拌同蒸煮,然后加入酒曲发酵成酒。用酿造法制作出的药酒,酒精度较低,适于不会饮酒者。

  制作药酒时,为了缓和药性,调和口味,便于服用,还常会使用一些矫味剂或着色剂,常用的如红糖、冰糖、白砂糖、蜂蜜等。

  四、药酒的储藏

  配制药酒时,在准备工作阶段,除了购买药材外,还要选择合适的制酒用的器皿。选用合适的酒器对浸制药酒,保证制酒质量以及贮藏药酒都十分重要。制酒容器应以陶瓷制品或玻璃制品为宜,而不宜使用铝合金、锡合金或铁器等金属制品。使用的酒器应有盖,以防止酒的挥发和灰尘等污染。陶瓷容器具有防潮、防燥、避光、保气,以及不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等优点,而且外形古朴美观,具有文化特色。但在防渗透方面要比玻璃制品差。玻璃酒器经济价廉,容易获得,是家庭自制药酒常用的容器。但玻璃有吸收热的特点,且透明透光,容易造成药酒中有效成分的不稳定,影响贮藏。一般应选用深色玻璃酒器为佳。药酒制作完成后,应及时装瓶或盛坛,酒器上口要密封,勿使酒气外泄,防止空气与药酒接触,以免药物氧化和污染。封好瓶口的药酒应放置在阴凉干燥和避光的地方。服用时,随饮随倒,倒后立即将瓶口或坛口封闭。

  此外,如果配制的是外用药酒,还要注意应做好标记,放置到安全合适的地方,以免被误作内服药酒饮用。(中华中医网)


17668792160自制钓鱼麝香药酒配方
瞿竖肺答:自制钓鱼麝香药酒配方如下:主料:小米或大米或麦粒1斤,视钓点鱼体大小决定,小鲫鱼就用小米,体型大的鲫鱼居多,则用大米或麦子、麝香液一瓶。辅料:低度曲香型白酒适量。1、将小米/大米/麦粒(任选一种)用文火炒香,将之装入密封性好的空瓶中,实践证明炒香后制作的麝香小药米效果更好!2、取曲...

17668792160有哪些养生药酒及其制作方法?
瞿竖肺答:我的 有哪些养生药酒及其制作方法?  我来答 1个回答 #话题# 劳动节纯纯『干货』,等你看!中地数媒 2020-06-12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

17668792160自制钓鱼麝香药酒配方
瞿竖肺答:自制钓鱼麝香药酒配方如下:药膳偏方四根酒的制作材料主料如下:桑木根节心15克、松木根节心15克、柏木根节心15克、杉木根节心15克、乳香研15克、没药15克、五灵脂15克、石龙芮15克、木香15克、紫檀香(锉)15克、地龙(炒)15克、肉苁蓉(酒浸切焙)30克、麝香(研)7克、天雄(炮裂去皮脐)...

17668792160钓鱼药酒配方
瞿竖肺答:1、准备500克公丁香;如下图所示。2、大黄200克;如下图所示。3、准备白蔻豆100克;如下图所示。4、山奈300克;如下图所示。5、桂皮50克;如下图所示。6、小茴香100克;如下图所示。7、红枣干50克;如下图所示。8、红糖400克;如下图所示。9、枸杞300克;如下图所示。10、陈皮50克;如下...

17668792160民间偏方:药酒复方黄药子酒(甲状腺肿大)的制作方法
瞿竖肺答:[制法] 将前3味研为粗末,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加热,不时搅拌至酒沸腾,取出,连酒带药倒入坛内,趁热封闭,静置10天,过滤去渣,贮瓶备用。 [功用] 散结软坚。 [主治]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用法] 口服。每次服10毫升,日服3次。 [附记] 引自《药酒与膏滋》。提醒您:复...

17668792160丁香酒的制作方法
瞿竖肺答:丁香酒的制作方法如下:1、配料:丁香25克,普通曲酒500克,小米或碎大米400克,麦麸1000克,白糖20克,味精少许。2、制法:将丁香装入曲酒瓶中,密封泡10天左右,使酒呈深棕色。小米或碎大米装入阔口容器距瓶口3厘米处,再倒进泡好的丁香酒,漫过小米1厘米。3、密封放置在阴凉的地方,一星期后即可...

17668792160白药酒的制作方法
瞿竖肺答: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白药酒这种药酒。白药酒【来源】《良朋汇集》【原料】白茯苓、白术、天花粉、山药、芡实、牛膝、薏苡仁各15克,白豆蔻9克,白酒5千克。【制作】上药入酒中,浸泡7日後取用。【功效】补脾益胃,化气生血。脾胃虚弱所致的食少纳差、食後腹满,或积谷不化、小便不利、大便溏薄、形体消瘦诸症。

17668792160怎样制作药酒?
瞿竖肺答:药酒是用白酒浸泡药材而制成,对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等病症有良好疗效。酒剂的制作方法简单,具体的方法可分为二类,一为冷浸法,另一为热浸法。冷浸法的具体步骤是:首先将药物配齐、洗净、晒干、切碎。然后放入瓷坛或玻璃瓶内,加入白酒或黄酒,密闭浸泡。每天将瓷坛或玻璃瓶拿起倒1~2次,达到搅拌的...

17668792160家庭怎样配制药酒?
瞿竖肺答:自制药酒,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对于喜欢喝酒的人来说更是一举两得,既能增添生活情趣,又可滋补身体和防治疾病。可先请中医师根据你的身体情况,开方配药。自己再适当地将药材切小,果实类(如红枣等)应剪开。浸酒前将药物置于凉开水中迅速淘洗一下,取出稍晾后即可装入容器内。浸酒的容器最好选用...


(编辑:姜点东)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作文摘要网